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開小攤的是夫妻倆,約莫三十四五歲,男的渾厚敦實,女的膀寬腰圓,都是吃苦耐勞長成的身板。六點多光景,夫妻倆就來了,扔扔地上的石頭,掃掃空地上的垃圾,方桌馬紮擺好,煤球爐火生旺,鍋裡的湯慢慢熬著,支開案子,把盛牛雜的大盆端出來,用白布遮著,省的進了土。老闆娘拿出昨晚洗乾淨的香菜,大蔥,開始切末盛盆,這東西不能早準備,容易焉。老闆把盛著食鹽、味精、孜然的調味盒擺在桌子上,燒開的熱水,倒在盛碗的桶裡,提前把碗燙熱,籮筐也打開看看,數數鹹火燒數量夠不夠,一雙粗糙的大手,已凍的皴裂。北方冬天的早上,格外的冷,老闆一身的灰,灰色的棉帽,灰色棉衣,灰色的棉褲,灰色的棉鞋,身上還挎著個灰色錢包。臉凍的紅紅的,圍著熱氣騰騰的小攤轉。老闆娘也是灰色的褲子,但襖是紅色的,一樣皴裂的手,一樣圍著攤子忙活,她發現有個碗沒有刷乾淨,又在熱水裡衝了一遍,隨手,水潑在空地上,升起一團熱氣。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開小攤的是夫妻倆,約莫三十四五歲,男的渾厚敦實,女的膀寬腰圓,都是吃苦耐勞長成的身板。六點多光景,夫妻倆就來了,扔扔地上的石頭,掃掃空地上的垃圾,方桌馬紮擺好,煤球爐火生旺,鍋裡的湯慢慢熬著,支開案子,把盛牛雜的大盆端出來,用白布遮著,省的進了土。老闆娘拿出昨晚洗乾淨的香菜,大蔥,開始切末盛盆,這東西不能早準備,容易焉。老闆把盛著食鹽、味精、孜然的調味盒擺在桌子上,燒開的熱水,倒在盛碗的桶裡,提前把碗燙熱,籮筐也打開看看,數數鹹火燒數量夠不夠,一雙粗糙的大手,已凍的皴裂。北方冬天的早上,格外的冷,老闆一身的灰,灰色的棉帽,灰色棉衣,灰色的棉褲,灰色的棉鞋,身上還挎著個灰色錢包。臉凍的紅紅的,圍著熱氣騰騰的小攤轉。老闆娘也是灰色的褲子,但襖是紅色的,一樣皴裂的手,一樣圍著攤子忙活,她發現有個碗沒有刷乾淨,又在熱水裡衝了一遍,隨手,水潑在空地上,升起一團熱氣。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六點半,學生陸續的來了。“老闆,來一碗湯,一個火燒。”“好來,大兄弟。香菜,大蔥,要不?”“都來點!”“好來!”好來,是老闆的習慣叫法,拖著長腔,類似戧剪子來磨菜刀來的吆喝聲,也有點南方走街串巷黑芝麻糊的叫賣,很有味道。老闆用特製的鐵篩子盛牛雜,在滾燙的鍋裡過幾遍,然後取碗,盛湯,加料,動作麻利,老道自然,一氣呵成,半點湯都不帶灑。老闆娘把火燒端到桌子上,這時牛雜湯也就衝好了。“大兄弟,您的湯,調料在桌上,自己加!”放下湯接著就忙活去了。

