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元勳聶榮臻元帥,一生留下了無數動人的事蹟和傳奇經歷,他與妻子張瑞華、女兒聶力的幾度聚散離合就非常感人。在特殊的環境中,他們一家三口的經歷,折射出那個時代的縮影。

幸福結合

廣州起義失敗後,聶榮臻於1928年1月在香港就任廣東省委軍委書記,主要任務是收容安置廣州起義失敗後來到香港的倖存者,並開辦訓練班培訓兩廣各地從事工人農民運動的黨員幹部。此時,為革命東奔西忙的聶榮臻,29歲依然孤身一人。由於香港的環境相對穩定,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便開始在工作之餘考慮物色志同道合的終身伴侶了。

一天,戶外響起輕輕的叩門聲,聶榮臻知道這是事先約定的聯絡暗號。來者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聶榮臻定睛一看,這不是張瑞華嗎?

張瑞華,河南信陽人,1909年生,比聶榮臻小10歲。1926年,北伐軍北上之時,她毅然離開就讀的信陽女子師範學校,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學習。期間,張瑞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聶榮臻第一次見到張瑞華,是1926年冬在武昌中和裡軍委機關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上。初次接觸,就讓聶榮臻在腦海中留下了這位中國新女性堅強美好的形象。廣州起義中,聶榮臻在總指揮部再次見到了張瑞華,對她堅持請求參加危險性極大的肅反工作欽佩不已。此時,張瑞華擔任廣東省委的機要交通員來往於香港、九龍、廣州三地之間,負責傳送黨的機密文件。

再次見到張瑞華,聶榮臻的心裡泛起了漣漪:張瑞華不正是自己最理想的終身伴侶嗎?他想了好久,決心試探一下姑娘的態度。

一天,兩人見面後,聶榮臻鼓起勇氣對張瑞華說:“瑞華同志,我在武漢時就認識你了,以後在廣州暴動中又碰到了你。你給我的印象是熱情、堅定、勇敢。不知道你對我的印象如何?”聶榮臻一口氣說完憋在心裡的話後,便以熱切的目光看著張瑞華。

聶榮臻的率直令張瑞華羞紅了臉,她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聶榮臻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期待:“我對你印象很好,你我都是共產黨員,我們能不能建立比同志更進一步的關係?你考慮考慮,過幾天回答我也可以。”

張瑞華的臉更紅了,沉默片刻之後,低聲回答道:“那好。”

聶榮臻走後,張瑞華的腦子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地回憶著聶榮臻的形象。第一次在武漢見到他,細高個,長方臉,雖然由於過分忙碌,神態略顯疲憊,但雙目炯炯有神,著裝整潔,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將。他太忙了,跟自己打了個招呼就走了。以後自己又幾次見過他,他工作熱情嚴肅、待人親切,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廣州起義中,他處理果斷,有條不紊,指揮若定,英武神勇。這樣的人,怎麼不值得自己信賴呢?

兩天後,聶榮臻再次問張瑞華時,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1928年4月,聶榮臻和張瑞華結婚了。沒有豪華的宴席,也沒有歡鬧的人群,他們把各自簡單的行李合到一起,便開始了二人世界。

患難情深

聶榮臻夫婦在香港的生活很是艱苦。聶榮臻以記者身份作掩護,張瑞華也經常以闊太太的身份去各地送文件,可聶榮臻每月生活費只有15元,張瑞華只有7元。這麼少的錢,用起來自然顯得拮据。聶榮臻只有一套西服、一件白襯衫。香港天氣熱,每天回家就得洗,可是聶榮臻連換洗衣服都買不起,在家裡只能穿一件背心。張瑞華也只有兩件合身的旗袍,用於出門穿。

夫婦倆吃的是粗茶淡飯。為了讓聶榮臻保持健康的體魄,張瑞華千方百計調劑伙食。可就那麼一點錢,實在做不了多少好吃的。每當張瑞華面有歉意時,聶榮臻就安慰她說:“沒有關係,你做的飯菜可口,比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實在不行,多加些辣子就可以了。”

1930年剛過完春節,聶榮臻去上海蔘加軍委會議。會上,軍委書記周恩來通知他去天津擔任順直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過了幾天,張瑞華提著她與聶榮臻的全部家當——一個提包和一隻藤條箱,跟隨聶榮臻一路顛簸到了天津。

到達天津後,為了便於開展工作,他們在日租界裡找了一個住處。有孕在身的張瑞華開始出現強烈的妊娠反應,聶榮臻為自己無法在家裡好好照顧妻子而苦惱不已。就在他發愁的時候,順直省委書記賀昌通知他:“中央決定調你到上海,另有任務,你交代一下工作儘快走。”

