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觀想喚醒右腦

卡爾·榮格 靜慮深息 2017-05-11

用觀想喚醒右腦

左腦懂道理,右腦懂真理。

這話雖然不嚴謹,但是右腦的地位就是這麼高。

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發生了一次“右腦革命”,右腦的作用和地位被日益深刻地認知和推崇。時至今日,對右腦的推崇沒有絲毫動搖和退步,因為我們對右腦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右腦的應用能力還遠遠不夠。

簡單地說,左腦處理抽象思維,用概念運作語言,善於分析、推理、邏輯,左腦是人類擁有高度文明的物質基礎。可以說,左腦構建了一個完全屬於人類自己的世界。

人類和其他物種顯著區別的一個能力,就是能夠創造符號,即通過使用特定的形式來指代特定的意義,並且以此為基礎構建文明。符號是我們文明的一切,例如紅綠燈,例如貨幣,乃至數字、文字和各種標識等等。有研究表明,人類幼兒在三歲時就可以適應並運用符號了,三歲,僅僅三歲,人類的大腦就和其他物種分道揚鑣了。從現實觀察來看,一個三歲的孩子,很可能已經對鈔票有概念了,但是一隻黑猩猩一輩子都只會視金錢如糞土。

有人可能會說,一些動物也具備使用符號的能力,例如鳥類會用叫聲和動作求偶、群居哺乳動物會用叫聲和同伴交流……

這就要說到符號的定義,以及右腦的特點了。

符號,其含義不是來自遺傳,而是可以被認為規定,按照大家認可的法則,對特定的形式人為地賦予特定的含義,才能稱為符號。例如語言,語言本身是一套法則,每個使用者可以根據這個法則創造特定的詞彙。現在網絡上這種情況很常見,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很多有網絡特色的詞彙,例如“不明覺厲”、“藍瘦香菇”、“吐槽”等等。這些詞彙不是來自遺傳,古人看了只會一臉懵逼,而是現在才被創造出來的,這就是符號。再比如,舉個高大上的例子,一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恆星,就有權利為自己的發現命名,一般是按照學術界認可的規則來命名的,例如編號,或者以自己或者某個要致敬的人的名字命名,例如“哈雷彗星”。這些,就是符號。所以其他物種沒有這個能力,沒聽說過哪頭大象給自己的寶寶取名叫“建國”。

符號構建了我們整個文明,如果沒有數字、沒有文字,沒有貨幣,我們的世界就是蠻荒。

但是符號不是我們的全部,還有一個更古老的體系,支撐著人類的整個進化史。

這個體系,被發現者,偉大的心理學家榮格稱為“象徵”。

用觀想喚醒右腦

象徵的含義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賦予的,而是整個人類共同賦予的,並且可以遺傳。

例如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是基本沒有機會遇見蛇的,但是有人會很怕蛇,看到蛇的形象就有強烈反應。這種反應,不是後天習得的,而是先天遺傳的。遠古人類在自然界生存,應該吃了不少蛇的虧,這種生活經驗,被世代相傳。榮格通過研究夢境,發現了人類擁有一個龐大的象徵體系,他稱之為“集體無意識”。就是說,來自夢境的很多內容,首先是無意識的,因為我們不瞭解其含義,甚至不知道其存在,其次,這些內容不是屬於某個個體的,而是屬於人類集體的。

象徵會集中地在夢境中展現出來,其載體不是抽象的符號、字母,而是鮮活的形象。

這就是右腦的地盤了,右腦擅長形象思維、感知和情感處理。

右腦的功能比左腦要古老得多,而且由於年代久遠,和我們所習慣的意識思維距離也遙遠得多。但是,如果我們承認情緒對人的命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承認信念來自於感受,我們就等於承認右腦對人的支配作用。

觀想的理論基礎,可以也必須追溯到精神分析。

象徵也是可以創造的,例如我們的夢,隨時在創造象徵,只是這種創造不是我們有意識的,而是依據心理深層的法則在運作。無意識創造象徵的方式和素材不拘一格,什麼都可以拿來用,有時會藉助某個熟悉的人物或者場景,有時會藉助過往的經驗,有時白手起家,直接使用我們生活經驗之外的素材,例如飛行夢。

