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寧古城正名

人們對歷史信息的接收,時常會不自覺地受當代的某些因素所左右,從而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而這個對歷史錯誤的認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進,日漸擴散,誤導更多的人。

而本文文題的普寧古城正是如此,這也是我寫這篇文字的原因。

為普寧古城正名

何謂普寧古城?

很多人當然清楚,洪陽是普寧過去的縣治所在地,然而,在對洪陽的定位上,卻出現一系列錯誤的認識。由於今天的洪陽在行政建制上只是屬於鎮級,且在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之後,大部分人對洪陽的認識就是一個“鎮”,由此也滋生了一個錯誤的稱呼——洪陽古鎮。

還有一個不夠全面的——普寧故城。

為普寧古城正名

於西水關上望古城

要看待一個地方的歷史,就應該客觀地站在歷史的維度上。首先,在這一維度上,洪陽是“城”,不是“鎮”,並且是一個幾百年間冠以“普寧”為名的城,這個應該先明確。所謂城者,最先是指城邑四周的牆恆,後來泛指城牆所為的區域。而歷史上的鎮是因特殊因素而形成的聚居地,如軍事重鎮,跟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為普寧古城正名

並且在形成上,普寧古城是以縣城的建制而定局的,是存在於客觀事實上的,是準確的,不會隨古今而變化,即使如樓蘭一樣成了遺址,也不改其“古城”的身份。

而對於“普寧故城”,筆者認為這一稱呼是缺乏全面性的,“故城”之“故”僅表過去,是為與新城之區分而表述,而“古城”之“古”,在這一涵義的基礎上還蘊含有歷史久遠之意,故此,我認為在歷史文化的角度看洪陽,“普寧古城”之名更為準確。

為普寧古城正名

普寧古城的文化範圍

普寧古城的文化範圍不等於今天洪陽鎮的區域,這也是前文所述古今不可同一而論的相同原因。普寧古城狹義上是指普寧古縣城原城牆所圍區域,而從文化意義上便應理解多一個城外延伸區的概念,即是為滿足縣城需要但城內無法滿足的,而增設於城外的區域,譬如近代商貿區東門外中山路街區,譬如城外東北部的昆安書院遺址,譬如為城之文筆而建的培風塔,譬如中山路街區南側的方耀舊居德安裡,譬如諸多於城外倚城而建的府第祠宇,等等等等。

為普寧古城正名

培風塔

從文化的角度,所謂文化區域的劃分線是模糊的,不具體的,不是行政區域那樣一目瞭然,而是一個如帶狀的存在,存在一個過度區。

為普寧古城正名

建於民國的中山亭

普寧古城的文化內涵

普寧古城,也稱洪陽古城,是自萬曆十四年(1586)至1949年363年間普寧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這三百餘年放在歷史長河上看似很短暫,但其所涵蓋的歷史文化遺存卻是非常豐富的,是普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普寧古城正名

舊縣衙前太平橋上的石獅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朝廷批准析潮陽縣西境洋烏、氵戎水、黃坑三都地域新置普寧縣。

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首任知縣趙鉞到任,縣衙暫寄於貴嶼民舍。

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定於厚嶼(今洪陽)營建縣城,始建普寧縣衙、城隍、普寧學宮。

萬曆十年(1582),開始建城牆,周長2000米左右,高6米,門共四座,稱凝和、阜財、迎薰、拱極,其上都有樓。同年,又環城浚溪為濠。

為普寧古城正名

萬曆十四年(1586),知縣趙獻遷縣治至厚嶼,即今洪陽,洪陽自此開始成為普寧縣的縣治及文化中心。

清順治十二年(1655),鄭成功部將率兵攻破普寧城,將城牆夷為平地,並拆卸官署、學宮瓦木運往揭陽城固防。

順治十三年(1656),知縣張如榜督民夫將城牆修砌如舊。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鎮總兵劉進忠反清,派部將劉斌佔據普寧城,至十六年六月,劉進忠降清,普寧城復歸清廷統治。

