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發起衝鋒

1951年5月26日晚,部隊實施突圍,韓啟明在殿後收攏人員時與主力部隊失散,於次日凌晨不幸壯烈犧牲。

經採訪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關捷、關霄漢《鐵血軍魂:一八零師在朝鮮》(現代出版社,2015)記載,韓啟明犧牲的一幕:

韓啟明政委坐在一塊石頭上,身邊只有5名戰士。就在剛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彈擊中,疼痛無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韓政委多次勸說身旁的戰士,自己找路線趕快突圍,留下一把手槍兩顆手榴彈給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戰士還說:“要是把政委你留在這兒,我們也不回去,就留在這裡打游擊戰鬥到死,反正沒臉歸隊回團部了。”韓啟明聽了,說:“你們幾個小傢伙,關鍵時刻不執行命令,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排的美軍搜索隊聽到他們講話。“砰”一槍打中剛才說話的那名小戰士心臟,當場就犧牲了。韓啟明急急地說:“你們快走,快走。”“不!政委,我們不會丟下你。”韓啟明心裡一合計,現在不管是命令,還是勸說,他們都不會聽的。於是,他把駁殼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4名戰士發現想奪下他的槍,已經來不及了。韓啟明聲嘶力竭地說道:“聽我說,我真的不行了,你們還年輕,要做好戰士!以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同志們,永別了!”他立刻扣動扳機。為了完成韓啟明政委對他們最後的心願,朝著美軍連仍三顆手榴彈,又死打硬拼了一會兒,四人趁著夜色轉移了。

據韓啟明的警衛員回憶:“他看到團首長身負重傷,還把身上僅有的炒麵和重要的文件留給戰友,並用手電查看了地圖,囑咐警衛員安排戰士們突圍。之後,戰友們身後傳來一聲槍響,回頭一看,韓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開槍壯烈犧牲了。戰士們哭喊著把韓政委的遺體抬到一個小山溝裡,蓋了些樹枝,然後繼續突圍。”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發起衝鋒

1951年5月26日晚,部隊實施突圍,韓啟明在殿後收攏人員時與主力部隊失散,於次日凌晨不幸壯烈犧牲。

經採訪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關捷、關霄漢《鐵血軍魂:一八零師在朝鮮》(現代出版社,2015)記載,韓啟明犧牲的一幕:

韓啟明政委坐在一塊石頭上,身邊只有5名戰士。就在剛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彈擊中,疼痛無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韓政委多次勸說身旁的戰士,自己找路線趕快突圍,留下一把手槍兩顆手榴彈給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戰士還說:“要是把政委你留在這兒,我們也不回去,就留在這裡打游擊戰鬥到死,反正沒臉歸隊回團部了。”韓啟明聽了,說:“你們幾個小傢伙,關鍵時刻不執行命令,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排的美軍搜索隊聽到他們講話。“砰”一槍打中剛才說話的那名小戰士心臟,當場就犧牲了。韓啟明急急地說:“你們快走,快走。”“不!政委,我們不會丟下你。”韓啟明心裡一合計,現在不管是命令,還是勸說,他們都不會聽的。於是,他把駁殼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4名戰士發現想奪下他的槍,已經來不及了。韓啟明聲嘶力竭地說道:“聽我說,我真的不行了,你們還年輕,要做好戰士!以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同志們,永別了!”他立刻扣動扳機。為了完成韓啟明政委對他們最後的心願,朝著美軍連仍三顆手榴彈,又死打硬拼了一會兒,四人趁著夜色轉移了。

據韓啟明的警衛員回憶:“他看到團首長身負重傷,還把身上僅有的炒麵和重要的文件留給戰友,並用手電查看了地圖,囑咐警衛員安排戰士們突圍。之後,戰友們身後傳來一聲槍響,回頭一看,韓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開槍壯烈犧牲了。戰士們哭喊著把韓政委的遺體抬到一個小山溝裡,蓋了些樹枝,然後繼續突圍。”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七、魂兮歸來

1951年韓啟明入朝起,家人就與他中斷了聯繫。直至1955年,韓家相繼收到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的《革命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才知道他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烈士證書背面,安葬地點一欄為:朝鮮敵佔區,遺物一欄為:無。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發起衝鋒

1951年5月26日晚,部隊實施突圍,韓啟明在殿後收攏人員時與主力部隊失散,於次日凌晨不幸壯烈犧牲。

經採訪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關捷、關霄漢《鐵血軍魂:一八零師在朝鮮》(現代出版社,2015)記載,韓啟明犧牲的一幕:

