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歷史文化

文化

平涼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裡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秦皇祭天第一罈--蓮花臺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裡",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繫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丰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于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鍼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特產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歷史文化

文化

平涼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裡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秦皇祭天第一罈--蓮花臺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裡",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繫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丰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于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鍼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特產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酒麩子

平涼酒麩子(靈臺幹甜醅),酒香濃郁,入口香甜,品質絕佳。由於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長久保存而不壞,還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既可幹食,還可加少許開水食用。其製作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平涼毛皮

早在明代,平涼的制裘業已相當興盛,清代至民國期間,境內的皮毛市場被視為西北地區皮毛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皮襖製品可分為兩種。一是以老綿羊皮製成,毛長皮厚,堅固耐寒。二是羔皮製品,皮白而細長,毛端天然圈卷3至5環,美觀輕暖。平涼山藥平涼山藥為地方優良山藥品種,屬薯蕷科薯蕷屬長柱種的變種,雖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但早期因多種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始定名為平涼山藥。

平涼餄餎面

"餄餎"是北方人自創的專有名詞。餄餎面有葷素之分,素的,吃一碗清淡之香,吃麵的原味,喝湯的地道。葷的講究油香。

平涼羊肉泡饃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1931年前後,經營這一風味小吃的有西盛樓、馬家館子、春華樓、清和館、聚美村等店鋪。它的主料選肉質肥嫩的料羊,切割後清湯下鍋,煮時不加調料。肉熟後肥白瘦紅,色澤新鮮,湯則清而不渾。吃時多由顧客按己之所好選擇肉塊,掌刀者按量切片入鍋。佐料有香料、油潑辣子、香菜、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膩,鮮美不羶,方便可口,是一種極富營養的美食。

平涼鍋盔

鍋盔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麵食,形狀為圓形,厚度大約10幾釐米,主要原料為小麥麵粉。

平涼釀皮

配方精細,加工考究,清亮爽口,調料鮮美,深得民族特色。

靈臺涎水面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歷史文化

文化

平涼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裡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秦皇祭天第一罈--蓮花臺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裡",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繫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丰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于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鍼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特產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酒麩子

平涼酒麩子(靈臺幹甜醅),酒香濃郁,入口香甜,品質絕佳。由於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長久保存而不壞,還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既可幹食,還可加少許開水食用。其製作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平涼毛皮

早在明代,平涼的制裘業已相當興盛,清代至民國期間,境內的皮毛市場被視為西北地區皮毛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皮襖製品可分為兩種。一是以老綿羊皮製成,毛長皮厚,堅固耐寒。二是羔皮製品,皮白而細長,毛端天然圈卷3至5環,美觀輕暖。平涼山藥平涼山藥為地方優良山藥品種,屬薯蕷科薯蕷屬長柱種的變種,雖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但早期因多種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始定名為平涼山藥。

平涼餄餎面

"餄餎"是北方人自創的專有名詞。餄餎面有葷素之分,素的,吃一碗清淡之香,吃麵的原味,喝湯的地道。葷的講究油香。

平涼羊肉泡饃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1931年前後,經營這一風味小吃的有西盛樓、馬家館子、春華樓、清和館、聚美村等店鋪。它的主料選肉質肥嫩的料羊,切割後清湯下鍋,煮時不加調料。肉熟後肥白瘦紅,色澤新鮮,湯則清而不渾。吃時多由顧客按己之所好選擇肉塊,掌刀者按量切片入鍋。佐料有香料、油潑辣子、香菜、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膩,鮮美不羶,方便可口,是一種極富營養的美食。

平涼鍋盔

鍋盔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麵食,形狀為圓形,厚度大約10幾釐米,主要原料為小麥麵粉。

平涼釀皮

配方精細,加工考究,清亮爽口,調料鮮美,深得民族特色。

靈臺涎水面

城市簡介----平涼

靈臺涎水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熱夏涼之特點。製作時用精粉、蓬灰,扯為寬、細兩種麵條。下熟後以芥茉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麵條金黃髮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囪肉後,吃起來麵條柔韌爽口,滑嫩,酸鹹辣齊具,味中有味。

靜寧燒雞

靜寧燒雞是平涼市靜寧縣的名食,亦稱靜寧滷雞,它以形色美觀、鮮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紅、肉香味厚、爽口不膩,馳名甘、陝、寧等省(區),是西蘭公路上過往旅客爭相購買的風味食品。具有近百年的加工滷製歷史。

平涼金果

"平涼金果"是指產於平涼市的蘋果。"平涼金果"紅富士系列蘋果個大、色豔、硬度大、糖份高、無汙染、耐貯存、貨架期長。

風景名勝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西周第一臺--古靈臺(靈臺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臺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鍼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臺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臺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宮: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成紀文化城: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歷史文化

文化

平涼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裡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秦皇祭天第一罈--蓮花臺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裡",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繫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丰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于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鍼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特產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酒麩子

平涼酒麩子(靈臺幹甜醅),酒香濃郁,入口香甜,品質絕佳。由於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長久保存而不壞,還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既可幹食,還可加少許開水食用。其製作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平涼毛皮

早在明代,平涼的制裘業已相當興盛,清代至民國期間,境內的皮毛市場被視為西北地區皮毛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皮襖製品可分為兩種。一是以老綿羊皮製成,毛長皮厚,堅固耐寒。二是羔皮製品,皮白而細長,毛端天然圈卷3至5環,美觀輕暖。平涼山藥平涼山藥為地方優良山藥品種,屬薯蕷科薯蕷屬長柱種的變種,雖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但早期因多種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始定名為平涼山藥。

