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農村 農村改革 三農 農民 垣曲通訊 2017-06-14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委書記楊彥康(左二)調研產業扶貧工作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縣長麻軍澤(右三)帶隊赴鄉鎮觀摩精準扶貧工作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組織200餘名縣鄉村三級幹部觀摩精準扶貧工作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寧肯自己掉上幾斤肉,也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的標語牌豎立在英言鄉關廟村口

“寧肯自己掉上幾斤肉,也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紅底黃字,巨大的標語牌,高高豎立在垣曲縣英言鄉關廟村口一個剛剛建成的黑木耳種植基地旁。

這句讓人熱血沸騰的標語,就是垣曲縣精準扶貧實踐的主基調,也是該縣幹部群眾脫貧攻堅精神的生動寫照。

去年以來,垣曲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要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幫扶力量,突出精準施策。截至2016年年底,全縣37個村6761人實現了脫貧摘帽。

對扶貧對象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對扶貧產業精準調研、精細發展、精心施策……面對精準扶貧這一時代課題,垣曲縣幹群齊心,創新作為,奮力書寫讓黨和人民都滿意的精彩答卷。

堅持“扶貧”先“扶智”,統籌解決“三個問題”,實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思想永遠是行動的先導。

“脫貧,不僅是經濟上、物質上的脫貧,更是精神上、文化上的脫貧,實質上是通過經濟上的由貧至富,將新發展理念在貧困群體中開花結果,最終實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目標。”縣委書記楊彥康說。

扶貧必須先扶志;脫貧,也必須要以農民為主體,激發起貧困群體“我要脫貧”的強烈主觀能動性。

如今,“扶貧”先“扶智”已在該縣絕大部分鄉鎮開花結果。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英言鄉關廟村新建成的黑木耳種植基地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英言鄉關廟村村民在木耳菌棒培養棚勞作

英言鄉關廟村就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村莊。在關廟村,記者見到了“寧肯掉肉也要致富”這句標語的“發明者”——村黨支部書記趙小民。半年來,在他和村民思想上發生的深刻變化和已成雛形的種植基地,同樣值得總結。

“不等不靠,致富要靠自己。我們深深意識到這一點後,開始挨家挨戶地做群眾的工作。”趙小民說。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後,2016年6月,他帶領“兩委”成員和部分群眾,先後數次到大同和臨汾參觀學習,最終決定發展黑木耳產業項目。去年年底,黑木耳基地開始建設,目前生產面積達到1300平方米,建成了裝袋、滅菌和發酵室,還建成了13個大棚。村裡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負責黑木耳的生產、技術和銷售。

基地建設預計需要120多萬元,上級撥付的扶貧資金只有60萬元。面對近一半的資金缺口,趙小民號召支部、村委幹部先行墊資32萬元,啟動了項目。如今,首批菌棒已經移栽到地裡,再過十多天,該村的頭茬黑木耳就可以採摘了。

黑木耳項目將全村126戶貧困戶全部納入進來。合作社給每個貧困村民低價發放2000個菌棒,貧困戶自己栽植,合作社統一回收、包裝和銷售。和以往項目不同的是,這個項目還兼顧著村集體經濟:非貧困戶參與栽植的,村裡按0.2元/棒收取管理費用,待全村集體脫貧過了鞏固期,村集體的年收入可達20萬元。

趙小民說:“黑木耳每年可種兩季,每季能收7茬,所有風險由合作社承擔,每名貧困人員年可增收8800元,脫貧沒有任何問題,貧困戶的積極性很高。”

如今,鄉政府已幫村裡申報了註冊商標,甚至連包裝都請人設計好了,就等十多天之後首茬黑木耳上市呢!在鄉里的規劃中,如果這個項目效果好,他們將在木耳種植基地對面的坡地上擴大再生產,屆時會將附近村子的貧困戶甚至非貧困戶全部吸納進來。

