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曉山圖》賞析'

"
"
倪瓚《曉山圖》賞析

《曉山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365年作

題識:曉來山外白煙生,遙見群峰一半青。老眼欲看變來滅故,寄穿巖壑到丘亭。至正乙巳秋八月下澣,東海雲林倪瓚。

倪瓚是位全能的畫家,詩、書、畫、印以及在繪畫理論上都是成績顯著。詩作取法唐人,清潤可愛。書從隸入,尤工小楷,有晉人風度,結體稍扁,起筆收筆時帶有隸書的“蠶頭燕尾”和波磔感,具有高簡古樸的風貌,在元人書法中成就較高。善山水,初學董源,後法荊、關,秀逸疏淡,畫法疏簡,以淡泊取勝。善用側鋒乾筆皴擦,獨創“折帶皴”,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技巧。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構圖多取平遠之景,善畫枯木平遠、野村茅舍,景物極簡。所謂“有意無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蕭條一派。亦善畫墨竹,筆法挺拔,疏朗有致,天真幽淡,一變古法。

論畫主張抒發主觀感情,認為繪畫應表現“胸中逸氣”,雲“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對明清文人畫家有很大影響,享譽極高。其畫風氣格,影響深遠,直至今日。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代四大家”。倪瓚早年作品章法平整,結構嚴謹,山石用披麻皴,有較多的董、巨遺法,並以青綠重色敷染,與現存作品截然不同,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後來,開始出現遠山,結構開始蕭遠,筆法簡逸,披麻皴與折帶皴並用。

倪瓚50歲以後,在構圖上已突出地具備個人風格。六十以後的山水畫,往往參以董、巨、荊、關法,披麻、折帶法互用。特別是倪瓚晚年在太湖之濱隱居了二十年之後,對太湖的體察極為深刻,在構圖上已突出地具備了成熟的個性特點。他以天真幽淡為宗,墨色虛實相間,真實地把太湖的風景特色加以集中概括,創造了一種前人罕見的以少勝多、以簡勝繁、以淡勝濃,意境蕭散簡遠的構圖新形式。畫面往往由近樹、中水、遠山組成,構成三段式構圖,或稱“一江兩岸式”構圖。近景有平坡,上面有雜樹數枝,茅亭或茅屋一兩座;中景是一片空白,以虛寫實,表現一片湖水;遠景是低矮的土坡或巒頭,上面又是一片空白,表現天空。中右方往往以小楷長題,連接上下景物,使畫面具有遼闊曠遠的特殊藝術效果。

《曉山圖》為水墨紙本,作於至正乙巳(1365),充分展現了倪瓚成熟時期的典型畫風。畫卷描繪江南景象:遠山近樹,湖水澄明,清寒空寂,淡泊寧靜。其構圖用的是頗具倪氏特色的“三段式”:上段為遠景,山巒起伏平緩地迤邐展開,恰如陶潛採菊東籬時悠然所見之“南山”,給人悠然閒靜之感;中段為中景,以虛為實,計白當黑,卻恍惚若見渺闊平靜的湖面,似有若無,雖不著點墨,卻盡顯秋水之真趣;下段為近景,坡丘上高樹數棵,參差錯落,茅屋孤立,枯寒靜默。畫的左上方以小楷長題識。此詩連接上下景物,使全圖渾然一體,達到詩、書、畫的完美結合。整個畫面不見飛鳥、帆影和人跡,一片空曠孤寂之境,頗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韻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