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紮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進程

農村 農村改革 三農 農民 四平發佈 2017-06-22

近年來,鐵西區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以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為目標,以社會綜合治理為重點,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投入、高水平建設,突出特色,精準發力,全面建設大美鄉村,全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進程。

做實平安治理

建設和諧穩定農村

堅持以“身心安康、家庭安樂、鄰里安和、環境安全、村屯安定”建設為載體,全力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治安防控全覆蓋。在人防上,各村組建了治安聯防隊,各社成立了巡邏小組,建立了治安中心戶,實行治安承包責任制、黨員治安聯防制,實現全天候、全覆蓋治安巡邏。在技防上,投資100多萬元,在重點路段安裝視頻監控設備,一站式辦公大廳安裝“互聯網+公安”平臺,隨時掌握村內情況。在群防上,創新“十戶聯防”機制,形成打防合力。充分延伸“平安鐵西”成果,紮實開展“平安村屯”創建,健全矛盾調節機制,實現了村屯矛盾調解組織網絡全覆蓋,總結推廣了“十大矛盾調解法”,促進調解成功率實現98%以上。每個社都建立了百姓說事點,設立了信息員和調解員,通過“一點、兩員”形成調解網,使矛盾糾紛直接在社內解決,實現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

做大鄉村經濟

調整優化產業格局

以“美麗鄉村”精品線為依託,採取政府支持引導、農民主體參與,打造了1個國家級萬畝無公害棚膜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和6個省級棚膜蔬菜產業園區。目前有12個蔬菜品種通過國家無公害認證,3個品種申請註冊了商標。積極鼓勵扶持養殖大戶、養殖合作社、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做大做強畜產品生產、包裝、銷售綠色品牌產品,目前擁有省級牧業龍頭企業、市十佳標準化養殖場1個,市級標準化牧業小區24個,種養大戶45個。依託地域文化和鄉土風情,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拓展休閒農業功能,助推農旅互動,重點打造了宏遠立體採摘生態園、吉府園“放心菜”生態園、海清村棚膜基地等4大采摘園區,開發建設了趙家大院、叢泉湖漁村、西八大特色粘豆包民俗村、東八大8萬平方米花海、叢泉湖垂釣園等項目,日均遊客達500人以上。

做優農村環境

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實行區、鄉、村三級幹部包保,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18位區級領導、52個包保部門一把手分赴基層,走村入戶,帶動鄉村組織、駐區企業、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合力推進環境整治。採取政府投一點、鄉村籌一點、農民拿一點、社會幫一點的辦法,三年來,整合投入各類資金6448萬元,建設7條覆蓋12個村、43個村民小組的45.3公里精品線路,新建水泥路29.2公里、仿古圍牆29377延長米,修建路邊溝26580延長米,植樹57.2萬株,栽種花草422萬株,形成“東西連片,南北成線”的“美麗鄉村”建設村群,全力實施廁所、柴草垛、灶臺革命和陽光沐浴工程,改變村民生活習慣,創建美麗庭院300個,乾淨人家900戶。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美麗鄉村建設獎懲機制》、《美麗鄉村建設養護管護措施》、《美麗鄉村建設督查機制》等6項制度,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狀。採取明查暗訪、督查督辦、常規檢查專項檢查“三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考核機制。

做強基層組織

夯實改革發展基礎

鐵西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發展集體經濟、建設新農村等方面的引領作用,重點選用政治素質好、帶動能力強、熟悉農村工作、群眾中威望較高的黨員幹部。健全完善服務場所。兩年來,投資106.2萬元,新建改建村辦公用房3個,目前所有村辦公用房全部達到建設標準;投資88.4萬元,開展“社區化”改造,所有村全部建成一站式辦公大廳;投資393.7萬元,建成村文化廣場15個;投資320萬元,建成2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在各村一站式辦公大廳建立三農紅e郵”便民服務平臺,村民不出村便可網上繳費、網上銷售農產品。開展了“領辦、代辦”特色服務,目前已領辦、代辦9560次,解決村民實際問題5532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