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栽培原料

用於平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傳統的栽培主料有棉籽売,玉米芯、木屑、廢棉等,輔料有麥麩、米糠、石灰粉等。

【注意】

  • 削絨次數越多,棉籽殘留的棉絨就越少,此時棉籽稱為“光籽”;反之殘留棉多的稱為“毛籽”。光將產的棉殼大都是小(少)絨殼或“鐵殼”,鐵売棉仁粉少的棉売纖維素含量少,適用於栽培木腐茵(平菇、香菇等);絨多、棉仁粉多的棉殼纖維素含量多,適用於栽培草腐菌(雙孢蘑菇、草菇等)。
  • 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並採用發酵料栽培。
  • 木屑要選用闊葉樹的木屑,鬆、柏、杉的木屑由於含松脂、精油、醇、醚等殺菌劑,一般不能直接用於食用菌的栽
  • 廢棉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緘纖維,吸水強,料水比可提高到1:(1.5~1.6),春、秋季氣溫高,料水比可低一些,冬季栽培可適當提高料水比例,靈活掌握,切勿過高,這是廢棉種菇成敗的關鍵。

為節約原料成本,可利用木糖渣、酒糟、中藥渣等原料栽培平菇,但要注意用石灰調整原料的pH至9~10,栽培方式採用熟料栽培。

栽培設施

平菇栽培可採用陽畦、塑料棚、半地下式溫室、淺溝式日光溫室和簡易日光溫室栽培。

生產中較常見的為簡易半地下菇棚,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沙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夏季高溫栽培平菇時,可在林間建設簡易菇棚。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栽培原料

用於平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傳統的栽培主料有棉籽売,玉米芯、木屑、廢棉等,輔料有麥麩、米糠、石灰粉等。

【注意】

  • 削絨次數越多,棉籽殘留的棉絨就越少,此時棉籽稱為“光籽”;反之殘留棉多的稱為“毛籽”。光將產的棉殼大都是小(少)絨殼或“鐵殼”,鐵売棉仁粉少的棉売纖維素含量少,適用於栽培木腐茵(平菇、香菇等);絨多、棉仁粉多的棉殼纖維素含量多,適用於栽培草腐菌(雙孢蘑菇、草菇等)。
  • 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並採用發酵料栽培。
  • 木屑要選用闊葉樹的木屑,鬆、柏、杉的木屑由於含松脂、精油、醇、醚等殺菌劑,一般不能直接用於食用菌的栽
  • 廢棉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緘纖維,吸水強,料水比可提高到1:(1.5~1.6),春、秋季氣溫高,料水比可低一些,冬季栽培可適當提高料水比例,靈活掌握,切勿過高,這是廢棉種菇成敗的關鍵。

為節約原料成本,可利用木糖渣、酒糟、中藥渣等原料栽培平菇,但要注意用石灰調整原料的pH至9~10,栽培方式採用熟料栽培。

栽培設施

平菇栽培可採用陽畦、塑料棚、半地下式溫室、淺溝式日光溫室和簡易日光溫室栽培。

生產中較常見的為簡易半地下菇棚,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沙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夏季高溫栽培平菇時,可在林間建設簡易菇棚。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參考配方

  • 1)棉將売92%,豆併1%,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
  • 2)棉籽売90%,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 3)棉將殼45%,玉米芯45%,過磷酸鈣1%,米糠7%,石膏2%。
  • 4)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
  • 5)玉米芯70%,棉料売25%,過磷酸鈣3%,石膏2%。
  • 6)闊葉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提示】

  • 平菇栽培料的配方,各地要因地制宜,儘可能採取本地原料,以降低生產成本。
  • 高溫期平菇栽培的配方要減少麥麩、玉米麵、米槺等的用量;石灰的用量要適當增加,以提高培養料的pH;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

拌料步驟

將麩皮、石膏、石灰粉依次撒在棉籽殼堆上混拌均勻(棉籽売需提前預溼),接著加入所需的水,使含水量達60%左右。拌料力求“三均勻”,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酸鹼度均勻。

