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按我說吧,Miuccia Prada之所以操持著Prada和Miu Miu兩個牌子,應該只是為了她的藝術理想賺點儲備金。

她執掌下的Prada一直以來都和藝術聯繫極其緊密,藝術項目開展得接連不停,而且都不僅僅是那種打著「藝術家聯名」搞搞噱頭賣賣產品的事兒。

上上星期,Prada的流動私人俱樂部Prada Mode,在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期間登陸香港,佔據了中環大館營房大樓三層。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現場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

比如這個「Prada邀約」展覽。Prada 2019春夏系列中,繆姨請來的三位女性建築師Cini Boeri、Elizabeth Diller及妹島和世,讓她們用Prada經典的黑色面料尼龍,以她們建築師的視角設計,設計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單品。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2019春夏秀場上,模特們背的這些超可愛的包包,就是「Prada邀約」的產物~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另一個有趣的項目,是攝影師Jamie Diamond的藝術裝置「玩偶屋」。她的攝影作品就展示在休息室內,所以這個休息室也是個畫廊。

用餐的時候就能順便欣賞她的作品,以及旁邊特意與其形成呼應的玩具娃娃,也算是一種超奇特的用餐+畫廊體驗了。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個有趣的流動俱樂部只持續了兩天,現在已經結束了。

沒機會去Prada Mode香港的旁友不用傷心,眼下就有個離你更近、規模更大的藝術項目:Prada榮宅的「我曾為何物?」展覽。

Prada榮宅現在一年兩展,幾乎成為了比較常規的頻次。這次,Prada邀請來的的策展人是女藝術家Goshka Macuga。「我曾為何物?」彙集了Macuga近期的一些作品,以及她從Prada藝術基金會中,精選的,她認為與這次的主題息息相關的25件作品。

為保證觀展體驗,展覽採取分時段預約制,門票60元。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對於裡面幾十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來說,門票60元並不算昂貴,但如果只是走馬觀花,拍拍照片,打個卡,這60塊你算是扔水裡了...

了不起今天就用8個簡單的小問題,來梳理一下這個展和它的展品。如果你有能在看展之前看到這篇文章,那帶上你的朋友一起去看展吧,TA一定會你的才華折服的。如果在看展之後,才看到這篇,我相信,你大概,會想要,再去看一次...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為什麼是「我曾為何物?」而不是「我曾經是誰?

搞明白這個問題,太重要了。

「我曾為何物?」的「我」,主體是誰?為什麼用的是What was I,而不是Who was I?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此展覽現場圖片攝影師為Alessandro Wang,由Prada提供

因為發出這個疑問的,正是下面這位機器人。它算是本次展覽當之無愧的「網紅」,但可能並沒有太多人瞭解他的「人設」,和存在於這個樓的真正意義。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Macuga把整個展覽的背景,設置在因科技過度發展而導致人類文明走向末端的「後人類時代」。而這位機器人,是Prada榮宅,最後的居住者和主人。它向我們展示了它的25件私人展品,並向可能到來的訪者,不停發出著自己的疑問:「我曾為何物?」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看到機器人腳下這個箱子了嗎,這是它的「臥室」,合起來可以將它完全收納。

它是Goshka Macuga 2016年在Prada基金會舉辦展覽時創作的。有意思的是,這個機器人是以她當時的男友為原型的~

在Prada基金會展出的時候,他穿著一件透明雨衣和一雙由可膨脹泡沫、紙板及亞麻製成的詭異拖鞋。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當Goshka Macuga拎著箱子來到Prada榮宅後,她覺得這裡的空間「太dramatic了」。機器人應該以最簡單、原始的樣子存在於這裡。於是她當即就扒下他身上的雨衣,自己穿著走了…

藝術家長這樣今年52歲,是不是超可愛、超隨性?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個機器人是人類講稿的存儲機,作為一個被遺棄的「類人」,孤獨地居住在Prada榮宅裡。它重複背誦著人類歷史上諸多重要演講的片段,「預言」了人類終將在科學發展到崩潰邊緣,面臨毀滅的困境。

而演講的高潮,就是機器人在最後重複地發問:What was I,What was I,What was I?(整個演講長達50mins,能不能等到這句話就看你的運氣or耐心了……

這一句極具戲劇張力的內省式問句,出自Mary Shelley的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年),它高度概括了整個展覽的體驗,也是展覽主題的由來。

