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 席慕蓉 張小嫻 美文 山西玉麒麟 山西玉麒麟 2017-10-02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如同潤物細無聲的夜雨,“三天可見”低調沉默地潛行在朋友圈。

很多人的朋友圈下拉處,已是一片空白。

甚至,有人幾天沒有髮圈,對著那塊空白,簽名上做了溫和的解釋:別誤會,我並沒有屏蔽你, 三天可見而已。

信息爆炸的時代,更多的好玩有趣風速般的迭代更新,讓人目不暇接;潛流暗湧之下,深度閱讀變得困難,願意深度交往的人也在銳減。

網絡給了人聯繫,卻未必給人交流。

不願再把自己暴露在朋友圈,其實也並不是偏見,而只是想過的簡單一點。

曾有文討論現在的人們為什麼不愛發朋友圈了,網友們的留言代表了很多現實: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不是不發,只是對自己可見 。

自己的人生,別人無權評論。

太忙太忙……也就沒時間裝13。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

別人發的都是廣告,越來越煩。

說多了矯情,有的小情緒不適合分亨。

加的人越多,越不敢發了。

我的朋友圈就是給那一個人看的,…後來,他離開了。

不是愛你的人,誰會逐條不落的總看你的朋友圈?!

感覺自己沒什麼可發的。

別人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別人也沒必要懂。

沒有在乎的人,發不發朋友圈有何關係。

…………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曾經沾沾自喜晒生活的人,終於發現 ,生活終究是用來生活的 。

晒與不晒,完全改變不了什麼。

曾經風靡一時的朋友圈,已從宣洩小情緒變成了喧囂的大集市,越來越擴大透明成一個開放的窗口。

窗口裡的人只管接收著七零八碎的信息,而不必把自己展覽出去,因為它註定已不是你的私人訂製與專屬。

因為,人總是既渴望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曾經是一道防線。

加不加朋友代表著想不想和你做朋友。

認識的不認識的,想加的不想加的,都曾經盪漾在這道防線上。

你加我代表著友好, 你加我也可能只是禮貌。而不加便代表著高傲 ,暗示著絕交。

曾經每一個人如同小心翼翼的蜘蛛,在請求與添加之間做著思索與防範,以為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後花園。

最後卻發現選擇自我封閉,就意味著失去全世界,網絡時代的產物,總少不了循序漸進地開放。

而一旦全面打開防線,裝作隨遇而安,便似狹窄生活的過道里,安裝了友情出演的探照燈, 你的一言一行都晃盪在明亮中。

你的心情便不僅僅只是你的心情,而有可能影響到別人的心情;你的吐槽有可能被當事人看見 ;你的牢騷怨言也足夠讓上司誤會。

而悄無聲息的自己可見便應運而生。

只把自己最燦爛的一面,放在每個人印象的首頁,似乎更符合社交的禮儀。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不是有了朋友圈就有了朋友。

隨著相熟或不熟的人都加了朋友,每個人的圈子都在無聲地壯大。

可是你的隱私卻越來越緊縮。

每個人的生活依舊煩惱大於喜悅,快樂之所以難忘也貴在難得。

你生氣了,抑鬱了,悲傷了,很想找個人傾訴衷腸,可是你打開朋友圈,逐個翻下去,你可能找不到真正能讓你放輕鬆的人。

甲原本是相熟的,只是除了點個贊也有半年沒見了,貿然去訴苦,怎麼都覺得突兀。

乙這個人性情爽朗,像是個太陽,可是人家過得好端端的,你帶著陰影去聯繫,不是給人家抹黑嗎?

丙、丁都只見過一兩面,自然不熟的,哪有無緣無故自爆隱私的道理。

剩下其他的相關人員大多八杆子打不著的感情,自然統統略過。

最後你發現,朋友圈只適合周知歡樂,不適合分享憂傷,畢竟快樂是可以晒得,蒸發的是正能量,而憂傷是適合藏的,因為憂傷只能是自己的憂傷。

不是有了朋友圈你就有了朋友。

成年人的友誼,要麼志趣相投,要麼是有利可圖,互惠得利,禮尚往來,才可以維持平衡。

而最好的關係,更講求門當戶對。

單方面的人際關係,是不能長久的。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交際場上的熱鬧註定只是春夢一場。

有人說,一個人不可能有很多朋友。所謂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種詩意地誇張,便是一種淺薄的自負。