平涼餄餎面

"餄餎"是北方人自創的專有名詞。餄餎面有葷素之分,素的,吃一碗清淡之香,吃麵的原味,喝湯的地道。葷的講究油香。

平涼羊肉泡饃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1931年前後,經營這一風味小吃的有西盛樓、馬家館子、春華樓、清和館、聚美村等店鋪。它的主料選肉質肥嫩的料羊,切割後清湯下鍋,煮時不加調料。肉熟後肥白瘦紅,色澤新鮮,湯則清而不渾。吃時多由顧客按己之所好選擇肉塊,掌刀者按量切片入鍋。佐料有香料、油潑辣子、香菜、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膩,鮮美不羶,方便可口,是一種極富營養的美食。

平涼鍋盔

鍋盔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麵食,形狀為圓形,厚度大約10幾釐米,主要原料為小麥麵粉。

平涼釀皮

配方精細,加工考究,清亮爽口,調料鮮美,深得民族特色。

靈臺涎水面

城市簡介----平涼

靈臺涎水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熱夏涼之特點。製作時用精粉、蓬灰,扯為寬、細兩種麵條。下熟後以芥茉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麵條金黃髮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囪肉後,吃起來麵條柔韌爽口,滑嫩,酸鹹辣齊具,味中有味。

靜寧燒雞

靜寧燒雞是平涼市靜寧縣的名食,亦稱靜寧滷雞,它以形色美觀、鮮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紅、肉香味厚、爽口不膩,馳名甘、陝、寧等省(區),是西蘭公路上過往旅客爭相購買的風味食品。具有近百年的加工滷製歷史。

平涼金果

"平涼金果"是指產於平涼市的蘋果。"平涼金果"紅富士系列蘋果個大、色豔、硬度大、糖份高、無汙染、耐貯存、貨架期長。

風景名勝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西周第一臺--古靈臺(靈臺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臺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鍼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臺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臺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宮: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成紀文化城: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城市簡介----平涼

古靈臺:古靈臺位於甘肅平涼市靈臺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

蓮花臺: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臺"而久負盛名,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莊浪縣: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旅遊攻略

景點概況

"

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游,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咸陽,西連甘肅定西、白銀,南接陝西寶雞和甘肅天水,北與寧夏固原、甘肅慶陽毗鄰。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

平涼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自古為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不僅是西北地區的公路樞紐,而且是歐亞大陸橋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轉站。

歷史沿革

平涼歷史悠久,境內現已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12處,除採集到石器外,還有人類頭骨化石及相伴的牛、馬、羊等動物化石,足以證明早在60萬年前轄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從涇川縣太平鄉大嶺上出土的舊石器早期先民生活的遺址可以斷定距今30萬年以前,平涼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軒轅黃帝曾登臨今平涼市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5]

轄境夏代時期為獯鬻戎狄居地。境內隴山以東為獯鬻居地,以西為昆夷居地。商末境內東南部有密(今靈臺縣境)、阮(今涇川、靈臺二縣之間)、共(今涇川縣境)等方國先後建立。西周時期轄境屬周人和狽狁之地。西周初,密、阮、共等方國歸順周,周文王築靈臺於今靈臺縣境。

春秋時期轄境為烏氏與義渠戎國屬地。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境內屬秦。戰國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置涇陽、烏氏(在今平涼市境)和鶉觚(治所未詳)3縣,十年(前315),秦攻義渠,取25城,秦之勢力日盛。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置隴西郡(治今臨洮),今靜寧、莊浪縣屬隴西郡。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置北地郡(今寧縣境),今平涼、涇川、靈臺、崇信4縣(市)及今華亭北部屬之。其後境內分屬烏氏、陰密(今靈臺縣境,原密國改之)(陰密縣,史多以為漢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作秦縣,故從。)、朝那(治今寧夏彭陽縣西,今平涼市西北境屬之)、涇陽(治今平涼市安國鄉)4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全國,全面推行郡縣制。全區除華亭、崇信南部屬內史,其餘分屬隴西、北地郡。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建鶉觚縣(治今靈臺縣邵寨原)。另有滷縣(治今崇信),設置時間無考。

漢承秦制,地方行政區劃仍為郡、縣二級。漢高祖劉邦二年(前205)十一月,置阿陽縣(治今靜寧城南)。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安定郡(治今寧夏固原),析隴西郡置天水郡(治今通渭縣)。元封五年(前106),設十三刺史部以轄各郡。隴山以東各縣,除鶉觚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今華亭東南部屬右扶風所領汧縣外,多屬於涼州刺史部安定郡;隴山以西今靜寧、莊浪縣境為涼州刺史部天水郡所轄。

安定郡領21縣,今境內有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今涇川)、陰盤(治今涇川縣與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處)、安定(治今涇川縣東北部及鎮原縣東南部)、爰得(治今涇川縣與靈臺縣之間)及月氏道(治今平涼市白水鄉與崇信縣黃寨鄉一帶),計10縣(道)。

北地郡領10縣,轄今境內鶉觚1縣(自漢始,政區劃分的記載較為完整,但置縣時間缺載。另據酈道元《水經注》及范文瀾《中國通史》,今華亭境曾於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置安民縣,《資治通鑑》注作"成帝永始二年(前15)",東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廢,時達百餘年,惜無旁史佐證,只能備考)。