垣曲縣始終把解決好乾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問題放在第一位,圍繞“內涵認識不深刻、機遇意識不敏銳、主動意願不強烈”三個突出問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不僅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而且將脫貧攻堅視為促進垣曲發展的一次最大歷史機遇緊抓不放,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圍繞脫貧攻堅籌劃項目,聚焦脫貧攻堅傾斜資金,真正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該縣制定出臺了《關於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貧困村特色產業規劃》《垣曲縣脫貧攻堅幫扶手冊》等一系列規劃方案,通過微電影、專題片、普法短劇、戲曲等形式大力宣傳,鼓勵引導廣大貧困戶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

組建“3+2”幫扶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強化幫扶力量,在誰來扶上做足文章

精準幫扶必須要有精幹力量,要重點解決“誰來扶”的問題。

“我們組建了‘3+2’幫扶隊伍,通過注入新鮮血液,進一步強化幫扶力量,在誰來扶上做足文章,在群策群力、合力攻堅上下大力氣……”縣長麻軍澤說。

華峰鄉西型馬、東型馬、南營、南窯、馬村5個村莊,一片160畝的土地上,全被大大小小的白色冷拱棚覆蓋。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華峰鄉國家級核桃示範基地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華峰鄉西型馬村西瓜冷拱棚扶貧項目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華峰鄉西型馬村西瓜冷拱棚扶貧項目首茬西瓜喜獲豐收

這個扶貧項目,由政府出資166萬元,興建大棚37個、小棚182個,同時免費提供瓜苗、蔬菜苗、化肥和農藥,還專門從夏縣西瓜生產基地聘請了兩個技術員進行指導。此項目涉及貧困戶286戶、869人。小棚無償交貧困戶經營,收入全歸貧困戶;大棚委託貧困戶經營,收入與村集體八二分成。

採訪時西型馬村貧困戶高俊正在棚邊歇晌。“西瓜長勢不錯,今年這個棚能收入6000塊錢,加上其他收入肯定脫貧了,也不再給政府添負擔了。”他接著說,“再過兩天我們就開園了,現在雖然也差不多熟了,但文智元社長不准我們賣。”

文智元是綠滿園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他的身份是華峰鄉政府公務員。作為一名公職人員,他丟下本職工作,整天在這100多畝的瓜地裡忙活,栽植、管理、銷售他什麼都要管。對於他的“不務正業”,單位不但不批評,還把他的工資發著、身份保留著,幹得好了還有獎勵,在提拔晉級和政策項目扶持甚至幹部使用時還要給予優先考慮。

這樣的好處,是靠垣曲縣《關於開展黨員幹部創業扶貧暨一線帶富工程的實施意見》這一紅頭文件來保障的。

今年4月份下發的這份文件,號召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有管理經驗、經營能力或專業技術,自願從事農業創業的黨員幹部,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合作等多種形式,創辦領辦家庭農場林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文件的要求很簡單:個人投資規模不低於30萬元,創辦、合辦、領辦經營組織中貧困人口占比應不少於60%。

文件中還開出了很誘惑的條件:創業時限暫定為5年,創業期間原身份不變,組織人事關係保留,按照在崗對待,職務、職稱晉升不受影響,工資福利待遇不變。而且,表現優秀的給予表彰獎勵、提拔晉級和政策項目扶持,同時在幹部使用時給予優先考慮。

很快,46名黨員幹部從辦公室走向田間地頭,進入農村創業扶貧、一線帶富。

同樣的政策受益者還有譚政文,他原是單位的司機,幾年前他的愛人就和朋友一起辦了一個養雞場。新政策出臺,他主動提交了創業申請。

見到他時,他正在一個很大的養豬場裡,300頭用來孕育種豬的母豬剛剛進場,隔壁的小豬舍,1000多頭僅一月齡的豬仔很是活潑好動。目前豬場投資已達到八九百萬元,存欄量約兩千頭。

說起創業扶貧和一線帶富,譚政文很感慨:“現在政策這麼好,幹起來更有心勁了,但也更有壓力了。原來光管我自己能掙錢就行,現在還有貧困戶脫貧的責任,就算我不掙錢,也要先讓貧困戶富起來。我就是自己貼錢也要讓他們脫貧。”

