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錢幣 文物 張獻忠 吳三桂 孫可望 不只是聊八卦 2018-12-01

近年來,在國內的古錢幣收藏領域內,有一種古錢幣正逐漸進入收藏視野,雖然其身份為很多古幣收藏者所不識、不知,但因其史料價值、收藏價值與正幣不分上下,故而其身價迅速飆升!這種古錢幣就是很多錢幣收藏愛好者陌生的錢幣收藏新寵——“起義錢”。

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以後,於順治六年(1649年)稱東平王時所鑄的農民起義軍的鑄幣.這種錢著鏽部分銅鏽入骨,儼然與錢合為一體,鏽色漂亮自然,文字基本保持了原鑄風貌,各部特徵比較突出,即大家所常說的一眼開門。

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這些歷盡磨難倖存下來的起義錢,無聲記錄著歷史的風雲變幻,默然鐫刻著政權的更迭滄桑,它們所負載和彰顯的史料價值、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都是無比珍貴的,所以它理應占得古幣收藏領域一席之地。從這個意義上說,起義錢不應遊離於錢幣收藏家的視野之外,應該為古錢幣收藏愛好者普遍認知和鑑賞。

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興朝通寶”是農民起義軍的鑄幣。鑄造於明朝末年,四川張獻忠大西政權所鑄造,由張獻忠養子東平王孫可望鑄於公元1649年。現在所見的有三種版式,小錢光背或背下“工”,折二,折五背“五釐”,折十背大寫“一分”。鑄行量大,鑄行時間長,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影響深遠。

“滇派”錢幣由於是出自匠人之手,正面因此字體古拙樸素;內郭、外郭都較比其他錢幣寬,雕刻不精細,錢體分量足,材料單一,有返璞歸真之境。這種風格也影響了後世吳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孫吳世璠的“洪化”諸錢,一直到清朝咸豐、同治朝,滇貴兩省所鑄大錢也可以見到它的蹤影。由於當時鑄造流通時間較短,故而存世數量極少,近幾年來收藏此幣的投資者明顯增加,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藏品賞析

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難得一見的錢幣“興朝通寶”

此枚興朝通寶錢文清晰,字體挺拔俊美,筆畫圓潤飽滿,極具美感。其包漿古老,品相精細,做工精美,圖案考究,表面紋飾細膩,栩栩如生,十分精美,錢幣表面歷史痕跡自然明顯,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古錢幣。此枚錢幣歷經百年且保存完整,沒有破損,實屬難得,存世量極少,且錢幣在建國初期國家統一回收,市面上流傳的真品越來越少,因此這枚錢幣是不可多得的一枚珍品,值得收藏,極具收藏價值。

“造反錢”在古幣收藏中極其珍貴:一是因為大多數農民起義軍建立的政權維持時間不長,有的甚至是曇花一現,因此“造反錢”發行不多,流通時間短;二是因為起義軍政權被推翻後,其銅幣便淪為“附逆之幣”而遭到“海內傾剿”式的“封殺”,存世極少。因此,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出發,“造反錢”的收藏絕對屬於“冷門”,其高昂的身價決定了其收藏空間廣闊,收藏前景樂觀。此外,這些“造反錢”鑄造工藝精緻,銅幣選材講究,書法精彩紛呈,確實是古幣收藏中的珍品。

這些歷盡磨難倖存下來的起義錢,無聲記錄著歷史的風雲變幻,默然鐫刻著政權的更迭滄桑,它們所負載和彰顯的史料價值、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都是無比珍貴的,所以它理應占得古幣收藏領域一席之地。從這個意義上說,起義錢不應遊離於錢幣收藏家的視野之外,應該為古錢幣收藏愛好者普遍認知和鑑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