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歐美電影 政治 亂世佳人 奧斯卡 黑豹 北青藝評 2019-01-27

在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中,均獲多項提名的《黑色黨徒》《綠皮書》和《黑豹》三部影片都涉及種族問題,表徵著這屆奧斯卡愈發明顯的價值取向,《黑豹》也因此打破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宿命”,成為首部入圍最佳影片的漫威影片。提名名單的“遺珠”也不少,此前呼聲頗高的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土耳其名導演努裡·比格·錫蘭的《野梨樹》和頗具爭議的拉斯·馮·提爾的《此房是我造》等都無緣獎項。

曾經執導過《為所應為》《黑潮》《叢林熱》等電影的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攜新作《黑色黨徒》入圍去年戛納主競賽單元,最終敗給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得到評委會大獎。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黑色黨徒》

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一名黑人警官的故事。剛一開場,一條非常戲謔的俚語字幕就表明,“這部電影改編自一件非常非常扯淡的真事”,讓人不禁想起《焦點新聞》開頭那句“如有雷同,絕非巧合”,嚴肅裡帶著諷刺,讓人忍俊不禁。片中,男主角羅恩·斯塔爾沃斯(約翰·大衛·華盛頓飾)順利通過面試,成為了當地第一名黑人警官,而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打入當地的黑人學生聯合會,探聽黑豹黨(黑人激進運動組織)在聯合會中的宣傳情況。在這個過程中,他聽到了激動人心的演說,並且和學聯女主席之間產生曖昧情愫。

剛一完成任務,他就被上級調入了情報組,而且馬上搞了個大事情,以自己的真名實姓打電話給當地的3K黨,請求加入這一白人種族主義激進組織。雖然羅恩確實是認真的:他想要打入這個組織的內部,但一個黑人要求加入3K黨仍舊是一件“非常非常扯淡的真事”。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和他的同事福利普·季默曼(亞當·德賴弗飾)合作完成這一工作,前者負責電話溝通,後者負責真人現身。但問題是,季默曼本人也是猶太裔,如果被3K黨成員當場發現,面臨的就是殺身之禍。於是,影片就在一種幽默和驚悚並存的詭異氣氛中前進,一方面是黑人警官羅恩·斯塔爾沃斯不斷獲知聯合會活動的消息,另一方面是他和同事在3K黨中獲取其機密信息,最終破獲了一個大案。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為了在3K黨中自保並不斷接近核心成員,兩名警官必須表現得極為激進才能獲得認可,不管是言論還是行為。如果3K黨成員發表了一通侮辱黑人或猶太人的言論,他們只能說得更絕,比如3K黨人說:“集中營從沒出現過,就是一個謊言。”警官就會義正詞嚴地反駁他:“你嗑藥了嗎?大屠殺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美的事情!”這樣一句話出自猶太人之口,既給觀眾帶來非常強烈的喜劇效果,同時也開始讓他面臨身份認同的考驗:以前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種族問題的存在,現在得靠天天罵自己才能活下去,巨大的身份撕裂讓兩名警官意識到種族的界限,而作為警官,他們的任務就是要避免這種撕裂蔓延到整個社會。

其實如果只到這裡,《黑色黨徒》也不過就是又一部黑人電影,頂多是一部話題之作,何以當得起戛納評委會大獎的殊榮呢?斯派克·李這部電影的特異之處就在於,他並沒有單純地講述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而是從更多的方向和層面上對美國曆史上黑人與白人複雜的政治社會互動進行了呈現。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比如影片一開頭,導演就引用了一段《亂世佳人》的片段。無論是對美國人還是全世界電影愛好者來說,《亂世佳人》顯然都是一部地位不容動搖的經典作品,但斯派克·李卻在這裡提出了一個長久以來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我們看到,這一片段運用抒情的、史詩的、全景式的方法所展現的,不是北方軍隊的勝利,而是南方邦聯部隊的潰敗;女主角斯嘉麗嘴裡說出的,也是一句“上帝啊,救救邦聯吧!”而不是“上帝啊,黑人解放啦!”在片段結尾處,拉高的鏡頭還對準了歷史上美國南方邦聯的旗幟——但是,上帝真的應該“救救邦聯”嗎?如果說南北戰爭正是圍繞是否廢除奴隸制而打響的,那麼南方奴隸主和他們的部隊,值得這樣的拯救和抒情嗎?換句話說,《亂世佳人》拍攝手法所體現的道德倫理,不正是白人至上主義嗎?

