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不掙錢,這群“不務正業”的農戶有辦法,年入幾十萬你信嗎?

農民 種植業 畜牧業 農業 水稻 山農老兵 2018-12-03

​河南信陽是一個南北交接的地方,這裡是河南僅有的以種植水稻為主的地方。但是種植水稻。從種子到插秧到農藥化肥樣樣都要錢,農藥化肥的價格年年上漲,可糧食的價格卻連年下跌,種水稻就成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種糧不掙錢,這群“不務正業”的農戶有辦法,年入幾十萬你信嗎?

陳大叔家裡有30多畝的地,幾年前張大叔在外承包工程,妻子就在家種田,農忙時節陳大叔就趕回家來幫幫忙,但是一年到頭剩不幾個錢。用張大叔的話說就是“找個事幹,閒了急得慌。”五年前陳大叔聽說養魚掙錢,在外見過了大世面的陳大叔趕忙讓妻子把家裡的30畝地,改造成魚塘。於是農民搖身一變成為了漁民,每年不僅收入翻了幾番還落得了清閒。

嚐到甜頭的陳大叔就想,能不能好好利用家裡的幾十畝地,回家創業呢?幾個月的研究下來,他發現小時候野生的雞頭米在城裡賣的特別好,很多城裡人一到秋天都要買幾十斤儲藏起來過冬,而且品質優良的雞頭米一斤可以賣到30多元。

風風火火的陳大叔把在城裡的活兒全推了,一頭紮在了回鄉養殖雞頭米上頭,一顆雞頭米苗才幾塊錢,30畝田總共投入不到一萬元,而且是由野生雞頭米的苗培育出的苗,極易生長,第一年陳大叔就小賺了一筆,每畝淨收入6000元。嚐到甜頭的陳大叔,又另外承包了30畝的池塘。現在的陳大叔的雞頭米養殖已經初具規模了,自己培育秧苗,半機械化生產,自己做起了批發加零售的生意,不僅能和家人在一起,每年還有幾十萬的純收入。

種糧不掙錢,這群“不務正業”的農戶有辦法,年入幾十萬你信嗎?

小龍蝦可以說是上位最快的夜宵美食,從無人問津到一蝦難求,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無數城市青年為它傾倒的同時,也征服了無數的農民。

2018年小龍蝦的收購價格平均達到了每斤25元,一畝池塘就可以投放6萬隻龍蝦,而其成本僅在4000-6000元之間,一年還能養兩季。於是依靠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信陽潢川大力推行“蝦稻共作”模式,鼓勵一邊種稻,一邊養蝦。張政洋就是蝦稻共作模式的受益者,從前他家裡只種水稻,一年到頭同樣不落錢,去年更是因為一場胃病成了貧困戶。張政洋在農場打工,學會了“蝦稻共作”的養殖方法,家裡的幾畝地再加上大鍋掙的錢,不僅讓張政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一年還能攢下幾萬元。

種糧不掙錢,這群“不務正業”的農戶有辦法,年入幾十萬你信嗎?

小龍蝦對水質有著極高的要求,決不能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因此與小龍蝦同時生長的稻米,也就成為了純天然的有機稻米,與普通的稻米相比每畝可以增加2500元的收入。短短兩年,小龍蝦在潢川的養殖面積就從2萬畝增加到了19萬畝,使潢川2740戶貧困戶脫貧。

像陳大叔和張政洋這樣改變傳統的種地方式,轉而搞養殖,或者多種方式結合脫貧致富的人並不在少數。重要是轉變思維方式,找到適合本地的品類,不斷的學習掌握新的技術和知識,適應市場的方向,這樣才能快速的達到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目的。你還知道哪些投入少、回報高的項目嗎?不妨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助農民朋友一臂之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