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1、達摩祖師與梁武帝

達摩祖師見到梁武帝之後,二人開始對話:

梁武帝:大師,自從我登基以來,修佛寺,抄寫經文,供養僧人無數,請問我有什麼功德?

達摩:無功無德,就像物件的影子,你說它有,但是卻沒有。

梁武帝:那要怎麼樣才算是有功德呢?

達摩:要潔淨完滿的得道者才有,但是這種人很難找!

梁武帝:那麼請問,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佛的存在呢?

達摩:沒有!

梁武帝:身為僧人,你知道你是誰嗎?

達摩:不知道!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梁武帝聽了很生氣,於是就把達摩祖師趕走了。

後來,梁武帝結識了志公大師,就談起了達摩祖師的對話:“志公大師,曾經我問達摩祖師,我修寺院,抄寫經文,供養僧人無數,問他我有什麼功德?而他卻說我沒有?”

志公大師回答說:“達摩祖師答得對呀!皇上,你要知道,你本來是有功德的,但是老是掛在嘴上,要人稱讚,這就是刻意貪求功德,功過相抵,那也就沒有了。”

梁武帝聽了,有點醒悟了,於是又問:“當時我問他有沒有佛的存在,他居然回答我說沒有!”

志公大師回答說:“達摩祖師答得也有道理啊!皇上,你要知道,佛本來沒有形式,只存在心中,既然皇上懷疑有沒有佛得存在,那證明皇上心中無佛,既然心中無佛,那麼又怎麼會有佛的存在呢?”

梁武帝被志公大師短短几句話就驚醒了,但是還是有點不服氣,又說:“那他也不應該說,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啊!”

這時候,志公大師說了一句話:“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梁武帝這次真的後悔了,他親自趕走了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2、面壁九年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這個石洞高寬不過3米,長度約有2丈。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冬暖夏涼,空氣清爽。洞前有一塊緊湊的小草坪,周圍濃廕庇日,不見天空。真是:"此地無盛夏,空山聽鳥鳴"。

達摩祖師來到少林寺後,就把這個天然石洞做為他修性坐禪的地方。相傳達摩祖師在這個石洞裡,整日面對石壁,盤膝靜坐。從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雲十年)。後來就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達摩祖師在石洞裡面壁九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他坐禪面對的那塊石頭上,競留下了一個達摩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天然石洞,稱之為"達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遺址猶存。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達摩祖師面壁九年的事蹟,為歷代人民所敬仰。寺僧們將影石開擊下來,放在寺內,瞻禮供養。明萬曆年間,人們在面壁洞外邊,建立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坊。前額刻:"默玄處",後額刻:"東來啟跡"。

3、只履西歸

傳說達摩將衣缽法器傳給慧可以後,便離開少林去禹門(今洛陽龍門),禪棲在千聖寺,於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達摩死後,他的屍體按照佛教的禮儀裝殮入棺,十二月隆重地移葬在熊耳山,在河南省陝縣的定林寺內為他建造了一個墓塔,以作紀念。

達摩是北魏時期影響最大的禪師之一。達摩之死,對禪宗界來說,好象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星石。

達摩之死,世所共知。東魏使臣宋雲因事出使西域久而未歸,對於達摩辭世的事一無所知。

達摩死後兩年,宋雲從西域返回洛京。在途經蔥嶺的時候,迎見達摩一手拄著錫杖,一手掂著一隻鞋子,身穿僧衣,赤著雙腳,由東往西而來。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二人相遇後,宋雲急忙停步問道:“師父你往哪裡去?”達摩回答說:“我往西天去”。接著又說:“你回京以後,不要說見到了我,否則將有災禍。”二人道罷,各奔東西。

宋雲以為達摩給他說的是戲言,絲毫沒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後,向皇帝覆命交旨時,順便提到了他途經蔥嶺遇見達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

誰知話音未落,東魏孝靜帝就發了火,怒斥宋雲:“人所共知,達摩死於禹門,葬於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麼說在蔥嶺遇見了達摩,死人怎能復活?這分明是欺君騙聯,豈有此理?”說罷,便令殿角侍衛把宋雲扭出殿外,五花大綁投入南監。

事隔數日之久,一天,孝靜帝坐朝審理宋雲欺君一案。將宋雲傳上殿以後,孝靜帝問道:“你在蔥嶺遇見達摩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你要如實說來”。

宋雲先叩頭,後說話:“皇上容稟:蔥嶺見達摩,祖師光著腳,一手拄錫杖,一手提只履。僧衣隨風飄,翩翩向西行。他說回西天,不讓我吭聲,假若說出去,災禍必報應。臣覺是戲言,順便奏主君。如今從實說,句句都是真。不敢欺皇上,萬望是非分。”

孝靜帝聽了以後,半信半疑,真假難辯,無所敵從。群臣們在殿角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說:“達摩在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還陽魂?宋雲犯的是欺君之罪,應當依法處置。”有的說:“達摩西歸宋雲見,監禁豈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難辯,可以開棺驗證”。

孝靜帝採納了後一條建議,逐把達摩墓穴挖開,撬開棺蓋一看,果然棺內沒有屍體,只剩下一隻鞋子了。宋雲蒙受的不白之冤逐平反照雪。

現在少林寺碑廊內,還有一塊《達摩只履西歸圓碑》,上邊刻有四句話:

達摩入滅太和年,熊耳山中塔廟全。

不是宋雲蔥嶺見,誰知只履去西天。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在達摩圓寂600多年後,禪宗最終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幾乎達到無寺不禪的地步。吃茶去、當頭棒喝、順水推舟…等詞彙也都從禪法機鋒變成了日常用語。

4、一花開五葉

達摩把禪宗傳入中國後,逐漸產生了六祖,即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達摩祖師傳法偈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後人把“一花”比喻是六祖惠能頓悟一宗,而“五葉”比喻是頓悟法門的禪宗五家,即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和法眼宗。

5、思想理論

達摩的禪法,據敦煌出土資料,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

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所謂"二入"為“理入”和“行入”;“理入”即“壁觀”,其內容為“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舍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行入”指萬行同攝的“四行”。即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少林寺開山祖師達摩,到底有什麼來歷?

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準,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藉言教的意思。後世佛教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

達摩祖師《夜坐偈》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森羅萬像並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山河石壁無能障。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