牛雜本來就是煮熟後冰凍切丁的,又在沸騰的大骨湯裡衝了幾次,基本都燙熟了。牛雜原有的羶味,經過煮熟,冰凍,過湯之後,所剩無幾,加上大骨,母雞老湯之後,別有一種味道,刺激味蕾。坐在小攤上,面前的牛雜湯熱氣騰騰,舀一勺入口,鮮美的很。牛雜咬起來脆脆的,清清爽爽,比吃牛肉,強好多倍,另外湯上面的蔥花,香菜,覺得更加青氣。火燒是鹹面火燒,微鹹,皮酥軟,跟這個牛雜湯及其搭配。只喝湯,味太鮮,只吃餅,味略單,一個牛雜湯的地攤把鹹中有味淡中鮮搭配的沁人心脾。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開小攤的是夫妻倆,約莫三十四五歲,男的渾厚敦實,女的膀寬腰圓,都是吃苦耐勞長成的身板。六點多光景,夫妻倆就來了,扔扔地上的石頭,掃掃空地上的垃圾,方桌馬紮擺好,煤球爐火生旺,鍋裡的湯慢慢熬著,支開案子,把盛牛雜的大盆端出來,用白布遮著,省的進了土。老闆娘拿出昨晚洗乾淨的香菜,大蔥,開始切末盛盆,這東西不能早準備,容易焉。老闆把盛著食鹽、味精、孜然的調味盒擺在桌子上,燒開的熱水,倒在盛碗的桶裡,提前把碗燙熱,籮筐也打開看看,數數鹹火燒數量夠不夠,一雙粗糙的大手,已凍的皴裂。北方冬天的早上,格外的冷,老闆一身的灰,灰色的棉帽,灰色棉衣,灰色的棉褲,灰色的棉鞋,身上還挎著個灰色錢包。臉凍的紅紅的,圍著熱氣騰騰的小攤轉。老闆娘也是灰色的褲子,但襖是紅色的,一樣皴裂的手,一樣圍著攤子忙活,她發現有個碗沒有刷乾淨,又在熱水裡衝了一遍,隨手,水潑在空地上,升起一團熱氣。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六點半,學生陸續的來了。“老闆,來一碗湯,一個火燒。”“好來,大兄弟。香菜,大蔥,要不?”“都來點!”“好來!”好來,是老闆的習慣叫法,拖著長腔,類似戧剪子來磨菜刀來的吆喝聲,也有點南方走街串巷黑芝麻糊的叫賣,很有味道。老闆用特製的鐵篩子盛牛雜,在滾燙的鍋裡過幾遍,然後取碗,盛湯,加料,動作麻利,老道自然,一氣呵成,半點湯都不帶灑。老闆娘把火燒端到桌子上,這時牛雜湯也就衝好了。“大兄弟,您的湯,調料在桌上,自己加!”放下湯接著就忙活去了。

牛雜本來就是煮熟後冰凍切丁的,又在沸騰的大骨湯裡衝了幾次,基本都燙熟了。牛雜原有的羶味,經過煮熟,冰凍,過湯之後,所剩無幾,加上大骨,母雞老湯之後,別有一種味道,刺激味蕾。坐在小攤上,面前的牛雜湯熱氣騰騰,舀一勺入口,鮮美的很。牛雜咬起來脆脆的,清清爽爽,比吃牛肉,強好多倍,另外湯上面的蔥花,香菜,覺得更加青氣。火燒是鹹面火燒,微鹹,皮酥軟,跟這個牛雜湯及其搭配。只喝湯,味太鮮,只吃餅,味略單,一個牛雜湯的地攤把鹹中有味淡中鮮搭配的沁人心脾。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生來的早,攤子還不忙,老闆滿臉堆著笑,跟學生搭腔。“大兄弟,你家哪裡的?”“濰坊的”“吆,也不近便來”“你們哪裡都有什麼特產?”“風箏吧”“哦,對,對,聽人說過,好地方啊。”“你們以後可是吃國家糧的人啊。”“哪裡啊”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時候工作迷茫到什麼程度。