小說的劇情在現在看來很簡單:被科學家制造出來的機器怪人在自我身份的懷疑中,對創作者即人類進行了反噬。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費蘭肯斯坦》也是Prada 2019秋冬的主題。看得出是Miuccia Prada近幾年來,非常熱衷和沉迷的哲學or科學議題。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要說「科技對人類的最大反噬」,其實並不發生在未來,兩次世界大戰吞噬了5000萬人的性命,這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冷兵器時代,是無法想象的數字。

這一次展覽的大部分展品,都集中在二戰結束後的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許多當時的藝術家正是帶著戰爭的創傷,和對科技發展的反思,進行了創作。帶著這一層最宏觀的理解去看整個展覽,會好理解很多...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如何獲得和機器人的最佳合影?

在瞭解到這個機器人,是這個Prada榮宅最後的居住者及這個展覽的「主人」後,想和它合個影是最自然不過的想法。

藝術家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只是這些價值連城的藝術展品們,都是不能過於靠近的,那如何才能和機器人,獲得一張最佳合影呢?

Goshka Macuga其實在布展的時候就為大家想好了。這個機器人「坐在」Prada榮宅最輝宏的Ballroom裡。每次特展,這裡的空間都會被「特別定製」。這一次,被安排上了幾面不太平整的鏡面...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些鏡面不但承擔了實際的、展出展品的功能性,也將Ballroom割裂出了「真實」和「虛構」兩個空間。

所以拍一張,結合了「真實」和「虛幻」的合影,才是最點題的。

鏡面刻意的凹凸不平,把真實的Prada榮宅彷彿置身時空的隧道里。發生了扭曲的時間和空間,人類和最後的「類人」,誰才是「真的」,誰才是「假的」?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華夫餅,怎麼也成藝術品了?

如果要列個展品趣味性排行榜,一樓的飯廳裡、壁爐旁邊的牆上,來自來自荷蘭藝術家Schoonhoven的作品《204個四邊形》,可以排得上前三。

任誰看到它,都會驚呼一句:「這不是一塊華夫嗎?!」

確實長得挺像的……它由混凝紙製成,水平和垂直線條是最最簡單而規律的排列。這樣的雕塑,究竟為什麼能被稱為藝術品?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我數了一下,12 x 17,確實是204個……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一個非常小眾的藝術流派和團體了——「零派藝術」。

「零派藝術」的中心時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在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和意大利藝術家的國際性運動。他們旨在「從零開始,完全重塑藝術」。

《204個四邊形》就擁有零派藝術最重要的特徵:單色、重複、連續、使用未加工和未改變的材料。

在21世紀的第19個年頭,看到這樣的作品,你或許會不以為然。但如果回到上世紀60年代,在此之前的藝術作品,多半都是為了表達敘事、情感、象徵的,它們帶有濃烈的藝術家本人的意志。像這樣純粹強調比例、質感、光影、物體和空白之間的關係的作品,是非常先鋒和未來感的。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零派藝術家認為,傳統繪畫技術和材料,最終會被工業材料取代,他們推崇極簡主義和規律性的美學,否定融入個人與情感。

在這次的展覽中,但凡你看到這種,重複排列、規律、顏色單一的作品,都非常有可能是「零派藝術」的作品。比如在一樓壁爐前的這一個《時空》。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它是由意大利藝術家Nanda Vigo創作的,主要材質是鋁和玻璃。作品(我所謂的)正面,使用了多種不同處理工藝的玻璃進行拼接。工業玻璃的碎片結構提供了一種扭曲的視覺,作為對現實的視覺過濾。

隨著時間光線、觀看者的物理位置的移動,你所看到的「現實」都會發生改變(這個視角看這幅作品,與壁爐融為一體了,這也是Prada榮宅拍照最美角度之一,可以一眼看到四種不同的牆壁顏色...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Nanda Vigo的另一件同名作品,與另外一位叫Grazia Varisco的意大利藝術家的作品《脆弱的圖案》放在同一面牆上。乍一看他倆的作品從表現形式上有一些類似,同樣使用了玻璃材質。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位藝術家是動態藝術和程序藝術的重要代表。這裡有提到了兩個新的概念,但大體主旨和「零派藝術」也頗有重合。

之所以叫《脆弱圖案 》,或許也是因為在觀看者的移動中,藝術品所呈現的圖案會不斷支離破碎、進而形成新的「現實」吧~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回答我,整個展覽有幾幅肖像畫?