簡易檢測含水量的方法:手掌用力握料,指縫間有水但不滴下,掌中料能成團為含水量合適。若水珠成串滴下,表明太溼。一般“寧幹勿溼含水量太大不僅會導致發菌慢,而且易汙染雜菌。

培養料處理和接種步驟

1、生料栽培

培養料拌均勻後直接裝袋、接種,秋冬季可採用(25~30)釐米x(45-50)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夏季高溫季節採用(18-20)釐米x(40~45)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其優點是原料不需任何處理,操作簡單易行,缺點是菌種用量大(尤其是高溫季節用量在15%左右)。裝袋一般採用“4層菌種3層料”的方式。

2、發酵料栽培

將拌好的培養料堆成底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長形堆。起堆要鬆,要將培養料抖鬆後上堆,表面稍壓平後,在料堆上每隔0.5米從上到下打直徑為5~10釐米的透氣孔圖3-20袋內4層,呈“品”字形均勻分佈,以改善料堆的透氣性。待溫度自然上升至60℃以上後,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1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稍壓平,插人溫度計;再升溫到60℃以上,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2次翻堆,如此進行3~5次翻堆,即可進行裝袋接種。

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都需要有氧發菌,可以採用微氣孔發菌(裝袋後用細鐵絲在每層菌種上打6~8個做孔)或菌袋打孔發菌(用直徑為3釐米左右的木棒在料中央打1個孔,貫穿兩頭)2種方式進行發菌。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栽培原料

用於平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傳統的栽培主料有棉籽売,玉米芯、木屑、廢棉等,輔料有麥麩、米糠、石灰粉等。

【注意】

  • 削絨次數越多,棉籽殘留的棉絨就越少,此時棉籽稱為“光籽”;反之殘留棉多的稱為“毛籽”。光將產的棉殼大都是小(少)絨殼或“鐵殼”,鐵売棉仁粉少的棉売纖維素含量少,適用於栽培木腐茵(平菇、香菇等);絨多、棉仁粉多的棉殼纖維素含量多,適用於栽培草腐菌(雙孢蘑菇、草菇等)。
  • 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並採用發酵料栽培。
  • 木屑要選用闊葉樹的木屑,鬆、柏、杉的木屑由於含松脂、精油、醇、醚等殺菌劑,一般不能直接用於食用菌的栽
  • 廢棉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緘纖維,吸水強,料水比可提高到1:(1.5~1.6),春、秋季氣溫高,料水比可低一些,冬季栽培可適當提高料水比例,靈活掌握,切勿過高,這是廢棉種菇成敗的關鍵。

為節約原料成本,可利用木糖渣、酒糟、中藥渣等原料栽培平菇,但要注意用石灰調整原料的pH至9~10,栽培方式採用熟料栽培。

栽培設施

平菇栽培可採用陽畦、塑料棚、半地下式溫室、淺溝式日光溫室和簡易日光溫室栽培。

生產中較常見的為簡易半地下菇棚,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沙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夏季高溫栽培平菇時,可在林間建設簡易菇棚。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參考配方

  • 1)棉將売92%,豆併1%,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
  • 2)棉籽売90%,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 3)棉將殼45%,玉米芯45%,過磷酸鈣1%,米糠7%,石膏2%。
  • 4)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
  • 5)玉米芯70%,棉料売25%,過磷酸鈣3%,石膏2%。
  • 6)闊葉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提示】

  • 平菇栽培料的配方,各地要因地制宜,儘可能採取本地原料,以降低生產成本。
  • 高溫期平菇栽培的配方要減少麥麩、玉米麵、米槺等的用量;石灰的用量要適當增加,以提高培養料的pH;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

拌料步驟

將麩皮、石膏、石灰粉依次撒在棉籽殼堆上混拌均勻(棉籽売需提前預溼),接著加入所需的水,使含水量達60%左右。拌料力求“三均勻”,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酸鹼度均勻。

