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案:以下發布的文章,原題為《Pootoo:China Sacred Island》,作者為Carl.F.Kupper,初發表於《東亞》雜誌(East of Asia Magazine)第三卷(1904年)。後收入他的《Sacred Place in China》(Cincinnati:1911)一書。作為二十世紀初期的普陀山的觀察,頗為珍貴。我同樣將它分為幾個部分,發表在這裡。文責自負。

這裡是它的第二部分,記載了諸多靈異事件。感應的濫觴,來自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及漢代方士的不斷推波助瀾,著實是陰陽家的東西,並非是佛家和儒家的專利。佛教到了中國以後,反而是吸取了陰陽家和儒家的這一套東西,將它運用得極為淋漓盡致。我在翻譯這些故事的時候,適當加上了原文和自己的按語,請各位批評!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朝陽洞

下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人們所講述和相信的許多奇蹟般的傳說,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唐朝。它們大多具有歷史真實性的色彩,提供具體的人名和日期,但缺乏可信性。我們只能給一些稍微靠譜的。

公元9世紀中葉,也就是公元827年至836年在位的太和皇帝,據說非常喜歡蛤蜊。於是這些海島的居民,每年盡其所能地把所收上來的都送給他,甚至為他們的君王大大加增自己的稅收。有一天,當他在吃他最喜歡的菜時,他發現了一個硬殼,但是卻打不開。他用小刀把它切開,發現裡面有一個慈悲觀音的形象。他一看,嚇了一大跳,吩咐把這像放在檀香木匣子裡,用金子包裹起來,安放在皇宮裡。然後他問一個叫惟政的和尚這是什麼預兆。和尚回答說:“菩薩想要打開你的心扉,這樣你就可以在一切慾望中得到節制。”於是,皇帝不再強迫人們給他送蛤蜊,並宣佈在每個寺廟裡都要放一座菩薩的像。

原文:唐文宗嗜蛤蜊,東南沿海,頻年入貢,民不勝苦。一日御饌,獲一巨蛤,刀劈不開。帝自扣之,乃張,中有觀世音梵相。帝驚異,命以金飾檀香盒貯焉。召惟政禪師問其故。對曰:「物無虛應,乃啟陛下信心,以節用愛人耳。經雲:『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帝曰:「朕見菩薩身矣,未聞說法。」曰:「陛下信否?」帝曰:「焉敢不信?」師曰:「如此陛下聞其說法竟。」帝大悅悟,永戒食蛤。因詔天下寺院,各立觀音像。則洛迦所從來矣。

案:太和為唐文宗年號,他還有一個年號為開成,836-840年。(以下凡是涉及到皇帝的部分,原文稱的都是他們的年號,而非諡號。)在他任上,發生了有名的“甘露之變”。但事變之後,他轉入沉寂,鬱鬱而終。這個故事顯然發生在他統治前期。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磐陀庵

另一個故事是關於同一時期,一位僧人燃燒他的手指顯示他對菩薩的熱情。當他的手指幾乎被燒傷時,她出現在他面前,安慰他的信仰和奉獻。

原文:宣宗大中元年,有梵僧來潮音洞前,燔十指。指盡,親見大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靈感遂啟,始誅茅居焉。

案:文宗之後,由他的弟弟武宗即位。武宗時期發生了著名的滅佛事件,但他的統治時期極短。之後,武宗的叔叔光王即位為宣宗。印度僧人初次來普陀山(當時叫梅岑山)即發生在此時。應該予以注意的是,若這個故事為真,則在他來之前,普陀山就應該是有名的。只是可能因為武宗滅佛而遭到了破壞。不然,為何他唯獨挑普陀山作為菩薩感應之地呢?另外,這個故事的講述者或者記述者,顯然也是希望不僅國人能夠確認普陀山作為觀音道場的地位,而且,印度人乃至其他的佛教國家能確認普陀山的地位。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南天門

公元915年,後梁貞明年間,一位名叫慧鍔的日本僧人從五臺山帶回了一幅菩薩的畫像,準備帶回家。當他的船駛進普陀山附近的蓮花洋時,船有失事的危險。和尚就向菩薩禱告說:“你若不願意同我回本地去,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與你同去。”此後,船平穩地滑行,不久就來到潮音洞(潮汐回聲洞)前面的地方登岸。洞下住著一個姓張的人,他把自己的房子讓給了和尚,建了一座廟。這座廟名叫“不肯去觀音院”。它現在已不存在。

原文:五代樑貞明二年,日本僧慧鍔,從五臺山得觀音像。將還本國,舟觸新螺礁,不為動。鍔禱曰:「使我國眾生無緣見佛,當從所向建立精藍。」有頃,舟行,竟止潮音洞下。居民張氏,目覩斯異,亟舍所居,築庵奉之,呼為不肯去觀音院。

案:慧鍔開山的故事,已經有很多資料提及。但來山的時間被最終確認為唐懿宗鹹通三年(公元862年),而不肯去觀音院的建立被定在後樑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文中記為915年,可能是中西曆轉換的誤會。至於慧鍔從五臺山帶回的究竟是佛像還是畫像,是存疑的。多數人認為帶回的是佛像,但我更傾向於帶回的是畫像。因為西文資料裡,多數的翻譯都是畫像。他們中多數都是讀過普陀山志或者是聽老和尚們講述過普陀山歷史的,應該不至於在畫像和雕像之間犯錯誤。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法雨寺

在宋朝,元豐皇帝在他統治的第三年,1081年,派了一個叫王舜封的大臣到朝鮮去。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場可怕的風暴,一個巨大的海怪來掀翻他的船。他極度害怕,於是他專注地看著遠處島嶼上的洞穴祈禱。他看到菩薩從洞穴裡顯現出來,穿著金色的衣服,佩戴著豐富的珠寶。海就平靜了。王平平安安地回來了,他把自己的經歷告訴了皇帝,皇帝命令把這個地方叫做“寶陀觀音寺”。

