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發生在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的薩爾滸之戰,後金軍以少勝多,大敗明軍,徹底改變了明與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的攻防態勢。此戰之後,後金逐步掌握戰場主動權,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後金傾斜,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覆亡之勢不可避免。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一、戰役經過

1618年,後金努爾哈赤趁明朝黨爭激烈、武備鬆弛之際,以“七大恨”為名誓師反明,接連攻陷遼東撫順、清河等地,明庭震驚。1619年正月,努爾哈赤率軍大舉進攻依附明朝的女真葉赫部,葉赫部不敵,求救於明朝。明萬曆皇帝遣遼東經略楊鎬前往支援,楊鎬派使者欲與努爾哈赤商議罷兵被拒。當年二月,明抽調川、甘、浙等省兵力增援遼東,加上葉赫部1萬餘人、朝鮮軍13000餘人,共計約11萬餘人,大舉進攻後金努爾哈赤,企圖一戰解決遼東問題。

明軍部署及戰略意圖:兵分四路,分進合擊。主帥楊鎬坐鎮瀋陽,將所屬11萬餘人分為四路:山海關總兵杜鬆率30000餘人為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由西面進攻;開原總兵馬林率15000餘人為北面軍,出開原,經三岔兒堡,入渾河上游,從北面進攻;遼東總兵李如柏率25000餘人,出清河,經鴉鵲關由西南面進攻;遼陽總兵劉綎率兵10000餘人,匯合朝鮮軍,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邊進攻。葉赫部負責側後支援。四路大軍以後金都城赫圖阿拉為目標,分進合擊,擬定於三月初二會攻赫圖阿拉,一舉圍殲後金軍。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後金軍部署及戰略意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努爾哈赤傾盡所有,集結6萬精兵於都城附近,擬利用熟悉地形及騎兵機動性強的優勢,形成戰場局部的兵力優勢,各個擊破明軍四路大軍。

2月25日(農曆,下同),遼東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在明庭的一再催促下,楊鎬命四路大軍從遼陽校場分道出徵。

2月29日,後金偵查發現明軍劉綎部先頭部隊和杜鬆部主力,努爾哈赤決定趁其他幾路明軍進展緩慢之機,集中兵力,突擊西路軍杜鬆部。同時,在赫圖阿拉南面佈防500兵力,遲滯劉綎部進攻。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3月1日,西路軍杜鬆貪功冒進,孤軍突進至薩爾滸。杜鬆企圖速戰速決,將所屬兵力一分為二,留下輜重、車營和步兵部隊駐守薩爾滸,自帶萬餘人騎兵部隊突襲進攻吉林崖。努爾哈赤看到杜鬆孤軍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支援吉林崖,一面親率主力進攻薩爾滸杜鬆部留守軍隊。雙方交戰激烈,戰至次日中午,在後金優勢兵力的連續進攻下,杜鬆中箭身亡,其部西路軍除龔念遂輜重戰車部隊因行軍速度慢暫時躲過一劫外全軍覆沒。

3月2日,北路軍馬林部進至薩爾滸東北的尚間崖,得知杜鬆戰敗覆沒,驚恐不已。在接受龔念遂輜重戰車部隊後,遂將軍隊分為三處,互為犄角,原地挖掘塹壕,建立戰車、火器、步騎兵協同作戰的防禦陣地,以期固守作戰,等待葉赫部和其他幾路援軍到來。後金軍集中兵力,以訓練有素的騎兵正面衝擊,步兵緊隨其後連續猛攻明軍。明軍運用火器、車陣防禦優勢,給後金軍也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但由於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加之火器質量不佳,射程、威力及連續性均不強,三處戰陣終被突破,演變成了後金兵擅長的短兵相接。待葉赫部趕到後發現已晚,不得不撤退。此戰,北路軍大部被殲,僅總兵馬林率少數人逃脫。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至此,明四路大軍已被殲滅兩路。然因信息不暢,此時南路劉綎並不知道西、北兩路大軍已覆沒,仍按計劃和朝鮮姜弘立將軍統率的13000餘人一起朝赫圖阿拉開進。3月3日,劉綎部進至距赫圖阿拉約70裡處的阿布達裡崗。為全殲劉綎部,努爾哈赤採取誘敵速進、設伏聚殲的戰法,事先以主力在地形複雜的阿布達裡崗設下口袋陣,另外以少數投降士兵冒充西路軍杜鬆部,持杜鬆令箭,要劉綎部速進合攻赫圖阿拉。劉綎信以為真,被騙進入險地。3月5日,在後金軍的四面圍攻下,劉綎部不敵,主將劉綎戰死,主力被殲,朝鮮軍投降。