七點左右,是學生吃早飯的高峰,牛雜湯一碗一碗的盛,火燒一個一個的少,夫妻倆熱情的張羅著。老闆娘腰裡彆著個抹布,一手端著用完的碗,一手拿著抹布把桌子擦乾淨。老闆腰上那個錢包也兩層,一層拉開收錢,一層拉開找零。牛雜湯一元錢一碗,火燒五毛一個。忙忙活活一早上,連本帶利,五十元左右。看著這個小攤坐滿人的時候,老闆會拿著大湯勺,大聲喊著:“兄弟,加湯不?”有人把手一招,老闆隨即趕到,同樣的聲“好來!”小心翼翼的把桌上的湯添滿,接著又去忙活下一碗。在山東西部冬天的早晨,天微亮,一個熱氣騰騰的地攤上,老闆拿著大勺,身子一伸一彎的忙碌著,儼然一幅極具風土氣息的生活畫。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開小攤的是夫妻倆,約莫三十四五歲,男的渾厚敦實,女的膀寬腰圓,都是吃苦耐勞長成的身板。六點多光景,夫妻倆就來了,扔扔地上的石頭,掃掃空地上的垃圾,方桌馬紮擺好,煤球爐火生旺,鍋裡的湯慢慢熬著,支開案子,把盛牛雜的大盆端出來,用白布遮著,省的進了土。老闆娘拿出昨晚洗乾淨的香菜,大蔥,開始切末盛盆,這東西不能早準備,容易焉。老闆把盛著食鹽、味精、孜然的調味盒擺在桌子上,燒開的熱水,倒在盛碗的桶裡,提前把碗燙熱,籮筐也打開看看,數數鹹火燒數量夠不夠,一雙粗糙的大手,已凍的皴裂。北方冬天的早上,格外的冷,老闆一身的灰,灰色的棉帽,灰色棉衣,灰色的棉褲,灰色的棉鞋,身上還挎著個灰色錢包。臉凍的紅紅的,圍著熱氣騰騰的小攤轉。老闆娘也是灰色的褲子,但襖是紅色的,一樣皴裂的手,一樣圍著攤子忙活,她發現有個碗沒有刷乾淨,又在熱水裡衝了一遍,隨手,水潑在空地上,升起一團熱氣。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六點半,學生陸續的來了。“老闆,來一碗湯,一個火燒。”“好來,大兄弟。香菜,大蔥,要不?”“都來點!”“好來!”好來,是老闆的習慣叫法,拖著長腔,類似戧剪子來磨菜刀來的吆喝聲,也有點南方走街串巷黑芝麻糊的叫賣,很有味道。老闆用特製的鐵篩子盛牛雜,在滾燙的鍋裡過幾遍,然後取碗,盛湯,加料,動作麻利,老道自然,一氣呵成,半點湯都不帶灑。老闆娘把火燒端到桌子上,這時牛雜湯也就衝好了。“大兄弟,您的湯,調料在桌上,自己加!”放下湯接著就忙活去了。

牛雜本來就是煮熟後冰凍切丁的,又在沸騰的大骨湯裡衝了幾次,基本都燙熟了。牛雜原有的羶味,經過煮熟,冰凍,過湯之後,所剩無幾,加上大骨,母雞老湯之後,別有一種味道,刺激味蕾。坐在小攤上,面前的牛雜湯熱氣騰騰,舀一勺入口,鮮美的很。牛雜咬起來脆脆的,清清爽爽,比吃牛肉,強好多倍,另外湯上面的蔥花,香菜,覺得更加青氣。火燒是鹹面火燒,微鹹,皮酥軟,跟這個牛雜湯及其搭配。只喝湯,味太鮮,只吃餅,味略單,一個牛雜湯的地攤把鹹中有味淡中鮮搭配的沁人心脾。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生來的早,攤子還不忙,老闆滿臉堆著笑,跟學生搭腔。“大兄弟,你家哪裡的?”“濰坊的”“吆,也不近便來”“你們哪裡都有什麼特產?”“風箏吧”“哦,對,對,聽人說過,好地方啊。”“你們以後可是吃國家糧的人啊。”“哪裡啊”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時候工作迷茫到什麼程度。