城市簡介----平涼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於今華亭境內置安民縣,廢於東漢3郡內遷時。新莽天鳳元年(14),改天水郡為填(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另將烏氏縣改名烏亭、月氏道改名月順,不久即復原制。

東漢初政區調整,將原北地郡的鶉觚劃歸安定郡。烏氏、涇陽、朝那、陰密、滷、臨涇、安定、陰盤、爰得、月氏道、安民等縣統轄於安定郡。光武帝建武六年(30)廢安定、爰得2縣,其地併入臨涇。明帝永平十七年(74),天水郡改名漢陽郡,轄境內隴山西部阿陽縣。

安帝永初五年(111)三月,安定郡遷寄於美陽(今陝西省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九月安定郡恢復原制,遷治於臨涇(今涇川縣城西北水泉寺)。原高平縣也遷至今涇川縣境內。是年,廢涇陽入朝那。烏支僑置於今涇川縣東。朝那縣由今彭陽縣地遷至郡治臨涇一帶。三水縣僑置於今靈臺縣樑原境內。滷、月氏、安民、陰密等失載。

漢靈帝中平五年(188),陰盤縣移至京兆的新豐(今西安市東北臨潼縣境),其地併入鶉觚縣。漢獻帝興平元年(194)於鶉觚縣置新平郡(支郡)。建安十八年(213),省涼州諸郡併入雍州。成紀、阿陽屬雍州漢陽郡。三水、臨涇、烏枝(原烏氏)屬安定郡。其後,廢三水縣。

三國時,今轄區屬魏國雍州。魏元帝景元三年(262),今涇川轄區的烏氏、臨涇、朝那及今靈臺轄區的陰密(何時復置待考),皆屬安定郡,今靈臺境的鶉觚則屬新平郡;今華亭境屬扶風郡;今靜寧縣的阿陽和成紀分屬廣魏郡和天水郡。

西晉初,今轄區仍屬雍州。臨涇、朝那、烏氏、都盧(都盧,新置,一說在彈箏峽水的源頭。《晉書·地理志》有此縣名,廢棄時間無考。)(今平涼市都盧山附近)、陰密、鶉觚(移屬),屬安定郡。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分雍、涼、樑3州置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罷秦州併入雍州(復置時間待考),成紀屬秦州天水郡。廣魏郡改稱略陽郡,治臨渭(今天水市東北部),省阿陽縣,其縣境及今莊浪境屬略陽郡。

十六國時,今地區轄境主要由前趙(漢)、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統轄。今靜寧曾一度受西秦、前涼所轄。

前趙初,安定郡尚存,治鶉觚,屬雍州,轄今涇川和靈臺、崇信、平涼以及華亭北部。東晉大(太)興二年(319)分安定與扶風郡之汧置隴東郡(治今陝西省隴縣與今華亭縣區域),今華亭縣和崇信縣南境屬隴東郡。成紀仍屬天水郡。前涼張茂在位時,於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復置秦州,統天水郡成紀縣。前趙光初十年(327),今全境分屬天水郡、隴東郡、安定郡及略陽郡所轄。前秦苻堅移雍州治於安定。於永興二年(358),"置趙平郡於鶉觚",今靈臺縣部分區域屬之;前秦甘露二年(360),分司隸置雍州,復爰得縣;陰密縣屬雍州,鶉觚屬趙平郡。又於建元十二年(376)滅前涼,隨後置平涼郡,意為平定涼國,治今寧夏彭陽縣境,今平涼市大部分區域和華亭、崇信北部皆屬之。成紀仍屬秦州天水郡;今莊浪境仍屬略陽郡;西秦更始元年(409),攻佔略陽郡,並攻克水洛城。後趙時,天水、略陽、安定3郡所屬各縣,大致同前趙。後秦時,秦州統略陽郡,雍州領安定、平原、平涼3郡。大夏時,原安定、平涼2郡所領縣屬涼州天水郡。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皇帝位於平涼,次年於今平涼市東境置平原郡,陰盤縣由今陝西省臨潼遷至今平涼市四十里鋪鎮曹灣,郡、縣治於一地,平原郡領陰盤。

城市簡介----平涼

南北朝時,今轄區先後隸屬於北魏、西魏和北周。北魏神麂三年(430),置涇州(治臨涇)轄6郡。安定郡領安定、臨涇、朝那、烏氏等縣。今華亭、崇信南部屬隴東郡,爰得縣與高平縣屬新平郡,趙平郡(治今靈臺縣與陝西長武縣交界處)轄鶉觚縣。北魏初,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置石塘郡,無屬縣,至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郡為縣,屬安定郡。同時復置阿陽縣(領有今莊浪縣境),屬秦州略陽郡,成紀縣失載。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析鶉觚縣置東陰盤縣,今平涼市境至今靈臺縣境,屬平涼郡。陰密仍在今靈臺縣境。孝武帝太昌元年(532)於今華亭縣境置華亭鎮。西魏時,在今地區轄境設總府(亦稱總管府),治安定,先後轄涇州等5州。安定郡(治安定縣)和平涼郡(治陰盤縣)屬涇州。今莊浪縣境屬北秦州安陽郡(治今秦安縣境)。文帝大統元年(535),省臨涇縣,將安定縣從高平城移至涇州城內,並新置安武縣(在涇川北,原臨涇縣境)與安武郡,郡治朝那,又將鶉觚縣移至今靈臺縣東南,屬趙平郡。廢帝元年(552),東陰盤縣改為宜祿縣,今靈臺縣東南部屬之。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新置平涼縣(治陽晉川),今平涼市境大部屬之,隸於原州長城郡。廢趙平郡,以鶉觚縣屬安定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全國廢郡置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又廢州置郡。