韓啟明政委坐在一塊石頭上,身邊只有5名戰士。就在剛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彈擊中,疼痛無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韓政委多次勸說身旁的戰士,自己找路線趕快突圍,留下一把手槍兩顆手榴彈給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戰士還說:“要是把政委你留在這兒,我們也不回去,就留在這裡打游擊戰鬥到死,反正沒臉歸隊回團部了。”韓啟明聽了,說:“你們幾個小傢伙,關鍵時刻不執行命令,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排的美軍搜索隊聽到他們講話。“砰”一槍打中剛才說話的那名小戰士心臟,當場就犧牲了。韓啟明急急地說:“你們快走,快走。”“不!政委,我們不會丟下你。”韓啟明心裡一合計,現在不管是命令,還是勸說,他們都不會聽的。於是,他把駁殼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4名戰士發現想奪下他的槍,已經來不及了。韓啟明聲嘶力竭地說道:“聽我說,我真的不行了,你們還年輕,要做好戰士!以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同志們,永別了!”他立刻扣動扳機。為了完成韓啟明政委對他們最後的心願,朝著美軍連仍三顆手榴彈,又死打硬拼了一會兒,四人趁著夜色轉移了。

據韓啟明的警衛員回憶:“他看到團首長身負重傷,還把身上僅有的炒麵和重要的文件留給戰友,並用手電查看了地圖,囑咐警衛員安排戰士們突圍。之後,戰友們身後傳來一聲槍響,回頭一看,韓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開槍壯烈犧牲了。戰士們哭喊著把韓政委的遺體抬到一個小山溝裡,蓋了些樹枝,然後繼續突圍。”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七、魂兮歸來

1951年韓啟明入朝起,家人就與他中斷了聯繫。直至1955年,韓家相繼收到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的《革命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才知道他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烈士證書背面,安葬地點一欄為:朝鮮敵佔區,遺物一欄為:無。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烈士軍人證明書、犧牲證明書、家屬光榮紀念證

韓啟明烈士犧牲時,年僅34歲,沒有子女也沒有留有衣物,惟一剩的就是他和妻子合影的一張照片。

一家人並不願相信這個噩耗,他的母親任玉清得知二兒子韓啟明犧牲的消息後,一滴眼淚也沒留,過了幾天卻精神失常。

韓曉燕回憶說,“從那之後,奶奶每天都扒牆上的黃泥土,誰也不理睬,自言自語道,‘二兒子你好久回來?’”從那之後,家裡人再也不敢在老人家面前提韓啟明。韓曉燕說,奶奶當時屬應急性精神障礙,過很長時間才調整過來,但開始變得少言寡語。韓曉燕的父親想出一招,希望安慰老太太的心。大約從1960年開始,三兒子韓永義每個月都給奶奶郵寄5元錢,說是二伯寄回來的。他還當面讀二伯“寫”給奶奶的信,說二伯工作忙,回不來,有時間一定回來。父親後來告訴韓曉燕,“其實奶奶應該知道這是我在安慰她,但她並沒說破。”母子之間就這樣默契地呵護這個謊言,直到1970年奶奶去世。整理老人遺物時,在一個皮箱子裡,父親看見近十年給奶奶郵寄的500元錢整整齊齊放在箱子裡,還有捆紮好的所有二伯“寫”給奶奶的信。看到這些,他一下子哭了,他知道母親一直在牽掛著二伯。

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了尋找韓啟明的遺骸,三弟韓永義和兒女們通過各種渠道一直在努力。

2013年,韓曉燕一次無意的翻閱,才發現父親韓永義從1953年就給各個可能的韓啟明戰友寫信,瞭解韓啟明的情況。她說,“我找到的信是對方的回執,從1953年4月回信來看,幾乎一個月一封,父親找了二伯伯60年!”

一直以來,許多民間團體向韓國國防部建議:好好管理“敵軍墓地”,可以起到改善與朝鮮和中國關係的橋樑。2000年韓國開始提出挖掘遺骸,2007年韓國成立專門負責遺骸挖掘、鑑定的部隊,2013年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時提議將360具中國志願軍軍人的遺骸送還給中方。

2013年7月31日,韓曉燕與多名朝鮮戰爭志願軍家屬在韓國鷹峰山,為二伯韓啟明舉辦一場遲到的祭奠會。她帶來二伯遺像和山西汾酒,她在祭文中說:“我帶著全家人的心願,千里迢迢從祖國故鄉來到韓國,來到您和180師戰鬥過的地方,來到您犧牲的鷹峰山。”“我代表父親,我代表過世的奶奶,代表全家,看您來了。”45天后,久病在床的弟弟韓永義終於含笑闔眼、撒手西去,時年94歲。韓曉燕精心保留著父親的一束頭髮,希望將來通過DNA對比,找到二伯的遺骸。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發起衝鋒

