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第五代導演彭小蓮去世,對於上影來說,可以視著一種特別的標誌性的節點的事件。

彭小蓮是曾經的上影人,但是,她自1989年到美國學習之後,於1996年回到國內,並沒有回到上影體制內,她與上影只是合同式的合作關係。

但是奇怪的是,她卻在1998年,為上影導演了電影《上海紀事》。

在影片片尾,特別地標明: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這一年,上影廠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影片共有三部,除了彭小蓮的《上海紀事》之外,另外兩部電影分別是張建亞的《緊急迫降》與胡雪楊導演的《冰與火》。

而彭小蓮的《上海紀事》是三部影片中,唯一一部直接表現上影解放全程的電影。在影片裡,出現了一系列在之前的表現上海解放電影中曾經出現過的重大歷史節點,如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後睡在街頭的不擾民場景,陳毅接管上海政府的場面,整個電影幾乎就是一部從獨特的視角,來透視上海解放給這個城市帶來巨大影響的紀實性影片。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可以看出,當時的彭小蓮被上影委以重任,以一個女性導演的身份,承擔了上影廠獻禮片中的最為重要的一部電影的製作重擔。

而從彭小蓮被上影賦予瞭如此的重責,我們卻可以洞見上影廠在那時候已經出現人才緊缺的隱憂。

上影的意圖是很明顯的,是希望彭小蓮能以第五代的身份挑起上影風格傳承的大梁。

《上海紀事》的劇本,是上影廠提供給彭小蓮的,但是從2000年起,上影中止了提供劇本的計劃經濟行為。這也是彭小蓮日後稱她為什麼總是自編自導的原因,因為2000年之後,上影廠滑入到不景氣的低谷之中,過去支撐中國電影半壁江山的拍片動能,已經明顯衰減。

2004年,上影上迎來了改制,之後,上影走上了另一條發展道路。

正是在2004年,上影廠迎來了新的合作伙伴,這就是賈樟柯。上影集團與賈樟柯合作始於2004年的《世界》。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這實在有一點奇怪。

當民營電影公司都把合作之手施向在票房上更有號召力的張藝謀、馮小剛的時候,上影卻與劍走偏鋒的賈樟柯建立合作關係,令人產生一種不可思議之感。

可以說,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日後的電影拍攝趨向,都是向謝晉模式靠攏,那就是注重運用好萊塢的拍攝方式,注重情節支撐,側重戲劇動力,講究鏡頭流動,營造真實情境,而上影廠卻把以“反上影”風格的賈樟柯奉為座上賓,顯示出上影的一種奇怪的突圍路徑。

也就是說,上影把自己的真實的傳統置換出去,而把當年上影鄙視的風格流派引進到上影的核心層面。

上影也徹底地完成了自己的風格嬗變。

現在看一看上影的拍攝電影,會發現上影不求聞達於諸侯的淡定與超然,上影集團依然在拍攝電影,但它顯然沒有寄希望這些影片來賺錢。上影靠的是它的院線所帶來的收益來維持它的改制成功的經驗之談,而製作的電影,甚至不願意作過多的宣傳,來引起它的反響。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比如,今年慶祝建國七十週年的獻禮影片是阿來編劇的《攀登者》,之前,上影廠與阿來合作的是2014年拍攝的《西藏天空》,這部電影歷時五年,號稱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拍攝,但最終票房是1800萬元,即使用腳算一下, 也知道這部電影虧損多少,但上影廠依然沒有吸取教訓,今年繼續投拍阿來編劇的電影,可以想象,它的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回報。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阿來的編劇風格,實在不具備在電影市場上贏利的潛質。

可以看出,上影目前所做的事情,還繼承多少上影的舊有風格。

而1998年的時候,彭小蓮還被視著上影影像的忠實傳人,讓她擔負起復原上海歷史真實的電影主創。

而實際上,彭小蓮與她的第五代導演同學相比,並不具備強大的再現歷史的能力,這也是彭小蓮的弱項所在。

她在上影廠,與謝晉很熟悉,而謝晉一度時期,也對她寄予厚望,但是她還是沒有能夠繼續上影的優良傳統。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所以彭小蓮導演的《上海紀事》雖然獲得了一系列獎項,但這部電影在上影的歷史上,並沒有留下什麼地位。