除了創業扶貧和一線帶富的文件,今年5月,垣曲縣還出臺了《關於選派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下鄉開展創業扶貧試點的實施辦法》,選派30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鄉鎮掛任副鄉長職務,掛職時間為一年。中心工作是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利用文化知識特長和機關工作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包村幹部,還有46名一線帶富人員、30名掛職副鄉長,組成了垣曲扶貧攻堅“3+2”的隊伍。2016年以來,全縣115名第一書記共協調資金1535.5萬元,發展集體經濟項目30個,對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圍繞“5個兩”,開展十項行動,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在怎麼扶上下足“繡花”功夫

下午,天正涼快,蒲掌鄉西陽村村民苗小言在自己的櫻桃園裡採摘。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蒲掌鄉西陽村村民在採摘櫻桃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蒲掌鄉規劃將2500畝櫻桃連片栽種區打造成“農業公園”

“來來來,隨便吃,自家的……”苗小言熱情招待。他的身後,一個吊床掛在樹上,邊上放著一瓶喝了一半的啤酒和一臺電子秤,這裡經常有人前來採摘。

通往櫻桃園的田間路,是精心用石頭鋪的,路兩邊是用竹片編成的柵欄,每一個櫻桃園前開了一個小門,門上用毛筆寫著園主的姓名和手機號碼。一眼望去,不像農田,倒像公園。

在全縣的產業規劃中,這2500畝的櫻桃連片栽種區,就是“農業公園”。

苗小言的園子是老品種,樹身很高,大約有五六米。“原來不會管,根本賣不下多少錢,這兩年縣裡每年組織培訓,又建了市場,現在果子大了,又不愁賣。一年下來我這一畝園子能掙一萬塊錢,那些新品種的園子一畝能掙兩三萬呢!”苗小言說。

邊上的蒲掌鄉黨委副書記張小旦補充說:“在我們的貧困戶精確分類裡,他屬於‘兩缺戶’——缺技術、缺資金。缺什麼我們補什麼,他們就自然脫貧了。”

就像苗小言一樣,在蒲掌鄉,所有的貧困戶都根據不同致貧原因進行了歸納,即“五兩”:“兩有戶”“兩因戶”“兩無戶”“兩缺戶”“兩老戶”。

“兩有戶”就是有資源、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鄉里採取培育特色產業、加強就業培訓、幫助小額貸款、安排就業崗位等措施幫助脫貧;“兩因戶”就是因學、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鄉里採取轉移就業、解決貸款、落實政策資產收益等措施幫助脫貧;“兩無戶”就是無力脫貧、無業可扶的貧困戶,鄉里採取入股分紅、轉移就業、完善設施等措施使其脫貧;“兩缺戶”就是缺技術、缺資金的貧困戶,鄉里採取就業培訓、技能提升、小額貸款、土地流轉等措施使其脫貧;“兩老戶”就是夫婦兩位老人,兩代都是老人的貧困戶,鄉里採取醫療救助、低保救助、危房改造、資產入股等方式幫助脫貧。

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哪裡出問題就補救哪裡,精準操作極大地提高了扶貧的效果。如今,在蒲掌鄉西陽、河東、堤溝、下馬四村一帶被稱為西陽河流域的地方,被規劃成發展櫻桃產業的“農業公園”,預計發展3000畝,目前已發展面積2500畝。特別是西陽村,圍繞“全景垣曲,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採取“村集體+公司+合作社+旅遊”的模式,整合該村100餘畝老果園建設農業公園,打造融觀光、採摘、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走“農旅融合”特色扶貧之路,其創新讓人眼中一亮。

發展產業是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去年以來,垣曲縣緊扣“一縣一業”核桃產業和一村一品一主體抓手,圍繞“村有脫貧產業、經營主體、合作社,戶有增收項目、勞動技能”的“五有”要求,按照長短結合、高低組合、農旅融合的思路,加快推進溫氏一體化生豬養殖項目開工建設,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農村電商、勞務產業和光伏產業,積極探索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能人+合作社+貧困戶”“創業先鋒+合作社+貧困戶”4種經營模式,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三變一有”資產收益模式,用好產業扶貧資金,努力達到貧困群眾增收、村集體經濟破零、經營主體增效“三贏”效果。