1951年5月26日晚,部隊實施突圍,韓啟明在殿後收攏人員時與主力部隊失散,於次日凌晨不幸壯烈犧牲。

經採訪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關捷、關霄漢《鐵血軍魂:一八零師在朝鮮》(現代出版社,2015)記載,韓啟明犧牲的一幕:

韓啟明政委坐在一塊石頭上,身邊只有5名戰士。就在剛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彈擊中,疼痛無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韓政委多次勸說身旁的戰士,自己找路線趕快突圍,留下一把手槍兩顆手榴彈給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戰士還說:“要是把政委你留在這兒,我們也不回去,就留在這裡打游擊戰鬥到死,反正沒臉歸隊回團部了。”韓啟明聽了,說:“你們幾個小傢伙,關鍵時刻不執行命令,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排的美軍搜索隊聽到他們講話。“砰”一槍打中剛才說話的那名小戰士心臟,當場就犧牲了。韓啟明急急地說:“你們快走,快走。”“不!政委,我們不會丟下你。”韓啟明心裡一合計,現在不管是命令,還是勸說,他們都不會聽的。於是,他把駁殼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4名戰士發現想奪下他的槍,已經來不及了。韓啟明聲嘶力竭地說道:“聽我說,我真的不行了,你們還年輕,要做好戰士!以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同志們,永別了!”他立刻扣動扳機。為了完成韓啟明政委對他們最後的心願,朝著美軍連仍三顆手榴彈,又死打硬拼了一會兒,四人趁著夜色轉移了。

據韓啟明的警衛員回憶:“他看到團首長身負重傷,還把身上僅有的炒麵和重要的文件留給戰友,並用手電查看了地圖,囑咐警衛員安排戰士們突圍。之後,戰友們身後傳來一聲槍響,回頭一看,韓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開槍壯烈犧牲了。戰士們哭喊著把韓政委的遺體抬到一個小山溝裡,蓋了些樹枝,然後繼續突圍。”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七、魂兮歸來

1951年韓啟明入朝起,家人就與他中斷了聯繫。直至1955年,韓家相繼收到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的《革命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才知道他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烈士證書背面,安葬地點一欄為:朝鮮敵佔區,遺物一欄為:無。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烈士軍人證明書、犧牲證明書、家屬光榮紀念證

韓啟明烈士犧牲時,年僅34歲,沒有子女也沒有留有衣物,惟一剩的就是他和妻子合影的一張照片。

一家人並不願相信這個噩耗,他的母親任玉清得知二兒子韓啟明犧牲的消息後,一滴眼淚也沒留,過了幾天卻精神失常。

韓曉燕回憶說,“從那之後,奶奶每天都扒牆上的黃泥土,誰也不理睬,自言自語道,‘二兒子你好久回來?’”從那之後,家裡人再也不敢在老人家面前提韓啟明。韓曉燕說,奶奶當時屬應急性精神障礙,過很長時間才調整過來,但開始變得少言寡語。韓曉燕的父親想出一招,希望安慰老太太的心。大約從1960年開始,三兒子韓永義每個月都給奶奶郵寄5元錢,說是二伯寄回來的。他還當面讀二伯“寫”給奶奶的信,說二伯工作忙,回不來,有時間一定回來。父親後來告訴韓曉燕,“其實奶奶應該知道這是我在安慰她,但她並沒說破。”母子之間就這樣默契地呵護這個謊言,直到1970年奶奶去世。整理老人遺物時,在一個皮箱子裡,父親看見近十年給奶奶郵寄的500元錢整整齊齊放在箱子裡,還有捆紮好的所有二伯“寫”給奶奶的信。看到這些,他一下子哭了,他知道母親一直在牽掛著二伯。

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了尋找韓啟明的遺骸,三弟韓永義和兒女們通過各種渠道一直在努力。

2013年,韓曉燕一次無意的翻閱,才發現父親韓永義從1953年就給各個可能的韓啟明戰友寫信,瞭解韓啟明的情況。她說,“我找到的信是對方的回執,從1953年4月回信來看,幾乎一個月一封,父親找了二伯伯60年!”