康熙四十年(1701),安定枚(鑲紅旗人)任普寧知縣,在任期間,廣施德政,深受百姓愛戴。離任後百姓將縣衙周邊一書齋改建為“安公祠”,塑石像紀念。

雍正五年(1727),藍鼎元任普寧知縣,在任期間破獲一批疑案,留下諸多傳奇故事。

為普寧古城正名

藍鼎元(1680-1733)

乾隆七年(1742),知縣蕭麒趾倡建培風塔於城東。

乾隆八年(1743),知縣蕭麒趾建昆安書院於城東,並將後樓閣設為韓文公祠。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欽差大臣兼廣西巡撫林則徐抱病奉旨往廣西赴任,行次普寧,二十二日,於普寧城中文昌閣病逝。

同治十年(1871),潮州鎮總兵方耀於城外東部奪地建府“德安裡”。

為普寧古城正名

方耀(1834-1891)

民國九年(1920),於普寧學宮創建普寧縣立第一中學。

民國十四年(1925),普寧縣第一個共產主義青年團支部在普寧學宮(縣立第一中學)內惠風亭成立,學生方思瓊(方方)任支部書記。

民國三十三年(1944),12月15日,日本侵略者佔領普寧縣城,18日日軍退去。

民國三十四年(1945),1月28日,普寧縣城第二次淪陷, 31日,日軍退去。

3月8日,普寧縣城第三次淪陷。

5月7日,侵略軍全部退出普寧境。

1949年,5月1日,流沙解放。

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成立,經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縣城於流沙。

自此,洪陽不再成為縣治所在地。

為普寧古城正名

雖然行政中心南移而去,然而山河依舊,古城也未退出江湖,幾百年間,無數刀光劍影、先賢名宦依然深深地銘刻在普寧古城的記憶裡,難以磨滅,無數足跡都在訴說著這裡的故事,訴說這裡才是普寧真正的歷史文化中心。

普寧古城的遺存和保護現狀

從今天的遺存來看,普寧古城毫無疑問是粵東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城。除民國時期城牆被拆及縣署被改造外,普寧古城城內完整地保留了明代依地形而建的“浮水葫蘆”風貌,且有大量具有及高價值的古建築分佈於城內外。如規模宏大、形制古老,作為今天普寧古城核心、普寧文化靈魂的普寧學宮,如由三合土夯築的培風塔,如規模龐大的府第式建築群德安裡,以及城中大量的古祠古廟、古橋古道,等等。

為普寧古城正名

截圖自谷歌地圖

為普寧古城正名

古橋

為普寧古城正名

南門直街

然而,這些輝煌的古建築群,卻有一個令人堪憂的保護現狀,或許是缺少文物保護知識的普及,城中一些古建築被破壞性地重建,而且每一次都全盤翻新,積累幾百年的古建標本,就這樣一次次在無知中被自己摧毀,然後用一座全新的、現代化的建築取代之。

為普寧古城正名

重建後的城隍廟

其中最為典型者,如普寧城隍廟,整座翻新且擴建,大改風貌,如林則徐逝世之地文昌閣,也似前者被重建,如普寧節孝祠,被拆白建為城隍廟理事會大樓,自此成為古籍幾字記載,如衙前龍慶庵,被重建成一座三四層的鋼筋混凝土樓房,等等等等。

為普寧古城正名
為普寧古城正名

重建後的文昌閣

為普寧古城正名

小樓為正在建的龍慶庵 近處為東關帝廟

結語

每次走在這座古城,心情總是很複雜的,有感於民風的淳樸,又悲痛於文物的破壞,我似乎在這裡,古城的過去和未來都能想象得到。慶幸,在下筆之時,聽聞普寧學宮已開始進行搶救性修繕……

為普寧古城正名

普寧學宮大成殿(Shawn|攝)

人們其實不懼怕一個新城的取而代之,而真正懼怕的,是本土文化記憶的丟失。最深沉的愛,莫過於不要忘卻城市的歷史、最真實的滄海桑田。

流沙再好,

普寧,也請務必不要遺忘普寧古城——洪陽。


·厝角頭T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