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險勁過之。並廣學魏碑、漢隸。他善於師法古人,融會貫通,又能自出新意,終於形成了“結構險峻,筆法穩健,布白疏朗,莊重嚴謹”的歐體,其字體險勁清剛,不失沉厚之態。在章法佈局上,屬疏朗勻停一路,不徐不疾,一氣貫通。歐陽詢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完成了由隸、楷雜糅走向較完整的楷體,使矛盾的兩個方面達到了對立統一。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傳歐陽詢長得矮小難看,相貌似猴子。唐太宗宴近臣,相與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獮猴?”詢應聲曰:“縮頭連背煖,漫檔畏肚寒。只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時,長孫無忌與歐陽詢都是他的親信,但兩人長相各異。歐陽詢是瘦骨憐憐,再加上面相醜陋,如一個獼猴;而長孫無忌則是十分肥胖,如一個麵糰。每當兩人一起上朝,總是一道風景。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兄弟,兩人互諷調笑,太宗聽了,笑著說:歐陽詢歐陽詢,你也不怕皇后聽見? 歐陽詢反應極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懼皇后。於是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宋詩人劉克莊就用此典故,作詩贈給同樣貌寢的馬相士,“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的確,諸葛謹面似驢,歐陽詢面似猴,卻皆為一時之俊傑,而那些空有好皮囊的人,如今還有誰提及?

"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險勁過之。並廣學魏碑、漢隸。他善於師法古人,融會貫通,又能自出新意,終於形成了“結構險峻,筆法穩健,布白疏朗,莊重嚴謹”的歐體,其字體險勁清剛,不失沉厚之態。在章法佈局上,屬疏朗勻停一路,不徐不疾,一氣貫通。歐陽詢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完成了由隸、楷雜糅走向較完整的楷體,使矛盾的兩個方面達到了對立統一。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傳歐陽詢長得矮小難看,相貌似猴子。唐太宗宴近臣,相與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獮猴?”詢應聲曰:“縮頭連背煖,漫檔畏肚寒。只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時,長孫無忌與歐陽詢都是他的親信,但兩人長相各異。歐陽詢是瘦骨憐憐,再加上面相醜陋,如一個獼猴;而長孫無忌則是十分肥胖,如一個麵糰。每當兩人一起上朝,總是一道風景。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兄弟,兩人互諷調笑,太宗聽了,笑著說:歐陽詢歐陽詢,你也不怕皇后聽見? 歐陽詢反應極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懼皇后。於是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宋詩人劉克莊就用此典故,作詩贈給同樣貌寢的馬相士,“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的確,諸葛謹面似驢,歐陽詢面似猴,卻皆為一時之俊傑,而那些空有好皮囊的人,如今還有誰提及?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之父為歐陽紇,唐傳奇中無名氏所作的《補江總白猿傳》(宋時尚單行,今見《太平廣記》,題曰《歐陽紇》),說的就是樑將歐陽訖南征廣西,至長樂,深入溪洞,其妻為白猿掠去。紇殺死白猿,救回妻子,已孕,週歲生一子,“厥狀肖焉”。紇後為陳武帝所殺,子詢以江總收養成人,聰敏絕倫,“文學善書,知名於時”。明代王世貞評論時,就不信此事,認為:“大抵唐人喜著小說,刻意造怪,轉相擬述,豈非文華極盛之弊乎?吾黨但貴其資談,微供諧噱,安問其事之有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唐之傳奇文”一篇中提及《白猿傳》,也不免替歐陽父子不平,指陳《白猿傳》出自仇讎之手。(歐陽詢)“入唐有盛名,而貌類獼猴,忌者因此作傳,雲以補江總,是知假小說以施誣衊之風,其由來亦頗古矣。”想不到這種人身攻擊之文,居然還有後人附會。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又有生動的補記,說歐陽紇殺死的是神猴,猴骨葬於桂林附近的洞中,還能為妖,“每人至,必飛石,惟歐陽人來,則寂然,是知為猴也。”此猴妖似乎把歐陽族人看成自己的後裔,不獨歐陽詢,整個歐陽氏似乎都和獼猴沾上了不明不白的關係。