大業元年(605)曾析鶉觚置靈臺縣,旋即又省靈臺併入鶉觚;又析安定縣與鶉觚縣置良原縣(治今靈臺縣西樑原鄉),同時置華亭縣於今華亭縣境。

安定郡治安定縣(今涇川縣北),轄安定、鶉觚、陰盤、良原、朝那、臨涇(移今鎮原縣治)、華亭7縣。恭帝義寧二年(618)復置靈臺縣,與鶉觚縣同屬麟州。安定郡改為涇州,良原縣屬之。今崇信縣境分屬於陰盤縣與良原縣。平涼縣屬原州。

開皇初省阿陽入成紀,至大業三年仍屬秦州,廢秦州後復隸屬於天水郡;今莊浪縣境分轄於成紀縣和隴城縣(原略陽郡屬地)。

唐初,改郡為州。太宗即位後,全國劃為10道。今地區轄境多屬於關內道。今平涼縣和崇信縣境偏北部分屬原州;陰盤、安定、良原屬涇州;今崇信境多分屬陰盤和良原。華亭屬隴州,成紀屬秦州,今靜寧北部及莊浪一部分闢為牧地,屬南監牧使管轄。

貞觀元年(627),靈臺省入麟遊,屬岐州,麟州廢;鶉觚縣劃屬涇州。朝那縣在此前後省併入安定和臨涇。貞觀二年析新平(今陝西彬縣境)、安定、鶉觚3縣各一部復置宜祿縣,屬涇州;以華亭改屬隴州。武則天垂拱二年(686)改華亭為亭川縣,至中宗神龍元年(705)復改為華亭縣。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四月,以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道和採訪處置使,增領涇、原等12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今地區轄境改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為平涼郡。靈臺縣從麟遊析出復置;廢鶉觚縣,其境併入靈臺縣。改陰盤縣為潘原縣,皆隸屬於安定郡。肅宗至德元年(756),改安定縣為保定縣,仍屬安定郡。乾元元年(758)改安定郡為保定郡,隨後改郡為州,原屬縣未變。乾元二年六月,涇州屬彬寧節度使。此後取消郡建制,置州,州以上道由監察機構變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代宗廣德元年(763),隴山東、西兩側皆沒入吐蕃,但今靈臺縣境仍屬唐管轄,省潘原縣併入良原縣。大曆三年(768),唐收復涇州城,由涇原節度使馬麟表置行原州於靈臺縣百里城。德宗貞元四年(788),恢復平涼縣建制,築崇信城,置崇信軍,十一年(795)又復置潘原縣於原治。貞元十九年(803),將僑置於靈臺縣百里城的行原州移至平涼城。憲宗元和三年(808),又將行原州移至臨涇(今鎮原縣),華亭併入汧源縣。元和四年,置行渭州於平涼,省平涼縣。僖宗廣明元年(880),吐蕃再次攻佔平涼城。中和四年(884),行渭州改稱渭州,仍治平涼。

至唐末,今地區轄境原涇原軍節度改為彰義軍節度,轄涇州、渭州、武州(從今武都境徙治潘原,即今四十里鋪鎮曹灣),縣制有良原、靈臺和保定,皆屬涇州。今靜寧、莊浪縣境,為吐蕃所據。

後梁太祖開平二年(908),涇州、渭州、武州屬岐。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置義州於華亭,末帝清泰元年(934),今境多屬後唐,今靜寧、莊浪境仍為吐蕃所據。清泰二年,以安國、耀武二鎮復置平涼縣,初屬涇州,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改屬渭州。後漢時,建制未變。後周時,太祖顯德二年(955)復置華亭縣,與義州同治一地。顯德五年廢武州,復置潘原縣,改屬渭州。渭州領平涼、潘原2縣。

五代末,今地區由彰義軍節度使統領,轄涇州、渭州、原州、義州;今境內涇州領保定、靈臺,渭州領平涼、潘原,義州領華亭。今靜寧、莊浪縣境仍為吐蕃等少數民族所據。

城市簡介----平涼

宋初,沿舊制,至太宗時,於州上設路。彰義軍節度改稱彰化軍節度。今地區轄境初屬秦鳳路,至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屬涇原路。宋太祖乾德元年(963),置崇信縣,初屬秦鳳路鳳翔府;乾德二年,割隴山三鎮置安化縣,治今華亭縣之西北(安化縣,新修《華亭縣誌》:"析華亭縣西北部置"。對其治所,另有寧夏涇源、慶陽等二說。),屬儀州。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改義州為儀州,至淳化年間(990-994),崇信改屬儀州。神宗熙寧五年(1072)廢儀州,其屬縣歸渭州統轄。真宗鹹平四年(1001)設長武縣,治長武寨(今涇川縣涇明鄉),翌年降縣為砦,徽宗大觀二年(1108)復升為長武縣,屬涇州。大中祥符年間,曹瑋收復隴山西境,於今靜寧城南置靜邊寨,今莊浪、靜寧縣境納入宋之版圖。仁宗慶曆三年(1043)置德順軍於隴干城(治今寧夏隆德縣西境)。哲宗元佑八年(1093),德順軍移至外底堡(今靜寧縣城),並置隴幹縣。涇州,初領保定、靈臺、良原3縣,後亦轄長武。渭州,初領平涼、潘原2縣。儀州,原領華亭、安化、崇信3縣,儀州廢后劃歸渭州統轄。

