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橋西區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激活“沉睡”資產 做大惠民“蛋糕”

“真沒想到,俺也成了集體經濟合作社的股東,預計今年底俺一家6口人能分1.8萬元紅利。”日前,邢臺橋西區曹演莊社區居民曹喜祿說起社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事兒興奮不已。

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份、居民變股東,曹演莊社區發展農村新經濟組織的實踐,是橋西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一個縮影。據瞭解,自2017年6月橋西區被列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以來,這項改革穩步推進,成效明顯。

讓集體資產底清賬明

集體經營性資產3800萬元,房屋租賃面積6萬餘平方米,年收入1000萬元……曹演莊社區黨支部書記曹伏祿詳細列舉了目前社區集體資產。

改革伊始,橋西區成立了區、鎮(街道)、村(居)三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相關配套性政策指導文件,組織開展了專題培訓,對集體所有資產進行全面清查。

“清產核資是敏感又複雜的一項工作,還夾雜著許多遺留問題。因此,清產核資機構的選擇和公開透明的過程,可以增加群眾的信任度以及對改革的支持度。”橋西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武志芳說。

清產核資過程中,該區探索出“3344”工作路徑,即:清查做到測量、核實、評估“三準確”;處理問題做到操作程序、基準日期、處置口徑“三統一”;清查、核實、評估、權屬“四個結果”做到公開;做到賬證、賬實、賬賬、賬表“四個相符”。

民主決策讓群眾更滿意

摸清了家底,如何科學地分“蛋糕”?

“我們通過民主決策,本著‘宜寬不宜嚴’的原則,按照‘六認定、三不認定、七特殊’原則進行身份確認。”南高村黨支部書記左玉寶說,村民對此心服口服。

在確認身份標準上,橋西區探索出了身份確認“0319”工作法。“0”(原點)是指時間節點,首先考慮好基準日期;“3”是指明確原則、明確條件、明確方式3個明確;“1”是指1個可行性實施方案;“9”是指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人口摸底、公示草案等9個步驟,使身份確認更加民主合理。

“股份分配最容易產生矛盾,因為變數太多、變化太快。”曹伏祿說,他們在改革中採取靜態管理模式,將股份固化,不再因家庭成員戶籍、人口發生變化而調整股權,並賦予集體成員繼承權。

據介紹,此次股權設置以成員股為主,不設集體股,集體開支按照提取公積金公益金的方法解決,這樣既增加了群眾對幹部的信任,又防止了集體股產生二次分配的矛盾。

讓群眾得更多實惠

如何將“蛋糕”做得更大是此次改革的最終目標。

近年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斷髮展壯大,村集體資產幾千萬元。但之前,村集體沒有法人資格,許多事不好辦。

“我們村辦理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有了這個證書,村集體經濟組織就可以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名義對外參與合作經營,不再單純收取承包費、補償金,變一次性利益為長期利益。”孔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左建軍說,孔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後,通過召開股東代表大會,經評估公司評估,收購了一幢商務樓,為集體增收500多萬元。目前,集體擁有8萬平方米商業面積,資產1.5億元。

拿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後,曹演莊村也緊鑼密鼓謀發展。“我們謀劃了元街改造項目,引進了合作伙伴,想打造一個文化氣息更加濃厚的元街。”曹伏祿說。

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的完成,橋西區建立完善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平臺、資金監管平臺、成員身份管理系統等多種服務監督體系。全面完善和規範各村資源、資產、資金臺賬,理順工作機制,徹底消除過去農村常見的合同管理不規範、資產臺賬不清、賬實不符等現象。

目前,橋西區59個農村及村改居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記者邢雲 通訊員裴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