3月5日,楊鎬得知西、北兩路大軍覆沒,急令另兩路大軍撤退,但命令還沒送到,劉綎部也被消滅,只有行動遲緩,僅僅行至虎攔崗的李如柏部得以倖免。至此,薩爾滸之戰,以明軍慘敗,後金大勝而告結束。

是役,明軍損失兵力45000餘人,喪失騾馬等駝畜28000餘匹,火器20000餘件,文武官吏300餘人,元氣大傷。而後金方除繳獲了大量戰場物資外,據考證僅損失3000餘人,戰場主動權就此更替。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二、失敗的原因

從16世紀起,歐洲就開始進入熱兵器時代,而進入17世紀之後,火器發展更是迅猛。彼時,歐洲戰場以熱兵器為主的部隊在與以冷兵器為主的部隊作戰時,已逐漸取得較大優勢。例如17世紀歐洲三十年戰爭中,瑞典軍隊通過改革冷兵器為主的方陣,大幅增加火槍手比例,發明線條步兵戰法,終於破解了當時流行的以長矛兵為主的西班牙大方陣。而如此同時,同樣裝備有大量火器的大明軍隊,為什麼在同後金冷兵器部隊作戰的薩爾滸之戰中,卻敗的如此之慘,拋開政治腐敗、經濟危機、體制機制等深層次的原因,個人僅從軍事角度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一是戰役層面輕敵冒進。戰略層面,明庭對此戰不可謂不重視。從1618年努爾哈赤誓師反明以來,明庭就開始著手準備解決遼東問題,對內抽調各省精兵,加派餉銀,準備物資,對外積極聯絡朝鮮、葉赫部,整個戰役準備時間長達1年。戰役前期,任命的四路主將杜鬆、馬林、劉綎、李如柏均為名將之後,且身經百戰。但是在具體戰役操作層面,卻讓人大跌眼鏡。首先是戰役前,戰場偵察和敵情分析沒做到位,對後金軍的戰鬥力嚴重低估,從而做出分進合擊、生怕漏網的戰役決策。

其次,戰前主帥楊鎬為了恫嚇努爾哈赤,竟愚蠢到讓後金逃兵帶書信給努爾哈赤,揚言已集結47萬大軍,並將真實發兵時間、行軍路線告知,自以為天兵一到,奴酋就會束手待擒。再次,會攻時間定在三月初二,但因為各路大軍行軍距離、地形地理、軍情聯絡等原因,抵達赫圖阿拉附近時間並不一致。西路軍最先抵達,但杜鬆想獨佔頭功,並沒有等其他幾路大軍抵達而自行先行攻擊,甚至為了打敵人措手不及、速戰速決而又將自己有限人馬分為兩部。還有後來馬林部以及劉綎部均一再分兵,這種在一個戰役方向將有限兵力一分再分,絲毫沒有協同的戰法無疑給了努爾哈赤逐個擊破提供了機會。