《上海紀事》最大的不足,是劇本的先天不足。

當初提供給彭小蓮的劇本,彭小蓮就覺得難以拍成電影。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邊震遐

這部電影的原作劇本是上影的退休編輯邊震遐所寫,但劇本內容太過龐雜,幾乎把上海解放的相關事情,都一古腦地塞進了這部電影裡,從電影的片名“紀事”,就可以看出,整個電影涵蓋的空間還是非常博大的。

電影共計有場景192個,如果拍成電話的話,即使按一分鐘一個場景,電影的長度該有多長?所以後來在電影公映時,署名在編劇邊震遐的後邊,還有蔣曉勤、張建亞、彭小蓮的名字。

從這個名單中,可以看出,上影的衰敗,首先是從編劇這一維度塌陷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謝晉對編劇的重視。

當年,謝晉改編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的時候,請來的是著名作家李準。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李準的小說敘事語言功力不行,所以,李準雖然獲得過茅盾文學獎,但在今天幾乎被人們遺忘,不過,他的對話富有鄉土氣息,移到人物嘴裡,很能豐滿人物,謝晉看中了李準的長處,邀請他參與電影的編劇,就是讓電影的人物說人話,所以李準編劇的電影,經過謝晉的影像再現,都很生動,接地氣,具人氣。

李準後來身體不好,謝晉拍攝《芙蓉鎮》的時候,只能另請高明。

李準退隱後,目前影視編劇中,唯一與李準相仿的作家編劇就只剩下劉恆了。劉恆的語言敘事不行,所以,他也沒有得到文學大獎的青睞,但他的語言對話生動,鄉土俚語運用得煞有介事,所以頗受主旋律電影的歡迎。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再看看彭小蓮拍攝獻禮片的編劇,拿出來的一個劇本,完全是一個流水賬,即使後來彭小蓮對劇本進行大刀闊斧的精編,將場景合併同類項到四十多個,但依然無法改變整個電影中的流水賬基調。

我們看看這個電影的片名,就會覺得它的“紀事”體的定調,就壓根兒不像在人物刻畫上作出什麼樣的努力,它從頭至尾不過“紀事”了上海解放前後一些大事件,包括蔣經國上海打虎失敗,金元卷的市場鬧劇,直到建國後的敵特破壞,敵機轟炸,然後在這一大背景下,表現了一對情侶尾隨著這些歷史事件的情感反應。可以說,事件壓倒了人物。

由於沒有一個好編劇,所以,整個電影裡的人物,都說著概念化的臺詞,缺乏真實情境下貼近現實的應有反應,造成整個電影的人物非常呆板概念化。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而電影的選擇的視角,也呈現出一種追隨時尚的上影通病。

《上海紀事》裡,視角選擇了一個從美國歸來的角色,來觀看上海解放前後的社會變遷。

這也許是上影廠把這部電影的導演權給予了彭小蓮的原因,因為彭小蓮剛剛也是從美國紐約大學學成歸國。而值得注意的是,彭小蓮在她1989年到1996年在美國求學、訪學的七年期間,獲得了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

上影顯然希望彭小蓮這個洇染美國印象的第五代導演,能夠把她重新回到國內的觀察視角,平移到電影裡的主體視角,也就是那個從美國歸來、勸說自己的女友、奔往美國的記者角色身上。

這與《牧馬人》中的人物幾乎是截然相反的。

在《牧馬人》中,謝晉的視角,堅守的是從西北歸來的許靈均的視角,而從美國回來的父親、劉瓊扮演的角色,則是一個被審視的視角。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在彭小蓮的《上海紀事》中,同樣的扮演者劉瓊,卻改換了自己的站位,他與謝晉的電影裡的角色,都是從美國回來的,但在《上海紀事》裡,他成了一個觀察者,也就是說,《上海紀事》與《牧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電影裡的視角,換成了一個來自美國社會的人。

