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雖然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炎炎夏日,沒有胃口,怎樣才能吃出健康?烈日當頭,沒有精神,怎樣才能輕鬆度過夏日呢?

有了這些小祕訣,助您輕鬆一“夏”。

3 忌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忌油膩肥厚

天氣一熱,人的胃口也不好。夏至時節氣溫升高,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這時不要吃太油膩或味道太重的食物,味道重、油膩的食物容易化熱生風。

夏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煎炸食品要少吃。在清淡的同時也應注意營養均衡。

在夏季補充蛋白質可以選用海鮮蛋奶等,海鮮以白灼、清蒸為宜,既保留營養,又不會因味重給身體帶來負擔。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忌貪生冷

夏季不可貪涼,冷飲不可多吃,瓜果生食也不可過多,多吃容易損傷脾胃,尤其是年事稍長之人和體質稍弱者。

西瓜是夏季人人都愛的水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西瓜。西瓜性寒,雖能去火消暑,但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人吃多反而容易腹痛、腹瀉。

另外,晚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除了在吃的上要注意不能貪涼,在睡覺、洗澡過程中也不可貪涼。不要用冷水洗澡,睡覺的地方不宜過涼。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洩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忌空腹飲茶

夏季很多人喜歡喝茶,炎炎夏日茶能靜心,但夏季不要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痺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3 宜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宜吃苦

“多吃苦”能清熱養心,夏季對應五行中的“火”,“火”對應人體中的“心”,《神農本草經》中說“苦入心”。

夏季多吃苦能降心火,在潮溼悶熱的地區,吃苦還能幫助祛除體內的溼邪。

但是夏季吃苦不能一概而論,脾胃虛寒、久坐辦公室的人就不宜吃太多苦。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宜晚睡早起

中醫講究“順四時而適寒暑”,人的作息時間也要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到了夏季晝短夜長,人的作息時間也應做出相應調整。

夏季順應陽盛陰虛的變化,要晚睡早起。晚睡即在晚上十一點前上床睡覺,早上六點左右起床。

夏季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宜健脾

夏季人們的脾胃最容易受損,因而夏季也是個養脾胃的時節。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屬土,內因於長夏”。夏季要注意護脾,多吃些健脾除溼的食物,例如薏仁、荷葉、赤小豆等。

3 祕 訣

《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夏日炎炎,心火氣盛,往往出現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煩熱,失眠、便幹尿血、口舌生瘡、肌膚瘡瘍等,甚至會誘發心腦疾病。

心火的預防辦法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態,寒溫適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養心湯。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冰糖蓮子湯

功效:清心潤燥。

原料:蓮子100g,冰糖適量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製作方法:將全部的蓮子放入水中洗淨後,再泡入冷水中約1小時至微軟。取一鍋,放入瀝乾泡過的蓮子,再加水適量。煮至蓮子熟透,加上冰糖,溶化後,出鍋盛碗中(2-3人份)。

注意:蓮子心脾胃虛者慎用。

百合銀耳玉竹湯

功效:寧心安神,美容養顏。

原料:銀耳30克,百合30克,玉竹30克,豬腱肉250克,蜜棗3枚。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製作方法:將豬腱肉切塊,飛水去除肉腥味,銀耳用清水浸透,切去硬實蒂部,切小朵。將全部材料放到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1-2小時,用鹽調味,即可食用(2-3人份)。

桂圓蓮子雞湯

功效:養心除煩,安神補血。

材料:桂圓10顆左右、蓮子1小把、雞半隻、蔥姜酒適量、鹽適量

夏至養生:3忌3宜3祕訣,健康過夏天

製作方法:雞切塊氽燙後洗去浮沫,桂圓用溫水洗淨,蓮子用清水洗淨備用;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裡,添加足量的清水和蔥姜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2小時以上至材料軟爛,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注意:桂圓偏溫性,每次不宜食用太多,防止上火。

本文綜合整理自儒風大家、 廣東省中醫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