一直以來,許多民間團體向韓國國防部建議:好好管理“敵軍墓地”,可以起到改善與朝鮮和中國關係的橋樑。2000年韓國開始提出挖掘遺骸,2007年韓國成立專門負責遺骸挖掘、鑑定的部隊,2013年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時提議將360具中國志願軍軍人的遺骸送還給中方。

2013年7月31日,韓曉燕與多名朝鮮戰爭志願軍家屬在韓國鷹峰山,為二伯韓啟明舉辦一場遲到的祭奠會。她帶來二伯遺像和山西汾酒,她在祭文中說:“我帶著全家人的心願,千里迢迢從祖國故鄉來到韓國,來到您和180師戰鬥過的地方,來到您犧牲的鷹峰山。”“我代表父親,我代表過世的奶奶,代表全家,看您來了。”45天后,久病在床的弟弟韓永義終於含笑闔眼、撒手西去,時年94歲。韓曉燕精心保留著父親的一束頭髮,希望將來通過DNA對比,找到二伯的遺骸。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曉燕在韓國鷹峰山祭奠韓啟明烈士

2014年3月28日,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確認交接437具志願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遺物。隨後,中方為烈士遺骸箱覆蓋國旗,並舉行簡短的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由戰鬥機迎接護航。韓曉燕手捧三枝菊花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門前迎靈,她說:一枝是替爺爺奶奶獻給二兒子的,一枝是替父母獻給二哥的,還有一枝是代表晚輩獻給二伯的。

"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1917-1951)

在一部厚重的《中華英烈大辭典》中,記載著一個烈士的簡歷:韓啟明(1917-1951),山西介休人,1951年5月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山西人的他與川西的蒲江有什麼淵源呢?他是怎樣一個傳奇人物?他的背後有著哪些英雄故事?

韓啟明(1917-1951),介休縣人,1938年入黨,經歷過百團大戰、豫北、晉南、運城、晉中、太原、扶眉、秦嶺、廣元等戰役,參加成都入城儀式。1950年,任第60軍180師539團政委、蒲江縣委書記。他在蒲江平定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他為“韓政委”。1951年5月27日,第五次戰役中,於鷹峰山戰場犧牲,年僅34歲。

一、投筆從戎

山西介休,有著三千年優良傳統的歷史名縣,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君愛國的晉國大夫介子推而得名。

1917年6月,韓啟明出生於介休縣龍鳳鄉河東村。他,原名韓永仁,17歲那年入汾陽銘義中學,因家境貧寒,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1936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返鄉後遵從父親的願望做了一名鄉村教師。然而,那時的中國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侵華的槍聲激起他血液裡奔騰的愛國情懷。課堂上,他悲憤地向學生揭露日本滅亡中國的野心,激勵學生為保家衛國而戰鬥。

1938年2月15日,日寇入侵,介休淪陷。八路軍創建綿山根據地,介休縣抗日政府機關和地方人民武裝,在介休、沁源、靈石三縣交界山區一帶廣泛開展遊擊活動。韓啟明家鄉河東村的西南有一龍風塔,故被鄉民稱為小延安。熾熱的抗日浪潮感召下,校園裡的韓啟明決定投筆從戎報效祖國。一天深夜,他告別老父,徒步跑上綿山,參加山西第三行政區抗日遊擊第五支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家鄉:介休綿山

韓啟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支隊領導安排做政治工作,擔任游擊隊工作員和文印員。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給戰士們講解革命道理,很快成為大家信賴的好戰友。他的侄女韓曉鳳回憶說:“二伯做學問有一套,打起仗來也一點不含糊。別看他個子不高,但很機智勇敢,衝鋒陷陣,毫不示弱。”

由於,他作戰勇敢又善於總結,點子很多,迅速成長為支隊的骨幹。參軍不到半年,他就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8年12月,抗日遊擊第五支隊調離介休,韓啟明隨部隊轉戰到晉東南武鄉、沁縣、沁水、安澤一帶,屢立戰功。

1940年韓啟明被提升為團總務科長,1944年調任太嶽軍區組織部直工科科長、組織科科長,一直在政治機關工作。

抗戰期間,韓啟明參加過百團大戰、豫北戰役、晉南戰役等,逐步由一個鄉村教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八路軍政工幹部。

二、三戰三捷

1947年,韓啟明調任太嶽軍區第8縱隊24旅70團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他帶領部隊參加運城、晉中、太原戰役,三戰三捷,為山西的解放作出傑出貢獻。

1947年5月、10月、12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發動對運城的三次攻堅戰。戰鬥時,韓啟明不顧敵人的連天炮火,直奔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料,被敵人炸彈炸傷,當即昏迷過去。運城戰役勝利結束,他在醫院裡住臥不安,日夜關注前線戰事,傷口尚未癒合,就吵著要出院。