同時,該縣遵循“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堅持“群眾需要什麼服務,幹部就送什麼服務”,紮實開展產業脫貧、易地搬遷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旅遊扶貧、社會力量扶貧、集體經濟帶動扶貧和在職幹部創業扶貧十項行動。截至目前,“一縣一業”核桃經濟林發展到26萬畝,輻射帶動了全縣68.7%的貧困戶;1803人實現易地搬遷入住,涉及貧困戶445戶1471人;投資2600萬元的移民就業園,可吸納200餘名貧困移民就業;發放“富民貸”、“強農貸”7200餘萬元,受益1650戶4772人,併為433戶貧困戶發放貸款貼息43.93萬元,惠及1300餘人;實施了涉及342戶1082人的古城鎮400KW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啟動實施概算投資兩億元、佔地200餘畝的高級職業中學遷建項目,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千村萬人就業培訓361人,涉及貧困戶343戶,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158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全縣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村達到153個,佔全縣總村數的81.4%,較2015年增加了60.7%。

“不精準就不是真扶貧,不精準貧困戶就脫不了貧,不精準我們也不會順利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在下一階段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認識,都要圍繞精準扶貧想辦法、下功夫、定方案,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提高扶貧精準度,真正解決好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的問題。”麻軍澤說。

健全“3項機制”,突出督查考核,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勝

在華峰鄉西型馬村的西瓜大棚前,在蒲掌鄉西陽村的櫻桃園裡,在英言鄉關廟村黑木耳種植基地中……在垣曲的扶貧攻堅戰場上,隨時都能看到胸戴黨徽的工作人員。

他們站在樹下,蹲在地頭,和貧困戶親切交談,及時收集民意,解決群眾面臨的問題。西型馬村瓜農高俊說:“他們幾個鄉政府的幹部來我們這很勤,別說他們了,就是鄉里的書記、鄉長,我們也很熟,跑的次數太多了,光看背影我都能把他們認出來!”

幫扶幹部能走到最基層,幫扶措施能落到最實處,背後是一套有效的機制。

精準扶貧能不能取得實效,保障體系建設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和保證。為此,垣曲縣進一步健全完善了組織領導、督查問效、考核獎懲三項工作機制,確保扶貧工作具體化、責任化、可持續。

垣曲縣在成立縣鄉村三級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責任狀、掛圖作戰指揮的基礎上,結合幹部調整,配齊配強了縣扶貧辦領導班子,及時調整了縣扶貧領導組成員,並在全縣範圍內抽調了15名科級幹部充實到扶貧辦擔任指導員,設立了11個鄉鎮扶貧工作站,109個貧困村扶貧工作室,構建了三級聯動的精準扶貧網絡。

縣處級領導親自帶隊,抽調骨幹力量成立專項督查組,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嚴督實查,實行“一次通報”“二次約談”“三次問責”的督查問效制度,以高效率督查、高密度通報、高實效反饋和嚴格的追責問責,切實解決脫貧攻堅工作中不作為、軟作為、慢作為的現象,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為了確保全面驅動,該縣將扶貧工作與幹部選拔任用和評先評優相結合,納入科級班子、科級幹部年度考評體系,對在扶貧工作中有實招、幹實事、見實效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今年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表彰了4個先進鄉鎮、10個先進單位、10名先進個人和8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同時,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及時通報批評,並限期整改,讓大家心中有壓力,工作有動力。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的總體要求,在精準幫扶、資金整合、資料完善、考核驗收上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全縣剩餘的68個村15607人如期脫貧摘帽,為全面建成生態美、百姓富、實力強的垣曲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楊彥康說。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蒜薹喜獲豐收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設施農業讓農戶“穩賺不賠”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山裡紅食品公司靠產業扶貧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引導農民發展香菇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青皮核桃搭上電商快車,核桃產業已成為垣曲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古城鎮古城村高效農業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垣曲縣選派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下鄉開展創業扶貧

奮力書寫精準扶貧的垣曲答卷——垣曲縣以“創一流”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創新實踐

金世家陶瓷吸納貧困群眾參與陶瓷產業發展,陶瓷產業成為垣曲縣產業扶貧的有力抓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