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中歐班列越開越紅火

三是歐洲與中國之間,雖不無歷史問題,但就現實和長遠而言,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塑造者和推進者,雙方的合作可以為世界擰成一股更強大、更正面的力量。中國政府三次發佈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加強中歐關係的原則立場和鮮明態度。中國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中歐班列越開越紅火

三是歐洲與中國之間,雖不無歷史問題,但就現實和長遠而言,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塑造者和推進者,雙方的合作可以為世界擰成一股更強大、更正面的力量。中國政府三次發佈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加強中歐關係的原則立場和鮮明態度。中國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今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指出,中國和歐盟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國重視歐洲戰略地位和作用,一直將深化對歐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會晤。歐盟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和中國是合作伙伴,歐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但回顧以往,觀察當今,歐中關係並非一帆風順、陽光燦爛。雜音、逆流、暗潮始終不斷,陰雲難以消散。目前看,影響歐中關係的負面因素,主要存在於三大方面。

一是歐洲、歐盟一些人自以為高人一等,唯我獨尊,不肯摒棄傳統思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總是以自己的眼光、標準、尺度和心理來看待中國、衡量中國,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橫加指責,不顧中國的國情、社情民意和歷史文化傳統。

其實,當今的歐洲該深刻反思了,歐洲很多國家內部極端思潮氾濫,並由此帶來種種亂象,不僅造成了歐洲的分化、分裂,也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政治困局、經濟下行、社會動亂,民心渙散。歐洲和歐盟最應該關注和著力破解的是自己面臨的一系列緊迫問題,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制度、意識形態和宗教、民族政策等究竟存在哪些病根,為自己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眼睛向外瞎折騰。當然,有些歐洲議會議員多次到中國,對中國是瞭解的,也是友好的。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中歐班列越開越紅火

三是歐洲與中國之間,雖不無歷史問題,但就現實和長遠而言,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塑造者和推進者,雙方的合作可以為世界擰成一股更強大、更正面的力量。中國政府三次發佈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加強中歐關係的原則立場和鮮明態度。中國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今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指出,中國和歐盟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國重視歐洲戰略地位和作用,一直將深化對歐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會晤。歐盟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和中國是合作伙伴,歐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但回顧以往,觀察當今,歐中關係並非一帆風順、陽光燦爛。雜音、逆流、暗潮始終不斷,陰雲難以消散。目前看,影響歐中關係的負面因素,主要存在於三大方面。

一是歐洲、歐盟一些人自以為高人一等,唯我獨尊,不肯摒棄傳統思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總是以自己的眼光、標準、尺度和心理來看待中國、衡量中國,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橫加指責,不顧中國的國情、社情民意和歷史文化傳統。

其實,當今的歐洲該深刻反思了,歐洲很多國家內部極端思潮氾濫,並由此帶來種種亂象,不僅造成了歐洲的分化、分裂,也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政治困局、經濟下行、社會動亂,民心渙散。歐洲和歐盟最應該關注和著力破解的是自己面臨的一系列緊迫問題,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制度、意識形態和宗教、民族政策等究竟存在哪些病根,為自己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眼睛向外瞎折騰。當然,有些歐洲議會議員多次到中國,對中國是瞭解的,也是友好的。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議員接受中國記者採訪

二是歐洲一些國家和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出於冷戰思維,懼怕中國的進步發展,不願看到中國的崛起壯大。對於中國的經濟成就、科技進步、創新發展、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擴大,感到焦慮擔憂,對中國的投資滿腹狐疑,對中國製造業的提升感到害怕,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猜疑和抵制,甚至把中國與中東歐和中南歐國家的“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看成是對歐洲的威脅。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中戰略前景》。報告雖然也承認要與中國合作,但把中國列為5G等關鍵領域的“經濟競爭者”和政治上“系統性的對手”,這與此前美國發表的安全戰略報告的腔調有些相似。

此外,歐洲對於中國的對歐投資,也變得越來越警覺,甚至以所謂的安全為名,在不少方面悄悄地關門上鎖。在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與大西洋彼岸遙相呼應。