同樣有趣的是銀幕背後發生的事情:《亂世佳人》中黑人保姆的扮演者海蒂·麥克丹尼爾斯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表演獎的黑人,這在1940年無疑稱得上一項“壯舉”。然而,這種表面上的進步中,又蘊含著實質上的保守:這位女演員所扮演的,恐怕並不是真正的黑人女性,而是白人眼中的黑人女性,是被歪曲甚至醜化的黑人形象——她們通常身體肥胖、口音濃重、忠實如狗……這樣的形象獲得表演獎,到底是想對黑人高超的表演水平的嘉獎呢?還是想強化一種刻板的黑人形象呢?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亂世佳人》

與之類似,同樣展現美國南北戰爭歷史,由大衛·格里菲斯拍攝的、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也以不同方式多次出現在《黑色黨徒》中:先是作為投影出現在片頭,然後作為“影中影”被3K黨成員觀看,“平行蒙太奇”和“最後一分鐘營救”兩種被格里菲斯運用得爐火純青的敘事方法也被斯派克·李完全化用到自己的電影當中。然而我們也知道,《一個國家的誕生》也為美國的種族主義站臺,甚至在歷史上助長了3K黨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上看,斯派克·李在《黑色黨徒》裡對很多電影的引用,都是意味深長的,他試圖向觀眾表明,電影既是歷史的影像,也是影像的歷史;每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或一種電影美學背後,無不存在著一種關於現實世界的主張,甚至就是鮮明的政治主張。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一個國家的誕生》

這裡就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如果一種政治主張完全是反人類的,那麼觀眾和作者又該如何看待其指導下創作出來的電影作品?這種作品所反映出的電影美學觀念,是否應該和政治主張一道,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斯派克·李也通過影片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非但沒有在影片中倡導以暴制暴,還對激進的黑豹黨和3K黨都有所警惕,非但沒有反對平行蒙太奇,甚至還在全片最重要的地方用上了它,並且成功增強了影片的效果。應該說,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黑色黨徒》所倡導的都是一種政治和美學上的共生,完全不像很多人提到的那樣,是一個“激進的黑人宣言”。

對比之下,去年漫威電影《黑豹》正是致敬了“黑豹黨”這個名字,雖然影片所宣揚的並非“以暴制暴”,但也很難稱得上是“平等共生”,尤其是當馬丁·弗瑞曼飾演的白人特工臣服於黑人國王的時候,或者,當瓦坎達國王來到聯合國,睥睨一群白人的時候,我們立馬就明白了,《黑豹》所投射的不過就是所謂白人世界的“倒影”,是一個“黑人至上主義”的烏托邦,這種對種族問題的理解,比斯派克·李低了好幾個段位。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黑豹》

誠然,《黑色黨徒》是一部描寫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種族矛盾的電影,但很值得玩味的是,電影一方面並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時間(雖然從服裝和造型上還是有年代感的),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大量有關當今美國種族情況的指涉,比如黑人警官說:“美國永遠不會選出大衛·杜克這樣的人當總統吧?”他的上司則回了一句,“作為一個黑人,你還是太天真了,趕快醒醒吧。”更明顯的是在結尾,斯派克·李直接插入了一段特朗普召開新聞發佈會的片段,暗示其對激進種族主義行為的袒護,這使得影片對白人中心主義的探討完全覆蓋了從《一個國家的誕生》的1915年到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後的一百年時間。斯派克·李藉此表明,無論是在影像中還是歷史上,種族主義從未消失過。

影片結尾,一切證據都被銷燬,警局的預算也被縮減,斯派克·李並沒有說明箇中原因,但我們還是隱約感覺到其中作祟的“白色幽靈”。幽靈從上世紀10年代一直延續到最近,依舊沒有散去。就在2019年開年,第76屆金球獎將最佳音樂/喜劇片的殊榮授予《綠皮書》,結果獎盃還沒焐熱,主演維果·莫騰森就在一次映後問答時,不過大腦地提到了帶有侮辱性的“黑鬼”(nigger)一詞。消息立馬引發了巨大爭議,雖然莫騰森此後一再致歉,但這個“口誤”恐怕還是會對“衝奧”大熱《綠皮書》造成一些實質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想要讓當場凝固的空氣融化,驅散白色的幽靈,恐怕又需要一些時日了。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綠皮書》

文| 圓首的祕書

本文刊載於2019年01月25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C4

《黑豹》《黑色黨徒》《綠皮書》:黑人電影大火,遠不止“政治正確”這麼 簡單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瓷器:三個怪咖皇帝造就了風靡世界的“重口味”

尹鴻:文化生活的自由是經濟繁盛的精神動力

有“公共記憶”的文學作品為什麼越來越少?是作家掉鏈子還是這屆讀者不行?

11篇小說獲獎血債累累,好幾位作家殺死了主人公:這次匿名作家的“文學格鬥”誰是贏家?

張雲雷們的熒光棒相聲能挺多久?

藝術本來就是詐騙?

誰不曾幻想過人生倒帶重來?假如可以有四個平行的人生……

它很輕鬆,所以我們忘了裂痕從未真正癒合,只是被匆匆遺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