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歐美電影 奧斯卡 樑文道 Netflix 美劇 看理想vistopia 2019-02-23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個週日就是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的日子了,但這一屆,似乎一直風波不斷。

先是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想要增設一個“爆米花奧斯卡”獎項,結果因為招致大量反對而放棄;

然後是頒獎禮主持人凱文·哈特因為曾經的不當言論而主動請辭;

再接著,學院又“作妖”似地宣佈把其中幾個稍微次要的獎項放到廣告時段頒發,這一下又引起了行業和好萊塢大佬的激烈反對,李安、昆汀、布拉德·皮特等人紛紛簽署聯名公開信,迫使學院“收回成命”。

事情還不止如此,大家最關注的,當然是哪些影片被提名了,哪些影片最終會得獎,於是我們看到,今年出現了第一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超級英雄電影,今年也出現了一部史上最有可能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體電影……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插畫家Olly Gibbs為本屆奧斯卡提名影片設計的個性化小金人

前者收到的眼球相當多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後者。相信聽完這一期《八分》,等到本週日最終大獎揭曉之時,不管花落誰家,你都能會心一笑。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講述 | 樑文道

來源 | 看理想微信公眾號(ID:ikanlixiang)

1.成功衝出美國影院的電影

我其實沒有那麼關心奧斯卡,但是我喜歡電影。儘管已經有很多人討論,你也或許略聞一二,但我覺得今天還是值得談一談這部超級大熱門電影:《羅馬》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首先此片最值得關心的是,如果它真的獲獎,它不只是第一部用外語、第一部從頭到尾講西班牙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注: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它還是第一次由當代互聯網的流媒體公司,打破美國傳統老牌studio的壟斷,這家公司就是Netflix。

Netflix雖然目前還未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但它已經是國內很多視頻平臺效仿的對象。

它覆蓋了全球190個國家,有一億三千萬訂戶,每年用80億美金的預算自己製作、生產節目,以及購買版權,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互聯網時代一家超級無敵的流媒體公司

Netflix的經營模式不用多說,網上都能查得到,我作為其中一名用戶,更想談一談體驗——的確是非常好。很奇怪的是,在Netflix看影片非常流暢,在同樣的網速環境下,它的影片效果與素質勝過很多其他平臺。而這,無疑依賴於它所擁有的一支極其強大、優秀的技術團隊。

Netflix當年的成名作就是自制影劇《紙牌屋》,而且不像傳統的電視劇播放模式一集一集地推出,而是一口氣將整季節目全丟上網,這些做法打破了很多行業傳統的行規,偏偏又非常迎合新時代的觀賞需求和體驗。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一回它全力支持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電影《羅馬》,其實題材各方面來講都非常冷門,也可以說是一次很大膽的決定。

這部電影如果放在好萊塢,1500萬美金的預算,不算什麼大事,然而考慮到這整部電影是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拍攝,用的都是當地演員,從頭到尾講的是西班牙文,而且是黑白片拍攝,沒有一點配樂,其中的女主角還是素人演員,在這個情況下要投1500萬美金,很不容易。

哪怕卡隆這樣一個金像獎級別的大導演,一個墨西哥非常受關注的中生代大導演,他要在好萊塢拿到這筆錢也不容易。

然而,Netflix慧眼識英雄,願意支持他。眼看著Netflix就要得到它的回報了,這個回報就是剛才說的——能夠在金像獎裡捧回一連串的獎盃。

這件事情其實是對影視行業一次巨大的衝擊。

其實全世界沒有幾家影院上映《羅馬》,在美國基本是寥寥可數,僅有幾間電影院放映,最主要的播放渠道則是Netflix自己的平臺。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也就是說,現在有一部電影,它不用在影院播放,只在互聯網上播放,都能夠參加奧斯卡的評選活動,當然會在美國惹起一些爭論。

一些老牌影人,比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他就曾經批評過去幾年的這種趨勢,因為Amazon亞馬遜也在幹類似的事情。

亞馬遜兩年前曾出品一部非常好的電影——由亞馬遜出版、投資、發行的《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裡得到了兩座獎盃,當時斯皮爾伯格就說:

一部電影沒有在影院,沒有在一種恰當的環境下,讓觀眾去欣賞它、感受它,反而在互聯網上,讓你在電視、iPad,甚至手機上面來看,然後再在正式影院播出,可能播一兩週、少數幾家影院,這樣的電影它能夠被稱作“常規電影”嗎?它頂多是部“電視電影”,TV movie而已。

可不管怎麼說,好像時代的潮流就是這樣。想想看,你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地進電影院裡,正正經經地看過一部電影?