簡易檢測含水量的方法:手掌用力握料,指縫間有水但不滴下,掌中料能成團為含水量合適。若水珠成串滴下,表明太溼。一般“寧幹勿溼含水量太大不僅會導致發菌慢,而且易汙染雜菌。

培養料處理和接種步驟

1、生料栽培

培養料拌均勻後直接裝袋、接種,秋冬季可採用(25~30)釐米x(45-50)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夏季高溫季節採用(18-20)釐米x(40~45)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其優點是原料不需任何處理,操作簡單易行,缺點是菌種用量大(尤其是高溫季節用量在15%左右)。裝袋一般採用“4層菌種3層料”的方式。

2、發酵料栽培

將拌好的培養料堆成底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長形堆。起堆要鬆,要將培養料抖鬆後上堆,表面稍壓平後,在料堆上每隔0.5米從上到下打直徑為5~10釐米的透氣孔圖3-20袋內4層,呈“品”字形均勻分佈,以改善料堆的透氣性。待溫度自然上升至60℃以上後,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1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稍壓平,插人溫度計;再升溫到60℃以上,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2次翻堆,如此進行3~5次翻堆,即可進行裝袋接種。

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都需要有氧發菌,可以採用微氣孔發菌(裝袋後用細鐵絲在每層菌種上打6~8個做孔)或菌袋打孔發菌(用直徑為3釐米左右的木棒在料中央打1個孔,貫穿兩頭)2種方式進行發菌。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3、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平菇一般在高溫季節或者採用特殊原料(如木屑、酒糟、木糖醇渣、食品工業廢渣、汙染料、菌糠等)時採用,裝袋後的培養料進行常壓滅菌後接種、發菌。常壓滅菌分為蒸汽爐和蒸汽滅菌池兩部分。滅菌時為了提高滅菌效果和降低汙染率,最好用塑料筐或小鐵筐盛菌袋進行滅菌,滅菌原則是“攻頭、保尾、控中間”,即在3~4小時內使鍋中下部溫度快速上升至100℃,維持8~10小時,快結束時,大火猛攻一陣,再燜5~6小時出鍋。把滅菌後的栽培袋搬到冷卻室內或接種室內,晾乾料袋錶面的水分。

待料袋內溫度降至30℃時方可接種,接種前先按常規消毒方法將塑料接種帳滅菌形成無菌室,待氣味散盡後進行接種。

發菌管理

菌袋移人發菌場地前,要對發菌場地進行處理,以防止雜菌汙染、害蟲危害。對於室外發菌場所,在整平地面後,撒施石灰粉或噴酒石灰漿進行殺菌驅蟲;對於室內(大棚)發菌場所。

可採用氣霧消毒劑、撒施石灰、噴施高效氯氰菊酯的方法殺菌、驅蟲。平菇發菌期適宜菌絲生長的料溫在26℃左右,最高不超過32℃,最低不低於15℃。若料溫長時間高於35℃,便會造成“燒菌”,即菌袋內的菌絲因高溫而被燒壞。菌袋上下左右垛間應多放幾支溫度計,不僅要看房內或棚內溫度,而且要回看菌袋垛間溫度。氣溫高時應倒垛,菌袋呈“井”字形排放,並降低菌袋層數。結合環境調控,進行料袋翻堆和雜菌感染檢查。翻堆檢查時,上下內外的料袋交換位置,使培堆、倒樑養料發菌一致,便於管理。

出菇管理

1、出菇方式

(1)立式出菇

採用把菌袋疊放5~6層出菇的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覆土出菇

在栽培棚內,每隔50釐米挖寬100~120釐米、深40釐米的畦溝、灌足底水,待水滲幹後撒一層石灰粉,把菌袋全部脫去,臥排在畦內,菌袋間留2~3釐米的縫隙,用營養土填實,上覆3釐米左右的菜田土,然後往畦內灌水,等水滲下後用乾土抹嚴土縫,防止縫間或底部出菇。覆土栽培只在菇潮間期進行灌水,其餘時間不噴水、不灌水,這樣菇體較幹浄。