看完整個展覽,你可能只對這幅肖像畫留下了「肖像」的印象。

它來自美國藝術家Llyn Foulkes。他曾經與1954年應徵入伍,在德國服役期間,他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這個備受重創的國家。這或許或多或少給他帶來了「創傷後應激障礙」。

他的作品中多有人物臉部被塗抹的表達。這是他在太平間看到一具毀容的屍體後進行的一系列創作...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此展覽現場圖片攝影師為Alessandro Wang,由Prada提供

在這裡展出的這幅《幾何老師》,已經算比較詼諧輕鬆的表達了。(有興趣的可以查查他的其他作品,口味比較重,過於血腥不適合放在這裡...

當一副肖像畫被塗抹了臉部,觀眾就會更關注畫中人的其他部位,以此來判別TA的身份。這也和展覽的大主題,有些許微妙的呼應...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而另外一副「肖像畫」,就更有趣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到,它也算是一副肖像畫的。這幅被掛在榮夫人臥室裡的作品叫《道林·格雷的銀色畫像》,出自美國雕塑家Walter de Maria。

為了探求個人與公共身份之間的關係,他的作品經常使用反光材料。

這副小型作品的中間部分,就是一塊「銀版」。銀版在經過清潔拋光後,可以「光潔如鏡」。隨著銀版的再次逐漸氧化,觀眾每天對著這幅作品時,自己在「鏡」中的肖像都會隨之模糊和改變。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其實這副作品的名字,就直指了藝術家想要表達的主題:它明確指向了王爾德的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年輕善良的道林·格雷在見到了一個畫家畫的他之後,驚覺了自己的美貌,受到了蠱惑的格雷對著畫像許願,希望自己的容顏永不改,而所有的歲月痕跡和罪惡,都由畫像來承擔...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最後喚醒良知的道林·格雷,舉刀刺向畫像,現實中的他恢復了原本該有的蒼老容顏,畫中的他卻年輕如初。

這是不是像極了銀版氧化又再次被擦拭的過程?同時也很點這個展覽的題:我是誰?你在鏡子中找不到答案;而你的公眾面孔,也無法代表我的內心和自我意識。

現在這個作品裡的銀版氧化蠻嚴重的,所以不在特別的角度看,都很難發現它是一個「反光體」。至於下一次清潔和拋光的時間,就要看它現在的擁有者,繆姨的心情了...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是一個床墊嗎?

這個很隨意地,擱置在榮先生臥室裡的黃色物體,是一個床墊嗎?

嚴格說來,答案是否定的;它應該被叫做:床墊的「負空間」。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此展覽現場圖片攝影師為Alessandro Wang,由Prada提供

作者Rachel Whiteread擅長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負空間」用出其不意的材料實體化。簡單來說,她先用高密度泡沫橡膠和橡膠製作一個長方體,然後將床墊壓在上面,就得到了床墊下方的那個「負空間」~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如果這樣描述還是有點抽象的話,看她過往的更大型的作品可能會更清晰一些。下圖是Rachel Whiteread用石膏澆築的樓梯的上方,將其移走後,就得到了樓梯的負空間。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些有別於「實體」的負空間,既有常用物品的熟悉感,實際上卻是缺失了主體的。這其實也是從很哲學的角度去探討:當「我」脫離了「我」的實際形態,我給周遭留下的空間和痕跡,還能否定義「我」?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它出現在這個展覽的理由,有一點可愛?

就在這張床墊的對面,有一個小小的玻璃展櫃,裡面展示這著Lucio Fontana的雕塑作品《空間概念,自然》。

你知道這個作品被Macuga選入展覽的理由嗎?因為她想給這個人類最後遺留下的空間,一絲「人類生活過的痕跡」,而這個雕塑的形狀,像不像,吐司麵包?!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是本人了~

事實上,這個25件展品的展覽,Lucio Fontana就佔了三件。

其中這幅叫《空間概念,期望》的作品,應該是最有名且價值連城的一個了。在創作了一系列傳統的、乏味的雕塑作品後,Lucio Fontana對這種一成不變的表達形式產生了厭惡併發出了自省。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他試圖向過去的自己挑戰,向傳統繪畫表面概念挑戰,打破紙張和畫布的表面,克服畫布及其物理和象徵性的限制。打破的畫布突破了二維的限制,從裂痕裡望進去,彷彿是一個無盡的黑洞——一個無限的一維。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種割破也不單單存在於畫布,發展到後來Fontana在厚塗結塊的顏料、工業材料上,創造出破壞性的傷痕和黑洞來,使其遊弋於繪畫或雕塑的物質限制之外。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正是因為有這種「我是誰?」的自省和自我否定,才有他後期的突破和成就。

所以如果以後你再看到類似割破的畫布、刺穿的塗料,大概率上就可以判斷是Lucio Fontana的作品了。比如這次展覽,三樓最南間裡的一個雕塑作品。

(它是不是有點像隕石的形態?墜落在人類文明的最後一片土地上,也是很有意象了...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展覽現場到底哪些椅子是可以坐的?

