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扶貧種出“嵐皋風景”

農村 白芨 農村改革 中藥 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7-09-09

(通訊員 陳國強 唐平 廖霖) 中藥材綠了生態,又鼓了老鄉腰包,能讓綠水青山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初秋的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清幽寂靜,山花爛漫,綠樹成蔭。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河從寬闊的村道旁緩緩流過,肥沃的田地裡,成片的白芨苗茁壯生長,或雪白、或粉紅的花兒爭鮮鬥豔,競相綻放,芬芳四溢。“青瓦、白牆、格子窗”式的民居鑲嵌在白芨花的海洋裡,彷彿置身世外桃園、人間仙境。“這幾年我們村很多群眾靠白芨鼓起了腰包,面積越來越大,現在已經有500多畝了”,村支書伍先忠在向我們介紹時,臉上滿是笑容。

敢想肯幹,闖出一片新天地

說到蔣家關的白芨,我們很快想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王富國”,在《陝西日報》和《安康日報》多次看到過他“兩分地收入10萬元”的相關報道,今年他還當選了安康市第四屆人大代表。“這就是王富國家”,伍支書指著面前三間兩層還未粉刷的小洋樓向我們介紹。他的房前屋後都是塑料大棚,我們在大棚裡見到了王富國,今年40多歲,消瘦的國字臉上那雙睿智的雙眼顯得與眾不同。大棚裡密密麻麻的白芨瘋長著,緊挨著的一個棚裡,佈滿了“七葉一枝花”小苗,看到我們對白芨很有興趣,他便如數家珍地諞了起來。

2013年,白芨市場緊俏,鮮白芨賣到80元/斤,蔣家關的男女勞力都揹著乾糧,早出晚歸,上山採挖野生白芨。一年下來,戶均少則收入幾千元,多則幾萬元。王富國也加入了採挖野生白芨的隊伍,但他挖回的白芨一棵也沒賣。“當時我就想,野生白芨總有一天要挖光的,既然市場這麼好,何不人工種植?”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於是頭一天上山挖野生白芨,第二天又比照野生白芨的生長環境,選擇最接近的地塊把挖回的白芨栽到地裡,為了讓白芨長得更好,他還挖來山上的腐殖土做底肥,經常在地裡拔草、除蟲,精心管理。功夫不負有心人,春天栽到地裡的白芨苗,到了秋天便由1株增加到5—10株。2015年以來,他每年光賣苗子就有10多萬的收入,憑自己的聰明才智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摸索嘗試 成就一番大事業

王富國從嘗試中獲得了成功,他的致富技巧也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家喻戶曉。為了提高種植效益,他還研究起了大棚種植,低溫季節就用塑料膜保暖,高溫則用遮陰網降熱,從而營造了白芨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他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沿河兩岸的地全部中上了白芨,大棚由1個增長到了8個。

“最近幾年我把老房子的地也全部種上了白芨,有6畝多了”,“總的能賣多少錢?”,“應該比前幾年多的多,目前苗子賣3塊多一根,鮮白芨目前能賣到60-70多塊錢一斤,就算10元/斤也能賺錢”,王富國憨厚的笑了笑。他雖然沒有正面回答我們的問題,但以去年的收入推算,應該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近幾年,王富國從白芨的水肥管理,病蟲防治,大棚種植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附近農戶向他請教技術的一撥接一撥,他都有求必應,細心傳授。

扶貧幫困 傾獻一顆愛民心

隨著野生資源的日漸枯竭,蔣家關的人們也紛紛效仿起王富國來,從挖白芨轉向了種白芨。

“我是前年上半年開始種的,二三月間我們在山上挖了一些苗子,從王富國那兒賒了1000多根,今年分了下蔸,大的都賣了,每根3塊多,小苗子又栽到地裡了,這坨地賣了3萬多”,陳玉梅在她種白芨的田坎上,向我們說起了她家種白芨的情況。

我以不緊不慢的步子量了量她指的這塊地,長約12步,寬約8步,大約80多平方,這塊地有800多蔸,每蔸大大小小5—10根。“我們村有60多戶種白芨,農戶自己種了300餘畝,戶均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苗子和技術都是王富國提供的,去年他還註冊成立了合作社,農戶通過買或賒他的苗子發展,每年來我村收購商品白芨和苗子的客商絡繹不絕”,伍支書一戶一戶的給我們做起了介紹。

一花引來百花開。在王富國的帶動下,不斷蔣家關的白芨面積越來越大,效益越來越好,就連西安森海園林有限公司經理馮崇勳也通過《陝西日報》知道了蔣家關和王富國,他多次到蔣家關實地考察,發現這兒的土地特別適合種植白芨,這兒的勞動力不斷淳樸厚道,而且大多掌握白芨種植技術,從而堅定了他到蔣家關發展中藥材的信心。今年二月份,在鎮村的支持下,馮崇勳以300元/畝的價格在該村流轉土地500畝,連片種植白芨200畝、貝母100畝、黃精20畝,總投資400餘萬元,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年收入50餘萬元。

臨行前王富國還告訴我們,“這次有幸當選市人大代表,深感責任重大,我要起帶頭作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帶動鄉親們把經濟搞上去,為全村的脫貧攻堅盡一份力”。

精準扶貧 開出中醫一處方

嵐皋縣山川秀麗,風景獨特,發展中藥材產業既是助農增收的扶貧產業,又是保護生態環境、發揮生態優勢的綠色產業。中藥材產業是嵐皋縣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是調結構、促增收的富民產業。今年蔣家關百畝黃金茶園、千畝魔芋園、千畝藥材園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農民的“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嵐皋縣還發揮中藥材“接二連三”綠色產業優勢,將種植基地與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結合起來,打造中藥材觀光示範園,推動休閒養生、文化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獨具中醫藥特色的“嵐皋風景”,實現保護生態環境與農民增收致富的最佳結合,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在扶貧攻堅的衝刺階段,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因地制宜謀發展獻上了一劑良方,也為全縣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科學樣本。

通聯:陝西省嵐皋縣魔芋發展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