當然今天在中國,進影院看電影又重新成為潮流,這是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我們稍候再講。但是今天大部分人對電影的觀賞經驗,說不定都已經是來自家裡的電視、電腦,甚至是手機屏幕了。

那麼在這個時候,把電影首先放在這種環境下播放,又有什麼不行?因此很多人說,這一回Netflix可能會徹底改變美國的傳統影院發行制度了。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2.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其實《羅馬》這部電影之前就已經得到了一個在我看來更加重要的獎項,那就是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電影到底有多好就不需要再跟大家多說了,只補充一兩個“噱頭”。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我在看的時候,就在想女主角怎麼能夠演得那麼好?我就沒見過這位演女傭角色的演員,我也看過一些墨西哥電影,沒見過她,後來一查才發現這個演員雅利扎·阿巴里西奧 (Yalitza Aparicio),原來是第一次參與任何形式的演出。

她過去沒有演過校園話劇,甚至她是一個墨西哥的原住民,剛剛大學畢業,主修的是兒童學前教育,自己跑去試鏡,沒想到一選就選中了她,真讓人吃驚,你要去看那部電影才知道她演得有多好。

說回挑中她的導演卡隆,在這部電影裡也採用了很多獨特的拍攝方法,比如整個電影是按照劇本順序拍下來的。

我們通常看到的電影順序,絕對不是真正拍攝的順序。因為從成本、場景、演員配戲各方面的角度考慮,很多時候是一場一場組合著來拍的,不可能完全按照劇本順序拍,只有非常少數電影才會這麼做。而1500萬美金的製作,對於一部獨立電影而言已經非常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按順序來拍一部片子,可以說是相當罕見的。

這部電影的拍攝風格也相當有意思——

《羅馬》是一部一開始就會讓你注意它的電影,它是部黑白片,但是讓人尤為注意的地方是,當前三個鏡頭結束之後,它進入到了一個室內場景,也就是電影裡面的家庭。那家人的生活環境,它用三個鏡頭做了一個開場的交代。

第一個鏡頭拍到女傭從室外庭院走進家裡面,跟著她要上樓梯,好像要打掃環境。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第二個鏡頭就在二樓,她在一個相當大的空間裡面,在幾個房間之間來回收拾床單,收拾衣服,要預備拿去送洗。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第三個鏡頭我們又回到了樓下,看到她把一些衣服抱下來,急急忙忙出門要去接她主人的小孩子放學。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三個鏡頭有什麼特點?第一,我們注意到鏡頭用的是一個很大景深的廣角鏡頭,把整個室內的生活場景拍得相當寬闊,甚至是壯闊。

這並不是很常見的處理方法,廣角鏡通常是要拍雄大的風景,但是放在室內,當然過去也有些導演例如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做過,但這並不是常見的做法,十分特別。

第二,更特別的是,你注意到這個鏡頭有緩慢的引機運動,是一個橫移鏡頭,很緩慢地把鏡頭從左到右掃一遍,樓下掃一遍,樓上掃一遍。

第三個特點是,橫移的時候鏡頭的景框不是跟著演員的移動走,雖然我們仍然看到演員在這裡面活動,但是這個鏡頭並不是百分百跟著她的。

這三個鏡頭綜合起來產生了感性上一種什麼樣的效果呢?第一個效果就是,讓觀眾從這一剎那開始,就意識到自己是很難投入這部電影的。很有趣,對不對?