這反映出九十年代的上影視角立場與視線的嬗變,就是企圖以一個國際化的視野,來重新透視我們既往的歷史。

而這種透視是否成功,後來的事實證明,恰恰是否定的。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因為這個視角的存在,讓電影的敘事變得曖昧而遊走,它提供了一個觀察的視角,但沒有提供內在的情感的波折,視角的力量超過了人物情感的深度,所以,影片裡的來自於美國的記者,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觀察了上海解放前後的一段紀事,但在情節的撞擊上,卻是淺薄的,單一的。

這也決定了《上海紀事》裡的核心情感力量的不足。

再從畫面上來看,電影也缺乏上影影片傳統中的厚重感與滄桑感,群眾演員在電影裡就像沒有靈魂的過江之鯽,承擔的只是自行其是、各自為政的跑來跑去的活躍場面的混一頓盒飯的任務,他們絲毫不會關心影片裡的核心人物在做什麼。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彭小蓮拒絕採用她的電影學院師兄們凝重的畫面造型,所以,彭小蓮對北電的學習經歷,經常性地採取一鍋端的否認性的忘卻,而把她真正學會拍電影的起點,放在她在美國紐約大學的電影學習上,那麼,在這之前她在上影拍攝的幾部電影究竟是誰教會給她的?而她從美國學成回國之後,又為什麼沒有帶來美國電影的先進技法?

我們感到的,只是彭小蓮意圖與她國內學習的電影學院拉開距離,以示她另有傳承。但這落實到她的電影中,也就是她的一部表現歷史往事的電影裡,也沒有給予電影帶來更多的視效上的真實感。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即使她後來在《上海倫巴》中再次通過一對演員的情感經歷,支撐起與《上海紀事》中那一段大體相當的時間段,依然沒有為影片裡的復現歷史過往的質感,帶來更多的視覺驚奇,所以,《上海倫巴》的反響更是微弱。

而上影車墩影視拍攝基地的簡陋的佈景與粗鄙的街景,也讓上影影片的質感蒙受了更多的淒涼與悽清。

在所有的使用車墩影視基地背景的電影中,人物都必須放慢節奏,以適應基地那一段地面的孤陋寡聞所帶來的行動與行駛的困難,而在這一區段中發生的諸如車輛追蹤、人物追擊的動作,都必須拿腔拿調、糾纏過多的無畏動作,才能侷促地完成這一段時空中的畫面填補,就像在室內跑步機上,必須做出強烈的跑步動作,才能應對沒有運動前行的狹窄空間裡的動作效果。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上海紀事》裡的一些發生在南京路上的外景場景,同樣出現這樣的粗鄙的毛病,人物在這個場景裡,必須做寬幅的動作,才能應對單一乏味的背景的互動感需要。車墩恰恰成為上影電影影像偷工減料、投機取巧而帶來的尷尬的同質化而遭人唾棄的一個活標靶。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紀事》也是上影廠最後一部獻禮上海解放的電影。

今年是上海解放七十週年,但上影集團沒有一部電影反映這個偉大的歷史節點。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有意思的是,倒是華誼集團拍了一部反映抗戰題材的電影《八佰》,這個電影沒有采用上影車墩影視基地,而是在蘇州的一個影視園裡,挖了一條比車墩基地裡的蘇州河更為寬廣的同樣是魚目混珠的虛假河道,顯然是意圖撇開車墩基地給予上影電影帶來的積重難返的負面視覺效應,這反映出,上影丟失傳統的影像營造中,充分地讓更多的電影製作人認識到這其中的癥結所在。

從彭小蓮導演獻禮上海解放五十週年的電影《上海紀事》看上影變遷

而《上海紀事》疊印著的上影電影的種種不足與癥結,在當時並沒有看出有什麼重大危害,但實際上,這些存在,正在逐漸蠶蝕著上影的傳統與信譽,終於讓上影的風格,在中國電影裡消失了它曾經有過的輝煌。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紀事》或許能夠讓我們管窺到上影衰敗與沉淪的一個潛在的隱祕誘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