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李氏以武興族,北宋末期、金、元,世傳為侯,子承孫繼,武將文臣輩出,成為汾州府乃至山西地區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此外金末至元代平遙縣漢人世侯家族還有樑官村五路萬戶樑瑛家族、西河沁州長官杜豐家族。《平遙縣誌(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曰:“古陶諸賢,自周卿士而下,若裴、若杜、若樑、若李,忠孝文武、光重枌榆者,蓋指不勝屈也,沒而不朽,其在斯乎!後人君子觀九原而嘆息,思哲人之如在,則斷隴荒丘,高山仰止,皆吾師也。”《平遙縣誌(光緒年)》曰:“宋、金、元之間,此邦號為極盛,英才崛起,如李帥彥哲、樑五路安定、杜沁帥。父子兄弟祖孫爵列公侯,冠蓋節鉞,勳名燦然,一時鼎力,起家率多武貴,或亦山高水長,地氣使然,非偶也。”

李浩:平遙李姓溯源

脈源:我古陶李氏顯於北宋,綿延至今,相傳是大唐高祖李淵之裔。北宋出李娘娘,李氏自此興旺發達,並有與宋仁宗有因的說法。四世昭祖李興。五世穆祖李敏。六世太祖,古陶肇基始祖李彥哲,北宋末期加升兵馬大元帥。

始祖:舊譜曰:“彥哲,世傳六世祖也,累有武勳,加升兵馬大元帥,卜宅,兆於樑趙村,原周圍計地百畝有餘,葬法坐兌向震,前立石人、石虎、石羊、石望柱、石過門,各對成行,時祭皆以豬羊,子孫就饗,受胙,以下至宜事無可證,故略謄錄譜圖用傳於後。”北宋末年,六世祖李彥哲做官下戶,遷入平遙城內宣化坊(城內縣治西南),隨身帶有五代列祖的神主牌位。六世祖李彥哲生活在距今有900餘年的北宋末期,累官至北宋兵馬大元帥,口傳祖仕北宋哲宗、徽宗、欽宗三朝,佩劍騎馬,手持萬歲牌,掌征伐,統兵數萬,在外為官,薨於他鄉,屍骨未返,以大夫禮葬平遙縣治西南樑趙村,周圍一百二十餘畝,石人、石虎、石羊、石望柱、石過門,各對成行。六世始祖墓為衣冠冢,墓室內有大宋辮、大宋皇帝御賜金人頭、衣冠、元帥鎧甲等,地上墓現已不存,地上文物已被盜,墓葬區現為耕地,有樹木、莊稼,部分墓地被高速公路側越佔地。《山西通志卷一百十四·人物十四·汾州府·宋》對六世始祖李彥哲有記載。

李浩:平遙李姓溯源

七世祖李柔,世襲元帥。八世祖李延,世襲元帥,誥贈光祿大夫。九世祖李珂,世襲元帥,誥贈光祿大夫。十世祖李宴,金代末期至大蒙古國時期人,世襲元帥,援陝有功封左丞相,又推為盟主,許便宜行事,誥贈光祿大夫。十世祖李居敬,賜進士出身,參與出資建平遙縣金莊文廟,載縣誌。十一世祖李思明(李燦),元初太原路鎮撫都彈壓,配五路萬戶、元行都元帥平遙樑瑛之女,載縣誌。十一世祖李鬱,賜進士出身,元時仕至朝列大夫,參與出資建平遙縣金莊文廟,載縣誌。十一世祖李思溫,賜進士出身,元時仕至工部尚書,誥授光祿大夫,贈柱國,諡“忠靖公”,載縣誌。十一世祖李思齊,陝國公,配五路萬戶、元行都元帥平遙樑瑛之女,載縣誌。十一世祖李思義,元時仕至省掾。十二世祖李提點,將首。十二世祖李仁,廕襲祖職,誥贈光祿大夫。十二世祖李伯新,賜進士出身。十二世祖李道源,元時仕至集賢館待制。十三世祖李光甫,元時仕至尚書,誥授明威將軍、榮祿大夫,載縣誌。十三世祖李達達(李答答),元時仕至冠州長官,配元肅政廉訪使樑天翔之孫女,載縣誌。前述列祖主要居於平遙縣城內。元代,古陶李氏開始開枝散葉,人才輩出。金元之際,十世祖襲元帥李宴援陝有功,升任左丞相,由武轉文,元代統治者逐步削弱或者剝奪漢族大地主的軍權,古陶李氏世子開始主要轉任文職,不再參與征伐之事。相反,金元之際,古陶梁氏、杜氏因樑瑛、杜豐從徵有功,逐步崛起,成為漢人世侯,綿延數代為官。古陶李、樑、杜氏三族,成為互相聯姻的平遙地方名門貴族。

