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一男子偽造肺癌等病歷網絡籌款3萬多'

"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林寧強 毛朝青

自拍視頻+塗改病歷 父親還給了10萬

28歲的葉某,租住在壽寧縣城。他近年沒工作,妻子在一家手機店當營業員。

寧德市壽寧檢察院檢察官張坤養說,葉某曾為生病的兒女發起過募捐,熟悉網絡籌款的一整套流程。隨後,他偽造病歷,為自己募捐。

據介紹,從去年起,葉某拍下自己吐血的視頻,到處轉發,還拄著雙柺,到寧德、福州、江蘇、北京等地醫院檢查。家人以為他得了重病,父親還拿出徵地補償款10萬元,給他看病。

去年10月底,葉某到寧德一家醫院“看病”,自稱得了“肺癌”。一個月後,他再次住進這家醫院,又自稱得了“白血病7個月”。不久,他又到福州一家醫院,自稱“咳血”,住院後,卻不肯做檢查。

張坤養說,有的醫院查不出他的病,又怕耽擱,就給他開了疾病證明,還有的是他將別人的病歷塗改成自己的。

家人起疑心 醫生打假戳穿“騙局”

年紀輕輕,卻重病纏身,家人對葉某起了疑心。他們找到福建一家醫院,向葉某的主治醫生核實。不料,醫生一查,葉某並未得白血病。其中,葉某有一張血液檢測報告,編號、內容竟和一個6歲的徐州患兒的一模一樣,明顯是塗改過的。

被舉報後,這些平臺把葉某拉入黑名單,凍結了他的求助款項。捐款原路返還捐贈人。

詐騙多次發生 存在四大漏洞

近年,類似的詐騙事件多次被媒體曝光,記者發現,在這些網絡籌款平臺發佈信息,有四個環節可能存在漏洞。

首先,救助金額和目標籌款金額可隨意填寫。籌款金額的上限大多是50萬元,50萬元以下可任意填,不需要出具醫院或專家的相關證明。

其次,醫院證明等核心資料可造假。在網上搜索“醫院證明、病歷”等關鍵詞,可找到不少賣家。

第三,相關資料由個人填寫,不要求公示車產、房產、存款等相關證明。

第四,驗證環節可造假。通常,平臺完成材料審核後,進入社會驗證階段,需要發起人的熟人進行驗證,方可提現。但網上有很多眾籌轉發代刷群,可讓陌生人冒充親友,幫助通過社會驗證。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募捐不屬於慈善募捐的範疇,發起人的信息是否真實,只能由發起人負責,籌款資料的審核涉及醫院、醫保、銀行等多個機構,難度大、工作量也很大,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核實途徑,只能由捐贈人自己甄別,平臺很難做到有效的監管。而詐騙會消耗大家的愛心,讓其他重病的人得不到救助。

可成立專家庫 納入個人徵信系統

近日,記者走訪福州多家醫院,發現病房、過道、洗手間有很多網絡籌款平臺的宣傳單,還有不少志願者進入病房,主動問患者是否需要眾籌。

對此,經常參與公益事業的福建協和醫院副主任醫師鄭浩建議平臺建立專家庫,請專科醫生審核資料,杜絕漫天要價。此外,志願者應儘可能地實地考察,並跟蹤捐款的去向,健全事前審查、事後監督機制,保證每一筆捐款用在實處。

福建省助困公益協會祕書長林斌建議,可將捐款的發起人納入個人徵信系統,一旦有不良記錄,將影響個人貸款、買房等。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個人求助未納入慈善法律體系監管,但屬於民法總則、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的監管範圍,發起人如存在惡意籌款等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編輯李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