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一直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

錢幣 文物 書法 宋朝 叔的眼光只在乎你 2017-04-23

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

古幣存世量價值

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古幣一直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也是罕見的珍品;

古幣一直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1984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匱直萬幣”等,均堪稱幣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古幣歷史文化價值

古幣文化價值,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

古幣一直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跡,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幣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

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幣均屬此列。

古幣標識材質價值

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古幣一直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中國的古錢幣有著長達3000年的悠久歷史,各式各樣的古錢幣中包含著極高的考古學價值和收藏價值,尤其是那起源於生產工具的布幣、刀幣,那代表天圓地方而行用兩千多年的各式方孔圓錢,那出自於歷代書法家之手的篆、隸、真、行等漢文和少數民族的文字書體,無不映襯著我們祖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堪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

關注微信公眾號(ID:GWJY100)瞭解更多古錢幣諮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