熱衷於社交的人總是自詡朋友眾多,其實社交場上的主宰絕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很認同的是: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就是一段段的時光。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點緣分,人和人相處需要的是誠意。

而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麼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裡,有些人要進來,有些人就不得不離開。

從童年到少年再到中年,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朋友,每一個階段都是挑剔的晉級。

年幼時能玩到一起就是朋友了,年輕時喜歡你就是朋友了,而越年長卻越渴望懂得,也就越難交到可心的朋友了。

曾經為了一場分離而淚流滿面,那種難分難捨的傷感,只是年少單純裡的刻骨銘心。

那些曾經一起買過盒飯的年輕的同事與朋友們,花樣年華的後來,失散在不再相交的路口。

從此,被千差萬別的際遇分開,如蒲公英的種子,一陣風就再也不見。

等一路走過山高水遠的行程,一路迎來又送往了相伴成長的身影,不知何時,眼神與內心都已開始堅硬。

多年後因緣際會若是有好容易聯繫上的,最初是失而復得的驚喜,等到互相站在面前,卻發現那熟悉裡的陌生足夠讓人相顧無言。

原來心心念唸的並不是某個人,而是那些不肯捨棄的舊時光影。

回不去的是從前,一路狂奔的卻是餘生。

而朋友就是一段段的時光,在一路的邂逅與擦肩中,走著走著就散了,想著想著就淡了。

生活不就是這樣,磕磕絆絆,卻始終不能停止腳步;滿懷期待,卻時常落空,愛的人只能遠遠望著,在乎的朋友最終不免相忘於江湖。

張小嫻說,離別與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習慣了也就不再悲愴。

你來我熱情相擁,你走我坦然放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任何感情都需要經營。

總是會在突然間發現,原來不少要好的朋友漸漸失去聯繫,原來友情和愛情一樣,不去經營,也一樣會形同陌路。

《北京,有2千萬人假裝在生活》之所以火爆,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的場景描寫讓人感同身受,比如說朋友:

“在北京,交換過名片就算認識;一年能打幾個電話就算至交;如果還有人願意從城東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頓不談事的飯,就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至於那些天天見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飯的,只能是同事。”

其實不僅僅是北京,不管在哪個城市生活的我們,也同樣是相似的結局。

每個苟且在城市裡的人,身上都自帶螺殼,沉重喘息間,更願意把身心鎖在三尺空間裡。

交朋友的時間、精力、物質成本,如果只會讓人厭倦,那麼早晚只會捨棄。

而對於老朋友,不聞不忘不一定是忘記了,但一定是疏遠了,彼此沉默太久,就連主動都需要勇氣。

朋友是需要面對面經營與維護的,成年人的友誼更需要這種規則。

感情不是朋友圈裡點個贊,寫個評論就會加深的,感情的溫度更需要熱乎的氣息。

很多時候,我們忽略朋友並不是不再喜歡,而只是懶惰,總以為來日方長什麼都有機會,其實人生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孤獨是人的宿命。

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只能把它撫慰,卻不能把它根除。

不管你的朋友圈多龐大,不管你的朋友是多還是少,時光不老一路陪伴你的卻是孤獨。

那些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他找不到同類。

而我們凡夫俗子,人到中年,也會有沉澱後的發現,那就是生活深遠的意義已不是交朋友,而是學著與自己講和,學著少些偏見,學著享受孤獨。

最深的孤獨是站在人群中卻啞口無言,如同朋友圈裡不論如何喧囂,你依然是安靜的自己。

靈魂中最深的孤獨是伴隨著清醒而來的,它讓你學會沉思與懂得,又因為懂得而慈悲。

也就突然懂得了席慕蓉的詩,友誼和花香一樣,還是淡一點比較好,越淡的香氣越使人依戀,也越持久。

喜歡王海桑的《想起一個遙遠的朋友》:不可能老是想著你,你不是我火燒眉毛的生活,但當閒暇時候,就會偶爾把你想起。想起你我站在靈魂的深處,就那樣互相望著,那麼簡單,那麼美好,如果我不是小心忍著,就要笑出聲來。

喜歡他說的那種友誼,不管你還相不相信友誼,只要你回頭,還會有人在那裡等你。

忽然發現,朋友圈只是我們認知社會的工具。

竟與朋友無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