"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險勁過之。並廣學魏碑、漢隸。他善於師法古人,融會貫通,又能自出新意,終於形成了“結構險峻,筆法穩健,布白疏朗,莊重嚴謹”的歐體,其字體險勁清剛,不失沉厚之態。在章法佈局上,屬疏朗勻停一路,不徐不疾,一氣貫通。歐陽詢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完成了由隸、楷雜糅走向較完整的楷體,使矛盾的兩個方面達到了對立統一。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傳歐陽詢長得矮小難看,相貌似猴子。唐太宗宴近臣,相與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獮猴?”詢應聲曰:“縮頭連背煖,漫檔畏肚寒。只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時,長孫無忌與歐陽詢都是他的親信,但兩人長相各異。歐陽詢是瘦骨憐憐,再加上面相醜陋,如一個獼猴;而長孫無忌則是十分肥胖,如一個麵糰。每當兩人一起上朝,總是一道風景。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兄弟,兩人互諷調笑,太宗聽了,笑著說:歐陽詢歐陽詢,你也不怕皇后聽見? 歐陽詢反應極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懼皇后。於是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宋詩人劉克莊就用此典故,作詩贈給同樣貌寢的馬相士,“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的確,諸葛謹面似驢,歐陽詢面似猴,卻皆為一時之俊傑,而那些空有好皮囊的人,如今還有誰提及?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之父為歐陽紇,唐傳奇中無名氏所作的《補江總白猿傳》(宋時尚單行,今見《太平廣記》,題曰《歐陽紇》),說的就是樑將歐陽訖南征廣西,至長樂,深入溪洞,其妻為白猿掠去。紇殺死白猿,救回妻子,已孕,週歲生一子,“厥狀肖焉”。紇後為陳武帝所殺,子詢以江總收養成人,聰敏絕倫,“文學善書,知名於時”。明代王世貞評論時,就不信此事,認為:“大抵唐人喜著小說,刻意造怪,轉相擬述,豈非文華極盛之弊乎?吾黨但貴其資談,微供諧噱,安問其事之有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唐之傳奇文”一篇中提及《白猿傳》,也不免替歐陽父子不平,指陳《白猿傳》出自仇讎之手。(歐陽詢)“入唐有盛名,而貌類獼猴,忌者因此作傳,雲以補江總,是知假小說以施誣衊之風,其由來亦頗古矣。”想不到這種人身攻擊之文,居然還有後人附會。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又有生動的補記,說歐陽紇殺死的是神猴,猴骨葬於桂林附近的洞中,還能為妖,“每人至,必飛石,惟歐陽人來,則寂然,是知為猴也。”此猴妖似乎把歐陽族人看成自己的後裔,不獨歐陽詢,整個歐陽氏似乎都和獼猴沾上了不明不白的關係。

歐陽詢與獼猴

猿猴劫人間婦女為妻﹐古籍中已有記載。漢焦延壽《易林‧坤之剝》說:“南山大玃盜我媚妾。”其後西晉張華《博物志》等書更有較具體的描述。其實,人類婦女和猿猴通婚的記錄很多,著名的還有蜀中採花大盜玃。《古今注》說“猴五百歲化為玃”。玃能感覺女性的特殊氣息,然後悄無聲息地劫走,所以行客過往都要一起抓著根長繩。掠去的婦女如果不會生育,就是玃的終身伴侶;有懷孕的,它就抱送孕婦回老家。猴子猴孫出生後與人無異,都以楊為姓。

"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險勁過之。並廣學魏碑、漢隸。他善於師法古人,融會貫通,又能自出新意,終於形成了“結構險峻,筆法穩健,布白疏朗,莊重嚴謹”的歐體,其字體險勁清剛,不失沉厚之態。在章法佈局上,屬疏朗勻停一路,不徐不疾,一氣貫通。歐陽詢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完成了由隸、楷雜糅走向較完整的楷體,使矛盾的兩個方面達到了對立統一。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傳歐陽詢長得矮小難看,相貌似猴子。唐太宗宴近臣,相與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獮猴?”詢應聲曰:“縮頭連背煖,漫檔畏肚寒。只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時,長孫無忌與歐陽詢都是他的親信,但兩人長相各異。歐陽詢是瘦骨憐憐,再加上面相醜陋,如一個獼猴;而長孫無忌則是十分肥胖,如一個麵糰。每當兩人一起上朝,總是一道風景。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兄弟,兩人互諷調笑,太宗聽了,笑著說:歐陽詢歐陽詢,你也不怕皇后聽見? 歐陽詢反應極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懼皇后。於是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宋詩人劉克莊就用此典故,作詩贈給同樣貌寢的馬相士,“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的確,諸葛謹面似驢,歐陽詢面似猴,卻皆為一時之俊傑,而那些空有好皮囊的人,如今還有誰提及?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之父為歐陽紇,唐傳奇中無名氏所作的《補江總白猿傳》(宋時尚單行,今見《太平廣記》,題曰《歐陽紇》),說的就是樑將歐陽訖南征廣西,至長樂,深入溪洞,其妻為白猿掠去。紇殺死白猿,救回妻子,已孕,週歲生一子,“厥狀肖焉”。紇後為陳武帝所殺,子詢以江總收養成人,聰敏絕倫,“文學善書,知名於時”。明代王世貞評論時,就不信此事,認為:“大抵唐人喜著小說,刻意造怪,轉相擬述,豈非文華極盛之弊乎?吾黨但貴其資談,微供諧噱,安問其事之有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唐之傳奇文”一篇中提及《白猿傳》,也不免替歐陽父子不平,指陳《白猿傳》出自仇讎之手。(歐陽詢)“入唐有盛名,而貌類獼猴,忌者因此作傳,雲以補江總,是知假小說以施誣衊之風,其由來亦頗古矣。”想不到這種人身攻擊之文,居然還有後人附會。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又有生動的補記,說歐陽紇殺死的是神猴,猴骨葬於桂林附近的洞中,還能為妖,“每人至,必飛石,惟歐陽人來,則寂然,是知為猴也。”此猴妖似乎把歐陽族人看成自己的後裔,不獨歐陽詢,整個歐陽氏似乎都和獼猴沾上了不明不白的關係。