七點左右,是學生吃早飯的高峰,牛雜湯一碗一碗的盛,火燒一個一個的少,夫妻倆熱情的張羅著。老闆娘腰裡彆著個抹布,一手端著用完的碗,一手拿著抹布把桌子擦乾淨。老闆腰上那個錢包也兩層,一層拉開收錢,一層拉開找零。牛雜湯一元錢一碗,火燒五毛一個。忙忙活活一早上,連本帶利,五十元左右。看著這個小攤坐滿人的時候,老闆會拿著大湯勺,大聲喊著:“兄弟,加湯不?”有人把手一招,老闆隨即趕到,同樣的聲“好來!”小心翼翼的把桌上的湯添滿,接著又去忙活下一碗。在山東西部冬天的早晨,天微亮,一個熱氣騰騰的地攤上,老闆拿著大勺,身子一伸一彎的忙碌著,儼然一幅極具風土氣息的生活畫。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七點二十左右,出來吃飯那都是學生中極品,極其散漫又過得極其四方的品種。這種人,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實在有逃不過的課,就趕著點奔。趕著點起床,趕著點洗刷,趕著點吃飯,趕著點上課,其中的步驟一樣也不能少,四四方方的還挺講究。別人勸,“能不能抓點緊。”回答“已經夠快的了。”“要遲到了!”“沒事,我心裡有數。”一幅心有城府,一切運籌帷幄之中泰然。果真,遲到了!還埋怨老師反常。

這個點吃飯的學生,屁股還沒坐下,就開始催。“老闆,快點啊,要遲到了。”“好來,大兄弟。”這些吃早飯的學生都是老闆的大兄弟。老闆麻利的湯、餅送上,這號人物卻開始慢悠悠的吃。這時,夫妻倆就開始忙活著收攤了。封了爐子,蓋了鍋,籠了馬紮,洗了碗。一切收拾利索了,那同學還在吃,老闆打開那挎包,開始數錢。先歸攏,大票找大票,毛票找毛票,樂呵呵的,帽子遮不住顏。數完了,跟附近的老闆娘,伸出個巴掌比劃比劃,嘿,今早買賣不錯!

"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校南門有一片空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一個牛雜湯的小攤。小攤不大,幾張方桌,幾把馬紮,一個熱氣騰騰的大鍋,鍋裡放著豬大骨,母雞,用破舊的煤球爐一直熬著。旁邊有一張木板撐起來的案子,上面有三個盆,一個大盆裡是切丁的牛雜,冰凍之後,一粒粒的,顯得清清爽爽,另外兩個小盆裡,是切好的香菜,蔥花。案子底下是一個粗大的水桶,放著一摞乾淨的碗,浸在冒著熱氣的水裡。緊挨著案子,是一個籮筐,包袱打底,裡面放著熱乎乎的火燒,不忙的時候,用籮筐蓋蓋著。攤子的不遠處,停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有個紅底白字的牌子“牛雜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開小攤的是夫妻倆,約莫三十四五歲,男的渾厚敦實,女的膀寬腰圓,都是吃苦耐勞長成的身板。六點多光景,夫妻倆就來了,扔扔地上的石頭,掃掃空地上的垃圾,方桌馬紮擺好,煤球爐火生旺,鍋裡的湯慢慢熬著,支開案子,把盛牛雜的大盆端出來,用白布遮著,省的進了土。老闆娘拿出昨晚洗乾淨的香菜,大蔥,開始切末盛盆,這東西不能早準備,容易焉。老闆把盛著食鹽、味精、孜然的調味盒擺在桌子上,燒開的熱水,倒在盛碗的桶裡,提前把碗燙熱,籮筐也打開看看,數數鹹火燒數量夠不夠,一雙粗糙的大手,已凍的皴裂。北方冬天的早上,格外的冷,老闆一身的灰,灰色的棉帽,灰色棉衣,灰色的棉褲,灰色的棉鞋,身上還挎著個灰色錢包。臉凍的紅紅的,圍著熱氣騰騰的小攤轉。老闆娘也是灰色的褲子,但襖是紅色的,一樣皴裂的手,一樣圍著攤子忙活,她發現有個碗沒有刷乾淨,又在熱水裡衝了一遍,隨手,水潑在空地上,升起一團熱氣。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六點半,學生陸續的來了。“老闆,來一碗湯,一個火燒。”“好來,大兄弟。香菜,大蔥,要不?”“都來點!”“好來!”好來,是老闆的習慣叫法,拖著長腔,類似戧剪子來磨菜刀來的吆喝聲,也有點南方走街串巷黑芝麻糊的叫賣,很有味道。老闆用特製的鐵篩子盛牛雜,在滾燙的鍋裡過幾遍,然後取碗,盛湯,加料,動作麻利,老道自然,一氣呵成,半點湯都不帶灑。老闆娘把火燒端到桌子上,這時牛雜湯也就衝好了。“大兄弟,您的湯,調料在桌上,自己加!”放下湯接著就忙活去了。

