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鄱時評:扶貧不力被問責催人深省

農村改革 政治 時政 中國江西網 2017-06-06

阮啟祥

近段時間,扶貧不力被問責的新聞不時見諸媒體。有的被通報,有的被約談。據新華社消息,河南省襄城縣縣委書記、縣長因脫貧攻堅不力雙雙被免職,更是一時成為輿論熱點。

扶貧不力,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或不精準、不實在,或措施不力、進度緩慢等等;產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從主觀上說,有的是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性、緊迫感認識不足;從客觀來講,有的因扶持對象確實是貧中之貧,扶持起來屬難中之難;從實際中看,有的是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作風不實,或者考核督查不力,等等。不論哪一種情況,因扶貧不力被問責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催人深省。

深省之一,是要從更高站位來看待脫貧攻堅。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消除貧困,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既是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來不得半句虛言,來不得丁點口惠而實不至。因此,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自覺扛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站在這個高度“讀懂”脫貧攻堅的深刻含義。

深省之二,是要更加高效運用精準這個武器。致貧原因千差萬別,抓住精準這個核心,用“繡花”功夫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是經過實踐檢驗、卓有成效的利器。在全國率先摘掉“貧困帽”的井岡山市,精準為先,把握產業、安居、保障、基礎設施四個關鍵,在實踐中形成的“有能力的扶起來、扶不了的帶起來、帶不了的保起來、住不了的建起來、建好了的靚起來”的做法,以及用“黨建+脫貧工程”、建強貧困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等舉措構築脫貧長效機制的經驗,值得學習。

深省之三,是要以更實作風扛起肩上的責任。脫貧任務重、時間緊,更要實事求是、穩紮穩打。襄城縣出現的讓幹部“潛伏”到貧困戶家裡“裝兒子”,替貧困戶回答問題應付上級檢查的情形,是典型的弄虛作假,讓人大跌眼鏡,也成為笑柄。把省市縣鄉村五級責任、行業部門責任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落實到位,發揮好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構築起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扶貧工作格局,是脫貧攻堅的有力保障。這些保障,都離不開一個“實”字來貫穿。

進入5月以來,省委書記鹿心社多次部署脫貧攻堅工作。5月3日,他在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要深查細剖不精不準不細不實問題,以紮實作風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5月7日,他在主持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時再次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努力推進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在2020年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把這些部署落到實處,需要全省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幹,推動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再加力、再深入、再落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