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望都:新型職業農民有“分量”

農民 農村 三農 種植業 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7-06-09

陳衛紅本報記者郝凌峰

“這次麥收畝產1300多斤沒有問題,新型職業農民這個身份,讓俺有錢掙有錢花更有‘分量’。”6月4日,在河北省望都縣中韓莊鎮南曹莊村一片麥田裡,正和幾位村民估算麥田小麥產量的曹盼欣對記者說。

曹盼欣是一位持證新型職業農民,在縣職教中心修完了三年制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是村裡為數不多拿到了中專文憑的農民。有本事,學問大,國家的“三農”惠農政策讓他嚐到了不少甜頭。現在的他承包的土地除種植小麥、玉米糧食作物外,還種植了20多畝葡萄經濟作物,併成立了盼欣葡萄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僅用3年時間發展起溫棚葡萄、露地葡萄300多畝,每年一度的葡萄休閒採摘季讓全村的鄉村旅遊“火”了起來。

如今,在望都像曹盼欣這樣的新型職業農民已成為農村的“香餑餑”,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養殖場所,為村民們解決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為培育一批符合農村實際需求的農村實用人才,近年來,望都縣整合農業局、扶貧辦、人社局及職教中心等職能部門,建立起“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院校參與”的培訓體系,在全縣開展符合縣域經濟特色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開設了種植、養殖、農村經濟綜合管理及蔬菜園藝工等專業技術課程,將貧困人口轉化“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要錢要物不如要技術。”賈村鎮王文村村民李秀敏在兩年前還是有名的貧困戶,自參加了農業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後,從3年前的2個冷棚發展到現在的7個,年純收入達11萬多元,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道路。

“如今,我縣已是‘學科技成風氣,培訓證書走俏’,全縣共有3萬多名群眾分別拿到了中專畢業證書和短期培訓結業證書,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新型職業農民。”該縣農工委常務副書記韓軍城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的現實難題,更能解決“怎樣種地”的深層問題,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促進了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