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記憶——糧票

農業 李紳 社會 皇城根衚衕串子 皇城根衚衕串子 2017-09-25
歲月的記憶——糧票

在有票證的年代,錢和糧票哪個重要,我覺得還是糧票重要。沒有錢,有些東西我可以不買、不用。沒有糧票,你不能不吃飯吧。

下鄉的前夕,母親把二十元錢和二十斤糧票縫在我的絨褲裡,告訴我,如果農村實在呆不下去,就趕緊往回跑,這錢和糧票是救命的,別亂動。我記住了,第一次回家,我們是集體蹭車,都沒買票,錢和糧票我沒動,省下了。那時候,糧票和錢是劃等號的,可見糧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何等重要啊。

文革前糧店每到發糧票的時候,一般都是到我家院裡發,一是獨門獨戶沒有閒雜人員,二是我們家裡乾淨整潔,來發糧票的人坐著放心。尤其在我爺爺住的幾間北屋,滿屋子的紅木傢俱和各種瓷器、字畫,看著也賞心悅目。街坊鄰居趁此機會也進我們院裡東看看西看看,欣賞一下我爺爺種養的花草,品評一番。

在有票證的年代,錢和糧票哪個重要,我覺得還是糧票重要。沒有錢,有些東西我可以不買、不用。沒有糧票,你不能不吃飯吧。

下鄉的前夕,母親把二十元錢和二十斤糧票縫在我的絨褲裡,告訴我,如果農村實在呆不下去,就趕緊往回跑,這錢和糧票是救命的,別亂動。我記住了,第一次回家,我們是集體蹭車,都沒買票,錢和糧票我沒動,省下了。那時候,糧票和錢是劃等號的,可見糧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何等重要啊。

文革前糧店每到發糧票的時候,一般都是到我家院裡發,一是獨門獨戶沒有閒雜人員,二是我們家裡乾淨整潔,來發糧票的人坐著放心。尤其在我爺爺住的幾間北屋,滿屋子的紅木傢俱和各種瓷器、字畫,看著也賞心悅目。街坊鄰居趁此機會也進我們院裡東看看西看看,欣賞一下我爺爺種養的花草,品評一番。

歲月的記憶——糧票

糧票就跟郵票一樣,也是整版一大張,面值不等,根據每家的定量撕下來搭配好夾在糧本里發到每家來的人手中,決不能有誤,否側就買不成糧食吃。有沒有出錯的時候?有,我就看見過一次。

一次有一家人把糧票領走後沒多長時間風風火火的來了,進門就說少了幾十斤糧票。這在當時可不是一件小事,糧店的人也急了,拿過來重新清點,確實少了幾十斤。這可怎麼辦?經過一番爭論,少糧票的人處於劣勢,第一他當時沒有當面清點,第二他是拿回家後又回來說此事,中間這段經歷說不清楚。而糧店的工作人員信誓旦旦一口咬定是如數發的,絕不會少。事情就這樣僵持不下,最後丟糧票的那個大老爺們楞急得嚎啕大哭,連他家趕來的老婆孩子也一塊哭了起來,情景相當悲慘。糧店的人也表示同情,但他們說制度就是制度,他們也愛莫能助。

在有票證的年代,錢和糧票哪個重要,我覺得還是糧票重要。沒有錢,有些東西我可以不買、不用。沒有糧票,你不能不吃飯吧。

下鄉的前夕,母親把二十元錢和二十斤糧票縫在我的絨褲裡,告訴我,如果農村實在呆不下去,就趕緊往回跑,這錢和糧票是救命的,別亂動。我記住了,第一次回家,我們是集體蹭車,都沒買票,錢和糧票我沒動,省下了。那時候,糧票和錢是劃等號的,可見糧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何等重要啊。

文革前糧店每到發糧票的時候,一般都是到我家院裡發,一是獨門獨戶沒有閒雜人員,二是我們家裡乾淨整潔,來發糧票的人坐著放心。尤其在我爺爺住的幾間北屋,滿屋子的紅木傢俱和各種瓷器、字畫,看著也賞心悅目。街坊鄰居趁此機會也進我們院裡東看看西看看,欣賞一下我爺爺種養的花草,品評一番。

