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碾村:大山深處營造和樂之鄉

農村 三農 建築 法律 安陽網 2017-06-18

第一書記幹實事 鄉賢文化潤山村小碾村:大山深處營造和樂之鄉

小碾村:大山深處營造和樂之鄉

□記者 劉劍昆 常秀明 文/圖

從林州市茶店鎮西行5公里,穿過半山腰的賜福隧洞,彷彿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幾個村莊靜臥在太行山間的盆地之中,屋舍儼然,阡陌縱橫,穿行其中不時可聞雞犬之聲,其中就有小碾村。專門研究林州地名文化的原林州市文化館副館長王買金告訴記者,明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牛、李兩姓的先人從林州市桂林鎮南馬巷村遷居此地,因在村內建有一個體積較小的石碾而取名為小碾村,小碾村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小碾村村名中帶著“小”字,其實它並非一個小村,它在茶店鎮的西山裡是最大的村,全村有4個自然村1600餘人。大山的困厄曾讓小碾村成為窮鄉僻壤,但是,這些年沐浴著黨和政府的幫扶政策,這個山村正在發生美麗嬗變。6月14日,記者在這裡蹲點採訪,感受到了山村的變奏。

第一書記好 口碑留山村

小碾村的文化廣場很寬敞,廣場東側從南向北依次坐落著幼兒園、村委會和村小學,樓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錯落有致。有不少村民和學生在健身器材上活動筋骨,歡聲笑語在村裡流淌。

村委會大院裡,一臺嶄新的空調掛在牆上,上面的一張紙條上寫著“安陽市房產管理局捐贈”的字樣。

“空調和村委會的辦公桌椅是第一書記申展駐村時牽線給我們捐贈的。去年12月,申展駐村結束回安陽了,可是,他給村裡辦了許多實事,村裡人都惦記著他呢!”小碾村村委會負責人劉成生告訴記者。

申展是安陽市房產管理局的幹部,2014年11月,他作為安陽市第四批駐村第一書記,到小碾村任職。“小碾村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既然來到第二故鄉,我就要踏踏實實地做點事。”在與小碾村黨員幹部的見面會上,申展的話讓大家感受到了他實幹的決心。

該村會計王福生回憶:“申展待老人可好了,雖然俺村的百歲老人丁懷紅已經辭世了,可是村裡人從他對待老人的行動上看到了他的為人,知道他可以依靠。”

申展駐村後,在走訪中得知,由於種種原因,丁懷紅老人已經近20年沒有登記戶口,這成了老人的心病。他和駐村民警多次往返當地派出所和安陽市、林州市公安機關的戶籍管理部門,說明情況、提交資料,在2015年“五一”前為老人辦理了戶口。在此期間,他與村幹部及駐村民警一起,還幫助村裡的其他12名村民辦理了戶口。

劉成生扳著手指頭講述著申展的故事:為了修村文化廣場,申展自己掏錢購買了10餘噸水泥;他向交通部門爭取項目支持,籌措55萬元資金,硬化了小碾村至李家莊村3.5公里的道路;籌集10萬元在村主幹道及背街小巷安裝LED節能燈80餘盞;籌資1.2萬元購買了4個高清攝像頭並安裝在村裡,改善了村內的治安狀況;從安陽市房產管理局協調資金5萬餘元,為村委會配置了電腦、會議桌、空調等設備;他還邀請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專家到村裡義診,免費發放常規藥品;在2015年“七一”當天,他自掏腰包為全村黨員購買了水杯……

“這樣的好乾部,誰能不想呢!小碾村有今天,得益於上級的幫扶政策,得益於申展這樣的好乾部!”劉成生這樣感嘆。

鄉賢愛家鄉 奉獻潤山村

在趕往小碾村的山路上,為記者引路的茶店鎮工會主席楊進勇介紹,小碾村雖然閉塞,在茶店鎮西部山區經濟條件卻是“頭等村”。究其原因,楊進勇說:“除了受益於國家的幫扶政策,村裡工隊長多,大家都樂於為村裡公益事業作貢獻,形成了好風氣。”楊進勇的話在小碾村得到了證實。

談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王福生拿出了幾個賬本向記者展示。他說:“重陽節孝敬老人,‘二月二’龍王廟廟會唱戲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俺村的工隊長都是爭著捐款。鎮幹部總結我們村的這種現象為‘鄉賢文化’。”

記者翻閱著賬本,上面清楚地記著每一次活動每一個捐款人的名字和金額:

2016年“二月二”廟會捐款12萬餘元,其中,郭天伏、原來各捐款7000元,常中喜、常現增等人各捐款5000元,常明海的公司捐款6.5萬元……

2016年重陽節敬老捐款3.7萬元,其中,常明海捐款5000元,常銀生、程愛民共同捐款4000元,劉現增捐款2000元……

2017年“二月二”廟會捐款17萬餘元,其中,常明海、郭茂林、王相成各捐款2萬元,常現明捐款1.5萬元,常俊海捐款1萬元……

“我們村現任的黨支部書記常明海就是一位賢達人士,他長期在外從事建築業,經營著自己的建築公司。2015年年底,受鎮黨委委派,他到村裡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平常公司和村裡的事兩邊兼顧。”劉成生告訴記者,“剛上任時,常明海看到村裡沒錢,就先捐款2萬元,緊接著又捐款5萬元,解決村裡的辦公費用和村幹部的工資問題,以後每次活動他都帶頭捐款。”

“明年‘二月二’龍王廟廟會唱戲時,我們邀請你來看看,你就會感受到我們村工隊長對公益事業的熱情,大家都是爭著捐款。”王福生對記者說。

劉成生帶著記者在村裡走訪時,他順手從路邊摘下了一朵紅花。走到村裡,看到幾位老人在聊天,他把那朵紅花戴在了82歲的常蘭英老大娘的頭上,對老人說:“戴上大紅花,長命到百歲。”

老人笑呵呵地說:“我活了這麼大歲數了,總怕拖累人。但是這些後生們待我好,把我照顧得健健康康的!又是送禮品,又是讓我去看戲,讓我們老人享大福呢!”

揚五大文化 建美麗山村

小碾村雖然不是貧困村,但是同樣有扶貧任務。

全村共有貧困戶14戶34人,經過各級幹部共同努力,每一戶都得到了關懷和幫扶。記者在村裡遇見了48歲的貧困戶李蘇芹,她略顯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3月底,我兒子在鄭州獲得了全省園林設計大賽第二名,剛剛又在南京參加全國園林設計大賽獲得了三等獎。正因為有了大家的支持,他才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

李蘇芹的兒子名叫郭鵬,在我省一所大學讀大三,學的是園林設計專業,成績非常好。上學期間,他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幫扶。村裡考慮到李蘇芹家的情況,支持她搬到林州市區,為她兒子將來就業和成家做準備。一套18萬元的住房,她獲得了12萬元扶貧補貼,僅需自籌6萬元。

小碾村雖然不是貧困村,卻是帶動茶店鎮西部山區貧困村脫貧攻堅的“火車頭”。

從小碾村的西溝自然村向西行2公里是一條新開闢的山路。6月14日下午,記者看到,兩臺挖掘機正在山路上作業,幾名鎮村幹部正檢查施工情況。

茶店鎮工會主席楊進勇介紹:“這條路是扶貧和扶持山區發展的重要工程,現在由小碾村和鄰近的八里溝村共同施工。這條路通車後有兩個好處,一是解決西部山區村特別是貧困村八里溝村的行路難問題,二是將西部山區村與茶店鎮的旅遊環線連接起來,有利於小碾村等多個村發展休閒旅遊,建設美麗鄉村,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西溝自然村的民居、石臼、石磨保存比較完整。今年,鎮村兩級將該自然村確定為民俗村,併為該村申報了省級傳統村落。小碾村還保存有多處石碾和窯洞,村裡又進行了保護和修復,想借此獨特資源開發碾子文化、窯洞文化,豐富民俗文化。茶店鎮還計劃讓西部山區的小碾村、李家莊村和元家口村3個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美麗鄉村。

對此,茶店鎮黨委書記紀軍法有自己的工作思路。他說:“總體是突出一個引領,發揮三個作用,弘揚五大文化,幹好六件事情,營造一個環境,實現一個目標。突出一個引領,即突出黨建引領;發揮三個作用,即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群眾主人翁作用;弘揚五大文化,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流文化、碾子文化、窯洞文化、民俗文化、鄉賢慈善文化;幹好六件事情,即道路建設、清潔家園、碾子和窯洞修復、扶貧工作、綠化美化;營造一個環境,即穩定和諧的宜居環境;實現一個目標,即讓環境更宜居、讓村落更潔淨、讓小碾村更美麗、讓鄰里更親近的美麗鄉村目標。”

小碾村:大山深處營造和樂之鄉小碾村:大山深處營造和樂之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