三是歐洲和歐盟受到外部因素的深度影響。歐洲與美國有矛盾、有分歧,甚至不時互懟,但在根本利益上,在美國加緊挑撥、拉攏、利用、脅迫的大背景下,歐洲經常好了傷疤忘了疼,是非不分,與華盛頓走到一起。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中歐班列越開越紅火

三是歐洲與中國之間,雖不無歷史問題,但就現實和長遠而言,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塑造者和推進者,雙方的合作可以為世界擰成一股更強大、更正面的力量。中國政府三次發佈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加強中歐關係的原則立場和鮮明態度。中國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今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指出,中國和歐盟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國重視歐洲戰略地位和作用,一直將深化對歐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會晤。歐盟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和中國是合作伙伴,歐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但回顧以往,觀察當今,歐中關係並非一帆風順、陽光燦爛。雜音、逆流、暗潮始終不斷,陰雲難以消散。目前看,影響歐中關係的負面因素,主要存在於三大方面。

一是歐洲、歐盟一些人自以為高人一等,唯我獨尊,不肯摒棄傳統思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總是以自己的眼光、標準、尺度和心理來看待中國、衡量中國,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橫加指責,不顧中國的國情、社情民意和歷史文化傳統。

其實,當今的歐洲該深刻反思了,歐洲很多國家內部極端思潮氾濫,並由此帶來種種亂象,不僅造成了歐洲的分化、分裂,也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政治困局、經濟下行、社會動亂,民心渙散。歐洲和歐盟最應該關注和著力破解的是自己面臨的一系列緊迫問題,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制度、意識形態和宗教、民族政策等究竟存在哪些病根,為自己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眼睛向外瞎折騰。當然,有些歐洲議會議員多次到中國,對中國是瞭解的,也是友好的。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議員接受中國記者採訪

二是歐洲一些國家和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出於冷戰思維,懼怕中國的進步發展,不願看到中國的崛起壯大。對於中國的經濟成就、科技進步、創新發展、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擴大,感到焦慮擔憂,對中國的投資滿腹狐疑,對中國製造業的提升感到害怕,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猜疑和抵制,甚至把中國與中東歐和中南歐國家的“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看成是對歐洲的威脅。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中戰略前景》。報告雖然也承認要與中國合作,但把中國列為5G等關鍵領域的“經濟競爭者”和政治上“系統性的對手”,這與此前美國發表的安全戰略報告的腔調有些相似。

此外,歐洲對於中國的對歐投資,也變得越來越警覺,甚至以所謂的安全為名,在不少方面悄悄地關門上鎖。在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與大西洋彼岸遙相呼應。

三是歐洲和歐盟受到外部因素的深度影響。歐洲與美國有矛盾、有分歧,甚至不時互懟,但在根本利益上,在美國加緊挑撥、拉攏、利用、脅迫的大背景下,歐洲經常好了傷疤忘了疼,是非不分,與華盛頓走到一起。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慕尼黑歐安會上批評美國

人們注意到,最近華盛頓在繼續逼迫歐盟對美放開市場的問題上,因中美經貿摩擦和美國2020年總統競選來臨,華盛頓出於策略考慮,適當放鬆了對歐盟的壓力,歐盟的對華態度也因此發生了某些變化。最近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在新疆、香港問題上的卑劣動作,不是偶然的。而這種冷戰思維和西方聯盟下的戰略與策略互動,將會長期存在,這是歐中關係不得不面對的複雜性。

"

來源:縱相新聞

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周遠

不管是否出人意料、屬於涉險過關,還是因為時勢造就、利益平衡,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最終還是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創造了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的紀錄後,又開創了歐盟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的新紀元。按照規程,馮德萊恩將於今年11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而這之前的幾個月是她的思索磨合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歐盟的權力結構,主要由歐洲議長、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和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五大要人組成。從理論上,各有分工和職權,但由於多年的傳統和諸多特殊情況,歐盟實際上的權力中樞和運籌帷幄,主要在於歐盟主席。

