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晚唐著名文人,隱居襄陽鹿門山,人稱皮鹿門,嗜酒成癖,號“醉吟先生”,豪放傲世,又號“間氣布衣”。所著詩文,道人所未道,字裡行間有怨憤之氣。自編《皮子文藪》,行卷聞於當時人。其著名的詩《汴河懷古 》家喻戶曉,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之死

皮日休雕像

唐懿宗鹹通八年,年近三十歲的進士榜末及第,官著作郎,遷太常博士。唐僖宗乾符末,黃巢起兵,連陷江南各地。皮日休毗陵(江蘇蘇州)副使任上投入黃巢軍,得黃巢賞識。黃巢攻破長安,任其為翰林學士。黃巢敗亡後,皮日休下落不明。

關於皮日休之死,自五代宋之後,說法不一。略言之,其說有三:一說為黃巢所殺。《北夢瑣言》卷二載“日休官至國子博士,寓蘇州與陸龜蒙為友……黃寇中遇害。”但未說明何時、何地因何緣故遇害,所言不詳。北宋時,錢易作《南部新書》則明言皇朝入長安,命皮日休作讖詞。“皮雲:‘欲知聖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聖人名,果頭三屈律。’巢大怒。蓋巢頭醜,掠鬢不盡,疑‘三屈律’之言是其譏也,遂及禍。”這是說皮日休作讖詞譏刺黃巢面貌醜陋而遭黃巢殺害。

皮日休之死

黃巢起義

但此說頗有可疑:此說晚出於北宋仁宗之世,相隔黃巢起義失敗已有一百四十餘年之久。歐陽修撰《新唐書》記黃巢與皮日休事,就排棄此說而不用。又所謂讖詞疑為好事者所假託。再則,皮日休在江南毗陵幕府時,即已入巢軍,並非黃巢入京後新降,且得到黃巢重視,命為翰林學士,居內相之職,他為什麼要撰詞去譏諷黃巢自取殺身之禍,這是於情於理都頗不合。且皮日休也是個面貌不揚、眼睛有病之人,怎能以己之醜去比類黃巢之陋,這也是難以想象的。據我猜想:作偽者出於階級偏見,嫉憤黃巢起義,且皮日休為唐末江南著名文人,其子皮光業且為錢鏐據江浙時的宰相,故作此說以解脫皮日休出仕黃巢不忠於唐室和“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用心。

但此種說法頗有市場。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8載:“(皮日休)為毗陵副使,陷巢賊中。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學士。日休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令作讖文以惑眾,曰:‘欲知聖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聖人名,果頭三屈律。”賊疑其裹恨,必譏己,遂殺之。臨刑神色自若,無知不知,皆痛惋也。”經過長時間的流傳演變,內容不斷粉飾加工,皮日休儼然被拔高成為罵賊身死的忠臣烈士了。但這種層級造成之說的不可信也愈來愈明白了。

皮日休之死

坎坷酒仙皮日休

其次是皮日休因巢敗被誅說。此說實指皮日休在黃巢失敗後為唐政權所殺害。此說早見於《該聞錄》:“皮日休陷黃巢,為翰林學士,巢敗被誅。”但此說措辭簡略、含混。僅雲:“被誅”而無具體事實。有人根據《全唐文》卷799所載皮日休的《題同官縣壁》論證黃巢在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入長安,至中和三年三月望日,還在同官縣視察,說明皮日休並沒有被黃巢所殺。因此他的死乃是乃是為官軍所殺。

但這僅僅是是一種推論,而無具體事實。《題同官縣壁》文雲:“餘行邑過此,偶無令長,遂寄榻縣宇,步履後圃,荒蕪不治,獨有四小柏,鬱然於草莽間,與營茅並處,良可嘆者!後之來者,當有瘦馬長官,定能為四柏主人,幸無忽此語也。中和三年三月望日,日休書。”但此點亦遭人致疑。謬鉞說:皮日休既在黃巢政權下作翰林學士,作文時應用黃巢年號“金統”,不應用唐僖宗年號“中和”。此說極是。

此條《題同官縣壁》之文實系抄襲,即使屬實不誤,也只能說皮日休未死於翰林學士因作讖語被黃巢所殺。實無法印證皮日休之死為唐政權所殺。至於說黃巢能禮賢下士,皮日休思想有反逆傾向等說來推論皮日休為唐政權所殺,皆是一種主觀猜想而無史實依據。見於近人陳耀東《唐代之吏考辨錄·黃巢與皮日休及其對文士藝人的態度》一文即持此說。

三是皮日休未死於黃巢及唐政權之手,而是卒官於割據江浙的錢鏐幕下。此說見於宋尹(師魯)洙所作《大理寺丞皮子良墓誌》,其文雲:“曾祖日休避廣明之難,徙籍會稽,錢氏(錢鏐)王其地,遂依之,官太常博士,贈禮部尚書。祖光業,為吳越相;父燦,為元帥府判官,三世皆以文雄江東。”這是說皮日休是在廣明之後,避難浙江,依錢鏐,官太常博士。太常博士是日休在唐末鹹通時在長安所任職,可是在這裡卻被移花接木,用到錢氏在杭州的官任上了。今人亦有據陶嶽《五代史補》卷1《楊行密錢塘侵掠》條所載:天覆二年,皮日休猶健在錢鏐幕中。此說也有待考證。

皮日休之死

皮日休兒子皮光業,相傳幼時聰明,七歲能文

至於所謂墓誌通常都是坐著根據墓主人自作的《家狀》作為原始資料寫成。通常是為墓主人稱功頌德,隱惡揚善,表彰其事業是其要旨。即古所稱的為聖人、賢人尊者諱的禮式。皮光業任吳越宰相,為避父諱,當然把皮日休不光彩之死加以掩飾,後世尹(師魯)洙作《皮子良墓誌》不可能給皮子良的曾祖皮日休“佛頭著糞”,而是儘量抹去其諱言的事實。把日休因兒子光業為吳越宰相,加贈“禮部尚書”則大書特寫,以示其祖先的榮光,墓誌諛文之不可信如此。可是到了南宋,陸游在他所著的《老子庵筆記卷十》中卻抄襲此說,絮絮不休地為皮日休“雪謗”。陸游在南宋時享有盛名,後人亦有信其言而誤入其彀中,而不自知了。

總之,皮日休之死三說,因具體史料缺乏明確詳細的記載,再加皮氏之孫的有意隱諱,遂致產生以上相互歧異的辨說。不過,忽視史料說日休死於黃巢之手或死於唐政權,以及說皮日休老死於錢鏐幕中,用作偽的孤證拿來說事,這是不足取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