在展覽中,所有的展品都是不能觸碰的。甚至離得近一些,都會被友情提示。

比如三樓蓮花臥室裡這兩張連體椅子,走累了想歇歇?不可以!(當然工作人員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它是美國極簡藝術的代表人物Richard Artschwager創作的。他力圖從生活中找尋最熟悉的物品然後把它們簡化為最基本的線條和形式。這個作品有典型的椅子的特徵卻沒有椅子的功能性。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但是~展覽現場有非常多椅子,不屬於展品,可以隨便坐。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些椅子也不同於一樓的那些功能性更強的看展通常會見到的金屬「長條凳」。它們存在的原因,是因為藝術家Macuga希望在這棟建築裡,真實地增添一些人類居住過的痕跡...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三樓榮宗敬的臥室內的這套桌椅,Prada還會在週末邀請書法家來到這裡,將機器人的演講稿,以中文書法的形式表現出來,超級酷~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包括一樓日光室正南一塊延伸的四邊形空間裡,也擺放著一株蒲葵。這株蒲葵並不是一直存在於這裡的,也是Macuga為了呼應展覽的主題,增添一些人類居住過的痕跡,而特別佈置的(這個點是不是挺冷門的,可以和你的朋友看展的時候吹一下了...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Goshka Macuga自己還有哪些作品在展?

除了那個門面當擔機器人,策展人兼藝術家Goshka Macuga還有多副近年創作的拼貼畫在展。

她基於「挪用藝術」,將他人的畫作或攝影作為背景,自己則是在畫面上方用如同織網一般的手法,進行拼貼。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種碎片化的形式指的是計算機編程史。按我理解,更像是信息大爆炸時代,那種破碎的、一知半解的信息,充斥在人類的生活中。

如果你試圖看清藝術家所使用的背景,就會發現這些圖像,依稀可辨,能知道個大概,卻也無法獲悉全貌,有更清晰的理解。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Goshka Macuga本人不願用語言過於直白地闡述自己的作品,但你從她選用的背景就可以大概瞭解到她的「擔憂」:海洋、空氣、環境、溫室效應、難民問題、恐怖襲擊,等等。

表達著這些因為科技迅速發展帶來的後果,終將帶人類走向不可逆的困境..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最後,一個非官方彩蛋,但挺適合這個展的主題?

我沒辦法在有限的篇幅裡詳盡說完全部25個展品的信息。

不過這次再訪,我頭一次得知了一樓陽光房這幾塊彩色玻璃的故事。四塊玻璃說盡了榮崇敬的一生,居然也是暗合了「What was I?」的主題。

第一幅玻璃,畫的是榮崇敬在1930年在故鄉無錫的太湖梅園建造的一座塔,用以紀念他的母親。旁邊一副,岸邊的西式城堡和風車,象徵著權利和工業;而船的形態神似棺材,這在以前是取「升官發財」的諧音。那條河流,就是無錫流向上海的蘇州河...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這四幅圖,描繪了他早年在蘇州河兩岸興建了多家麵粉廠和棉紗廠的盛況;他本人又是個大孝子,因此這四幅圖,可以說是「他是誰?」的最佳回答了...

好了,關於這個展的8個小問題就答疑到此完畢,接近7000字的長篇鉅製,看完的都是英雄。大家週末可以約上朋友,偷偷背好這份厲害的「看展指南」,把牛逼吹起來,照片拍起來~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現在就可以點擊下面的小程序卡片,進入「Prada榮宅藝術展」小程序,進行線上預約和購票。(怎麼樣,是不是有人看完覺得自己白看了?

已經去看過展覽的同學也可以留言互動說說觀後感,有機會獲得下面這瓶可愛的PRADA CANDY香水~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助理編輯:Riemann

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看完這篇 | 去Prada榮宅看《我曾為何物?》的60塊才算沒白花...

或者到這裡找我

/

微博/小紅書/B站:@了不起日報的喜娃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買手店:了不起百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