二是戰場環境考慮不周。當年整個戰役,指揮集團對戰場氣候的惡劣和四路大軍行軍、作戰環境的迥異考慮不多,不顧部屬將領要求推遲出師的建議,仍作出四路大軍同時出發的決定,就導致了後來抵達攻擊區域時間不一致,火器在惡劣氣候下作用發揮有限等問題。此外,遼東的林海雪原和以往依託防守的城池或者出擊攻打草原部落的戰場環境也有很大的區別,遼東獨特的山地林地自然環境,對於以步兵為主裝備大量火器的明軍來說,部署展開以及機動攻防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對於後金的騎兵部隊來說,不僅提供了良好的掩護,而且因為他們熟悉地形,可以較好利用地形和騎兵機動性強的優勢,迅速接近明軍展開白刃戰,憑此一項就大大抵消了明軍火器遠距離多番射擊的優勢。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三是軍隊戰力下降嚴重。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建立伊始,前面幾代皇帝都很尚武,北驅韃靼,南平越南,那時候明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的。然好景不長,因天下大定、戰事稍歇,軍中便開始滋生腐敗,軍備鬆弛、訓練荒廢、貪汙軍餉、虛報兵員等現象開始出現。到了1449年英宗時期,建國僅80餘年便發生了堪稱“靖康之恥”的“土木堡之變”。此戰,明20萬大軍大敗於瓦剌也先之手,皇帝被俘,文武大臣戰死頗多,京師近衛精銳損失殆盡,若不是于謙於危難之中力挽狂瀾,明朝的國祚說不定就此終結。

此事件亦被史界一致認為是明軍戰鬥力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到了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倭寇肆虐,朝廷官軍雖人數較多,但外強中乾、畏倭如虎,根本無力應付。倭寇一再攻城略地、屠殺百姓、搶奪財物,十分猖獗,官兵已無戰力,後來還是在戚繼光新招募訓練的戚家軍的強力打擊下,倭患才得以平定。再往後,萬曆年間,從1592年到1600年,發生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雖然都打贏了,但從時間跨度及損失,尤其是朝鮮之役首尾7年,費帑金七百餘萬,傷亡6萬餘人,損耗物資不計其數來看,只能算是慘勝。等到了萬曆末期的薩爾滸之戰,連年的戰爭帶來的不僅是國力的消耗,更為嚴重的是能打仗的軍隊不斷消耗殆盡,而後續補充的兵員訓練、裝備、糧餉都跟不上,明軍戰力已成強弩之末。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四是兵士裝備質量不高。其一就防護裝備而言,明庭由於財政危機和長期武備鬆弛等原因,在防護裝具的製作上投入不多。不僅製作質量低劣,而且大多數官兵僅裝備胸甲和背甲,身體其它部位並無防護。因此,常被後金弓箭手射中面部和脅部而亡。明徐光啟就曾上書言到:“我兵盔甲,無如略仿赫連氏之制,而即于軍中製造,既皆荒鐵,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其二,明軍火器裝備繁多,主要有虎尊炮、大將軍炮、小型佛郎機、三眼銃、鳥銃、火繩槍等,另外,車營還配備有偏廂車,武剛車等戰車。火器種類繁多帶來的壞處就是後續的補給維修變得困難,而且到了萬曆中後期,由於財政危機加重,軍費一縮再縮,火器不僅產量大減,而且質量也得不到保障,炸膛、啞彈等現象屢屢出現。

其三,15世紀以來,由於對自然科學不重視,導致對火器的研究發展一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火器發展逐步落後於同時期的西方。例如在同時期的西方,瞄準照門和測距標尺是火炮的標準裝備,是炮手的必備裝備。歐洲炮手開炮,是以儀器來校準,以經驗來輔助,而明軍炮手則完全只能依靠經驗,因此火炮的命中精度可想而知。

薩爾滸之戰明軍火器為何擋不住彎弓射箭的後金騎兵?還敗的那麼慘

三、大明王朝的悲情謝幕

薩爾滸之戰後,後金通過此戰,不僅得以立足使其政權更加穩固,更關鍵的是進一步探清了明朝軍事的虛實,增強了入主中原的信心和決心。而明朝因為此役的慘敗,對整個關外的掌控能力進一步下降,基本喪失遼東戰場主動權,不久之後,後金就乘勢攻下了開原、鐵嶺等重鎮,遼西局勢也變得岌岌可危。此役後,明朝再也不能主動出兵,大的戰略變成防守為主、相機出擊、收復遼東。然不幸的是後來到了天啟年間,國內矛盾進一步尖銳,尤其是民變突起、愈演愈烈,明軍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從而加速走向了滅亡。僅僅在薩爾滸之戰過去25年後的1644年,李自成領導農民軍攻克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殉國,明亡。

作者:綠藍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祕史」原創制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