就這樣,他拖著傷臂又參加了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

1948年6月至7月,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等部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發起晉中戰役。韓啟明率領全團指戰員,發揮英勇頑強精神,連續作戰40天。此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解放縣城14座,為奪取太原創造有利條件。

徐向前總指揮評價說:“第8縱隊是第一兵團的主力,而8縱的主力是兩個旅(即23旅、24旅)。”

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主力部隊發起太原戰役。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太原戰役示意圖

1949年2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統一編制解放軍序列,原華北一兵團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8縱隊改為第60軍,24旅為步兵第180師,轄原70、71、72各團改為538、539、540團,韓啟明任538團政委。

太原戰役中,韓啟明帶領全團浴血奮戰,連續完成攻克任務。是役,人民解放軍斃傷俘13.5萬餘人,標誌山西全省解放,閻錫山在山西長達38年的統治結束。

解放戰爭中,因為右手、右臂嚴重負傷,他改學左手寫字。這個左手也寫得一手剛勁有力好字的團政委,一時成為全軍美譽。

三、一路向西

太原戰役結束後,18兵團60軍180師集結于山西太谷地區休整,中央軍委指示18兵團劃歸一野指揮。1949年5月22日,韓啟明率全團在太谷縣銘賢中學廣場召開慶功誓師大會,決心進軍大西北、大西南,解放全中國。

1949年6月中旬,180師行軍千里到達西安,隨即參加彭德懷指揮的扶眉戰役和賀龍指揮的秦嶺戰役,一路奪關斬將。

1949年11月,180師奉賀龍、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寶雞、天水,沿川陝公路向梓潼、綿陽方向追擊胡宗南軍,一路攻克風縣、留壩、漢中。師部進駐褒城時,接賀總令兼程前進。全師以538團為前衛,韓啟明率全團克沔縣、寧強,奪巴山,進入川北,與540團合圍廣元之敵7兵團裴昌會指揮部。

12月13日拂曉,韓啟明帶第538團進抵朝天驛以北,採取誘擊戰術將國民黨軍第27師第81團500餘人殲滅。然後,與540團匯合,兩部密切協同攻克朝天驛,斃俘敵1000餘人。14日拂曉前,第538團突破飛仙關,沿途擊潰國民黨軍第55師三個團的抵抗,於黎明前逼近廣元城北郊。隨即,韓啟明率第538團與540團協同攻打廣元城,俘敵12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隨後,全師相繼攻克劍門關,解放劍閣縣,佔領綿陽。至此,韓啟明所在之60軍配合二野完成對成都地區之敵的戰略合圍任務。

1949年12月30日,18兵團60軍180師538團參加成都入城儀式。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入川部隊通過天險劍門關,向成都挺進

四、蒲江剿匪

1950年初,蒲江剛剛解放,國民黨殘餘勢力活動猖獗,發生嚴重的土匪叛亂。解放軍539團一個連從眉山護送蒲江銀行的款項在蒲江遭土匪搶劫,損失10多萬元;眉山分區司令員帶師炮兵連去蒲江途中連馬被土匪劫持;縣長王敏從眉山開會返蒲途中遭土匪伏擊;土匪揚言要以10萬之眾圍攻蒲江縣城。土匪氣焰囂張,公然喊出:“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發動口號!凡被土匪抓去人員,動輒開膛破肚,挖眼剮心,手段極其殘忍。

1950年1月,第60軍180師直進駐眉山,韓啟明調任539團政委,與539團團長王至誠一起負責蒲江等6縣的剿匪工作。2月23日,539團奉西南軍政委員會命令,一個營留守丹稜,另外兩個營從丹稜移防蒲江,執行剿匪任務,團長王至誠,團政委韓啟明,副團長陳克難。2月26日上午,韓政委、王團長、王縣長等負責同志在現北街小學的大壩子召開蒲江全體軍政人員動員大會,要求全體軍政人員,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內的頑匪堅決消滅掉,為人民立功!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80師兼眉山軍分區營以上幹部合影

1950年5月7日,中共眉山地委通知,為充實與加強蒲江縣委領導,經川西區黨委批准,任命韓啟明為蒲江縣委書記,委員有許銳、王志誠、鄭甸武、趙萬良、王敏、谷耀武。韓啟明是新中國第一任蒲江縣委書記。

蒲江剿匪鬥爭中,韓啟明部駐紮在蒲江縣城,他親自率領部隊在西來場合圍“川康挺進軍”蒲江六六縱隊楊萬和匪巢孫院子,擊斃悍匪戴明渲等匪徒124人,俘匪133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財物。他派副團長陳克非帶領第3營,從蒲江奔襲,消滅攻打邛崍縣城土匪400多人。為追捕“川西反共挺進總指揮”周臨溪,他派九連排長郭效賢帶兩個班,行程千里,翻過雪山,在大渡河金楊鎮將其捕獲。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前的蒲江縣政府佈局示意圖

