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的簡介

泥螺 軟體動物 烹飪技巧 農業 動物 三農小趙 2018-11-29

泥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頭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屬(泥螺屬僅有泥螺一種),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鹹淡水特產的種類。我國主要在寧波和遼寧的東港產泥螺。體呈長方形,頭盤大而肥厚,外套膜不發達。側足發達,遮蓋貝殼兩側之一部分。貝殼呈卵圓形,幼體的貝殼薄而脆,成體較堅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狀環紋,內面光滑,有黃褐色外皮。無螺塔和臍、無厴。 泥螺,古稱吐鐵。據明·萬曆“溫州府志”記載:“吐鐵一名泥螺,俗名泥螄,歲時銜以沙,沙黑似鐵至桃花時鐵始吐盡”當今在溫州稱泥餈,系其生長在泥塗中。閩南稱“麥螺蛤”因其盛產於麥熟季節。在江、浙、滬一帶稱黃泥螺因其貝殼為黃色和黃褐色。加工醃漬的滷液亦呈黃色或淡黃色而得名。潮汕地區的“錢螺鮭”是用泥螺醃製的。“錢螺鮭”是一種潮汕生醃海鮮。潮語中的“鮭”是指用鹽、魚露、醬油等醃製的小海鮮。錢螺是潮汕近海灘塗裡的一種小小貝類,橢圓螺狀,長一釐米左右,殼薄而脆。

泥螺的簡介

泥螺殼薄而脆,成貝體長40mm左右,寬約12~15mm,在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泥螺是 潮間帶 底棲動物,生活在中低潮區泥沙質或泥質的 灘塗上,退潮後在灘塗表面爬行,在陰雨或天氣較冷時,潛於泥沙表層1~3cm處,不易被人發現,日出後又爬出覓食,以底棲藻類、有機碎屑、 無脊椎動物的卵、幼體和小型 甲殼類等為食。

泥螺在中國沿海都有出產,是典型的潮間帶底棲匍匐動物,多棲息在中底潮帶,泥沙或沙泥的灘塗上,在風浪小、潮流緩慢的海灣中尤其密集,以 東海和 黃海產量最多。

泥螺的簡介

泥螺是可供食用的主要軟體動物之一。雖然個體小,名聲卻很大。自古中國民間就有吃泥螺的習慣,尤其是 江浙滬閩沿海一帶的民眾,把它作為海味珍品,而且加工、食法講究。經醃漬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鮮美,清香脆嫩,豐腴可口。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飲食的口味也在不斷地變化,泥螺已躋身賓館宴席,成為“八珍冷盤”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走俏海內外市場。

由於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產量和銷量直線上升。就以上海為例,年銷量已突破100 噸,並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然而,天然海區泥螺的繁殖情況 不容樂觀。由於沿海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掠奪性的捕撈,泥螺資源日趨減少。江蘇沿海灘塗歷來盛產泥螺,尤以鹽城的泥螺為“正宗”加工出來的產品供不應求。來自沿海數省的拾螺大軍,見螺眼紅,許多人用自制的小眼拖網捕撈,一網下去,把泥螺“祖孫三代”一網打盡。甚至有人使用“化學武器”,把碳胺化肥撒在灘塗上,頃刻間,泥螺全部鑽出淺灘,而遭“ 滅頂之災”。如此滅絕性的狂捕濫撈,使這一資源有“ 斷子絕孫”之虞。然而,營銷泥螺有方的浙江一些地區的農民大軍,仍然有增無減,繼蘇北沿海之後,繼續北上,進軍魯、遼、朝鮮。涉足泥螺營銷確實是富了一方人,浙江梅山農民就湧現了一批年收入數十萬元乃至百萬元戶。

天然海區泥螺資源數量有限,水產科技工作者認為,要保證市場長期穩定供應。發展人工養殖泥螺是必由之路。所以,繼 文蛤、 蟶子, 泥蚶等 貝類人工養殖之後,泥螺成了又一新興 海水養殖業。浙江寧海縣早在1989年就超前開發利用高潮位棄荒的灘塗試驗人工養殖泥螺, 養殖基地。台州和玉環的水產科技人員把當年生秋螺作為親螺放入土池中育苗,然後將幼螺放養在灘塗上也獲得成功。樂清市北鄉一養殖戶,30畝灘塗上收穫泥螺產值近10萬元,人工養殖經濟效益可觀。

泥螺的簡介

在京、滬等大城市的集貿市場上,常有個體攤販兜售泥螺產品,用比名牌產品低得多的價錢來吸引顧客,往往食後引起中毒。泥螺機體組織中,含有能使某些人發生變態反應的有害物質,吃了沒有醃透或吃了過量的泥螺(炒、煮),再被日光照射過,3 天后就會發生“泥螺日光皮炎”,人稱“大頭風症”。所以,衛生部門對泥螺的加工有嚴格的規定,並對合格的生產單位頒發準產證。

泥螺正規產品要求三曝醃製,這樣既衛生又易貯存,即使36℃也不會變質,食之安心。但三曝制的泥螺,一來費工費料,成本較高,二來肉質略老,色澤較深,口味偏鹹,不如二曝的湯清肉嫩適口,但二曝及一曝醃製的泥螺,按食品衛生法規定是不可以上市的,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不合規定的產品,往往細菌也超標。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胃口,市場上泥螺產品花色品種很多,不僅有適合寧波人偏鹹口味的泥螺,還有口味清淡略帶甜昧的“蘇式”和帶辣昧的“川味”泥螺等。所以,泥螺產品越來越受到四方食客的普遍稱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