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我們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復旦附中副校長:體驗大汗淋漓、感受創新甘苦

當今我們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復旦附中副校長:體驗大汗淋漓、感受創新甘苦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標準,幾十年前就已確立。當下,勞動教育再次被反覆提及。翻閱中小學教學計劃,幾乎每個學段都設置了勞動課程。

需要強調的是,較之過去的學工、學農,如今的勞動教育應該有其更豐富的涵義——不再是簡單的“掃一屋”,更多的是對真實生活的豐富體驗。

社會在變,勞動的內涵也在變,同樣,勞動教育也要應時而變

在我的中小學時代,“勞動”一直伴隨著成長。上學靠雙腿走路,在學校除了衛生值日、每週大掃除,全班每個同學都有一個勞動崗位。放學回到家,掃地、做飯、洗碗也是十幾歲少年必會的家務。“勞動教育”不是一門顯性科目,卻是天天發生的生活。

當我成為中學老師後,學生在校的勞動大抵與以前相似。後來,課表中多了一門“勞技課”。初中階段,男生大多跟著老師修自行車、做木工,女生跟著老師學習縫紉和織絨線;高中階段多是到實驗室做簡單的金工,或學習焊接電路板。於是,撩起袖子打掃衛生、上勞技課、學工學農,構成了中學生“勞動教育”的主體。

這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學農”和“學工”。以高中生學農為例,學習場所從真正的農村挪到了農場或學農基地,住宿形式也從農家通鋪變成了集體宿舍,學習內容大都是“一班拔草,二班起壟,三班種菜,四班澆水,五班施肥,六班收菜”,剩下的大都和勞動不太相關,如觀影、聽講座、參觀現代農業園區、文藝匯演、體育競賽等綜合活動。孩子們的學農時光往往夾雜著歡樂與抱怨:集體活動讓他們非常快樂,提到食宿條件則充滿了吐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學生,學農時住在農戶家中,每戶接待十名左右的學生,大家睡通鋪,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要自帶,生活條件乃至作息都與當地農民一致。那時候,學生還要向農戶學習怎麼用鐮刀,割稻子時劃破膠鞋的頻率相當高。學校老師還要自帶一支伙食隊,包括燒飯炒菜用的鍋碗瓢盆,駐地後,帶著一群學生為參加學農的師生提供一日三餐。那個年代,高中生的學工也是“真刀實槍”,當時還有不少街道工廠性質的企業,同學跑到工廠糊紙盒、做燈泡、包香皂,體驗真實的“做工”生活。

今日的高中生是否還需要這樣的勞動經歷?包括家長在內的不少人提出,當今社會如此發達,高科技是主流,完全沒有必要讓學生感受那樣的生活,而且現在的農村也不是過去的農村了。

今日的學校還敢讓學生“真刀真槍”地下地收割、帶著學生一起埋鍋燒飯嗎?且不說敢不敢,如今的教師主體已是“80後”“90後”,不少老師連基本的家務活都不會幹,學校如何放心讓他們帶著學生去“冒險”?而學校、特別是小學,連學生在走廊或是操場上奔跑都令人擔憂,更別說體力勞動了。

當今校園,可能不會再看到修自行車、做木工這樣的“學工”活動,但卻湧現了更多的社團活動,如做手工、繪畫、3D打印、機器人制作等。這些變化說明,社會在變,勞動的內涵也在變,同樣,勞動教育也要應時而變。

當今我們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復旦附中副校長:體驗大汗淋漓、感受創新甘苦

完整的勞動體驗讓學生既能感受大汗淋漓的體力勞動,又能實現勞動創新

出於安全考慮,學校現在連大掃除也很少組織了。學生生活技能的日益匱乏,加之家長的寵愛和擔憂,無形中限制了學校組織開展體力勞動的想法。我們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每週五下午讓學生大打掃,也實行過十幾年的“勞動周”制度,值周班級一週不上文化課,負責校園早中晚進出執勤,還要打掃兩棟宿舍樓、一棟教學樓、一棟實驗樓的公共空間包括衛生間。後來,由於教學科目增多,學生多元選擇課程的不確定性增大,家長對擦玻璃安全性的擔憂,這些勞動活動漸漸停止或消減了。

身為老師,我們一邊懷念曾經師生一體、火熱勞動帶來的身心愉悅,一邊擔憂著學生的生活能力而不再敢去組織這樣的活動。而且,腦力勞動才是未來社會的主流勞動,這也成為默認這一變化的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教育確實需要應時而變,勞動教育同樣如此,我們要對勞動教育有更全面的價值認識。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學校必須圍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弘揚勞動精神,讓孩子們體驗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地勞動。

我們嘗試以化學和生物課程為基礎,在學校附近的農場開闢了兩塊地。其中一塊地讓學生開墾實驗田種植玉米(強體力勞動)、定期維護(耐心和耐力勞動,也是責任心教育)、成熟後收穫(體力勞動,伴隨喜悅的心理體驗),然後將收穫的農產品作為實驗原料,從玉米、秸稈中提取多糖,製備乙醇、可降解塑料等產品,探索秸稈處理的新方法。另一塊地則由學生種植棉花,利用棉花杆表皮造紙,棉花製備脫脂棉,棉籽榨油後製備生物柴油,棉花杆製備活性炭,讓棉花的每個部分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這種全過程的完整勞動體驗,濃縮了簡單勞動到複雜勞動的進程。讓學生既能體驗大汗淋漓的體力勞動,又能收穫豐收的喜悅,最後還能付諸科技實驗,實現勞動創新。

當今我們需要怎樣的勞動教育?復旦附中副校長:體驗大汗淋漓、感受創新甘苦

今天許多對體力勞動的規避,既源於對學生安全的隱憂,也源於對已有物質豐盈社會的依賴

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勞動創造了人。人的發展離不開勞動,而勞動的形式有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勞動的分類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在學校教育中,不能以腦力勞動替代全部的勞動概念,也不應把體力勞動當作唯一的勞動內涵。學校要承擔學生社會化勞動的教育,如公益勞動、體育鍛煉、社會實踐。

同時,家庭也應教給孩子最初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吃飯、自我衛生等。作為老師,希望家長對孩子的勞動儘量少一點干涉,千萬不要拿學習作為阻攔其勞動的理由。

同時,勞動教育應根據場所、年齡階段和類別來實施:

小學階段的勞動教育應側重訓練,讓學生學會各種動手操作的事務,會利用各種日常工具達成目標。

中學階段的勞動教育應側重融合,讓學生通過規範操作實現任務目標,體驗用雙手獲得成果的喜悅。

高中階段的勞動教育應鼓勵創造,引導學生實踐自己的設想,把設計變成實物,從而體會成就感。

勞動教育始終要堅持體力和腦力並舉。今天許多對體力勞動的規避,既源於對學生安全的隱憂,擔心學生不會使用工具,害怕學生在勞動中受傷,也源於對已有物質豐盈社會的依賴,潛意識裡覺得某些技能的缺失並不影響生活。

但是,從勞動創造人類的理論出發,我們可以理解為,勞動是人類不斷進化的基本條件,體力勞動是腦力勞動的基礎,簡單勞動是複雜勞動的前提。

作者:虞曉貞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