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構建理想城市 關鍵在智能城市結合智能經濟

潘雲鶴 經濟 技術 大數據 物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07

每經記者:餘蕊均 每經編輯:劉豔美

“智慧城市”是一個熱詞。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看來,相較於歐美國家更多把“智慧城市”理解為一種IT技術,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和想法有很大不同。

什麼是智能城市?潘雲鶴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運籌好“物理空間、人類社會空間、信息空間”三元空間,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一項工程。對於未來理想城市的構建,潘雲鶴表示,關鍵在“把智能城市和智能經濟結合起來。”

2008年,在IBM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以前,世界各地都在推進數字城市和城市網絡化。

經過多年實踐,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逐步變得豐富,內涵遠比“Smart city”廣闊。“我們發現中國的目標和外國並不一樣,二者的發展途徑也不相同。”潘雲鶴認為,從表述上,“智能城市”更適合中國。

為什麼出現這種不同?潘雲鶴表示,歐美國家已經走過了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時代,已不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則同時處於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相融合階段,僅從信息化角度,通過技術和設備層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難以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問題。

現場,他展示了中國智能城市的目標模型——以智能城市為核心,完成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綠色化和現代農業化。在他看來,肩負著發展經濟重任的地方官員,希望通過抓智能城市把另外“四化”也能抓進去,而建設“智能城市”將成為完成“五化”的重要抓手。

潘雲鶴用一個細節進一步說明了這種中外差異。“某家信息公司做了很多城市智慧系統,水務的、交通的等等,他們把市長請來看,結果市長失望地評價‘你們的智慧城市沒有市長的視野’。”

換句話說,IT公司提供了很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研發了許多智能系統,但因為缺乏“市長的視野”,無法真正解決城市發展中的諸多問題。

從實際看,“智慧城市”建設效果不及預期的原因在於,大多還是“局長的視野”。“他們搞的‘智慧系統’沒有真正利用城市大數據,用的是數據庫技術,也沒有深度。”潘雲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評價說。

人類已經走進大數據時代。在潘雲鶴看來,近30年來,信息力量迅速壯大,已經成長為除物理空間(P)、人類社會(H)之外新的一極——信息空間(C)。通過信息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過去看不到的東西,可以用新的方法改造物理世界,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

潘雲鶴舉例說,在城鄉建設中,我們建造了很多房子,但不知道有多少是空置的,而電力部門可以通過安裝智慧電錶,根據每戶的電錶運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就可知道這個房子有沒有人住。

因此,當世界從二元空間變為三元空間,潘雲鶴說,我們可以給智能城市一個簡明的定義,即運籌好CPH三元空間,提高城市發展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一項工程。

基於此,中國城市的經濟正在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並呈現出多種新模式,如產品的智能化、企業運行智能化、塊狀經濟的網絡平臺化、城市經濟生態的智能化以及城市與經濟的協同進化。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