十三世祖榮祿大夫李光甫生三子,曰:景幹、景廉、鳳皋。明代洪武年間,長子李景幹由平遙城內縣治西南宣德坊遷往樑家堡;次子李景廉,由平遙城內遷往冀壁鎮(今橋頭村);三子李鳳皋由平遙城內縣治東南宣教坊遷往嶽壁村。

十四世祖李鳳皋,元末明初人,賢良方正,蒙薦舉,擢本省榆社縣尹,時有政聲,為嶽壁村李氏始祖。十五世祖李震,明代初年生人,誠齋先生,善德信佛,預知死期,祖無兄弟,配平遙城內敬義坊楊御史文素公之妹,生五子,依次為李齊、李嘏、李辯、李諳、李愷,此後子孫繁盛,枝繁葉茂。十六世祖李齊,行一,在外經商,疾終,無嗣。十六世祖李嘏,行二,為嶽壁村第二枝股始祖。因長兄無嗣,嶽中村族人稱舊譜第二枝股為第一枝股。十六世祖李辯,行三,以子頤貴,敕贈承德郎,敕封鞏昌府通判,妻梁氏贈安人,為嶽壁村第三枝股始祖。十六世祖李諳,行四,為嶽壁村第四枝股始祖。十六世祖李愷,行五,為嶽壁村第五枝股始祖。

科舉:嶽壁,相傳唐代時稱樂壁。到宋代時,因“樂”字多音,取山嶽之嶽為嶽壁,又稱嶽璧(《山西通志》和老家譜中寫為嶽璧)。明代時村莊擴大,分為北、中、南三截,即嶽北、嶽中、嶽南。明清兩代,科舉興盛,嶽壁李氏子孫治書經、詩經者眾,成為當地科舉世家,舉人、監生、歲貢、廩生、生員、義官、耆賓、介賓、壽官不知凡幾,明代舉人計四名,出現瞭如名宦五品同知李頤、六品通判李穎、七品知縣李潤、從二品副將李應選等官員。李震、李頤、李穎、李潤四人在《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平遙縣誌(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中有記載,李應選生平在《平遙縣誌(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和山東省有關史料和史書中有記載。

家廟:古陶李氏從元至清,曾進行過修建家廟、修宗譜、修祖墳等宗族建構活動,明代弘治年間、清代道光年間更是達到了宗族組織化建設的高峰,古陶李氏家廟、宗祠可考的共計有六座,分別為:嶽壁中截李氏家廟、樑家堡李氏宗祠、河南滑縣李氏宗祠、城內李氏宗祠、曹家堡李氏宗祠、蘇封村李氏宗祠,現僅存嶽壁中截李氏家廟。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嶽中枝十七世祖李穎(官至山東兗州府通判)、李頤(官至溫州府同知,弘治七年時頤祖六十歲)奉旨在嶽壁村中截建李氏家廟,家廟地處嶽壁中心的風水寶地,廟址高出地面五尺有餘,賜準硃紅門廊,前門樓掛有“奉天敕命”之牌,兩祖並各建《蟾光坊》、《文奎坊》牌樓各一座,素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說。清代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五月,族人出資又新置地址,進行重修擴建,增設了東西廊坊,佔地面積660平方米。清代有李玉白、李起鵬、李立中、李光峻、李光廷、李常德、李常淳、李九思、李九霄、李九江、李九官、李九英、李九徵、李九福、李錫五、李典五、李學曾、李寯英、李煥英、李申蔚等幾十人官居六品至二品文武階,在各枝家譜有記載,部分在嶽中李氏家廟道光年刻石上有記載。現今,嶽中村李氏族人修繕李氏家廟,以六世祖兵馬大元帥李彥哲為始祖,奉供列祖列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平遙城內、樑家堡原各建有李氏宗祠一座,後年久失修,被拆除。平遙城內李氏宗祠原址在城中縣治西南,關王廟東,路北,由城內舊枝十四世福祖後裔,系十六世儀祖之裔,十七世祖公才、公倫、公德、公信、公秀兄弟五人之五支子孫合夥營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曾湊款維修宗祠門樓。根據宗譜資料記載,可知城內李氏宗祠最早建祠年代為明代中前期。此外,嶽壁中截二枝股嘏祖後裔在河南省滑縣原建有李氏宗祠。曹家堡李氏宗祠和蘇封村李氏宗祠為十三世福嚴祖後裔所修,均為小祠堂,曹家堡李氏宗祠被拆毀,蘇封村李氏宗祠改作他用。因古陶李氏世代為官,王公侯世襲爵位,出帥入相,父子、兄弟、祖孫相繼,人才輩出,興旺發達,遂平遙民間有“李半朝”之稱。