圍繞馮德萊恩及其當選,特別是未來的歐洲與歐盟走向,歐洲國家和國際社會有著各種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預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無不認為馮德萊恩的擔子很不輕鬆,人們如何對其評價,過去和現在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今後。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盟固然要著力解決自身的一系列問題,但馮德萊恩執掌後的歐盟將如何在國際上審時度勢、處理各種複雜的對外關係,也是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而歐中關係的走向則備受關注。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事出總是有因。當前,歐盟正處在權力過渡期,按說應該以穩為主,至少應該稍安勿躁,但歐洲耐不住寂寞,而且偏偏在正常思維者看來最不應該胡亂出牌的問題上,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7月10日,18個歐洲國家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勾結在一起,竟然給聯合國高級人權事務專員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發出公開信,罔顧事實,對中國的新疆治理進行粗暴指責,遭到中國政府的嚴詞批駁。歐中關係的大局也因此必然會受到影響。雖然歐盟沒有出面,但這些國家在敏感問題上的對外立場如何形成,局中人很明白。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7月18日上午,剛成立不久的歐洲新議會“緊急討論香港問題”,並投票通過一項有關香港形勢的決議案,竟然提出要求香港特區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不起訴示威者等17條要求。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當天即強烈譴責歐洲議會議員借涉港議案,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這兩起嚴重事件,暴露了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敵意,人們也由此擔心,馮德萊恩走馬上任後的歐中關係不會平靜。而馮德萊恩的對華關係底色和曾經的反華、疑華言論,則進一步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擔憂。馮德萊恩執掌的歐盟,將如何考量和處理歐中關係,人們正拭目以待。

當今世界的力量板塊,主要由美國、中國、俄羅斯和以歐盟為主的歐洲組成。但從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角度講,目前歐洲還很難說已形成了單獨的一極。這裡所說的歐洲,並非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而主要是指是以現實政治屬性和經濟體劃界、以德法為軸心的歐盟。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馮德萊恩2013年出任德國國防部長

長期以來,歐洲與美國,既勾勾搭搭,又不時矛盾重重,很難說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歐中關係好壞、歐中關係的演變,不僅涉及歐盟、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也事關世界的和平穩定、全球的治理與國際格局的變化和力量對比。

中國與歐洲國家、與歐盟的關係由來已久,而且在不斷加深拓展。中國一向高度重視歐洲和歐盟,特別是近年來歐中高層交往十分頻密,僅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就接連出訪歐洲,歐洲多國領導人也接連訪華,彼此關係是較密切的,有基礎的。

2003年和2014年,中國政府先後發表了兩份對歐盟政策文件,為促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2018年是中國歐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

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0週年,中國政府制訂了第三份對歐盟政策文件,旨在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方向、原則和具體舉措,推動中歐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目前看,支撐歐中關係的積極因素並不少,至少有三大方面難以改變。

一是歐中經貿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歐盟已連續15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即使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背景下,去年歐中雙邊貿易額仍達到了近7000億美元,超過了美中貿易總額。歐盟對中國的投資,已累計超過1300億美元,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如果不是歐方近來採取一些限制措施,增長的速度和數額將更大。以德國汽車為例,已深深紮根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並一直保持著亮眼的業績。歐洲的空客飛機,在中國民航市場佔據半壁市場,僅今年就訂購了300架。

二是歐中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共識。對於美國的仗勢欺人、蠻橫霸道、極端利己主義和單邊貿易主義等,歐中感受和遭遇相同。雙方在推進全球治理、捍衛多邊自由貿易、促進世貿組織改革、推動經濟全球化、維護聯合國權威、反對恐怖主義、加強氣候環境保護、維持伊核全面協議等方面,都有不少共識,在上述議題中,中國是歐盟唯一可以依靠和藉助的主要力量,否則歐盟的聲音將很弱小,被逐步邊緣化。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中歐班列越開越紅火