夢境固然是我們深層次的心理活動的反映,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並不能從夢境中受益。睡眠時彷彿進入了平行宇宙,在夢裡經歷各種奇葩的事情,可醒來後,然並卵,還是要在既定的人生軌道上奔波。

用觀想喚醒右腦

現在對右腦的重視,是因為過去數百年來,我們過度依賴左腦。我們在學校受到的教育,幾乎都是針對左腦的,這種訓練是我們在現代社會生存的保障,卻不是我們發展自身及獲得幸福的保障。對右腦的無知,導致我們左右腦發展相當不平衡,我們更習慣於用左腦解決一切問題。某種程度上,心靈雞湯就是這種不平衡的產物,是一個瘸子教一堆瘸子跑步的笑話。幸福只可以感受,不需要證明,痛苦只需要化解,不需要說教。對左腦的依賴,還製造了一種常見的怪病,叫做“想過等於做過”,所以很多人都很善於策劃,卻不會行動。

怎樣激活右腦,讓左右腦能夠比翼齊飛,就需要觀想訓練了。

觀想的出發點,既不是意識,也不是無意識,而是二者的交界處。

這就是恍惚狀態。

我們平時睡覺,都會經歷一個短暫的恍惚狀態,意識漸漸模糊消散,就被無意識接管了,進入夢的國度。那些失眠者,要麼不能進入這個狀態,要麼進去之後又返回意識狀態,很難受。

殊不知,這個恍惚狀態,是非常有趣和有價值的,是意識和無意識交換信息和能量的重要時刻,也是左右腦均衡協調的重要時刻。

之所以說有了冥想的基礎再做觀想,效果會好很多,原因就在這裡。

冥想需要的就是這狀態,意識渙散模糊但是並未消失,無意識大量湧現,肌體的工作和情緒的波動,會造成強烈的身體感受(包括什麼感受也沒有的空的感受),這些活動刺激視神經,會產生大量的象徵。這些象徵,我們不需要用左腦去評判和分析,左腦是理解不了的,只要這些象徵湧現出來,被我們覺察和接納,就足夠了。

所以,高階觀想,也被稱為“清醒夢”或者“清明夢”。

用觀想喚醒右腦

老子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對恍惚的狀態的作用和意義,說的非常透徹全面。

和左腦不同,右腦對象徵的感受性非常強,會引發比較明顯的身體感受和情緒波動。例如音樂,這是左腦根本聽不懂的東西,而右腦很喜歡。當我們去分析評判一件藝術品的時候,不會有喜好或者情緒,當我們去感受的時候,卻會有鮮明的傾向性,舒服不舒服、喜歡不喜歡,馬上就來了。

觀想不同的場景,能對身心狀況產生不同的效果,右腦是重要的參與者。

我們越是多地使用右腦,我們就越是活得有滋有味,反之,就是行屍走肉。

我們受到的教育,都只是為了把我們打造成某種工具,寫字的工具、銷售的工具、計算的工具、服務的工具等等,卻沒有接受過關於獲得愉悅的教育,關於品味幸福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祕密,深藏在我們的右腦中,它不能用印刷在紙上的符號去喚醒,卻能用鮮活的形象去喚醒。

最後分享一個我自己的美好體驗,一次冥想時,明明是躺在地板上,閉著眼睛,可是眼前卻像立體投影一樣出現一副畫面,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一條小河靜靜地流淌在一段峽谷中,外面很炎熱,峽谷裡卻很涼爽,岸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當我結束冥想時,這個畫面沒有消失,當我坐起來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峽谷的影像恰好和我的肺重合,河流恰好是中脘穴的位置,那一瞬間,感覺無比舒爽,有點脫胎換骨的味道。

相信你把這段文字轉化成形象的時候,你的身體感受和情緒都會有變化,不要管為什麼,只要去體會和接納這些變化就好。

因為右腦是不講道理的,卻和真理在一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