歲月的記憶——糧票

糧票就跟郵票一樣,也是整版一大張,面值不等,根據每家的定量撕下來搭配好夾在糧本里發到每家來的人手中,決不能有誤,否側就買不成糧食吃。有沒有出錯的時候?有,我就看見過一次。

一次有一家人把糧票領走後沒多長時間風風火火的來了,進門就說少了幾十斤糧票。這在當時可不是一件小事,糧店的人也急了,拿過來重新清點,確實少了幾十斤。這可怎麼辦?經過一番爭論,少糧票的人處於劣勢,第一他當時沒有當面清點,第二他是拿回家後又回來說此事,中間這段經歷說不清楚。而糧店的工作人員信誓旦旦一口咬定是如數發的,絕不會少。事情就這樣僵持不下,最後丟糧票的那個大老爺們楞急得嚎啕大哭,連他家趕來的老婆孩子也一塊哭了起來,情景相當悲慘。糧店的人也表示同情,但他們說制度就是制度,他們也愛莫能助。

歲月的記憶——糧票

正當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峰迴路轉,事情朝戲劇性方向發展了。只見另一位領過糧票的人推門進來,張口就說:“你們把糧票發錯了吧?”聞聽此言,糧店的兩位坐不住了,當時臉色就變了。而此時正哭著的一家人也不哭了,想看看這家人又丟了多少。

糧店為首的那個人急忙問:“怎麼回事?你差了多少?”

“六十斤,你們怎麼那麼粗心啊?”新來的這位說。

“啊,又是六十斤?”糧店的人說話的聲音都變了,汗也出來了。

“是呀,整整多出來了六十斤,這算誰的呀!”新來的人口氣一點不軟。

“什麼?是多了還是少了,你說清楚了。”糧店的人急不可待的問,語氣裡充滿了希望。

“您多的是粗糧還是細糧啊?”第一家丟糧的人似乎覺出點什麼。

“細糧,整六十斤白麵,我回家一點,嘿,好麼,多給我六十白麵,我可不敢要,指不定是誰的呢。”新來的人一點也沒覺出屋裡的變化。

“哎同志,您看這是不是……”丟糧票的人沒敢繼續往下說。

“您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糧店的人好像心裡已經有數了,帶著如釋重負的表情重新坐在椅子上,開始不慌不忙的問起話來。

“我在這領糧票都點過了,正合適,沒多沒少。沒想到回家再一點,多出六十斤麵票,我心想這指不定是誰的呢,趕緊給送回來,要不誰丟了也得著急啊。”新來的說著一回頭,好像看出點什麼:“哎,是不是你們家丟糧票了?”他問第一個來的人。

歲月的記憶——糧票

“是,是,別提了……”第一個人慾言又止,看著糧店的人。

“這就對了,”糧店的人站起來說:“你們看,他丟了六十斤麵票,”一指第一個人。“你又多了六十斤細糧,”說完又一指第二個人。“看來是你們給拿亂了,要不怎麼會出這事呀。”得,他把責任都推給別人了。“以後你們必須當面點清,要不出了事誰能說得清啊。”

最後的結果是皆大歡喜,丟糧票的人取回了丟的糧票,多出糧票的人送回了多出的糧票,糧店的人不但沒責任,還教訓了這兩個人一通。

小小糧票聯繫到千萬家,那時候為了糧票真有鬧出人命的事,可見糧票在人們的生活中所佔的地位。另外那時候的人思想境界也高,多出的糧票,還是不可多得的細糧票根本沒想到自己私吞,反而想的的是丟糧票人的處境,這個主動退糧票的人真值得我們尊敬。這件事就發生在我的眼前,我目睹了整個事情的過程,一場真正的人間悲喜劇。

日子過好了,糧票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最後國家取消了糧票。這是一件好事,說明我們國家的糧食已經能夠滿足國人的需要。但現在浪費糧食的現象太多、太嚴重,尤其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愛惜糧食。

歲月的記憶——糧票

唐朝詩人李紳《憫農》詩寫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種糧食所付出的辛苦,自古至今是一樣的。我們都在農村待過,知道農民的不易。雖然現在有了機械化和各種有機肥,但你不在禾下滴汗仍然收穫不到糧食。尤其我們一個人口大國,多少土地都種了大樓,真到了沒有糧食吃的地步,你哭都沒地哭。

(轉自新浪博客:馬營海)

歲月的記憶——糧票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歲月的記憶——糧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