1950年5月,蒲江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舉行,會議聽取縣長王敏《四個月來的工作報告》、539團團長王至誠《剿匪工作報告》、539團政委韓啟明《蒲江縣第一屆人民代表會上的總結報告》;會議通過完成徵糧、清匪反霸、發展生產的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啟明、鄭典武、袁至誠、熊瑞廉為常務委員。

為了改造與整編川軍起義部隊,539團團黨委決定派出20餘名幹部,由團長王至誠帶隊到彭縣,對川軍第95軍225師673團開展工作。經過學習改造,673團在蒲江順利完成與539團的合編,進一步充實部隊戰鬥力。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7月8日,539團、673團合編後軍政幹部家屬於蒲江合影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縣剿匪肅特工作,統一對敵鬥爭力量,6月6日,蒲江縣人民政府下達《關於成立總指揮部的通知》,決定重新成立蒲江縣人民武裝總指揮部,王敏任總指揮,韓啟明任政治委員,陳克難任副總指揮,許銳任副政治委員,趙萬良任參謀長,鄭甸武、關嚮應為委員。

韓啟明堅定執行“軍政結合、剿撫兼施、發動群眾”的方針和“首惡必辦,協從不問,立功受獎”的政策,建立縣、區、鄉成立剿匪委員會,大力推行剿匪鬥爭。至8月底,539團在眉山地區殲滅土匪13000餘名,其中中隊長以上匪首528名,殲滅“川西遊擊司令”喬子俊、慣匪王瀛珊、戴明渲等股匪,繳獲機步槍6萬支。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解放軍抓獲土匪

1950年10月,蒲江縣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會議聽取縣長王敏《政府工作報告》、縣委書記韓啟明《關於今冬工作的意見》報告;通過有關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等決議;選舉王敏為常委會主任委員,韓啟明、周良弼為常務委員。

539團駐蒲江期間,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權,恢復社會秩序,老百姓親切地稱呼韓啟明為“韓政委”。他的弟弟韓永義回憶說:“二哥為四川蒲江縣新政權的鞏固與人民生活的安全,嘔心瀝血,作出了貢獻。”

五、三過家門

韓啟明所在的部隊首長與戰友們是這樣評價韓啟明的,說他是一個“富有革命朝氣的好同志,思想進步,作風正派,工作刻苦認真,一絲不苟。”

介休縣的老鄉們,稱讚他不愧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心為革命,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家鄉現在還流傳著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時時成為茶餘飯後的美談。

第一次,1945年。那年,他被組織上安排到介休縣工作,他卻因軍務緊急,一直未能夠回河東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親。

第二次,1949年。那年夏天,太原戰役勝利結束,韓啟明率領部隊進軍陝西、四川,執行解放全中國偉大歷史任務。他的部隊在路經介休車站時,停留兩天。但他以身作則,嚴肅軍紀,雖距河東村僅10裡,也沒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個口信,老父親來城看了他一下。

第三次,1950年。那年,朝鮮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奉命赴朝作戰。他在河北滄州集結待命半月。從時間上完全可以,領導也允許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親,再行出國。但他因自己是政委,絲毫沒有顧及家鄉,就隨軍出國參戰去了。由此,他被戰士們稱為“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好乾部”。

韓啟明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至今還深深感動著家鄉父老。他是一個孝子,但家國難兩全,國家的利益面前,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入朝前,韓啟明與妻子的合影

1950年12月,他的部隊赴朝路過北京時,他的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他看望之後,將自己唯一的一隻手錶和一件毛背心留下,並讓轉告家人:“讓父母親二位老人放心,啟明一定要和朝鮮人民一道,把美帝國主義趕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艱險,寧願以身殉國,決不辜負祖國人民的重託。”

不想,北京一別,竟然是他與家人的永訣,與祖國的永訣,與人民的永訣!

