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語“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是什麼意思?

農民 農村 農業 三農 大鄉 大鄉 2017-10-16

在農村種菜、販賣菜都是辛苦活,種菜的能把田裡的菜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賣出去而不滯銷就算很好了,販菜的則要起早貪黑,把田裡的菜拉倒集市上。青菜要的就是新鮮,不同的青菜,賣菜的有不同的販賣策略,因為時間一長,青菜價格就賣不上去了。

農村老俗語“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是什麼意思?

就拿蔥來說吧,在農村有句老俗語是這樣說的“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蔥為何不招賣菜的待見呢,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俗語“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是什麼意思?

農民常說的“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的大體意思是,超過千里的距離就不適合做販賣青菜的生意了,即便是販賣青菜也不會販賣蔥。有些青菜水分很大,從田裡採摘下來後水分丟失的很快,對利潤小的青菜極不划算,而對蔥來說,這種損耗會更大,有人算過,一車3000多斤的蔥,經過長距離運輸,會損耗50斤左右的水分,所以在農村也有“神仙不販蔥”的說法。

農村老俗語“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是什麼意思?

“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實心,半截空;半截生在地上面;半截長在土當中”蔥這種蔬菜的結構很特殊,“蔥白”是圓筒形的葉鞘組成的“假莖”,“蔥葉”則是中空的筒狀葉片。蔥葉中有大量的無色透明粘液,它的學名是“烯丙基硫醚”,是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發性辣素,這種成分極易揮發,這是蔥重量損耗快的主要因素。

農村老俗語“千里不販青,販青不販蔥”,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在集市上,蔥經常捆成捆售賣,以捆定價,這樣可以減少重量損耗帶來的損失。

【大鄉】專注農業、農村、農民,追尋您記憶中的鄉土、鄉村和鄉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