(3)泥牆式栽培

菌牆由菌袋和肥土(或營養土)交疊堆成,能方便地進行水分管理,擴大出菇空間。先將出菇場地整平,將菌袋底部塑料袋剝去,露出尾端的菌塊,以尾端向內,平行排列在土更上。袋與袋之間留2~3釐米空隙,每排完一層菌袋,鋪蓋一層肥土或營養土,厚2-4釐米。若層與層、袋與袋間的土太少,容易燒垛。最上一層的頂部覆土層要厚,並在菌牆中心線上留一條淺溝,用於補充水分和施用營養液,以保持菌牆覆土呈溼潤態,用來平衡培養料內的水分和營養。泥牆式栽培要注意,上下菌袋不要對齊,否則影響菇型。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栽培原料

用於平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傳統的栽培主料有棉籽売,玉米芯、木屑、廢棉等,輔料有麥麩、米糠、石灰粉等。

【注意】

  • 削絨次數越多,棉籽殘留的棉絨就越少,此時棉籽稱為“光籽”;反之殘留棉多的稱為“毛籽”。光將產的棉殼大都是小(少)絨殼或“鐵殼”,鐵売棉仁粉少的棉売纖維素含量少,適用於栽培木腐茵(平菇、香菇等);絨多、棉仁粉多的棉殼纖維素含量多,適用於栽培草腐菌(雙孢蘑菇、草菇等)。
  • 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並採用發酵料栽培。
  • 木屑要選用闊葉樹的木屑,鬆、柏、杉的木屑由於含松脂、精油、醇、醚等殺菌劑,一般不能直接用於食用菌的栽
  • 廢棉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緘纖維,吸水強,料水比可提高到1:(1.5~1.6),春、秋季氣溫高,料水比可低一些,冬季栽培可適當提高料水比例,靈活掌握,切勿過高,這是廢棉種菇成敗的關鍵。

為節約原料成本,可利用木糖渣、酒糟、中藥渣等原料栽培平菇,但要注意用石灰調整原料的pH至9~10,栽培方式採用熟料栽培。

栽培設施

平菇栽培可採用陽畦、塑料棚、半地下式溫室、淺溝式日光溫室和簡易日光溫室栽培。

生產中較常見的為簡易半地下菇棚,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沙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夏季高溫栽培平菇時,可在林間建設簡易菇棚。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參考配方

  • 1)棉將売92%,豆併1%,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
  • 2)棉籽売90%,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 3)棉將殼45%,玉米芯45%,過磷酸鈣1%,米糠7%,石膏2%。
  • 4)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
  • 5)玉米芯70%,棉料売25%,過磷酸鈣3%,石膏2%。
  • 6)闊葉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提示】

  • 平菇栽培料的配方,各地要因地制宜,儘可能採取本地原料,以降低生產成本。
  • 高溫期平菇栽培的配方要減少麥麩、玉米麵、米槺等的用量;石灰的用量要適當增加,以提高培養料的pH;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

拌料步驟

將麩皮、石膏、石灰粉依次撒在棉籽殼堆上混拌均勻(棉籽売需提前預溼),接著加入所需的水,使含水量達60%左右。拌料力求“三均勻”,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酸鹼度均勻。

簡易檢測含水量的方法:手掌用力握料,指縫間有水但不滴下,掌中料能成團為含水量合適。若水珠成串滴下,表明太溼。一般“寧幹勿溼含水量太大不僅會導致發菌慢,而且易汙染雜菌。

培養料處理和接種步驟

1、生料栽培

培養料拌均勻後直接裝袋、接種,秋冬季可採用(25~30)釐米x(45-50)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夏季高溫季節採用(18-20)釐米x(40~45)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其優點是原料不需任何處理,操作簡單易行,缺點是菌種用量大(尤其是高溫季節用量在15%左右)。裝袋一般採用“4層菌種3層料”的方式。

