哥特主義是世界藝術領域內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因為意大利人一直不滿德國哥特人的入侵,所以給哥特主義貼上了復仇,黑暗和血腥等負面標籤。但現實中哥特主義卻是非常具有藝術和社會價值的,被廣泛的運用到建築哥特大教堂、文學《巴黎聖母院》、音樂《威廉古堡》和影視作品之中。在影視作品中哥特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蝙蝠、吸血鬼和巫術。但在1990年蒂姆·波頓遇上了強尼·戴普後,他們用一部叫作《剪刀手愛德華》的電影顛覆了人們對哥特主義的認識,開啟了哥特主義在好萊塢的新旅程。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蒂姆·波頓和強尼·戴普

蒂姆·波頓是一個電影鬼才,上百種電影題材,他獨獨偏愛哥特主義;強尼·戴普是一個表演怪才,明明可以風情萬種,卻總是做稀奇古怪的表演。兩人在哥特主義的電影裡相逢是最好的一段緣分。蒂姆·波頓和強尼·戴普的關係就像是呂克·貝鬆和讓·雷諾以及弗朗西斯·科波拉和阿爾·帕西諾的關係一樣,即是知遇之恩的伯樂,又是相互欣賞的知己。兩人不僅是工作上的搭檔,生活中的好友,更是藝術價值上的互補:作為導演蒂姆·波頓最擅長佈置及營造濃郁陰森的哥特主義氣氛,而作為演員強尼·戴普最適合在詭異和怪誕的氣氛中散發個人的表演魅力。兩人天生為了哥特主義而生。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哥特三部曲:《剪刀手愛德華》《斷頭谷》《理髮師陶德》

蒂姆·波頓和強尼·戴普一起合作過很多電影,而且幾乎每一部都帶有哥特主義的色彩。比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愛麗絲夢遊仙境》《殭屍新娘》等雖然偏向於童話故事,依然帶著濃濃的黑暗哥特風。但真正最能體現哥特主義精髓的卻是《剪刀手愛德華》《斷頭谷》和《理髮師陶德》這哥特三部曲。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剪刀手愛德華》一部浪漫的哥特式童話故事,沒有鬼魂與巫術,只有孤獨與痛苦。哥特風格的黑暗與愛德華內心的純真形成鮮明的對比,古堡裡孤獨的守候與童話裡期待的美好結局形成強烈反差。《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標誌著哥特電影在好萊塢的復興之路已經開啟,也標誌著蒂姆·波頓和強尼·戴普找到了彼此最合適的搭檔。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斷頭谷》一部最忠於哥特主義的電影,荒林古樹,亡靈騎士,血腥詛咒,一場透不過氣來的探案追凶,最後隱藏在哥特主義的恐怖之下的是一顆至黑至暗的人心。《斷頭谷》裡的強尼·戴普已經隱約有了後來傑克船長身上膽小和懦弱的可愛影子。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理髮師陶德》一部集哥特主義大成者的電影,暗黑的畫風始終貫穿著血腥的復仇與浪漫的優雅,陶德剃刀裡的寒光和下水道里的鮮血形成了哥特主義裡最絢麗的一道風景。這也是強尼·戴普曾經距離奧斯卡影帝最近的一次,沒有人會相當那個瘋癲雅痞的傑克·斯派洛在哥特主義的復仇裡可以演得如此的嚴肅和冷漠。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沒有戴普的波頓:《蝙蝠俠》系列

沒有強尼·戴普的蒂姆·波頓在哥特主義的電影裡有點舉步維艱,他依舊能夠營造出最好的哥特場景和劇情,但他缺乏一個強有力的表演者來帶動觀眾的氣氛。所以在沒有強尼·戴普的日子裡,蒂姆·波頓的電影就顯得不那麼的哥特。但作為哥特主義的偏執狂,蒂姆·波頓依舊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其中最成功的就是上個世紀老版的《蝙蝠俠》系列:黑夜,古堡,蝙蝠,陰謀都是蒂姆·波頓最喜歡的哥特元素。這一切在他的混搭下讓蝙蝠俠成為了一個哥特主義環境下的超級英雄。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沒有波頓的戴普:《加勒比海盜》系列

沒有蒂姆·波頓的強尼·戴普在哥特主義的電影路線上也是漸行漸遠,更多的是拍攝了《忠奸人》《美國毒梟》和《公眾之敵》等商業元素更濃的電影。但在強尼·戴普最具有代表性的《加勒比海盜》中我們依然看到了最獨特的哥特主義元素:海盜,亡靈,骷髏。正是這些熟悉的元素才讓強尼·戴普的傑克船長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釋放魅力。雖然如此,但整個電影在哥特氣氛和場景的佈置下還是略顯單薄,畢竟少了蒂姆·波頓的存在,強尼·戴普也只好把哥特主義往個人喜劇方向上帶了。

“哥特主義”裡的奇緣:強尼·戴普和蒂姆·波頓的故事

天才有時候是孤獨的,所以偶爾上帝也會給他們找個伴:當熱愛電影的蒂姆·波頓準備一心死磕冷門的哥特主義電影時,上帝把強尼·戴普送給了他;當熱愛搖滾的強尼·戴普在音樂的道路上磕磕碰碰時,上帝把蒂姆·波頓送給了他,兩人一拍即合成為了現代哥特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對於哥特主義的電影,有人看重的是蒂姆·波頓的詭異畫風,有人看重的是強尼·戴普的魔性表演。Whatever,這哥倆的合作都是哥特主義和好萊塢電影發展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