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年“袁大頭”數量為何少

錢幣 袁世凱 收藏 宸逸軒錢幣收藏 宸逸軒錢幣收藏 2017-08-27

《國幣條例》公佈時,對銀圓的重量、成色雖有明確要求,但並無任何需要更改紀年之規定。到了1919年(民國8年)北洋政府幣制局為整理幣制,擬定《改鑄暨鑄造銀圓辦法五條》呈報總統批准辦理。此辦法的第四條有“各廠所鑄銀圓,應每年頒發模型一次,註明民國某年字樣’’o總廠即根據此辦法指示趕刻新模,將紀年變更為“中華民國八年造”o然而此時中國幣模用鋼料皆為進口,因歐洲陷於一戰的關係,材料的供應甚受影響,遷延下準備完成之時已屆年底,故馬上改刻“9年版”幣模,在次年4月再次呈樣獲准後,改用新模頒發各廠,這就是民國8年袁像幣特別少的緣故。

民國(8)年“袁大頭”數量為何少

袁大頭在近代幣制變革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中國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幣種,是初入門銀元收藏愛好者的首選對象,也是眾多銀元愛好者共同的選擇。在袁大頭的四個不同版本中,“民國三年”、“民國九年造”及“民國十年造”經常被看到,尤其是“民國三年”版本最多,存世量最大,“民國八年袁大頭”卻很罕見,究其原因,是由於當時的幣制整理決定所影響的。

民國(8)年“袁大頭”數量為何少

民國三年,北洋政府新公佈的《國幣條例》對於新鑄銀元只做了重量、成色的特殊要求,但在“型式”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當時的國幣鑄造機構並不只有天津鑄幣總局,各省也參與了鑄幣,這也是民國三年袁大頭版本眾多的原因之一。民國八年四月,考慮到銀元發行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北洋政府幣制局擬定《改鑄暨鑄造銀元辦法》五條,打算整理幣制,並交由袁世凱批准辦理。該條例中規定了“應每年頒發模型一次,註明民國某年字樣。”但民國八年,由於歐戰,鑄模所用進口鋼材短缺,發行一再延後,完成時已到民國八年年底,幣模再次被更改為“中華民國九年造”,材料短缺,生產時間短,因此民國八年袁大頭髮行量較少。

民國(8)年“袁大頭”數量為何少

現存的民國八年袁大頭也有較多的版本,大部分來自於安慶造幣廠,成色較差,杭州造幣廠也有鑄造發行。“物以稀為貴”,由於民國八年袁大頭的稀有性,其在銀元收藏市場的價值特別高,甚至一度拍出天價。

在老錢幣市場裡,其中有一部分特殊的版本,而且有著良好的品相,同時又是存世量特別小,這一部分錢幣的價格更是不可估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