北宋後期,渭州領平涼、潘原、華亭、崇信、安化5縣。涇州領有保定、靈臺、良原、長武4縣。至徽宗政和七年(1117),上述州縣,皆隸屬於以渭州升格的平涼軍節度。至此,今靜寧、莊浪境與今平涼、涇川、華亭、崇信、靈臺成為一個政區。

金設路、郡、縣三級,郡一級包括府、州、節鎮等,而在平涼曾設元帥府和行省;隴山以東由鳳翔路和慶原路統轄,隴山以西則屬德順州。太宗天會九年(1131)改渭州為平涼府。熙宗天眷二年(1139)復改稱渭州,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升渭州為平涼府,治平涼,屬鳳翔路,轄平涼、潘原、崇信、華亭、化平(即前所記安化)5縣。涇州,初治保定,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為涇川。宣宗元光二年(1223),涇州徙治長武(今涇川縣涇明鄉),屬慶原路,轄涇川、長武、良原、靈臺4縣。皇統二年(1142),升德順軍為州,同年升水洛(今莊浪縣境)、治平、威戎、通邊4寨為縣。州治隴幹(今靜寧),轄隴幹、水洛、威戎、通邊、治平、隆德6縣。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陝西西路轉運司和陝西東路及西路提刑司於平涼,宣宗興定三年(1219)置陝西西路行省於平涼,此乃歷史上在平涼設置的最高行政軍事領導機構。

元初,涇州屬都元帥府(曾在涇州設總司,兼轄邠州),後改屬鞏昌都總帥府,世祖至元后期改屬陝西行中書省。涇州初轄涇川(原長武縣併入涇川)、靈臺、良原3縣,至元七年並靈臺縣入涇川縣,至元十一年又析出復置靈臺縣,同時將良原縣併入靈臺縣。平涼府轄平涼(原潘原縣併入平涼)、華亭(原由安化縣改稱的化平縣併入華亭)、崇信3縣。

蒙古太宗二年(1230),在今莊浪縣境設莊浪路,其轄境位於鞏昌府轄區原通邊、威戎屬地,不領州縣,隸屬於甘肅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六年(1289),改屬陝西省。翌年,涇州為直隸州。成宗大德八年(1304),莊浪路降為莊浪州。原水洛、治平縣於元初復併入隴幹縣。同年後期又並隴幹於德順州,不久又改德順州為靜寧州,轄原靜邊寨和水洛、治平、隆德3縣,隸屬於陝西行省鞏昌路。

明初,仍襲元行省制。洪武二年(1369)始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九年(1376)廢省設承宣布政使司,平涼府屬陝西布政使司,同年降原州(今鎮原)、開成州(今固原)為縣,隸屬於平涼府。洪武三年省涇川縣入涇州。洪武八年降莊浪州為縣,屬靜寧州。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臺(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平涼縣城內有明初所置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另有韓王府。

城市簡介----平涼

清初沿明制。康熙三年(1664),廢陝西行太僕寺和陝西苑馬寺。同年,設陝西左、右布政使司。六年(1667)改名為鞏昌布政使司(治今隴西縣城),七年(1668)改稱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八年(1669),平涼改屬甘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涇州為直隸州,領靈臺、崇信、鎮原3縣。次年,將莊浪縣省入隆德縣。平涼府領有固原、靜寧2州及平涼、華亭、隆德3縣。清順治三年(1646),曾置平(平涼)慶(慶陽)兵備道,治平涼,後移治固原。康熙二年(1663)易名為平慶道;咸豐九年(1859),改為分巡平慶涇固道,轄平涼、慶陽2府、涇州直隸州和固原州、靜寧州(系"散州")及平涼、華亭、隆德、崇信、靈臺、鎮原6縣(慶陽府所轄縣從略)。同治八年(1869),改稱平慶涇固化鹽法兵備道。同治十年(1871),析平涼、固原、華亭、隆德所屬邊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易名為分巡平慶涇固化道,所轄府、州、縣未變。

中華民國2年(1913),改分巡平慶涇固化道為隴東道,時領17縣,裁府,州皆改為縣,並復置莊浪縣。3年(1914),改隴東道為涇原道,治平涼,轄平涼、靜寧、隆德、莊浪、涇川、華亭、崇信、靈臺、化平、慶陽、鎮原、正寧、寧縣、合水、環縣、固原、海原17縣。16年(1927)廢道置行政區,次年撤銷,改為省、縣兩級制。20年(1931)甘肅省政府釐定一、二、三等縣,平涼、靜寧、涇川、靈臺為二等縣,華亭、崇信、莊浪為三等縣。23年(1934),設平涼行政督察區,轄平涼、涇川、靈臺、華亭、崇信、靜寧、莊浪、隆德、化平、固原、海原11縣。25年(1936)7月,平涼行政督察區改稱第二行政督察區;同時,將靈臺縣、涇川縣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治西峰)。30年(1941),省政府為實行新縣制,重新調整各縣等級,今地區轄境平涼縣為一等縣,靜寧、涇川為三等縣,靈臺為四等縣,華亭、莊浪、崇信為五等縣。32年(1943)增設西吉縣。36年(1947)2月,甘肅省政府再次釐定縣等級,平涼仍為一等縣,涇川為二等縣,莊浪、靜寧、靈臺為三等縣,華亭為四等縣,崇信為五等縣。