六、壯烈犧牲

1950年10月24日,根據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駐蒲539團和蒲江縣縣警衛營2個連奉命合編赴朝參戰。部隊領導考慮到韓啟明在解放運城戰鬥中受過傷,身體一直不太好,勸他留在國內工作。但是,他堅決要同戰友們一起出徵。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1950年11月2日,眉山縣委歡送180師赴朝參戰,師團級幹部與縣領導合影

1951年2月2日,許銳接替韓啟明任中共蒲江縣委書記。入朝前,539團一半是新戰士,學生兵和起義人員,成分比較複雜。為此,韓啟明要求各級,邊集結邊加強思想教育,確保部隊思想統一,保持高昂士氣。

1951年3月17日, 539團團長王至誠與與政委韓啟明率部跨過鴨綠江入朝參加第四次戰役。4月5日經過18天強行軍,部隊從新義州,經定州到三登,趕到伊川地區,匆忙整補後,就接替第63軍和第26軍防線,抗擊敵軍的猛烈進攻。韓啟明協助團長組織部隊行軍作戰,積極做好部隊的思想工作,要求廣大官兵發揚優良傳統,排除萬難,堅決完成任務。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539團團首長檢閱準備入朝的部隊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赴朝參戰前539團幹部合影留念

1951年4月22日,他隨部隊參加人民志願軍發動的第五次戰役。5月20日,539團隨師渡過北漢江,進佔遠水洞一線,與敵軍展開激烈戰鬥。21日,第5次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時,敵人乘志願軍全線收縮之機,從22日晨開始分多路向志願軍反擊,形成追擊態勢。每路敵人均以坦克,汽車組成所謂‘特遣隊’為先導,在飛機配合下尾隨志願軍後面,以打亂志願軍轉移秩序。24日,180師受命在北漢江以南地區掩護兵團主力回撤及傷員轉移。敵軍利用180師各部的空隙,乘機從側翼迂迴,並控制北漢江渡口,180師三面受敵。由於通訊中斷,539團在北漢江南岸堅守激戰,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達北漢江時,因渡口被敵控制,韓啟明和團長指揮全團官兵依靠三根電線,在夜間偷渡北漢江後,佔領明月裡,九脣岱山地區,組成防禦陣地,繼續阻擊敵人北犯。25日下午,180師命令539團擔負抬運傷員任務,因天氣下雨,道路狹窄,行動極為不便,後運工作十分艱苦。為完成任務,韓啟明和團長進行分工,韓啟明帶領兩個營負責抬運傷員,團長帶領一個營作掩護,按預定方向經過洞裡,到達芝巖裡地區,在馬坪裡交接傷員。26日,180師在芝巖裡以南陷入5倍於己敵人的重圍。下午,師派作戰科長王化英給539團傳達命令,自選路線向鷹峰山突圍。突圍前,韓啟明和團長對突圍路線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將突圍路線選在經納實裡駕德山以北山樑,經馬場裡到鷹峰山下集合。針對部隊在阻擊突圍中傷亡較大的實際,將餘部整編為一個營,韓啟明對部隊做簡短動員,提出要互相幫助,堅決戰鬥,絕不動搖,誓死突出包圍圈。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發起衝鋒

1951年5月26日晚,部隊實施突圍,韓啟明在殿後收攏人員時與主力部隊失散,於次日凌晨不幸壯烈犧牲。

經採訪539團2營教導員關志超,關捷、關霄漢《鐵血軍魂:一八零師在朝鮮》(現代出版社,2015)記載,韓啟明犧牲的一幕:

韓啟明政委坐在一塊石頭上,身邊只有5名戰士。就在剛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彈擊中,疼痛無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韓政委多次勸說身旁的戰士,自己找路線趕快突圍,留下一把手槍兩顆手榴彈給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戰士還說:“要是把政委你留在這兒,我們也不回去,就留在這裡打游擊戰鬥到死,反正沒臉歸隊回團部了。”韓啟明聽了,說:“你們幾個小傢伙,關鍵時刻不執行命令,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正在這時候,又來了一個排的美軍搜索隊聽到他們講話。“砰”一槍打中剛才說話的那名小戰士心臟,當場就犧牲了。韓啟明急急地說:“你們快走,快走。”“不!政委,我們不會丟下你。”韓啟明心裡一合計,現在不管是命令,還是勸說,他們都不會聽的。於是,他把駁殼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4名戰士發現想奪下他的槍,已經來不及了。韓啟明聲嘶力竭地說道:“聽我說,我真的不行了,你們還年輕,要做好戰士!以後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們去完成。同志們,永別了!”他立刻扣動扳機。為了完成韓啟明政委對他們最後的心願,朝著美軍連仍三顆手榴彈,又死打硬拼了一會兒,四人趁著夜色轉移了。

據韓啟明的警衛員回憶:“他看到團首長身負重傷,還把身上僅有的炒麵和重要的文件留給戰友,並用手電查看了地圖,囑咐警衛員安排戰士們突圍。之後,戰友們身後傳來一聲槍響,回頭一看,韓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開槍壯烈犧牲了。戰士們哭喊著把韓政委的遺體抬到一個小山溝裡,蓋了些樹枝,然後繼續突圍。”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七、魂兮歸來

