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別看怒族的名字裡有個“怒”字,實際上怒族是一個特別熱情好客的民族。在怒族人家做客,是一種幸福,你會遇到一生中都不曾見到的真誠和友善!在火塘旁與怒族主人家聊天,接過一杯水酒,不必擔心是不是轉頭就要被收一百八一杯。新鮮綠色無汙染的食材,即使是用最樸實的手法烹煮,也美味的讓人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最早記載怒族的古籍,首推成書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地方誌《蠻書》。該書在《南詔界內途程》中寫道:“高黎貢山在主悄昌西,下臨怒江。”書中記載一條古道,這條古道是西漢時開闢,是我國通往緬甸、印度的官道和商道,經過怒江大峽谷之南的怒江古渡。因古道經怒江,此江的地理位置自然也非常重要,江名的來歷和含義引起古今文人的關注。根據元代地理志書記載:“蠻名怒江”,“潞江俗稱怒江,出潞蠻。”“蠻”,即古人對西南民族的統稱。“蠻名”,也就是說,怒江的“怒”是少數民族語。“潞”和“怒”雲南古今同音,“潞蠻”和“怒蠻”指同一個民族。這個少數民族是誰,根據元代及以後的古籍和各民族民間傳說,都說是怒族。古今文人和民間說法一致,說明所謂“蠻名”的“怒”字是怒族語的自稱,江名是因怒族而得。按古人的地理觀念,江流從怒族地方而來,冠之以族稱,也順乎常理。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怒族總人口為37523人,他們在瀾滄江及怒江兩岸生活的年代已很久遠。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原碧江縣普樂鄉的怒族老人能夠背誦出61代家譜,並且自稱他們是在20代先人時,從蘭坪縣的彌洛衣地方遷居到怒江的,進人怒江地區有41代的歷史。原碧江縣第9行政村的怒族老人能背誦自家41代的家譜。根據怒族人自己的敘述,如果每代人以25年計算,61代人共經歷了1525年,41代人共經歷了1025年。這僅就怒族人記憶所及的家譜來看,實際他們的歷史絕不止此。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自稱“怒蘇”(瀘水)、“阿怒”(福貢)、“阿龍”(貢山)和“若柔”(蘭坪)。他們可能有兩個來源:瀘水縣(原碧江縣)一帶怒族自稱“怒蘇”,與今日大小涼山的彝族自稱“諾蘇”音義均相同,元代文獻把他們和今西昌、昭通一帶的彝族就統稱為“廬鹿蠻”,而福貢、貢山縣的怒族則可能來自怒江北部貢山一帶自稱為“阿龍”或“龍”的古老居民。這部分怒族和獨龍族在古代有著密切的親屬關係,至今貢山怒語和獨龍語還可以對話。由於長期交往,這兩部分人在怒江區域逐漸接近,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逐漸發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們各自還保留著自己的某些特點。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江兩岸的風景很美,可是從人類居住環境的角度看,這裡卻並不是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因為怒江兩岸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山勢險峻,土地貧瘠,交通又十分閉塞,正所謂“岩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所以怒族人直到解放之前都還過著結繩記事、鐮耕火種的生活。可以說,怒族人幾乎是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越到了現代社會。自古以來,整個怒江只有幾處水勢稍緩的渡口可以用木船擺渡,除此而外,其它地方既無法架橋,又不能涉渡。兩岸的怒族人民只有依靠溜索這種古老的渡江工具往來飛渡,保持著彼此間的交往與聯繫。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溜索是怒族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設施。溜索的製作方法,最初是用竹篾扭成手腕粗細的大索,然後橫拉於江河之上,固定在兩岸的大樹、木樁或石崖上。人們用溜板(溜梆)作輔助工具,沿竹索從空中滑過即可。溜板是長七、八寸、寬約四寸的槽形硬木,背面鑿有兩個對稱的用以拴繩的長孔。使用時將溜板的凹槽卡在溜索上,用麻繩或皮條穿過長孔,牢繫於腰間,然後以仰臥的姿勢手握溜板,即可以順勢滑下。溜索有平溜和陡溜兩種。平溜只有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斜度,來往都可以溜。但這種方法比較吃力。由於溜索中段會自然下垂,所以人溜滑至中段以後,還要藉助四肢的力量,半攀半爬地向對岸滑行。陡溜需要一來一往兩根溜索,它一頭高,一頭低,有一定的傾斜度。這種方法溜渡速度快、省力,但容易撞傷,需格外小心。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人善良樸實、樂於助人、熱情好客。在路上無論遇到熟人或生人,都會主動讓路並致問候。有客人來訪,全家起立鞠躬相迎,臨別時還要再三挽留後送到寨邊的大路上。怒族村寨裡一家需要蓋房子,或者碰到困難,全村寨的人都會來幫忙。如果到怒族人的家裡去做客,主人會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給客人吃,還會端出自釀的燒酒款待客人,以示敬重。如果遇到怒族人請你喝“同心酒”,那代表怒族人向你致以信任的最高禮節,是作為客人的一種榮幸。喝了同心酒,就成了真正的好朋友。按照怒族的禮節,怒族老人的東西不得隨意亂動,不能從老人面前走過,不直呼老人的名字。在老人面前講話聲音要柔和,不蹺二郎腿,不開粗俗的玩笑。怒族崇高男女平等,不歧視婦女,提倡男嫁女方,不受家族和女方歧視。家庭與鄰里和睦相處,遇事一般請本村有威望的長老明斷是非,不提倡打架鬥毆。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如今,怒族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勤勞和智慧,把昔日封閉落後的蠻荒之地,建設成社會主義的新邊疆。一座座城鎮鱗次櫛比,一條條公路盤山環水,一層層梯田稻香麥黃,一個個廠礦拔地而起,一坡坡村寨歡歌悠揚,一張張歡快的笑臉,映襯著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發自怒族心底深處的民謠,訴說和見證了怒族今昔變化的現實和幸福:“我們站在高山頂上/對著自己的家鄉瞭望/過去阿爸刀耕火種的地方/如今鮮花滿山開放/過去阿媽紡麻織布的地方/如今果實滿山飄香/過去阿爸賣工度日的小道上/如今道路多寬廣/過去阿妹找野菜的崖子旁/如今金橋跨怒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怒”族不怒:中國56民族之怒族的前世與今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