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種田詩,寫的不是農民的血淚,看得我大為震撼!

農民 宋朝 王安石 三農 種植業 詩詞賞讀 2018-12-17

說起種田的詩,我們馬上想起了那首有名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千百年來,農民的日子總是那麼苦,他們用原始方法,靠幾頭牛,幾把鋤頭過日子。從春到秋,他們看著一片蓊鬱的綠雲變成黃雲,稻子一顆顆綴滿了枝頭,但他們——這糧食的生產者,卻總是吃不飽。

這首種田詩,寫的不是農民的血淚,看得我大為震撼!

農民種田,多的是血和淚。在這之外,有時也有歌聲與快樂。如下面這首詩,描寫了農民們耕種山地的自得。更震撼我的是詩人對農民種地這種勞動的看法和對他們理想生存狀態的描繪。

畬田詞 其三

宋·王禹偁

鼓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亂雲。

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畬田”指的是用刀耕火種方法耕種的土地。“畬田詞”就是詩人創作的歌詞,用於種田時歌唱。

“鼓聲獵獵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亂雲。”

種田的人家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村莊某一戶人家要種田了,主人會準備一大桌好菜和酒,附近鄉親都過來幫忙。有的地方還會擊鼓唱歌,互相勉勵。首句就是描繪在一片鼓聲獵獵中,大家喝得醉醺醺的情形,一派熱鬧場面。

用刀耕火種的方法,首先要砍倒山上的樹木,用火燒掉,借樹木的灰燼作為糧食生長的肥料,然後再播種。

次句“斫上高山入亂雲。”這句則是描寫砍樹的情形。

鄉親們一起在山上砍樹,山是那麼高,似乎插在白雲裡頭,但大家一起勞動,什麼都不成問題了。

這首種田詩,寫的不是農民的血淚,看得我大為震撼!

“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

“堯舜”是古代兩個聖明的君主。這兩句是說山民們自食其力,靠自己辛勤的勞動養活自己和家人,並不知道皇帝有什麼恩德。

這句詩描寫山民的狀態非常精闢。他們生活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對政治不感興趣。他們只是樸實地活著,播種,收穫,自得其樂,憑自己的雙手立足於這一片土地。他們不知道皇帝有什麼恩德,也不必知道。

自由自在的,日子或有艱難,他們卻難得逍遙於權力的統治之外。

這種生存狀態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

這首種田詩,寫的不是農民的血淚,看得我大為震撼!

我們想到了桃花源。在陶淵明的詩中,桃花源是村民們躲避秦始皇暴政的地方,那裡老人小孩都自得其樂。後來桃源的意義漸漸演變成人間仙境。到了宋代詩人和政治家王安石那裡,桃源又有了一層含義,而實實在在寄託著他的政治理想,他在《桃源行》中寫道:“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那也是獨立在權力統治之外的一個地方,只有父子的天倫之樂,沒有階級的壓迫。

王安石的識見,實在比很多人都要高明。

只不過無論是王安石的桃源還是王禹偁詩中的:“自種自收還自足,不知堯舜是吾君。”都只是一種理想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