2、發酵料栽培

將拌好的培養料堆成底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長形堆。起堆要鬆,要將培養料抖鬆後上堆,表面稍壓平後,在料堆上每隔0.5米從上到下打直徑為5~10釐米的透氣孔圖3-20袋內4層,呈“品”字形均勻分佈,以改善料堆的透氣性。待溫度自然上升至60℃以上後,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1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稍壓平,插人溫度計;再升溫到60℃以上,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2次翻堆,如此進行3~5次翻堆,即可進行裝袋接種。

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都需要有氧發菌,可以採用微氣孔發菌(裝袋後用細鐵絲在每層菌種上打6~8個做孔)或菌袋打孔發菌(用直徑為3釐米左右的木棒在料中央打1個孔,貫穿兩頭)2種方式進行發菌。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3、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平菇一般在高溫季節或者採用特殊原料(如木屑、酒糟、木糖醇渣、食品工業廢渣、汙染料、菌糠等)時採用,裝袋後的培養料進行常壓滅菌後接種、發菌。常壓滅菌分為蒸汽爐和蒸汽滅菌池兩部分。滅菌時為了提高滅菌效果和降低汙染率,最好用塑料筐或小鐵筐盛菌袋進行滅菌,滅菌原則是“攻頭、保尾、控中間”,即在3~4小時內使鍋中下部溫度快速上升至100℃,維持8~10小時,快結束時,大火猛攻一陣,再燜5~6小時出鍋。把滅菌後的栽培袋搬到冷卻室內或接種室內,晾乾料袋錶面的水分。

待料袋內溫度降至30℃時方可接種,接種前先按常規消毒方法將塑料接種帳滅菌形成無菌室,待氣味散盡後進行接種。

發菌管理

菌袋移人發菌場地前,要對發菌場地進行處理,以防止雜菌汙染、害蟲危害。對於室外發菌場所,在整平地面後,撒施石灰粉或噴酒石灰漿進行殺菌驅蟲;對於室內(大棚)發菌場所。

可採用氣霧消毒劑、撒施石灰、噴施高效氯氰菊酯的方法殺菌、驅蟲。平菇發菌期適宜菌絲生長的料溫在26℃左右,最高不超過32℃,最低不低於15℃。若料溫長時間高於35℃,便會造成“燒菌”,即菌袋內的菌絲因高溫而被燒壞。菌袋上下左右垛間應多放幾支溫度計,不僅要看房內或棚內溫度,而且要回看菌袋垛間溫度。氣溫高時應倒垛,菌袋呈“井”字形排放,並降低菌袋層數。結合環境調控,進行料袋翻堆和雜菌感染檢查。翻堆檢查時,上下內外的料袋交換位置,使培堆、倒樑養料發菌一致,便於管理。

出菇管理

1、出菇方式

(1)立式出菇

採用把菌袋疊放5~6層出菇的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覆土出菇

在栽培棚內,每隔50釐米挖寬100~120釐米、深40釐米的畦溝、灌足底水,待水滲幹後撒一層石灰粉,把菌袋全部脫去,臥排在畦內,菌袋間留2~3釐米的縫隙,用營養土填實,上覆3釐米左右的菜田土,然後往畦內灌水,等水滲下後用乾土抹嚴土縫,防止縫間或底部出菇。覆土栽培只在菇潮間期進行灌水,其餘時間不噴水、不灌水,這樣菇體較幹浄。