李浩:平遙李姓溯源

墓葬:祖居平遙縣治東南嶽壁中截(現嶽中村),祖塋在平遙縣治西南樑趙村,居東葬西。《平遙縣誌(康熙四十六年八卷本)》記載樑趙村為平遙縣有名的風水寶地,有先秦古墓群,歷代將相、門閥貴族葬此地。六世始祖北宋兵馬大元帥李彥哲,以一品大夫之禮葬於平遙縣治西南樑趙村,周圍有地一百二十餘畝,是宋金時期先祖留下的祖產,原由本族李氏後裔十戶人家耕種,所得收入按規定部分上交,供嶽中李氏家廟開支,原墓葬區立有石人、石虎、石羊、石望柱、石過門、交龍大碑、石碑樓,歷代各有小碑石桌記。六世始祖墓為衣冠冢,墓室內有大宋辮、大宋皇帝御賜金人頭、衣冠、元帥鎧甲等,墓的地上部分現已不存,地上文物已被盜走,墓葬區土改後已分配由他姓耕種,有樹木、莊稼。平遙縣樑趙村祖塋共計葬有12-18代先祖(有的支系葬12代,有的甚至達到18代),大部分支系到“永”字輩,包括平遙城內舊枝、樑家堡枝、冀壁村枝、嶽中村枝,部分葬在平遙縣其它村落,如:平遙縣城南,有城內舊枝的大墳地,位於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原平遙縣職業中學)所在區域。嘉慶庚午,城內福祖後裔春榮、樑家堡景幹祖後裔萬春、嶽壁村鳳皋祖後裔旺泰,立有祭祖合約。清明節各枝派出代表,輪流承辦樑趙村祖塋祭祖大典。

分居:明朝實行裡甲制,在城內的為坊,在村的為裡。金代、元代,李彥哲後裔主要分佈在城內宣化坊、宣教坊、宣德坊。現今,李彥哲後裔分佈於平遙縣城內和平遙縣四十多個村落,如:嶽中村、嶽南村、嶽北村、樑家堡、冀壁村、淨化村、道備村、侯村、閆村、西胡村、樑趙村、上神南村、西坡村、南王家莊村、遐角村、修德村、金莊村、源祠西堡、安固村、香樂村、林泉村、黎基村、樑坡底村、西遊駕村、馬壁村、東坡村、閆良莊村、小胡村、京陵村、段村、西鳳落村、羅城、趙坦村、木瓜村、大閆村、蘇封村、嶽封村、西王智村、新南堡、道虎壁村、北王家莊村、卜宜村、範村、尹村、尹回村、寧固村、曹家堡、洪善東堡、曹村、魏樂村等。有遷入本省太原市、晉中市榆次區、介休市、大同市、臨汾市、運城市、霍州市、侯馬市、汾陽市、沁源縣、交城縣、絳縣、靈石縣、中陽縣、方山縣、岢嵐縣等地的子孫。另有遷入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陝西省、遼寧省、甘肅省、寧夏自治區、廣西省、安徽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滑縣、溫縣)等省份的子孫。其它及隨後人口遷徙路線及去向複雜,不一而足,有些無從考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