1951年韓啟明入朝起,家人就與他中斷了聯繫。直至1955年,韓家相繼收到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頒發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的《革命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才知道他已經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烈士證書背面,安葬地點一欄為:朝鮮敵佔區,遺物一欄為:無。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啟明烈士軍人證明書、犧牲證明書、家屬光榮紀念證

韓啟明烈士犧牲時,年僅34歲,沒有子女也沒有留有衣物,惟一剩的就是他和妻子合影的一張照片。

一家人並不願相信這個噩耗,他的母親任玉清得知二兒子韓啟明犧牲的消息後,一滴眼淚也沒留,過了幾天卻精神失常。

韓曉燕回憶說,“從那之後,奶奶每天都扒牆上的黃泥土,誰也不理睬,自言自語道,‘二兒子你好久回來?’”從那之後,家裡人再也不敢在老人家面前提韓啟明。韓曉燕說,奶奶當時屬應急性精神障礙,過很長時間才調整過來,但開始變得少言寡語。韓曉燕的父親想出一招,希望安慰老太太的心。大約從1960年開始,三兒子韓永義每個月都給奶奶郵寄5元錢,說是二伯寄回來的。他還當面讀二伯“寫”給奶奶的信,說二伯工作忙,回不來,有時間一定回來。父親後來告訴韓曉燕,“其實奶奶應該知道這是我在安慰她,但她並沒說破。”母子之間就這樣默契地呵護這個謊言,直到1970年奶奶去世。整理老人遺物時,在一個皮箱子裡,父親看見近十年給奶奶郵寄的500元錢整整齊齊放在箱子裡,還有捆紮好的所有二伯“寫”給奶奶的信。看到這些,他一下子哭了,他知道母親一直在牽掛著二伯。

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了尋找韓啟明的遺骸,三弟韓永義和兒女們通過各種渠道一直在努力。

2013年,韓曉燕一次無意的翻閱,才發現父親韓永義從1953年就給各個可能的韓啟明戰友寫信,瞭解韓啟明的情況。她說,“我找到的信是對方的回執,從1953年4月回信來看,幾乎一個月一封,父親找了二伯伯60年!”

一直以來,許多民間團體向韓國國防部建議:好好管理“敵軍墓地”,可以起到改善與朝鮮和中國關係的橋樑。2000年韓國開始提出挖掘遺骸,2007年韓國成立專門負責遺骸挖掘、鑑定的部隊,2013年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時提議將360具中國志願軍軍人的遺骸送還給中方。

2013年7月31日,韓曉燕與多名朝鮮戰爭志願軍家屬在韓國鷹峰山,為二伯韓啟明舉辦一場遲到的祭奠會。她帶來二伯遺像和山西汾酒,她在祭文中說:“我帶著全家人的心願,千里迢迢從祖國故鄉來到韓國,來到您和180師戰鬥過的地方,來到您犧牲的鷹峰山。”“我代表父親,我代表過世的奶奶,代表全家,看您來了。”45天后,久病在床的弟弟韓永義終於含笑闔眼、撒手西去,時年94歲。韓曉燕精心保留著父親的一束頭髮,希望將來通過DNA對比,找到二伯的遺骸。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曉燕在韓國鷹峰山祭奠韓啟明烈士

2014年3月28日,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確認交接437具志願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遺物。隨後,中方為烈士遺骸箱覆蓋國旗,並舉行簡短的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由戰鬥機迎接護航。韓曉燕手捧三枝菊花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門前迎靈,她說:一枝是替爺爺奶奶獻給二兒子的,一枝是替父母獻給二哥的,還有一枝是代表晚輩獻給二伯的。

揭開塵封的歷史:蒲江第一任縣委書記韓啟明的英雄人生

韓曉燕:迎接親人回家

2014年10月29日,437具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韓曉燕帶著全家人對韓啟明的思念,在烈士陵園門口的家屬等候區,拉開一道橫幅,橫幅上書寫著“親人期盼你們早日回家!”她說,這次遺骸歸還,再次點燃她尋找二伯的希望。不管韓啟明的遺骸是否回國,她都一定要來瀋陽迎接戰士們回家。她希望回來的戰士們,能看到親人在迎接,不要讓他們孤零零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軍第7師第19團團長康致中之子康明,有一首代表志願軍烈士家屬們心聲的祭詩,曰:“葬我於朝鮮兮,望我祖國,祖國不能見兮,唯有悲泣。葬我於異國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念我兒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