(3)泥牆式栽培

菌牆由菌袋和肥土(或營養土)交疊堆成,能方便地進行水分管理,擴大出菇空間。先將出菇場地整平,將菌袋底部塑料袋剝去,露出尾端的菌塊,以尾端向內,平行排列在土更上。袋與袋之間留2~3釐米空隙,每排完一層菌袋,鋪蓋一層肥土或營養土,厚2-4釐米。若層與層、袋與袋間的土太少,容易燒垛。最上一層的頂部覆土層要厚,並在菌牆中心線上留一條淺溝,用於補充水分和施用營養液,以保持菌牆覆土呈溼潤態,用來平衡培養料內的水分和營養。泥牆式栽培要注意,上下菌袋不要對齊,否則影響菇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注意】一個菌牆一天內壘2~3層,第2天泥牆沉降後再壘以防倒牆;上下層菌袋的擺放呈“品”字形,不能對齊以擴大出菇面積,保持朵型。

2、不同發育時期管理

(1)原基期

當菌絲開始扭結時,就要增光(三分陽,七分陰)、增溼、降溫至15℃左右,拉大溫差,促使原基分化形成,順利進入桑葚期。

(2)桑葚期

當原基菌絲團表面出現小米粒大小的半球體,色澤增深時,即進入桑葚期。為使大部分原基能形成菇片,應採取保溼措施,向空中噴霧,但要勤噴、少噴,不能把水直接噴向料面,主要是增加空氣溼度。

(3)珊瑚期

此時為菇柄形成時期,管理主要是通風、增光、保溼。珊瑚期以前的發育時期嚴禁向子實體直接噴水,尤其是冬天,否則易造成死菇;必須噴水時,要把噴頭朝上,使水呈霧狀自由落下。噴水後要及時通風,至菇體表面無水膜為宜。

(4)成型期

此期是平菇子實體發育最旺盛的時期,要求溫度適宜,増加溼度,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溼度不能忽高忽低。

(5)初熟期

一般從菇蕾出現到初熟期需5~8天,條件適宜時需2~3天,這時菇體組織緊密,重量最大,是最佳採收時期。此期是平菇子實體需水量最大的時期。

(6)成熟期

商品菇一般在初熟期採收,此期有大量孢子散發,進菇房前,要先打開門窗,再噴水排氣,促使孢子隨水降落或排出。

"

平菇屬廣溫變溫型食用菌,適宜一年四季栽培。根據平菇的市場需求,一般以夏季、秋季、冬季生產為主。春季平菇一般生產較少,因為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和其他蔬菜的大量上市,其價格較低。

文章來源:養蜂能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栽培原料

用於平菇栽培的原料比較廣泛,傳統的栽培主料有棉籽売,玉米芯、木屑、廢棉等,輔料有麥麩、米糠、石灰粉等。

【注意】

  • 削絨次數越多,棉籽殘留的棉絨就越少,此時棉籽稱為“光籽”;反之殘留棉多的稱為“毛籽”。光將產的棉殼大都是小(少)絨殼或“鐵殼”,鐵売棉仁粉少的棉売纖維素含量少,適用於栽培木腐茵(平菇、香菇等);絨多、棉仁粉多的棉殼纖維素含量多,適用於栽培草腐菌(雙孢蘑菇、草菇等)。
  • 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粒大小,並採用發酵料栽培。
  • 木屑要選用闊葉樹的木屑,鬆、柏、杉的木屑由於含松脂、精油、醇、醚等殺菌劑,一般不能直接用於食用菌的栽
  • 廢棉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緘纖維,吸水強,料水比可提高到1:(1.5~1.6),春、秋季氣溫高,料水比可低一些,冬季栽培可適當提高料水比例,靈活掌握,切勿過高,這是廢棉種菇成敗的關鍵。

為節約原料成本,可利用木糖渣、酒糟、中藥渣等原料栽培平菇,但要注意用石灰調整原料的pH至9~10,栽培方式採用熟料栽培。

栽培設施

平菇栽培可採用陽畦、塑料棚、半地下式溫室、淺溝式日光溫室和簡易日光溫室栽培。

生產中較常見的為簡易半地下菇棚,造棚場地的土質必須是黏土或壤土,以黏土最好,沙壤土不適於建造半地下菇棚。菇棚四周必須挖排水溝,以防夏季積水灌入棚內。菇棚寬度不可過大,以免造成坍塌。夏季高溫栽培平菇時,可在林間建設簡易菇棚。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參考配方

