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糧價下跌的背景下,國家為何還要提倡土地流轉?

農村 農民 農資 農業 法律 經濟 土地論壇 2019-05-20

今天在“悟空問答”上看到有網友提問:“怎麼看待有些專家在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環境下宣傳土地流轉?”

從問題後面上千條的回答來看,大多數人對土地流轉的概念存在極大的誤解,尤其是點贊量最高的幾個回答,甚至有如下一些奇葩觀點:

在糧價下跌的背景下,國家為何還要提倡土地流轉?

①土地流轉就是讓農民下崗?

有位答主說,土地流轉出去了,農民還是農民嗎?農民自己通過土地流轉可以換取短期利益,但子孫後代的收益從哪來?現在城裡勞動力已經過剩了,光靠流轉土地換來的錢,生活根本不保險。

②土地流轉是專家拍腦袋想出來的?

有答主呼籲,專家們不要再對農民趁火打劫了,好好研究怎麼提高糧食產量才是正道。

在糧價下跌的背景下,國家為何還要提倡土地流轉?

為什麼說上面這兩個觀點奇葩?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理解“土地流轉”到底是什麼意思,也不明白土地流轉作為一項國家政策,到底為什麼提出。

這些說法原本不值一駁,但讓人覺得可嘆的是,這些說法得到的點贊之多,從評論來看大家也都被帶了節奏,紛紛說專家就是農民的公敵!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好好給大家科普下,土地流轉到底是怎麼回事:

①土地流轉只是“經營權”流轉,“承包權”不變

大家知道最近幾年國家在搞土地確權,給農民的承包地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確權的目的,就是要落實“三權分置”,即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離。

農村土地的所有權,屬於村集體,不管流轉不流轉,誰也不能改變;土地的承包權,屬於農戶,只要農民自己不退出土地或者轉讓承包權,誰也拿不走;只有經營權,可以流轉,或者說按一定年限出租,比如以10年為期限,租給某種植大戶,10年內農戶收取租金,10年後土地再收回來便是。

正規的土地流轉,有書面合同約束,也有土地確權頒發的證書作為法律憑證,農民的土地誰也拿不走。

②土地流轉的前提是農民自願

就好比城市裡的房東,之所以會出租自己的房子,是因為他已經另有穩定的住處。沒有人會傻到自己還沒用著落,就要把房子出租給別人。

土地流轉也一樣,如果農民本身的生活依賴於種地,當然就不可能去選擇流轉土地;只有對於那些長年在城市打工,已經在城裡有穩定收入來源和住所的農村人,才會考慮把家裡的閒置土地租出去,而不是白白撂荒浪費掉。

③土地流轉不是個別專家的提議,而是國家政策

早在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國家就開始明確要農村推廣土地流轉了。此後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都會提出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到了2018年底,《農村土地承包法》正式把“三權分置”寫進了法律條文,土地流轉雙方的權益受到法律嚴格保護。

在糧價下跌的背景下,國家為何還要提倡土地流轉?

④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為什麼還要提倡土地流轉?

提倡土地流轉,是因為我國的農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候。要解決農資上漲、糧價下跌的困境,也不可能依靠小農經營的方式,那隻會陷入惡性循環。

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可以降低種地成本,更有助於將大數據引入農業,從而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動來科學決策如何利用好土地,而不是個體農戶盲目決定種什麼。因此,土地流轉只是第一步,也是客觀形勢下不得不走出的一步。

⑤土地流轉的模式是在不斷完善升級的

有人說,正規的土地流轉確實對農民是有利的,但個別地方確實有違背農民自願,侵犯農民土地權益的情況,這個又怎麼說?舉個例子,你在淘寶上買東西,可能買到假貨,但這不能成為你否定電商的理由,電商的發展方向是沒問題的,個別商家違規,是要靠不斷完善規則,不斷更新服務模式去規避。

土地流轉也是一樣,毀約棄耕等現象這幾年確實有出現,要規避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農民朋友在流轉土地前要謹慎,充分了解求租方的經濟實力之後再籤合同;另一方面,土地流轉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比如土地託管、土地入股等新模式下,不再是農戶單方面與求租方合作,而是集體決策、統一規劃,並適引入政府監督。

在未來,土地超市、土地銀行等模式,還會讓土地交易金融化,同時也更規範、更利於風險監控。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