歐陽詢與獼猴

猿猴劫人間婦女為妻﹐古籍中已有記載。漢焦延壽《易林‧坤之剝》說:“南山大玃盜我媚妾。”其後西晉張華《博物志》等書更有較具體的描述。其實,人類婦女和猿猴通婚的記錄很多,著名的還有蜀中採花大盜玃。《古今注》說“猴五百歲化為玃”。玃能感覺女性的特殊氣息,然後悄無聲息地劫走,所以行客過往都要一起抓著根長繩。掠去的婦女如果不會生育,就是玃的終身伴侶;有懷孕的,它就抱送孕婦回老家。猴子猴孫出生後與人無異,都以楊為姓。

歐陽詢與獼猴

通過對人和黑猩猩的染色體組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區別只有1.5個百分點。科學家認為,自人類和黑猩猩從進化階梯分道揚鑣之後,他們還繼續保持曖昧關係達4百萬年之久。有科學家們想使人和猿猴雜交,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批准了一項祕密計劃,同意成立一家實驗室來造出一批力大無窮、大腦遲鈍、沒有痛感、能吃苦耐勞又不挑食的生物,打算培育出“活的戰爭機器”,同時又是“役馬”,一些在採煤礦井、西伯利亞建設工地和北極地區可以使用的廉價勞動力;也討論了可以用那些在實驗室培育出來的生物來做器官供體的問題。科學家伊里亞•伊萬諾夫此前做過不少各種動物雜交實驗,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此項重任便落到了他頭上。他在克里米亞新阿斯卡尼亞動物實驗基地曾培育過斑馬騾、大羚羊和半純種野牛,還使白鼠和鼠海豚、灰兔和家兔雜交。伊萬諾夫計劃的具體詳情直到80年後才由俄羅斯歷史學家予以公開,據說人猿雜交無果而終,有說法指出艾滋病就是禍起這一前蘇聯人與動物雜交實驗。當時做實驗的格魯吉亞的蘇呼米猿猴繁殖基地,一批從非洲運來有孕在身的黑猩猩和生下的孩子,都因得一種莫名其妙的病死去,其症狀很像今天說的艾滋病。伊萬諾夫因有辱使命而於1930年被捕,判了5年勞改,1932年3月20日莫名其妙死去。

"

作者:黎 荔

歐陽詢,字信本,唐初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卒於唐太宗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終年84歲。他幼小為江總收養,江教以經史文學。隋時曾官太常博士。入唐已是垂暮之年了,仕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他一生歷仕三朝(陳、隋、唐),而優秀書法作品,大都產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第一流書法家,並與虞世南、馮承素等一起受封為當時的最高學府——弘文館學士,專門傳授由各地精選來的書法研究生,從事藝術的深造。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險勁過之。並廣學魏碑、漢隸。他善於師法古人,融會貫通,又能自出新意,終於形成了“結構險峻,筆法穩健,布白疏朗,莊重嚴謹”的歐體,其字體險勁清剛,不失沉厚之態。在章法佈局上,屬疏朗勻停一路,不徐不疾,一氣貫通。歐陽詢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完成了由隸、楷雜糅走向較完整的楷體,使矛盾的兩個方面達到了對立統一。在我國書法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據傳歐陽詢長得矮小難看,相貌似猴子。唐太宗宴近臣,相與嘲謔,趙公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雲:“聳膊成山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獮猴?”詢應聲曰:“縮頭連背煖,漫檔畏肚寒。只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時,長孫無忌與歐陽詢都是他的親信,但兩人長相各異。歐陽詢是瘦骨憐憐,再加上面相醜陋,如一個獼猴;而長孫無忌則是十分肥胖,如一個麵糰。每當兩人一起上朝,總是一道風景。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兄弟,兩人互諷調笑,太宗聽了,笑著說:歐陽詢歐陽詢,你也不怕皇后聽見? 歐陽詢反應極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懼皇后。於是三人一起哈哈大笑。宋詩人劉克莊就用此典故,作詩贈給同樣貌寢的馬相士,“嫗貌何妨至輔臣,猴形亦有上麒麟。伏波眉目空如畫,不是雲臺劍佩人。”的確,諸葛謹面似驢,歐陽詢面似猴,卻皆為一時之俊傑,而那些空有好皮囊的人,如今還有誰提及?

