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536)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人。

據《圓覺空觀菩提達摩初祖大師事略記》記載,達摩系南天竺國(今印度南部)香至王第三子,生有瑞相,學法於西天二十七祖般若羅尊者。南朝梁普通七年(526, 一說樑普通八年),從印度航海到達廣州傳教。梁武帝蕭衍知道後,派人接至金陵(今南京)。梁武帝篤信佛教,廣建寺廟,見到達摩後曾與之論道。梁武帝主張自我解脫,達摩主張普度眾生。每談佛事,總是話不投機。於是達摩便離開金陵,渡江北上,往北魏,遊洛陽、嵩山。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長達9年,傳授禪法,授慧可《楞伽經》四卷,被尊稱為中國禪宗初祖。

佛教傳奇人物:菩提達摩圓寂何處

達摩所創立的禪宗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全部修習而得名,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禪宗把“理入”和“行入”相結合,形成了理論和行為合二為一的修行方法。經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為兩派,北方神秀主張漸修,南方慧能主張頓悟,時稱“南能北秀”。中唐以後,經慧能弟子神會等人提倡,南宗成為禪宗正流而盛行。宋元以後繼續流傳,對宋明理學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曾傳播至朝鮮、日本等國,現在還流行於歐美各國。

關於達摩在中國的蹤跡,史籍記載甚少,特別是他圓寂何處,尚無定論。據史載,達摩歸宿有兩種說法,一是“攜只履西還”,據《舊唐書·神秀傳》和《重修菩提達摩大師塔銘並序》記載:東魏使臣宋雲自西域回國時,見達摩大師於蔥嶺,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便有了“攜只履西還”之說。二是圓寂於“洛水之濱”。《舊唐書·神秀傳》載“或遇毒卒”,據道宣《續高僧傳》記載,“天平年間(534-537)滅化洛濱”。另外,據日本的鈴木大拙在《風·骨》一書中說他“去了日本”,顯然這只是日本佛教的一種良好願望。

佛教傳奇人物:菩提達摩圓寂何處

達摩離開少林寺後,到底去了哪裡?圓寂何處?

清代《河南道志》對此提供了一種說法:“空廂寺在(陝)州城東一百又七里社,熊耳山西,即初祖達摩葬處。”

空廂寺位於河南三門峽陝縣西李村鄉陡溝村北約一公里的熊耳山西麓,原名定林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58-75)。傳說達摩離開少林寺後,遊至定林寺繼續傳播禪法,後圓寂於此,有人見他攜只履西還,此處留下只履空棺,故改名“空廂寺”。實際上,達摩圓寂後,遺體火化。據中國人喪葬習俗,棺內放達摩的一隻履,於是成為“只履空棺”。

據史料記載和文物部門的勘察,空廂寺原有的主體建築,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合計400餘間,佔地50餘畝;寺院南約50米為塔林,佔地30餘畝,有大小墓塔400餘座。寺院內古鬆參天,古柏入雲,碑刻林立,晨鐘暮鼓,嫋嫋香菸縈繞於紅牆碧瓦、雕樑畫棟之間,鳥語花香,梵音陣陣,蔚為壯觀。興盛時僧眾達800餘人,堪稱名揚天下的佛教聖地。

佛教傳奇人物:菩提達摩圓寂何處

由於年久失修和人為破壞,昔日興盛的空廂寺現僅存遺址。在空曠、荒涼、寂寥的古寺遺址上,僅有達摩塔1座、石碑4通(另2通現存陝縣文管會辦公室)和房舍3間,遺址內殘磚碎瓦,失去了昔日的風采。達摩塔是達摩圓寂後,由積庵法師於東魏孝靜帝元象六年(538)籌建,當時定名為“圓覺空塔”。唐玄宗天寶元年(724)改為“圓覺空觀”,今通稱達摩塔。塔為磚結構、兩層基座的七級浮屠,高約12米,呈八角型,西南面有一拱窗,第二級塔身腰部有磚雕花卉圖案,每面兩幅,共16幅。明洪武五年(1372)古庭禪師重修達摩塔。

佛教傳奇人物:菩提達摩圓寂何處

離達摩塔不遠處,現存有3通石碑,其中一通是梁武帝蕭衍為表彰達摩創立禪宗的無量功績而親自撰寫碑文的《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並序》石碑。由於年深日久,風雨駁蝕,石碑上一些文字已模糊不清,但多數字跡依然清晰可見。據碑文記載:達摩大師圓寂於“樑大同二年(536)十二月五日”。圓寂時,“神色無異,顏貌如常”,“門人悲感,號動天地,泣流遍體,傷割五情,如喪考焉,如喪妣焉”,“(鳥)獸鳴庭,甘泉頓竭”,“遂營葬於熊耳(山麓)矣”。碑文中評價達摩大師是“精靈為骨,陰陽為器”,“不無智通無礙,神符莫測,大之則無外,小之則無內”,“嗟乎,見之不見,逢之不逢,今之古今,悔之恨之”。歌頌達摩的弟子“奔如雲,學如雨,果而少,花兒多,其得意者唯可禪師矣”。碑文最後稱達摩“壽逾天地,化齊日月”,並詩讚曰:“心如琉璃色如雪,大之小之眾緣絕,禪河駐流法樑折,劫火焚燒斯不滅。”現存梁武帝親撰的碑文說達摩大師並未攜只履西歸,而是圓寂並葬於洛水之濱的熊耳山西麓定林寺。這與道宣關於達摩圓寂的記載“滅化洛濱”基本一致。

在空廂寺內,原立有達摩造像碑(曾藏於西李村鄉柳溝學校,現暫保存在陝縣文管會)。碑高1.2米、寬0.5米,正中是達摩大師站像,單線條陰刻。右上側刻有“航海西來意,金陵語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詩句。左側刻有“元象元年(538)傳法住持壽庵立石”。達摩造像碑也為達摩大師圓寂於定林寺提供了一個佐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