牛雜本來就是煮熟後冰凍切丁的,又在沸騰的大骨湯裡衝了幾次,基本都燙熟了。牛雜原有的羶味,經過煮熟,冰凍,過湯之後,所剩無幾,加上大骨,母雞老湯之後,別有一種味道,刺激味蕾。坐在小攤上,面前的牛雜湯熱氣騰騰,舀一勺入口,鮮美的很。牛雜咬起來脆脆的,清清爽爽,比吃牛肉,強好多倍,另外湯上面的蔥花,香菜,覺得更加青氣。火燒是鹹面火燒,微鹹,皮酥軟,跟這個牛雜湯及其搭配。只喝湯,味太鮮,只吃餅,味略單,一個牛雜湯的地攤把鹹中有味淡中鮮搭配的沁人心脾。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學生來的早,攤子還不忙,老闆滿臉堆著笑,跟學生搭腔。“大兄弟,你家哪裡的?”“濰坊的”“吆,也不近便來”“你們哪裡都有什麼特產?”“風箏吧”“哦,對,對,聽人說過,好地方啊。”“你們以後可是吃國家糧的人啊。”“哪裡啊”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時候工作迷茫到什麼程度。

七點左右,是學生吃早飯的高峰,牛雜湯一碗一碗的盛,火燒一個一個的少,夫妻倆熱情的張羅著。老闆娘腰裡彆著個抹布,一手端著用完的碗,一手拿著抹布把桌子擦乾淨。老闆腰上那個錢包也兩層,一層拉開收錢,一層拉開找零。牛雜湯一元錢一碗,火燒五毛一個。忙忙活活一早上,連本帶利,五十元左右。看著這個小攤坐滿人的時候,老闆會拿著大湯勺,大聲喊著:“兄弟,加湯不?”有人把手一招,老闆隨即趕到,同樣的聲“好來!”小心翼翼的把桌上的湯添滿,接著又去忙活下一碗。在山東西部冬天的早晨,天微亮,一個熱氣騰騰的地攤上,老闆拿著大勺,身子一伸一彎的忙碌著,儼然一幅極具風土氣息的生活畫。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七點二十左右,出來吃飯那都是學生中極品,極其散漫又過得極其四方的品種。這種人,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實在有逃不過的課,就趕著點奔。趕著點起床,趕著點洗刷,趕著點吃飯,趕著點上課,其中的步驟一樣也不能少,四四方方的還挺講究。別人勸,“能不能抓點緊。”回答“已經夠快的了。”“要遲到了!”“沒事,我心裡有數。”一幅心有城府,一切運籌帷幄之中泰然。果真,遲到了!還埋怨老師反常。

這個點吃飯的學生,屁股還沒坐下,就開始催。“老闆,快點啊,要遲到了。”“好來,大兄弟。”這些吃早飯的學生都是老闆的大兄弟。老闆麻利的湯、餅送上,這號人物卻開始慢悠悠的吃。這時,夫妻倆就開始忙活著收攤了。封了爐子,蓋了鍋,籠了馬紮,洗了碗。一切收拾利索了,那同學還在吃,老闆打開那挎包,開始數錢。先歸攏,大票找大票,毛票找毛票,樂呵呵的,帽子遮不住顏。數完了,跟附近的老闆娘,伸出個巴掌比劃比劃,嘿,今早買賣不錯!

學校南門的牛雜湯


牛雜湯只有冬天有,其他時候不多見,上學吃了兩年,畢業以後,也吃過不少地方的牛雜湯,雖然環境好了,價格貴了,卻始終懷念上學當年南門的那碗牛雜湯,還有那句餘音悠長的大兄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