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國家與農民的橋樑'

"

村莊,國家與農民的橋樑

——評《最後一公里村莊》

夏犁

賀雪峰教授一位非常高產的學者。高產源自他以及他所主持的研究團隊常年不懈的實地調研和思考,這本《最後一公里村莊》便是賀教授近年調查思考的又一結晶。這本書延續了一向以直白著稱的“賀式文風”,抽絲剝繭,深入淺出,讀起來輕鬆而且暢快。

全書分為“鄉村社會”、“家庭與養老”、“社會分層”“低保與扶貧”、“借貸與保險”、“農業治理”“信訪制度”等七個主題,每個主題都由若干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充分而精彩的闡述。單是所涉主題的豐富性,就足以顯示這本書對於認識當下農村問題的厚重程度了。組成全書的55篇論文來自對全國絕大多數農業型地區的村莊調研,用賀教授的村莊類型學劃分,這些村莊涵蓋了社會維度的南北中三大區域和經濟維度的東中西三大區域。這樣廣泛的地域代表性,一方面讓人不禁感嘆賀教授及其團隊調研工作之紮實,另一方面也能給我們提供更為宏闊的視野,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受到地域差異的衝擊,並跟隨作者的比較研究,形成對中國農村更為全面立體的認識。地域經驗的豐富性一直是賀教授及其團隊研究作品的獨特風格,《最後一公里村莊》延續了這種風格。中國之大,需要這種風格的中國研究作品與之相匹配。

“最後一公里”準確揭示了村莊在國家與農民之間的關鍵作用。現代國家日益發達的治理技術和治理手段,正在不斷實現著國家對其公民個人的精確瞄準,包括國家對個人信息與訴求的有效收集,也包括國家意志和國家資源的傳遞。不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接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國家與個人精準對接的成本和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國家與農民的精準對接當然更加不簡單。儘管農村現代化程度已經很高,但其鄉土社會的屬性並未完全消解,僅舉賀教授書中描述的一個例子:國家對於農民收入就很難精確掌握。為什麼呢?賀教授給出了極有說服力的解釋:農民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自然經濟、非正規經濟,這部分收入在現代化的統計技術中難以識別。不過,國家似乎對自己的能力頗為自信,試圖在多個領域直接與農民打交道。農業稅費時代,國家從農村汲取資源採取的是通過基層組織這個中介,但基層組織在完成國家任務的同時會從中謀利,造成了農民負擔日益加重的問題。稅費取消後,國家實現了從汲取資源到輸入資源的轉型,為了防止基層組織繼續從中謀利,國家選擇了繞過基層組織的方式,主要有兩個辦法:一是實行項目制,在縣級及以上政府通過招投標方式,直接外包給第三方完成天量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直接對準農民,為每個農民建立賬戶,將農業補貼、社會福利等直接發到農民手中。照理說,這樣一來國家資源的利用效率會很高,賀教授的調研卻發現,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國家資源投入在解決了一些問題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問題。在“農業治理”這個主題下,賀教授從土地整理、農村水利建設、農業技術推廣等角度,揭示了國家資源輸入是如何與農民需求偏好脫節的。其中門道並不複雜,其實就是分散的農民無法自發達成集體行動的問題,沒有集體行動,農民無法就差異化的需求偏好達成一致,更無法解決公共資源使用過程中的搭便車問題。國家資源輸入方式非但沒有解決這個困境,反而在促使其進一步惡化:項目制根本缺乏農民需求偏好表達機制,農民只能被動的承受項目實施的後果,強化了其“等靠要”思想,而直接瞄準個人的福利供給則加劇了農民的分散性,使農民更加難以合作起來。不幸的是,同樣的教訓正蔓延到農村低保和如今熱火朝天的精準扶貧領域。賀教授告訴我們,國家越是想通過現代化技術提高資源對接農民個體的瞄準率,反而會付出意想不到的高昂交易成本,將大量資源消耗在複雜的技術與制度設計上,並且因普惠而稀釋,因多餘而引來無數麻煩。這個問題歸結起來,就是如何打通國家與農民之間的“最後一公里”。

如何化解這一問題?很簡單,用賀教授的話說,就是將農民組織起來。將農民組織起來,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功的基本經驗,其歷史遺產就是每個村莊都存在的基層組織。要認識到,為了防止基層組織謀利而將其徹底拋開,無異於倒洗澡水將孩子一起倒掉。村莊基層組織是國家與農民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樑,這是我們這個人口大國、農民大國必須正視的基本現實和必須用好的制度優勢。通過建設一個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就可以有效破解農民集體行動的困境,真正將農民的主體性調動起來,參與到與其生產生活基本條件密切相關的事務的治理當中,卻解決那些“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經濟”的問題,去做那些國家做不了、做起來不經濟的小事。遺憾的是,現在的國家資源輸入方式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正在朝著弱化甚至瓦解基層組織,而非強化基層組織的方向發展。在這個意義上,賀教授旗幟鮮明的提出這個“最後一公里”問題正當其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然,重塑國家與農民之間的橋樑,要建立在對村莊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賀教授提出的村莊區域類型理論,為我們認識中國農村的複雜性,進而差異化的探索各地村莊治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視角。與此同時,賀教授對農民生活和農民家庭的描述,對農村社會分層狀況的揭示,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切的把握農民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從而真正以農民為核心,完善鄉村治理和農業治理政策,真正將農村打造成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在這個意義上,《最後一公里村莊》所關照的是系統性的三農問題,更是如何實現包容農民的國家愛現代化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