  • 1)棉將売92%,豆併1%,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
  • 2)棉籽売90%,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 3)棉將殼45%,玉米芯45%,過磷酸鈣1%,米糠7%,石膏2%。
  • 4)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
  • 5)玉米芯70%,棉料売25%,過磷酸鈣3%,石膏2%。
  • 6)闊葉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提示】

  • 平菇栽培料的配方,各地要因地制宜,儘可能採取本地原料,以降低生產成本。
  • 高溫期平菇栽培的配方要減少麥麩、玉米麵、米槺等的用量;石灰的用量要適當增加,以提高培養料的pH;培養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

拌料步驟

將麩皮、石膏、石灰粉依次撒在棉籽殼堆上混拌均勻(棉籽売需提前預溼),接著加入所需的水,使含水量達60%左右。拌料力求“三均勻”,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酸鹼度均勻。

簡易檢測含水量的方法:手掌用力握料,指縫間有水但不滴下,掌中料能成團為含水量合適。若水珠成串滴下,表明太溼。一般“寧幹勿溼含水量太大不僅會導致發菌慢,而且易汙染雜菌。

培養料處理和接種步驟

1、生料栽培

培養料拌均勻後直接裝袋、接種,秋冬季可採用(25~30)釐米x(45-50)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夏季高溫季節採用(18-20)釐米x(40~45)釐米的聚乙烯塑料菌袋。其優點是原料不需任何處理,操作簡單易行,缺點是菌種用量大(尤其是高溫季節用量在15%左右)。裝袋一般採用“4層菌種3層料”的方式。

2、發酵料栽培

將拌好的培養料堆成底寬2米、高1米長度不限的長形堆。起堆要鬆,要將培養料抖鬆後上堆,表面稍壓平後,在料堆上每隔0.5米從上到下打直徑為5~10釐米的透氣孔圖3-20袋內4層,呈“品”字形均勻分佈,以改善料堆的透氣性。待溫度自然上升至60℃以上後,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1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稍壓平,插人溫度計;再升溫到60℃以上,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2次翻堆,如此進行3~5次翻堆,即可進行裝袋接種。

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都需要有氧發菌,可以採用微氣孔發菌(裝袋後用細鐵絲在每層菌種上打6~8個做孔)或菌袋打孔發菌(用直徑為3釐米左右的木棒在料中央打1個孔,貫穿兩頭)2種方式進行發菌。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3、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平菇一般在高溫季節或者採用特殊原料(如木屑、酒糟、木糖醇渣、食品工業廢渣、汙染料、菌糠等)時採用,裝袋後的培養料進行常壓滅菌後接種、發菌。常壓滅菌分為蒸汽爐和蒸汽滅菌池兩部分。滅菌時為了提高滅菌效果和降低汙染率,最好用塑料筐或小鐵筐盛菌袋進行滅菌,滅菌原則是“攻頭、保尾、控中間”,即在3~4小時內使鍋中下部溫度快速上升至100℃,維持8~10小時,快結束時,大火猛攻一陣,再燜5~6小時出鍋。把滅菌後的栽培袋搬到冷卻室內或接種室內,晾乾料袋錶面的水分。

待料袋內溫度降至30℃時方可接種,接種前先按常規消毒方法將塑料接種帳滅菌形成無菌室,待氣味散盡後進行接種。

發菌管理

菌袋移人發菌場地前,要對發菌場地進行處理,以防止雜菌汙染、害蟲危害。對於室外發菌場所,在整平地面後,撒施石灰粉或噴酒石灰漿進行殺菌驅蟲;對於室內(大棚)發菌場所。

