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奇女子:

沒有她,中國就沒有《紅樓夢》;

沒有她,世間將是一片汪洋;

沒有她,就沒有人類的誕生;

她,就是創世女神——女媧。

女媧好像大家都很熟悉,可是真的瞭解嗎?

女媧的來歷是什麼?

她與伏羲真的是兄妹亂倫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探尋這位世上最偉大的奇女子。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一、女媧的神話——母神崇拜

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女媧是創世母神。關於女媧的記載最早見於屈原《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注:"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

屈原發出驚天一問:都說女媧造人,是誰創造了女媧?可見,當時關於女媧造人的神話已經廣為流傳了。東漢王逸在註釋中說,傳言女媧是人頭蛇神,一天能孕育七十個(人,或者其他生物)。這一說法,最早來源於山海經。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郭璞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歐麗娟據此認為,女媧是眾神之神——是始母神。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然而,這位始母神不僅開創了神的世界,還創造了包括人在內的世間萬物。

傳說中女媧每日造一生物。據《北史·魏收傳》,晉朝議郎董勳《答問禮俗》雲:"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北宋《太平御覽》引《風俗通》:天地初開未有人,女媧搗黃土為人,力不暇,乃引緪於泥中以為人。富貴,黃土人也;貧賤凡庸,緪人也。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至此,女媧創世的神話完整了。她的形象是人面蛇身,擁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孕育了神明,又創造世間的生物。她先創造了雞、狗、豬、羊、牛、馬,最後用黃土造人。開始,她用黃土塑人,可是實在需要創造太多的人,太累了,於是就用繩子蘸黃土,甩出一個個人來。因為出身不同,人也有了貴賤之分。

女媧的神話,源於母系氏族社會,不知其父,只知其母。其"蛇身"的形象和"腸"相近,反映了先民最初的生殖崇拜。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二、女媧形象轉變——兄妹神話

隨著男權的確立和鞏固,原始神話漸漸向著與現實風俗趨同的方向演進。於是,女媧的至高無上的母神的地位下降了,和伏羲神話結合,變成了兄妹神話。

到了漢代,女媧常與伏羲共同出現,並且變成了伏羲的妹妹。

漢代應劭《風俗通義》說:"女媧,伏希(羲)之妹。"《春秋世譜》說:"華胥氏所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

在漢代的畫作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交尾圖案。在出土的漢代石畫、磚畫中,一般是"伏羲居左捧日,女媧居右捧月",根據我國"以左為尊"的傳統,已經可見"男尊女卑"的觀念融入神話之中。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女媧和伏羲的兄妹身份,結合女媧造人的神話,衍生了兄妹造人的神話。

伏羲、女媧以兄妹身份而結為夫婦共同創造人類的神話,最早見於唐代李冗的《獨異志》:"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在這個神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成熟封建社會的倫理觀念,和當時社會婚嫁習俗中的"卻扇禮"。

雖然這段神話的記載文字最早見於唐代,但應該在漢代已經形成了。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中,有一幅被巨人摟抱著的伏羲、女媧圖,伏羲、女媧手中各自拿著一扇狀物,分別擋住自己的臉面。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三、女媧的救世神話——對文學的影響

和女媧創世相比,女媧的救世神話對後世文化影響更為深遠。

關於女媧廣為流傳的補天神話最早的記載見於《淮南子》:"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猛獸食精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方極。蒼天神,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精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傳說往古之時,天裂了,女媧煉五色石來補蒼天,挽救了世界。自此衍生了"頑石"文化——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這一寓意的運用最早見於唐代詩人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霹靂劃深龍舊攫,屈槃痕淺虎新抓。苔黏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秋至莫言長矻立,春來自有薜蘿交。"。這是一首詠物詩,將天竺寺殿前的立石比喻為女媧補天剩下的殘片。開啟了"頑石"的先河。

清代曹雪芹的以此為神話背景,寫作了鴻篇鉅製《石頭記》,也就是《紅樓夢》。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紅樓夢》的主角賈寶玉,正是女媧補天剩下的"頑石"。

《紅樓夢》第一回寫道: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曹雪芹將原本的女媧神話進一步豐富,明確提及女媧為補蒼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補天石,而單單剩下一塊未用,塑造了一種"畸零"的形象,結合"無材不堪入選",賦予了賈寶玉天生的"逍遙""閒暇""不堪經濟學問"的基因。

當代的《仙劍奇俠傳》《花千骨》等許多小說、遊戲都有女媧神話的影子。

人是女媧造的,女媧是誰造的?

從遠古至今,女媧的神話故事歷經六七千年而仍然有著蓬勃的活力,她活在我們的文化中,成就一個又一個經典作品。雖然她的起源也許是原始部落的圖騰,也許是上古的天神崇拜,但到了今天,她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故事的奇女子。

(九微喵喵原創,喜歡請關注、收藏、轉發,歡迎留言交流)

參考文獻:

1.馬樂.女媧神話的"頑石"意象對《紅樓夢》的影響[J].文化學刊,2017(5):49-52.

2.吳玉佳.中國神話中女媧原型文化內涵的解讀[J].文化·文化產業論壇,2017(11):55.

3.歐麗娟.大觀紅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4.張春萍.中國神話中"女媧"職能與地位的變遷[J].品牌研究,2015年第(4):132-13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