1949年7月26日,經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在華池縣悅樂鎮置平涼分區,8月3日徙治平涼縣,轄平涼、華亭、靈臺、涇川、崇信、靜寧、莊浪、固原、西吉、海原、隆德、化平12縣。8月6日,靜寧、西吉、海原劃歸定西分區。

1950年2月,以原平涼縣城區轄境設平涼市,平涼縣另列。5月25日,靜寧、海原、西吉3縣由定西分區劃歸平涼分區,莊浪縣劃歸天水分區。10月18日,化平縣改名涇源縣。1951年4月,平涼分區更名為平涼區。

城市簡介----平涼

1953年5月11日涇源縣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3月24日改為涇源回族自治縣);6月14日,平涼市改為(省)直轄市仍由專署監督領導;同年10月29日,西吉、海原、固原從平涼析出另成立甘肅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區(專區級)。

1955年,實行省、縣二級制,改設專區,作為省政府派出機關。同年10月10日,慶陽專區併入平涼專區。全區轄平涼市及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隆德、涇源、慶陽、鎮原、寧縣、正寧、合水、環縣、華池16個縣(市)。1956年1月,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1958年3月,隆德、涇源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4月4日,崇信縣併入華亭縣;12月20日,莊浪縣併入靜寧縣,靈臺縣併入涇川縣;撤華亭縣,其境分別劃屬平涼市和涇川縣,平涼縣併入平涼市。1961年11月25日,恢復慶陽專區,原所轄7縣一併從平涼專區析出。12月15日,恢復華亭、靈臺、莊浪和崇信縣建制;

1964年6月5日,平涼市改為平涼縣。1969年10月1日,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7月,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至此,平涼地區轄平涼、華亭、涇川、靈臺、崇信、靜寧、莊浪7縣(市)。

2002年6月,撤銷平涼地區和縣級平涼市,設正地級平涼市和縣級崆峒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崆峒區)、6個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地處北緯34°54'至35°43',東經108°30'至107°45'之間,海拔在890--2857米之間。

平涼市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游,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氣候

平涼屬於涇渭河冷溫帶亞溼潤區。在農業氣候區劃中,屬於隴東溫和半溼潤農業氣候區。根據氣象上通常把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定為夏季,小於10℃定為冬季,10至22℃以下為春、秋季的標準劃分。春、夏季106天,秋季為77天,冬季為182天。又根據物候反映和農事活動劃分四季,則把0℃以上至15℃以下定為春季,15℃以上定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為秋季,0℃以下定為冬季。四季按此標準劃分, 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

平涼市氣候總的特點是南溼、 北幹、東暖、西涼。由於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響,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一般規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長季縮短5天,大於10℃的積溫減少107℃,無霜期減少3.1天。

平涼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佈很不均勻,冬春雨少,6月下旬進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結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個月。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達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現一個枯水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枯水年過後一般都緊接一個豐水年(降水量為600毫米)。 由於隴山餘脈的地形影響,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但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西北遞減,西南部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可達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國、大秦、西陽一帶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涇河川區及北部塬區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涼市全年大部分時間受高空西風環流影響,平均風速2.16米/秒(2級),多年平均出現最大風速17米/秒(8級)9次,年內最多25次。秋冬季為西北風,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或東風。全年出現風向較多的有東、東東南、東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個明顯的與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平涼市水體總量16.7億立方米,年徑流量為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億立方米,平涼市理論水能蘊藏量為11.2萬千瓦。

生物資源

城市簡介----平涼

截至2018年,平涼市有森林、生態系統及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5個,總面積7.4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6%,森林面積397萬畝,森林覆蓋率17.98%。植物種類共51科84屬254種,野生動物31種。林業資源在省內有較大優勢。

礦產資源

從全國來看,平涼屬自然資源比較貧瘠的地區,但從省內及周邊地區範圍內看,煤炭、石油、石灰岩等有比較優勢。市內的華亭煤田是鄂爾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層最厚的地段,總面積150平方公里,是甘肅省第一大煤田,煤層平均厚度達28.7米,探明總儲量34.7億噸,且煤質優良,具有高活性、高發熱量、低灰、低硫、低熔點的特性,不僅是優質動力用煤,而且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氣化用煤。

石灰岩資源總儲量30多億噸,但勘探程度低,探明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平涼市和華亭縣;莊浪縣臥龍寺石灰岩礦床為遠景儲量,約2億噸。對石灰岩的利用,主要是生產水泥、石灰和建築石料。另外還有粘土、石英砂等,主要分佈在華亭縣安口鎮一帶,開採利用歷史較早,主要用於生產日用陶瓷、高低壓電瓷、燈泡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7萬人。城鎮人口76.0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6.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年齡分,0-14歲人口37.83萬人,佔18.03%;15-64歲人口152.73萬人,佔72.8%; 65週歲及以上人口19.24萬人,佔9.17%。