可採用氣霧消毒劑、撒施石灰、噴施高效氯氰菊酯的方法殺菌、驅蟲。平菇發菌期適宜菌絲生長的料溫在26℃左右,最高不超過32℃,最低不低於15℃。若料溫長時間高於35℃,便會造成“燒菌”,即菌袋內的菌絲因高溫而被燒壞。菌袋上下左右垛間應多放幾支溫度計,不僅要看房內或棚內溫度,而且要回看菌袋垛間溫度。氣溫高時應倒垛,菌袋呈“井”字形排放,並降低菌袋層數。結合環境調控,進行料袋翻堆和雜菌感染檢查。翻堆檢查時,上下內外的料袋交換位置,使培堆、倒樑養料發菌一致,便於管理。

出菇管理

1、出菇方式

(1)立式出菇

採用把菌袋疊放5~6層出菇的方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覆土出菇

在栽培棚內,每隔50釐米挖寬100~120釐米、深40釐米的畦溝、灌足底水,待水滲幹後撒一層石灰粉,把菌袋全部脫去,臥排在畦內,菌袋間留2~3釐米的縫隙,用營養土填實,上覆3釐米左右的菜田土,然後往畦內灌水,等水滲下後用乾土抹嚴土縫,防止縫間或底部出菇。覆土栽培只在菇潮間期進行灌水,其餘時間不噴水、不灌水,這樣菇體較幹浄。

(3)泥牆式栽培

菌牆由菌袋和肥土(或營養土)交疊堆成,能方便地進行水分管理,擴大出菇空間。先將出菇場地整平,將菌袋底部塑料袋剝去,露出尾端的菌塊,以尾端向內,平行排列在土更上。袋與袋之間留2~3釐米空隙,每排完一層菌袋,鋪蓋一層肥土或營養土,厚2-4釐米。若層與層、袋與袋間的土太少,容易燒垛。最上一層的頂部覆土層要厚,並在菌牆中心線上留一條淺溝,用於補充水分和施用營養液,以保持菌牆覆土呈溼潤態,用來平衡培養料內的水分和營養。泥牆式栽培要注意,上下菌袋不要對齊,否則影響菇型。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注意】一個菌牆一天內壘2~3層,第2天泥牆沉降後再壘以防倒牆;上下層菌袋的擺放呈“品”字形,不能對齊以擴大出菇面積,保持朵型。

2、不同發育時期管理

(1)原基期

當菌絲開始扭結時,就要增光(三分陽,七分陰)、增溼、降溫至15℃左右,拉大溫差,促使原基分化形成,順利進入桑葚期。

(2)桑葚期

當原基菌絲團表面出現小米粒大小的半球體,色澤增深時,即進入桑葚期。為使大部分原基能形成菇片,應採取保溼措施,向空中噴霧,但要勤噴、少噴,不能把水直接噴向料面,主要是增加空氣溼度。

(3)珊瑚期

此時為菇柄形成時期,管理主要是通風、增光、保溼。珊瑚期以前的發育時期嚴禁向子實體直接噴水,尤其是冬天,否則易造成死菇;必須噴水時,要把噴頭朝上,使水呈霧狀自由落下。噴水後要及時通風,至菇體表面無水膜為宜。

(4)成型期

此期是平菇子實體發育最旺盛的時期,要求溫度適宜,増加溼度,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溼度不能忽高忽低。

(5)初熟期

一般從菇蕾出現到初熟期需5~8天,條件適宜時需2~3天,這時菇體組織緊密,重量最大,是最佳採收時期。此期是平菇子實體需水量最大的時期。

(6)成熟期

商品菇一般在初熟期採收,此期有大量孢子散發,進菇房前,要先打開門窗,再噴水排氣,促使孢子隨水降落或排出。

平菇栽培技術:所需原料、設施、接種、發菌、出菇及採收措施詳述

最後採收步驟

當菇蓋充分展開,顏色由深逐漸變淺,下凹部分白色,毛狀物開始出現,孢子尚未反射時,即可採收、裝筐運輸。

【原創實踐內容分享,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養蜂能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