之前說過,卡隆導演很懷念他在墨西哥的童年環境、他的家庭往事,尤其很懷念在他家工作過的女傭的故事,他要為女傭和他的家庭拍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面,男人都不是很理想。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不是讓你深入到角色身邊,乃至於代入他/她的位置去感受他/她的哀慼、喜樂——相反的,導演從一開始就不想你太投入,他要給你一種距離感。

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種距離感,因為那種鏡頭運動都不是一些自然的、視線的運動,它那麼的不自然,使得你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鏡頭的存在;由於你意識到了鏡頭的存在,就產生了一些像布萊希特所說的間離效果(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Bertolt Brecht,德國著名戲劇家兼詩人。間離效果要求“觀眾不再有‘自己作為真實事件的隱形觀察者’的錯覺”

3.阿方索·卡隆的自我“反常”

觀眾一開始就看到了,這部電影其實並不想感動你。

加之,它沒有配樂,沒有非常誇張的情緒表達,它只想跟你保持一定的距離,那是一種“中距離”,而在整部電影裡面我們果然也看到了很多中遠景鏡頭。

問題來了,要拍這麼一個自己很懷念的童年故事、家庭環境,為什麼不是很溫馨的回憶,而是要跟它保持距離?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就讓我想起華人世界一位大導演侯孝賢,其中一部早年非常優秀的作品就是《童年往事》

《羅馬》可以說墨西哥版本的《童年往事》,侯孝賢對待他所描述的童年懷念,幾乎也是採取同樣的態度,就是保持距離地、很客觀地去觀察。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種感覺就好比一個人翻看以前老式的那種相片薄回顧往年,過程中是一頁一頁地看那些照片,是有點距離的,好像站在了一個經過時間剖析之後、一個遙遠的位置去回看你的過去。

所以這部電影很奇怪,很多人說看了很感動,但那種感動不是一般我們熟悉的套路,它是讓你在距離之外,對這個家庭有一種觀察,但是觀察本身又是那麼和緩,彷彿一個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的天使,帶著愛憐的眼神來看這個家庭將要發生的悲劇一樣。

這樣的一種觀看,幾乎是一種帶著悲天憫人的態度的觀看。

當然除了剛才說的這種鏡頭馬上提醒你“這是一部電影”之外,它的長鏡頭運用也很精彩,以至於你明顯覺得這個導演非常高深地在秀他的長鏡頭功力。本來阿方索·卡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人類之子》、《地心引力》兩部作品都有非常著名的、精巧複雜的長鏡頭設計。

但是這一回不一樣,他的長鏡頭幾乎是最簡單緩慢的那種長鏡頭。

比如電影接近末尾時,媽媽帶著幾個小孩與女傭,跑到一個海灘度假勝地去度假,其實是因為那幾天拋棄他們的老公要回家收拾東西。她在這個本應很愉快的旅程中告訴了孩子們事實的真相——你們的爸爸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這個片段裡有一幕非常重要:小孩們在沙灘上玩,有兩個小孩不太會游泳,被海浪衝了出去,同樣不會游泳的女傭就冒險去把他們救回來,擁抱到沙灘上,然後終於這時候,女傭吐露出自己最傷心的一段事情,這一家人連著女傭緊緊地抱頭痛哭。

這段很明顯地說出了一個現象,我們在電影裡一直能夠觀察到,就是這家人對待女傭,是真的把她當家人,女傭對待這個家庭,也的確是把那些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關係非常親切。

這一幕的長鏡頭,從沙灘上往海邊移出一點,再移回去,看到媽媽說她要去給車子上潤滑油,待會回來,然後鏡頭再出去,看到女傭跟一個小男孩在聊天,大概也就是導演小時候,此時女傭看到沙灘上有些東西不對勁,跑出去,鏡頭跟著出去,再出去,我們這才知道另外兩個小孩在海上發生危險了。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女傭就迎著海浪一步一步走出去,越走越深,鏡頭一直跟著,迎著浪一直拍出去,再拍到她把孩子們救回來,到了沙灘上面,大家相擁而泣。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其實這段拍攝,說起來好像只是這麼一來一回,但難度相當高。你會發現,其實你不太能注意到這是個長鏡頭,因為鏡頭的運用那麼自然,又讓你覺得你是跟著情緒走的。所以電影裡出現了兩種很特殊的情況:

有時候是為了讓你不要過度投入情緒,好像是要讓你關注到這些人物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與空間裡運動的,想讓你知道這些人物所活著的房子、環境、時代是什麼樣的;但有時候,它又會不動聲色地讓你產生情緒,跟著裡面的人物情緒走。

這兩種處理方法常常夾雜在一起,為這部電影帶來了一種非常有趣味的節奏感

4.在電影院觀影,其實是一種冒險

這部電影很奇怪,它是一部在流媒體上首映、投資很大的電影,居然會被允許用黑白的方式來播放,而且是一個發生在墨西哥70年代背景下,大家並不熟悉、非常個人化的小故事。

第二個奇怪點在於,它在互聯網上播放。可是根據我自己的觀影經驗,它其實特別適合在影院觀看。

Netflix在美國做了很仔細的要求,它要求用70mm膠片來放映,影院一定要有Dolby Atmos這樣的音效設備,諸如此類嚴格的規定,使得願意配合的影院非常少,大部分人還是在電視或者電腦上看的。我很幸運是在香港影院看到,我敢告訴你,那完全是兩回事。

在電影院用闊銀幕的標準來看這樣一部黑白片,感覺簡直太震撼了。

因為這部電影拍得十分細緻,經過很高效率的數碼修復與數字處理,你會注意到黑白片的灰度有相當豐富的層次,那種體會真的是要在大屏幕上才看得到的。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但是這樣一部適合大屏幕播放的電影,卻偏偏是由流媒體首先提供出來。這讓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的觀影經驗,我的童年往事,跟現在很不一樣。

現在手機上都能看電影,可是我們仍然喜歡去電影院,就是因為電影院經過時代的淘洗,逼著它表達出電影院與一個人在家孤獨地對著屏幕看電影有什麼不一樣,不一樣就是:它要給你更好的環境。有豪華的沙發,有酒水供應,甚至有美食,以至於你覺得不是去看電影,而是去享受一種特別的體驗。

但我小時候那些電影院真的很破爛,凳子常常被人劃破,沙發裡面的棉花會跑出來,有的時候直接是木板凳,在一些電影院裡夏天看戲是沒有冷氣的,你可以想象是開風扇的。影院外面很多小吃攤,可以買烤魷魚、臭豆腐,到電影院裡面去邊吃邊看,甚至那時候電影院還能抽菸。

我記得當年在香港看電影,有時候看到黑幫片裡銀幕上的大樓,比如說發哥點根菸很酷,影院底下就有無數的星火閃起,因為這時候所有的菸民觀眾看到發哥在抽菸了,也忍不住來一口,整個影院煙霧繚繞。

但是我好懷念那樣的觀影環境,那麼庶民、那麼隨意,但更重要的是什麼?在電影院裡看電影,和自己在家或者幾個朋友家人看,最大的分別就在於,跟一群不認識的陌生人,在漆黑之中他坐你隔壁左右,那個時候我們為了熒幕上的事情,有時候會動出真感情,或者笑或者哭。

想想看,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在幾百個你不認識的人中間,在哭泣,在流淚,或者忘形地哈哈大笑?只有在黑暗的電影院裡面才會。

一部好的電影,特別是那些“逼出真我”的藝術作品,永遠會逼迫我們展現出自己最真實、最柔軟、最脆弱的那一面。

好的電影能夠呼喚出我們的這一面,當我們這面被呼喚出來,有時候是帶著強烈情緒的。而那種情緒的表達,我卻居然能夠在一些並不認識的人身邊表達出來,在一群跟我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我平常認識的話可能會不喜歡的人中間,我居然把我的真我拿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看電影,它是一種冒險。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所以看到Netflix出資拍出了這部在流媒體上面播放的《羅馬》,我覺得好弔詭。

這是一部能夠“逼出真我”的電影,是一部最適合在影院觀看的電影,可是它偏偏有可能是第一部沒有在影院首映,而可能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電影。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樑文道談奧斯卡熱門《羅馬》:一部不想感動你的電影

*本文原發於【看理想】微信公眾號,請勿以其他形式擅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