原文:宋神宗元豐三年,內殿承旨王舜封使三韓。陡遇風濤,大龜負舟,危甚。舜封惶怖,望洞叩禱。忽覩金色晃耀,大士現滿月相,珠瓔燦然,出自巖洞,龜沒舟行。洎還,以事上聞,遂賜名寶陀觀音寺。自是海東諸夷,如三韓、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數百國,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風波寇盜,望山歸命,即得消散。

案:寶陀觀音寺的建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普陀的第一座寺院。它承襲了之前的不肯去觀音院,但慧鍔的寺院很早就不復存在了,或者是經過了改建。王舜封的故事裡面,原文是海怪,而實際上是海龜。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廟前

在宋朝,皇帝崇寧在1102年派劉、吳兩位大臣到高麗去。他們回來時經過了舟山群島。他們在海島中航行的時候,忽然有一段時間一片漆黑,一連四天沒有看見太陽和月亮。他們在急難的時候記得普陀山觀世音的美好。他們於是開始祈禱,突然海的表面與明亮的光,照亮了他們繼續前進的歸途,很快他們看到了寧波附近的招寶山(山上奇珍異寶在招手)。他們從這裡去了大陸。

原文:徽宗崇寧間,戶部侍郎劉達、給事中吳栻,同使高麗。及還,自群山島,經四晝夜,月黑雲翳,冥濛不知所向。舟師大怖,遙叩寶陀。俄神光滿海,四矚如晝。歷見招寶山,遂得登岸。

案:從上面的兩則故事,可以發現,普陀山海域抑或是舟山海域,當是唐宋以來重要的明州(寧波)至朝鮮、日本的水道。是所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資料。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普陀山海水浴場一角

南宋時,皇帝隆興(公元1163年)夢見自己在普陀山,在那裡他看到了許多慈悲女神偉大的神蹟。在這之後,他寫了一首頌歌,讚揚她的偉大,把她歸因於容納所有人的能力,能夠揭示所有神祕的教義。他就召了眾臣民來拜她。因為在智慧和良善上,沒有別的神能比得上她。“她的神祕,凡人永遠不會明白。”

原文:孝宗隆興元年七月,御選德殿,夢遊補陀,得異兆,遂製讚曰:猗歟大士,本自圓通;示有言說,為世之宗;明照無二,等觀以慈;隨感即應,妙不可思。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普陀山前寺

關於拒絕慧鍔似的非政府組織地前往日本的佛像,還有另一個故事。不肯去觀音的這一佛像不斷創造奇蹟,其他地方和城市的人們也渴望得到她的惠顧。有一個僧人來,到普陀山那裡,買了一根很好的檀香木,進了殿,關了門。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雕刻了一個複製品,然後和他新雕刻的菩薩一起消失了。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僧人所刻的神像失去了一根手指。和尚們看見那殘缺的肢體,細思極恐。那時候,那佛像還在供奉她的廟裡。正當它痛苦地望著普陀山的時候,有一朵花從洞下面的岸邊飄來,上面載著那隻失蹤的手指。這座神像現在是在潮音洞。

原文:不肯去舊像,屢著神異。其時郡將即迎入城,為民祈福。未幾,有僧至普陀,復求嘉木,扃戶刻像。彌月像成,僧不知所在。至宋寧宗嘉定間,像偶亡一指,僧甚懊惋。後於洞前,波間浮一花;視之,乃向所亡指。今所奉菩薩,即此也。

案:我對慧鍔開山時帶來的是畫像而非佛像的疑心,起源於這個故事。似乎,當時供養的一幅畫像,那個傳奇的僧人過來,就根據畫像復刻了一座雕像。之後雕像神奇地失去一指,又由海浪帶回。這似乎是一個盜賊所為。原文中說,神像和僧人同時消失,是不確的。

《普陀山:中國聖島》之二:普陀山的靈異

南海普陀山

在南宋,1265年的時候,鹹淳皇帝有一個姓範的高官,他的眼睛有病。他把兒子送到普陀山去祈禱。其子從潮音洞下面的泉水裡取水,用泉水洗澡,治好了病。皇帝再次派他的兒子向菩薩表示了感謝。履行了他的義務後,他坐在洞穴旁邊,這時女神在一團煙霧中顯現,她戴著面紗。當年輕的王子來到另一個洞穴時,他看到菩薩的僕人們面對面地站在她的身邊。他們穿著白色的衣服,頭上戴著王冠,兩人都望著他,好像想說話似的。

原文:度宗鹹淳丙寅三月,範太尉以目疾,遣子致禱洞下,汲泉歸洗目。既愈,復命子來謝。洞左,大士全現;淡煙披拂,猶隔碧紗。繼往善財洞,童子忽現,大士亦現;縞衣縹帶,珠瓔交錯,精神顧盼,如將示語者。

案:這個故事有記述的錯誤。範太尉顯然是派了他自己的兒子去普陀山,而不是皇帝的兒子。從上面一系列的靈異故事,我們可以大致知道在萬曆年間普陀山重建的前期,普陀山是個什麼樣的狀況。當時,它的佛教區域不出潮音洞這個範圍。故而靈異事件多集中在此處。而它整個佛教的發展方向,是由南往北的。潮音洞與不肯去觀音院抑或是寶陀觀音寺,是當時毫無疑問的普陀山佛教中心。

以上文章是我諸多原創文章裡的其中一篇,抄襲或者借鑑都非是我的特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點贊;不同意我的觀點,請評論或者私信告訴我;不喜歡我的文筆,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頁裡,你們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謝各位閱讀者的付出,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