全市有回、蒙古、滿、藏、彝、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黎、僳僳、佤、畲、東鄉、土、達斡爾、羌、撒拉、錫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獨龍、赫哲族共3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2萬多人,佔全市總人口的7.3%,其中回族約16萬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8%;分佈在崆峒區的大寨、上楊、峽門、白廟、寨河、大秦、西陽等7個鄉和華亭縣神峪、山寨2個鄉,共有110個回族村,530個純回族社。

全年人口出生率12.31‰,比上年上升0.1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23‰,比上年上升0.0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6.08‰。

經濟概況

概況

2018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95.7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21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6.9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56.54億元,增長11.3%。

第一產業

平涼是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經濟作物主產區,盛產蘋果、小麥、玉米、穀類、蕎麥、油菜、胡麻、林果、烤煙等,具有開發“兩高一優”農業的廣闊前景,曾與慶陽地區以“隴東糧倉”聞名遐邇。市上和七縣(區)先後獲農業部、國務院“糧食生產先進地區(縣)”榮譽獎。旱作山區盛產胡麻、葵花、土豆、莜麥和豆類等,陰溼山區林草茂盛,是西北各類中藥材的重要產地,中藥材主要有黨蔘、黃芪、甘草、大黃、貝母、冬花等150多種。山藥、百合、蕨菜、甲魚等極具地方特色,皮毛肉類遠近聞名;川區以果、菜為主,特別是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村支柱產業之一。

平涼是中國西北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飼養量居甘肅農區之首。建有景興10萬頭肉牛精細加工廠、西開牧業5萬頭屠宰線、百興集團福利製革廠、凱灃出口牛肉罐頭加工廠、旭康牛肉食品生產廠等一批龍頭加工企業,牛皮加工能力100萬張,草產品加工能力10萬噸。成功註冊全國第一件活牛證明商標——“平涼紅牛”,牛肉、皮革、熟肉製品、骨製品等銷售全國市場,活牛及牛肉出口國外地區。

201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21萬噸,減產1.15%。其中,夏糧產量38.63萬噸,減產4.02%;小麥產量38.45萬噸,減產4.02%;秋糧產量74.58萬噸,增產0.42%;玉米產量50.26萬噸,增產1.78%。全年穀物產量92.58萬噸,減產0.01%。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6.79萬噸,增產0.59%;園林水果產量119.64萬噸,增產8.16%;蔬菜產量145.2萬噸,增產7.85%;中藥材產量4.7萬噸,增產14.63%。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89萬畝,育苗面積3.98萬畝;新增梯條田21.27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4萬畝。

第二產業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57.01億元,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2.21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4.9%,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3.33億元,下降31.8%;集體企業增加值0.93億元,下降4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7.72億元,增長4.3%。重工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4.5%;輕工業增加值6.81億元,下降9.1%。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2.95億元,增長12.17%。實施50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485項,完成投資536.36億元,增長7.45%;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57項,完成投資337.89億元,下降9.75%;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2項,完成投資49.75億元,下降71.38%;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6個,完成投資11.76億元,下降76.01%。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7.50億元,增長9%。從銷售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2億元,增長6.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5億元,增長14.3%。從商品形態看,餐飲業實現收入額24.4億元,增長9.7%;商品零售業實現收入額153億元,增長8.89%。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8.44億元,下降1.1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98.89億元,增長17.1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7.29億元,增長8.43%;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5.41億元,增長19.51%。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23所。幼兒園309所,特教學校4所,小學935所,初中118所,九年制學校15所,完全中學16所,中等職業學校11所,獨立高中14所,普通高校1所。本年度全市參加高考考生24246人,上線人數達23759人,上線率98%。一本上線2700人,上線率11.1%;二本上線6472人,上線率26.7%。

科技

2018年,全年爭取國家和省上科技項目15項,資金684萬元。國家項目1項,落實資金108萬元;省列項目14項,落實資金576萬元;安排實施市列科技項目12項,經費125萬元。本年度共評出科技進步獎100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67項,三等獎20項。

通信

2018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63億元,增長30.93%。電信業務總量21.0億元,增長31.50%;郵政業務總量6313萬元,增長13.81%。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15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308.58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12萬戶,城市13.09萬戶,農村4.55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3.99萬戶,4G移動電話用戶52.0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11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78.16部/百人。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6.95萬戶;移動寬帶用戶11.9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31.55萬個。互聯網上網人數109.07萬人,手機上網人數94.36萬人。

傳媒

城市簡介----平涼

2018年,年末全市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8個。全年發行《平涼日報》301期,872.9萬份。全市有廣播電臺8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幹線網絡總長2857公里,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47.36萬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9.13%,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電視綜合覆蓋率97.42%,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9.81萬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有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室、診所)2746個。醫院、衛生院14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73個,村衛生室1536個,婦幼保健醫院(所、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衛生技術人員10531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96人,醫院和衛生院有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346人,註冊護士3621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11888張,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70.72%。

歷史文化

文化

平涼市文化底蘊深厚。是先民們在黃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20-3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文化,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堅在這裡厲兵秣馬欲平定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

