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鋒:歐洲正放棄對美幻想,變得清醒

歐洲 華為公司 經濟 金鋒 Google 法律 法國 德國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9-05-31

近來的輿論顯示,歐洲正越來越焦慮地注視著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歐洲原本以為可以置身其外,有些人甚至幻想從美國打壓中國的過程中得到些好處,但隨著貿易戰不斷升級,不斷向科技領域擴散,對華為的“封殺”甚至已經傷及很多歐洲公民的個人利益。許多分析人士包括政府代表逐漸意識到,貿易戰是美國唯我獨尊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中歐經貿高度融合,美國若能“征服”中國經濟,也就能掌握歐洲經濟的命運。在歐洲戰略研究界,華為事件近來正成為透視美國新霸權的經典案例。

首先,美國一再宣揚華為受中國政府控制,從事間諜活動,威脅了美國及盟友國家安全。事實卻是,儘管歐洲一再呼籲,美國至今仍不能提供任何支撐其指控的證據。美國政府通過立法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的網絡公司和通信設備製造商那裡獲取大量涉及世界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數據,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都留有“後門”,甚至大肆監聽盟國領導人的電話。歐洲的監管機構和媒體反覆確認,華為沒有美國產品那樣的“後門”,美國的無端指責導致各國對華為不斷進行最嚴格的審核,可以說華為已經是國際上至今為止受到檢驗最多最嚴苛的公司之一。

其次,美國曾經被歐洲認為是世界自由經濟的榜樣,是市場經濟的典範。然而,美國政府對華為的一道“封殺令”就迫使谷歌這樣的企業巨頭迅速斷絕與華為的供貨關係,雖然自己也將為此蒙受巨大的商業損失,但不得不屈從美國政府的威逼。在數字互聯的時代,市場經濟越來越不再是人們想象的市場主導,而是被少數幾個數字網絡企業寡頭分割,歐洲各國的網絡世界早已屬於谷歌、亞馬遜、臉書和推特們,雖然不斷出現這樣那樣的糾紛,但歐洲人還是接受了美國企業分割歐洲數字網絡市場的現實,只要它們依法經營就行。華為事件卻讓歐洲看到了故事的另外一面:在美國國家利益面前,所有美國企業都只是美國政府的工具,而那個美國利益是可以由總統個人定義的。一個可以由總統個人定義國家利益的國家和一個隨時可以由政府以法律名義令行禁止的經濟體系,你還能相信它是歐洲理想中自由經濟的典範嗎?

再次,歐洲人曾經為自己是“非武力文明力量”而自豪,致力於推進國際關係的“法制化”。然而,歐洲人看到眼前的事實卻是,經由國際法程序確定、涉及歐洲切身利益的伊核協議被美國撕毀,正成為名存實亡的“廢紙”;歐洲人還看到,華為遵守歐洲法律,切實“開源”透明地為歐洲提供5G服務,推進歐洲數字進步,但美國政府卻將華為“非法化”,不僅四面封殺,還要逼迫歐洲各國屈從美國圍毆華為,誰不順從,美國就“很難保障其安全”。美國正試圖重新強行定義歐洲和各國努力推動的國際關係法制化和規範化進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今天是華為,明天是誰?法國的阿爾斯通因所謂違反美國國家利益倒下了,那德國的大眾和寶馬呢?

美國政府核心團隊的世界觀很簡單:世界根本上是一元的,就是美國獨尊,世界如果有二元,那就是美國以外要臣服美國或應該被美國征服的世界,最終目的就是美國獨大獨尊,美國以外的世界就是手段,不是目的,對歐洲也不例外。(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