三是歐洲與中國之間,雖不無歷史問題,但就現實和長遠而言,並無根本的利害衝突。中國和歐盟都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塑造者和推進者,雙方的合作可以為世界擰成一股更強大、更正面的力量。中國政府三次發佈的對歐盟政策文件,明確地表達了中國對發展、加強中歐關係的原則立場和鮮明態度。中國樂見一個團結、穩定、開放、繁榮的歐洲,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今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指出,中國和歐盟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國重視歐洲戰略地位和作用,一直將深化對歐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同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會晤。歐盟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和中國是合作伙伴,歐中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但回顧以往,觀察當今,歐中關係並非一帆風順、陽光燦爛。雜音、逆流、暗潮始終不斷,陰雲難以消散。目前看,影響歐中關係的負面因素,主要存在於三大方面。

一是歐洲、歐盟一些人自以為高人一等,唯我獨尊,不肯摒棄傳統思維、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總是以自己的眼光、標準、尺度和心理來看待中國、衡量中國,對中國說三道四,甚至橫加指責,不顧中國的國情、社情民意和歷史文化傳統。

其實,當今的歐洲該深刻反思了,歐洲很多國家內部極端思潮氾濫,並由此帶來種種亂象,不僅造成了歐洲的分化、分裂,也導致了很多歐洲國家的政治困局、經濟下行、社會動亂,民心渙散。歐洲和歐盟最應該關注和著力破解的是自己面臨的一系列緊迫問題,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制度、意識形態和宗教、民族政策等究竟存在哪些病根,為自己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眼睛向外瞎折騰。當然,有些歐洲議會議員多次到中國,對中國是瞭解的,也是友好的。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議員接受中國記者採訪

二是歐洲一些國家和一些人戴著有色眼鏡,出於冷戰思維,懼怕中國的進步發展,不願看到中國的崛起壯大。對於中國的經濟成就、科技進步、創新發展、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擴大,感到焦慮擔憂,對中國的投資滿腹狐疑,對中國製造業的提升感到害怕,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猜疑和抵制,甚至把中國與中東歐和中南歐國家的“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看成是對歐洲的威脅。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歐中戰略前景》。報告雖然也承認要與中國合作,但把中國列為5G等關鍵領域的“經濟競爭者”和政治上“系統性的對手”,這與此前美國發表的安全戰略報告的腔調有些相似。

此外,歐洲對於中國的對歐投資,也變得越來越警覺,甚至以所謂的安全為名,在不少方面悄悄地關門上鎖。在知識產權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與大西洋彼岸遙相呼應。

三是歐洲和歐盟受到外部因素的深度影響。歐洲與美國有矛盾、有分歧,甚至不時互懟,但在根本利益上,在美國加緊挑撥、拉攏、利用、脅迫的大背景下,歐洲經常好了傷疤忘了疼,是非不分,與華盛頓走到一起。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慕尼黑歐安會上批評美國

人們注意到,最近華盛頓在繼續逼迫歐盟對美放開市場的問題上,因中美經貿摩擦和美國2020年總統競選來臨,華盛頓出於策略考慮,適當放鬆了對歐盟的壓力,歐盟的對華態度也因此發生了某些變化。最近歐洲一些國家和歐洲議會在新疆、香港問題上的卑劣動作,不是偶然的。而這種冷戰思維和西方聯盟下的戰略與策略互動,將會長期存在,這是歐中關係不得不面對的複雜性。

馮德萊恩掌權後,歐中關係將會如何演變?

視頻截圖:歐洲議會

馮德萊恩與美國關係密切,與北約關係密切,對華有成見和偏見,加上歐洲議會的極端勢力對其有很大的牽制,這位新主席上任後,歐洲、歐盟對華態度乃至歐中關係的走向走勢,大概率不必猜測。但歐中關係的發展,並非完全取決於對方,變局之中、現實之下、利益面前,相信馮德萊恩領導的歐盟,會根據實際需要和利益考量,加以調整。

而對中國而言,只要堅持對歐關係的既定方針,著力辦好自己的事,掌握國際戰略的主動權,就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來應對歐中關係的風雲變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