歐陽詢與獼猴

歐陽詢之父為歐陽紇,唐傳奇中無名氏所作的《補江總白猿傳》(宋時尚單行,今見《太平廣記》,題曰《歐陽紇》),說的就是樑將歐陽訖南征廣西,至長樂,深入溪洞,其妻為白猿掠去。紇殺死白猿,救回妻子,已孕,週歲生一子,“厥狀肖焉”。紇後為陳武帝所殺,子詢以江總收養成人,聰敏絕倫,“文學善書,知名於時”。明代王世貞評論時,就不信此事,認為:“大抵唐人喜著小說,刻意造怪,轉相擬述,豈非文華極盛之弊乎?吾黨但貴其資談,微供諧噱,安問其事之有無。”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唐之傳奇文”一篇中提及《白猿傳》,也不免替歐陽父子不平,指陳《白猿傳》出自仇讎之手。(歐陽詢)“入唐有盛名,而貌類獼猴,忌者因此作傳,雲以補江總,是知假小說以施誣衊之風,其由來亦頗古矣。”想不到這種人身攻擊之文,居然還有後人附會。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又有生動的補記,說歐陽紇殺死的是神猴,猴骨葬於桂林附近的洞中,還能為妖,“每人至,必飛石,惟歐陽人來,則寂然,是知為猴也。”此猴妖似乎把歐陽族人看成自己的後裔,不獨歐陽詢,整個歐陽氏似乎都和獼猴沾上了不明不白的關係。

歐陽詢與獼猴

猿猴劫人間婦女為妻﹐古籍中已有記載。漢焦延壽《易林‧坤之剝》說:“南山大玃盜我媚妾。”其後西晉張華《博物志》等書更有較具體的描述。其實,人類婦女和猿猴通婚的記錄很多,著名的還有蜀中採花大盜玃。《古今注》說“猴五百歲化為玃”。玃能感覺女性的特殊氣息,然後悄無聲息地劫走,所以行客過往都要一起抓著根長繩。掠去的婦女如果不會生育,就是玃的終身伴侶;有懷孕的,它就抱送孕婦回老家。猴子猴孫出生後與人無異,都以楊為姓。

歐陽詢與獼猴

通過對人和黑猩猩的染色體組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區別只有1.5個百分點。科學家認為,自人類和黑猩猩從進化階梯分道揚鑣之後,他們還繼續保持曖昧關係達4百萬年之久。有科學家們想使人和猿猴雜交,20世紀30年代前蘇聯批准了一項祕密計劃,同意成立一家實驗室來造出一批力大無窮、大腦遲鈍、沒有痛感、能吃苦耐勞又不挑食的生物,打算培育出“活的戰爭機器”,同時又是“役馬”,一些在採煤礦井、西伯利亞建設工地和北極地區可以使用的廉價勞動力;也討論了可以用那些在實驗室培育出來的生物來做器官供體的問題。科學家伊里亞•伊萬諾夫此前做過不少各種動物雜交實驗,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此項重任便落到了他頭上。他在克里米亞新阿斯卡尼亞動物實驗基地曾培育過斑馬騾、大羚羊和半純種野牛,還使白鼠和鼠海豚、灰兔和家兔雜交。伊萬諾夫計劃的具體詳情直到80年後才由俄羅斯歷史學家予以公開,據說人猿雜交無果而終,有說法指出艾滋病就是禍起這一前蘇聯人與動物雜交實驗。當時做實驗的格魯吉亞的蘇呼米猿猴繁殖基地,一批從非洲運來有孕在身的黑猩猩和生下的孩子,都因得一種莫名其妙的病死去,其症狀很像今天說的艾滋病。伊萬諾夫因有辱使命而於1930年被捕,判了5年勞改,1932年3月20日莫名其妙死去。

歐陽詢與獼猴

人類有46個染色體,黑猩猩有48個,他們有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免疫系統,到目前為止,使人和類人猿(首先是大猩猩)進行成功交配而得出有生活能力的後代,均找不到任何科學根據。所以,一直以來,我對《補江總白猿傳》中所記歐陽詢家世有著極大疑惑,題名中“補江總”三字﹐意謂江總為歐陽紇友﹐紇死後曾收養詢﹐故備知其事﹐唯未作傳述其事﹐所以補之。說明這篇小說對歐陽父子同時進行攻訐,當是同時代的人所作,開了唐人以小說誣衊他人的風氣。

以小說攻擊異己,唐初已經頗為流行,《補江總白猿傳》即為一例。此舉極為下作。但是,也得承認小說故事趣味曲折,白猿自此成為中國奇幻文學中一個鮮明獨特的形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