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雲南昆明東川區,與曲靖市會澤縣,一江之隔。隔開兩地的江,叫小江。小江流經的溝谷裡,有一間博物館,一間“不正經”的博物館。

說它“不正經”,有這麼幾個原因,首先,它的場館“不正經”,沒頂沒牆沒地基;其次,它的位置“不正經”,沒入口不售票,一般人想找還找不著;最後,它的名字“不正經”,說是一個博物館,但這個名字,是一些專業人士給起的,要是非專業人士看來,這個博物館或許應該叫……嗯……碎石溝?

要說起這間博物館,還得從幾樣和它不相干的事情說起。具體地說,就如標題所示:銅錢和泥石流。

雲南會澤的一家博物館裡,收藏著這麼一枚古銅幣,它直徑57.8釐米,重41.5千克,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黃銅古幣,堪稱“錢王”。這枚古幣的年代算不上久遠,明嘉靖三十四年鑄造而成,但它的意義非同小可。它是雲南東川府作為鑄錢之地的開爐紀念幣,也是會澤的鎮城之寶。


昆明東川區,一片色彩豔麗的紅土地,成為了這裡的名片。有人將這裡稱為“天空之城”,不同的綠意交織著起伏連綿、赤色鎏金的紅土,鑲滿波瀾起伏的高丘之巔。

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然而,翻越東川中部山脈向北,卻彷彿穿越了一道自然之門,造物之手將另一重想象賦予了這片河谷地貌。空中俯瞰,上百米寬的溝谷底部鋪滿無數石塊,曲折延伸的水流,如同交錯紛雜的枝叉,印刻於碎石鋪成的底板上。造成這幅景象的,是泥石流。


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昆明東川西北邊的小江河谷兩側,是世界上最大的泥石流區,這裡集中著以蔣家溝為代表的一百多條泥石流溝。這片泥石流區,就是那個“不正經”的博物館——世界泥石流自然博物館。當然,這個名字,是地理學家們起的。

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小江河谷西邊是東川的紅土區,東邊是會澤縣的大海草山。這兩個地方都是植被茂密、生機勃勃,為什麼小江河谷裡會出現毫無生氣的泥石流區呢?在地理學家眼中,這片區域又何以成為“博物館”呢?它又跟銅錢、斑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事情還是得從銅錢說起,確切地說,得從銅說起。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的滇東北地區,有一條綿延近千里的金屬大礦帶。這一大礦帶呈東北——西南走向,自昭通永善一直延伸到曲靖市會澤縣、昆明市東川區。而這條金屬礦帶中,以銅礦的儲藏量最為豐厚。

自明嘉靖年起,這裡就開始生產銅錢。到清雍正年間,大清王朝鬧起了銅荒。為了應對銅原料不足的局面,雍正帝大筆一揮,命雲南東川、會澤等地加大銅礦開採,粗煉之後運往京城,鑄造銅錢。從此,歷史上著名的“滇銅京運”拉開了序幕。


藉助著從雲南大山深處源源不斷運出的銅,大清王朝度過了難關,小江流域的採銅區,卻只剩下了殘破的山峰。史料記載,清代東川府年鑄幣量4億枚,每年需要砍伐約10平方千米的森林。這樣的砍伐速度,遠遠超過了森林的再生能力。伴隨著銅礦開採、冶煉的鼎盛而來的,是山嶺的日益荒蕪。失去了植被的保護,本就在地質運動中破裂的山體越發鬆散脆弱。急風驟雨之下,巨石和泥沙組成的洪流,奔湧而下,所過之處林木花草無存、屋舍田園盡毀。原本蔥鬱的山嶺,只留下滿目瘡痍。

國家啟動的小江泥石流治理項目,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陳循謙為代表的地質工作者,對小江泥石流區,展開有針對性地考察與研究,並且創立了泥石流“穩攔排”相結合的泥石流綜合防治模式,成功地將泥石流牢牢限制在了這條如階梯長廊般的排洪渠裡。這種治理泥石流的方式,也被世界泥石流研究界總結為“東川模式”。

銅錢與泥石流共存的博物館


儘管在人類活動出現之前,這一區域就已經發生過泥石流,儘管人類對自然曾經的無序利用,加劇了泥石流的危害,但人們痛定思痛,在對自然的不斷觀察和適應中,掌握自然規律,並運用科學的手段,減少了災害的發生,同時,又保留了它本來的面貌,讓這片區域,繼續以一座特殊博物館的身份,來警醒世人,從經驗教訓中,學會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地理·中國

《祕谷探奇》

播出時間:5月18日 17:26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李海冰 郭雲鵬 張羽(實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