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絲綢廠

邳州 自行車 不完美媽媽 歷史 邳州小葉楊 2019-07-11
邳州絲綢廠

再也難以見到邳州繅絲廠盛大生產的壯觀場面了,記憶只能停留在30年前了。那還是1989年,一群師範生在運西小學實習,每當中午放學打廠門口經過時,就可以看見成群成群的工人。大多是女工,長得年輕漂亮,氣質不凡。有的騎著小架鳳凰牌自行車,驕傲地頭也不轉,笑眯眯地打人們面前經過。有的人嘴裡還哼著一些流行歌曲,心裡大概想著美好的明天吧。這讓人們既感到驚喜,也感到震驚。驚喜的是她們身上充滿了青春奔放的活力,大踏步地奔向城區不同的方向;震驚的是她們居然臉也不轉,就像是這條不寬的街道上只有她一個人似的。

邳州絲綢廠

年紀大的女工通常不急著往家趕,她們手裡端著一隻白瓷茶缸,要有多大有多大。看著她們一窩蜂地朝食堂跑去,那群師範生們就愈加感到飢腸轆轆。待看到她們茶缸裡裝滿了白白胖胖的豬肉塊,禁不住加快了回學校的腳步,再晚連三丁也吃不上了。三丁是師範學校食堂最有名的一道菜,是蘿蔔、花生米、少許肉丁製作而成,加了些麵糊,顯得濃洋洋的,口味卻談不上多好。據說,女工打一茶缸肉最多花一角錢,再買幾個饅頭,夠一家人飽餐美食一頓了。

邳州絲綢廠

邳縣繅絲廠是1984年7月更名的,之前叫邳縣絲綢廠,是一個國營企業。到1987年的時候,就有1000多名職工,是當時人數最多的企業之一。不僅人多,產值也不錯,產品白廠絲連續四次被評為省優質產品。到了1992年,繅絲廠還被評為重點繅絲企業,全國僅31家。但新世紀初,企業就陸續改制了,最終走向了它該有的歸宿。

邳州絲綢廠

美好的東西只存在記憶中,說出來能夠引起一些人的美好回味就知足了。在計劃經濟年代,邳州西部不僅絲綢廠,酒廠,化肥廠,肉聯廠,也都是邳州人的驕傲。但凡家裡有人在這樣的廠子上班,每個成員臉上都神采奕奕的。但這些東西都離我們遠去了,唯一讓我們感到存在的只有這些支離破碎的慘淡記憶了。生活是美好的,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適應時代的發展,找到存在感,就不枉此生了。

邳州絲綢廠

繅絲廠的部分建築物已經消失了,有幸在它們消失前留下了這些粗陋的照片,如果能給英雄的邳州人帶來一絲念想,將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沒有消失的東西也是一派狼藉,破罐子,破機器,破房子,它們和雜草組成了一幅讓人心酸的畫面。進步的總歸是好的,但過於沉醉在過去,將是一種悲哀;忘記歷史又是一種背叛;批判地繼承,且繼往開來,社會的車輪才會越轉越快,越轉越好。

邳州絲綢廠

廠子最南面的牆壁上抓管理、促生產的標語還很清晰,門口的文化長廊卻又是一番風景,幾張舊照片耷拉著煞白的腦袋,意欲與過去決裂,走向新時代。時代沒有忘卻這些老工人,他們曾經做出的偉大貢獻已經記在了歷史的功勞簿上,在轟轟烈烈的棚改中,那些居住幾十年危舊房屋的人們陸續搬進新建的樓房,開始了新的生活。

邳州絲綢廠

再次想起那些騎著小架自行車的女工們,她們或許已經不再年輕了,有的當了家庭主婦,帶孩子,帶孫子,頤養天年,其樂融融;有的打工掙錢,為孩子買房蓋屋,也為自己攢一些養老錢;極個別的當了老闆或老闆娘,在某個領域為社會作出貢獻......但想必她們的一顆顆心還是那樣真誠,同樣對未來充滿了期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希望她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希望那顆年輕的心永遠亮堂。

邳州絲綢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