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創始人成兆才

劉振廣

評劇創始人成兆才

今年是評劇主要創始人成兆才先生誕辰145週年,逝世90週年,也是評劇誕生110週年。在此時回憶成兆才先生,以表達我們的崇敬。

少小偷學識字 長大出門學藝

1874年農曆11月12日,成兆才出生於灤縣繩家莊(今屬灤南縣扒齒港鎮)。父親是個樸實的農民,家境貧寒,靠做長工謀生活。成兆才12歲就給財主家放豬,做小活兒。他喜歡音樂,樂器無師自通,15歲就成為村裡唱秧歌的主角。他更喜歡讀書,在村塾窗外偷聽先生講課,折枝為筆,平沙做紙,認識了《百家姓》《三字經》和《千字文》,慢慢達到了通曉文墨的程度。當時冀東地方“十不閒”“唱秧歌”“蓮花落”等曲藝形式很盛行。他的堂兄成兆文是個蓮花落藝人,每次從外邊歸來,都會從褡褳裡掏給他一點吃的。這對於成兆才是個天大的誘惑,他決定長大以後去學蓮花落。

1891年大饑饉,成兆才父母妻子相繼去世。他投奔灤縣茨榆坨金開福的二合班,學習旦角表演,當了一名職業蓮花落藝人。他扮相俊俏,嗓音亮麗,很快脫穎而出,唱出了名氣。當時蓮花落藝人中有一個演藝精湛的人,叫趙奎恆,藝名“西來順”,唱得很紅。人們認為成兆才可以和他相媲美,便送了他一個藝名“東來順”。1894年秋天,二合班到?城演出,成兆才博採眾長,不僅所演角色性格鮮明,惟妙惟肖,而且舉止得體,颱風正派,使他的名聲一下傳遍了冀東。

立志改革蓮花落 著手編寫新劇本

成兆才唱蓮花落出了名,可他通過演出的實踐,對這種藝術形式卻覺得不滿意。他認為這一劇種劇目太少,而且劇情過於簡單,觀眾看著不過癮,演員演著也不過癮,必須加以改進。

1900年,他首次改編《烏龍院》,開始了創作生涯。

1907年秋後,他與當時著名的蓮花落藝人任連會、金菊花、張玉琛等人聚會於灤縣吳家坨的張德禮家,討論如何對蓮花落進行改進。劇本劇本,一劇之本,要想戲拿人,先得有好劇本。眾人一致推舉成兆才和任連會負責編寫新劇本,成兆才並且負責說戲(導演)。同時對舞臺佈置、服裝設計、音樂伴奏等也都制定出了改革辦法,並且指定了責任人。成兆才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和對蓮花落藝術的獨到見解,帶領大家對蓮花落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

原來的蓮花落劇目,為迎合觀眾的低俗心理,在演唱中故意加入一些淫穢色情表演。成兆才他們都徹底進行了清除,這既杜絕了官府禁演的理由,又提高了戲班的聲譽。他們還在保持對口、拆出傳統唱腔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吸收京劇、河北梆子、灤州皮影、樂亭大鼓的調式和板式,並把這些元素巧妙地糅合在蓮花落的唱腔中,從而形成了“大口落子”的新唱腔,如“安板”“尖板”“垛板”“散板”“搭調”“悲調”“哭迷子”等等。

成兆才積十幾年的創作經驗,和任連會密切合作,改編創作了《告金扇》《六月雪》《馬寡婦開店》《秦雪梅弔孝》《劉伶醉酒》等劇本,使生、旦、淨、末、醜定型,聲樂伴奏也有所固定,從此評劇有了雛形。這個新劇種一面世就大受歡迎,他們在吳家坨連續演出五天五夜,“臺前人山人海,萬頭攢動”。隨即又成立了慶春班,由灤州唱進永平府,再唱進唐山,“唐山大口落子”“平腔梆子”由此紅遍了京東。

1911年清朝滅亡。成兆才受民主思潮的影響,創作了《花為媒》《杜十娘》《王少安趕船》《賣油郎獨佔花魁》《桃花庵》等借古喻今的劇目。這些劇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加快了評劇的發展。

創作《楊三姐告狀》評劇發展定型

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勢力,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意識日漸深入人心。那年秋天,成兆才在天津演出,一位老鄉去劇團看望,講了個他們灤縣甸子村(今屬灤南縣)的地主惡少高佔英,叔嫂通姦、謀害妻子,農家女兒楊三姐不畏官紳、歷盡艱辛為二姐告狀申冤的真實故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成兆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如果把它搬上舞臺,不僅有很高的票房價值,而且還能起到懲惡揚善的作用,於是就著手編寫起《槍斃高佔英》這個劇本。有人勸告他:老兄別寫這個吧,都是當鄉當土的鄉里鄉親,說誰不好也不合適,挨著誰都得做仇。成兆才笑而不答,利用回家過年的機會,去縣衙和當事人家中進行了詳細採訪,在掌握了大量素材的基礎上,他塑造了以楊三姐為首的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

《槍斃高佔英》由警世戲社在天津首演,金開芳飾楊三姐,張有泰飾楊母,王鳳池飾高佔英,月明珠飾裴氏,侯天泰飾高柺子,陳鐵茹飾費氏……演員陣容整齊,演技精湛。藝人們為了演好這出時裝戲,向生活學習,除了琢磨塑造人物性格,還在化妝上費了一番苦心。他們特製假髮,系在頭上和真發混在一起梳成髮髻和辮子,非常逼真。

《槍斃高佔英》不僅取材於真人真事,劇中人物也大多使用的是真姓名。警世戲社演出成功後,其他戲社爭相演出,很快傳遍全國。戲中故事家喻戶曉,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後來成兆才又做了多次修改,把它定名為《楊三姐告狀》。雖然此劇並不是評劇的第一部現代戲,但它是評劇形成以來最早獲得成功的一部現代戲,客觀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現實,振聾發聵,影響深遠。《楊三姐告狀》歷經百年盛演不衰,為評劇真實反映現代生活的特點奠定了基礎。

1923年,成兆才率警世戲社再進天津,取“評古論今”之意,正式把“平腔大口落子”定名為評劇。成兆才的劇本創作緊跟時代,又寫出了《槍斃駝龍》《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有力地唱出了時代的聲音。

1929年2月8日,這位評劇始祖病逝於繩家莊,享年55歲。梅蘭芳先生這樣評價他:“我們今天看到評劇這朵花開得如此茂盛,是和成先生的辛勤勞動分不開的,像成先生這樣忠於藝術有創造功績的前輩是值得尊敬和紀念的。”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成兆才評劇劇本選集》,收入了他一生創作整理的130多部劇作。通覽成先生的作品,如果說莎士比亞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紀的英國社會,那麼成先生在創始了一個新劇種的同時,也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生活,堪稱名副其實的“東方莎士比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