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周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225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9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99件。出土於涇川縣大雲寺的佛祖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在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蹟中,尤以中華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開元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天下王母第一宮--回中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秦皇祭天第一罈--蓮花臺等聞名於世。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裡吸引了眾多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詣崆峒山,向廣成子請教修身治國之道;周穆王"八駿日行三萬裡",與西王母相會於回中;秦始皇、漢武帝先後西巡,登崆峒而攬勝,尋道理而治國;秦王李世民涇州大捷,展雄才而凱旋;李白、杜甫情繫崆峒,佳作傳世;成吉思汗駐蹕隴山,建有寢宮;明代韓王就藩平涼,傳十一世;名道張三丰訪道修煉,歷時五年。

近代以來,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馮玉祥、張學良、于右任等愛國人士紛至沓來,留下了歷史的印跡,特別是毛澤東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平涼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地靈人傑的平涼還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華鍼灸學鼻祖皇甫謐,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劉錡,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清初名臣慕天顏等一大批文韜武略傑出人物。經過多年的挖掘開發,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雲寺、皇甫謐等有較強吸引力和較大影響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積澱與現代文明的有機結合,使這塊土地充滿了靈氣,充滿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開放的區域文化特色。

特產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酒麩子

平涼酒麩子(靈臺幹甜醅),酒香濃郁,入口香甜,品質絕佳。由於它是烘晒而成的,能長久保存而不壞,還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既可幹食,還可加少許開水食用。其製作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平涼毛皮

早在明代,平涼的制裘業已相當興盛,清代至民國期間,境內的皮毛市場被視為西北地區皮毛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皮襖製品可分為兩種。一是以老綿羊皮製成,毛長皮厚,堅固耐寒。二是羔皮製品,皮白而細長,毛端天然圈卷3至5環,美觀輕暖。平涼山藥平涼山藥為地方優良山藥品種,屬薯蕷科薯蕷屬長柱種的變種,雖有五百多年的栽培歷史,但早期因多種原因而未能得到重視。直到20世紀80年代,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始定名為平涼山藥。

平涼餄餎面

"餄餎"是北方人自創的專有名詞。餄餎面有葷素之分,素的,吃一碗清淡之香,吃麵的原味,喝湯的地道。葷的講究油香。

平涼羊肉泡饃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涼到"。1931年前後,經營這一風味小吃的有西盛樓、馬家館子、春華樓、清和館、聚美村等店鋪。它的主料選肉質肥嫩的料羊,切割後清湯下鍋,煮時不加調料。肉熟後肥白瘦紅,色澤新鮮,湯則清而不渾。吃時多由顧客按己之所好選擇肉塊,掌刀者按量切片入鍋。佐料有香料、油潑辣子、香菜、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膩,鮮美不羶,方便可口,是一種極富營養的美食。

平涼鍋盔

鍋盔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麵食,形狀為圓形,厚度大約10幾釐米,主要原料為小麥麵粉。

平涼釀皮

配方精細,加工考究,清亮爽口,調料鮮美,深得民族特色。

靈臺涎水面

城市簡介----平涼

靈臺涎水面具有味美可口,冬熱夏涼之特點。製作時用精粉、蓬灰,扯為寬、細兩種麵條。下熟後以芥茉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麵條金黃髮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囪肉後,吃起來麵條柔韌爽口,滑嫩,酸鹹辣齊具,味中有味。

靜寧燒雞

靜寧燒雞是平涼市靜寧縣的名食,亦稱靜寧滷雞,它以形色美觀、鮮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紅、肉香味厚、爽口不膩,馳名甘、陝、寧等省(區),是西蘭公路上過往旅客爭相購買的風味食品。具有近百年的加工滷製歷史。

平涼金果

"平涼金果"是指產於平涼市的蘋果。"平涼金果"紅富士系列蘋果個大、色豔、硬度大、糖份高、無汙染、耐貯存、貨架期長。

風景名勝

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西出長安第一城"。境內發現齊家、仰韶等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個,館藏文物3萬多件。出土於涇川縣的佛舍利金銀棺、靈臺縣的西周青銅器和南宋貨幣銀合子等文物被譽為"中華文物之最"。平涼市有各類旅遊景點100多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12處。

其中"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崆峒區)、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涇川縣)、西周第一臺--古靈臺(靈臺縣)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靈臺縣)、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涇川縣),被譽為"中華之最"。平涼也是祖國鍼灸學鼻祖、晉代醫學家皇甫謐(靈臺縣),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靈臺縣), 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莊浪縣),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崆峒區)的故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崆峒山,還有王母宮、溫泉、柳湖、南石窟寺、龍泉寺(崇信縣內)、蓮花臺、紫荊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以及明代寶塔、李元諒墓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等,都是尋根訪古、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崆峒山:道教第一山,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中國顧客最滿意的十大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和全國首批30個"中國旅遊文化示範基地"之一。

回山王母宮: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

成紀文化城: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

城市簡介----平涼

古靈臺:古靈臺位於甘肅平涼市靈臺縣城內,始建於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是周文王征服了位於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後,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築。

蓮花臺:以"人修的龍門洞,天生的蓮花臺"而久負盛名,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莊浪縣:第一個全國梯田化模範縣,百萬畝梯田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道獨特的生態風景線。

旅遊攻略

景點概況

城市簡介----平涼

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旅遊文化底蘊深厚,為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之重鎮。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下王母第一宮——涇川回山王母宮,神州祭靈第一臺——古靈臺,皇祭天第一罈——華亭蓮花臺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最佳旅行時間

四季皆宜,秋季最佳。

建議遊玩天數

3天

當地氣候

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語言

中原官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