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資收入看經濟發展'

農村 經濟 環縣 農民 文化大革命 中國甘肅網 2019-08-18
"

袁琪

我是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是典型的“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又經歷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下鄉搞宣傳搞運動。在復課鬧革命期間,因家中無勞動力,返鄉務農。

1971年2月,環縣“工農民商業服務站”下鄉招工,我被錄用,試用期為一年,我被分配到環縣唯一一家“國營”食堂做炊事員工作。從農村到縣城,成了一名拿工資的職工,我高興極了。那年3月份,我領到了24元的工資,興奮得連覺都睡不著。當時的工資,減取每人每月12元的固定伙食費後還剩12元。那個時候,這個錢數太值錢了,能買好多東西。一年以後,我被轉為國家正式職工,工資級別定為33元,糧食差價1.09元,我每月還能領到34.09元。

1976年商供分家,我被分配到供銷社,工資漲到38元,每月多領5元。1978年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了聯產責任制,供銷社也實行了“級效”工資,加上菜籃子、糧食差價、肉食補助等大約領工資100多元。以後每年都漲一點,但隨著個體戶的逐漸增多,對供銷社的經營帶來了衝擊,供銷社開始連年虧損,每年漲的工資都為“檔案”工資,待來年盈利後補發,但實際卻是供銷社越來越虧,也再未補發,成為掛賬工資。

1993年,供銷總社為了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讓部分職工先富起來,採取了“抽資”經營的政策。那年3月19日,我自籌資金,經營了生產門市部,每月可收入500元。一年後,單位回收了門市部,我還盈利1000元。1998年單位買斷工齡解體破產後,我重開門市部,有時還趕集擺地攤,開始時每月能賺500元到800多元,後來每月能賺1000多元、2000多元、3000元不等。2010年我退休後,每月領工資1300元,連漲14年後的今天,我領到工資2960元。

我常想,我們這輩人見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著祖國由貧窮到富強的變化。雖然我們逐漸變老,但我們也為祖國的變化付出了青春和汗水。

我們經歷的事情太多太多,單就工資增長而言,其實是和我國經濟增長緊密相連的,我們都是國家經濟增長的受益者,工資連漲就很能說明問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國家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我為祖國發展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