情急之下,聶榮臻只好託房東太太替他照顧一下妻子,千叮嚀萬囑咐之後才趕往上海。半個月後,張瑞華妊娠反應有所好轉,便來到了上海陪伴聶榮臻。

此時,聶榮臻已調到“中央特科”工作。“特科”是中央重要的情報和保衛工作機關,風險極大。所以聶榮臻每次離家前,總是對張瑞華說:“如果到黎明時分,我還不回來,事先又沒有說明,那就意味著我出事了,你得趕緊離開這個地方。”張瑞華聽丈夫這麼說,一直為丈夫的人身安全擔心著,天天坐等聶榮臻回家。聶榮臻在“特科”工作了三四個月,張瑞華就在高度緊張中度過了三四個月。

1930年8月中旬,聶榮臻回到中央軍委工作,擔任周恩來的助手。9月,聶榮臻夫婦唯一的女兒聶力來到了人間。由於難產,醫院為張瑞華做了剖腹產手術。可那天聶榮臻實在太忙了,抽不出時間去看望,只好託好友的妻子代勞,直到張瑞華產後的第三天,他才趕到醫院。

1931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以周恩來、聶榮臻、陳鬱、陳賡等7人組成中央軍事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聶榮臻任參謀長。從此,聶榮臻更忙了。張瑞華也就更累了,既要照顧幾個月的女兒,又要照顧好聶榮臻的生活。

4月的一天,聶榮臻直到深夜才回家。一進門,他就以急促的語氣低聲說道:“顧順章叛變了,你要立即搬家,去哪裡,由組織安排,我這幾天回不來了,以後會去找你們的。”說完,他又急匆匆地衝出了門,消失在夜色之中。

不久,張瑞華母女被組織上安排住進了虹口區提籃橋的一個小閣樓裡。兩天後,聶榮臻也來到了這裡。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偵查,聶榮臻一連好幾天沒有出門。後來,當時的黨中央總書記向忠發也叛變了,上海的祕密工作已無法再開展下去,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便逐步向中央蘇區轉移,聶榮臻自然也得離開上海。因為孩子太小,張瑞華決定暫時留在上海。

12月下旬,聶榮臻告別妻子和女兒,離開上海趕往蘇區。

家人聚首

 1932年,張瑞華被調到共產國際遠東局駐上海的祕密機關,仍做機要交通工作。她平時既要從事繁忙的工作,又要帶著一歲多的小聶力,累得一身是病。

1934年春,由於叛徒告密,上海祕密黨組織再次遭到破壞,張瑞華也不幸被捕。她帶著3歲的小聶力,被關進了英租界的提籃橋女監。

在獄中,任憑巡捕怎樣威逼利誘,嚴刑審訊,張瑞華一口咬定自己是農村婦女,帶孩子來上海找丈夫。當局見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採取放長線釣大魚的辦法,一個月後將她們放了,實行嚴密監視。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張瑞華抱著聶力,機警地甩開了跟蹤她們的偵探,逃離了虎口。

之後,張瑞華被安排到位於上海浦東的地下印刷廠做裝訂工,兼做黨支部工作。1935年秋,中央紅軍到達陝北,組織上便安排張瑞華去陝北與聶榮臻會合。得到這個消息後,張瑞華激動萬分。她將年幼的女兒安頓好之後,艱難跋涉近10個月,轉道天津、西安等地,於1936年7月到達陝北。

8月,張瑞華趕到甘肅省預旺堡,與分別了5年的聶榮臻見了面。

一見面,聶榮臻緊緊握住妻子的手,仔細端詳著:“你來啦,一路上有多危險吧?”他的眼中充滿了體貼關懷之情。

張瑞華是個堅強的人,但此時此刻,也禁不住熱淚滾滾。半晌才說了一句:“嗯,你好吧?”

聶榮臻見妻子沒有把女兒帶來,便說:“自長征以來,一切音訊都斷絕了。我經常思念你們,我常拿出麗麗(聶力的小名)的照片,看了又看,不知看了多少遍。”說完,他就從皮包裡拿出他珍藏著的女兒的照片,遞給張瑞華,然後補充說:“起先,我經常把照片放在貼身的衣服口袋裡,結果留下許多汗漬,容易變黃,所以我把照片放在皮包裡,時刻隨身帶著。”

張瑞華接過發黃的照片。照片上,一歲多點的小聶力,站在公園草坪上,帶著稚氣的眼神,凝視前方。張瑞華也在日夜思念寄養在別人家裡的女兒,便回憶道:“我出去送文件,經常把她帶在身邊。她很乖,從來不鬧。有時候帶著她不方便,就只得把她反鎖在家裡,給她些玩具,我回來時,她還在那裡玩。”

“聽說你被捕時,麗麗也跟你蹲了監獄,她不鬧嗎?”

“在監獄裡,有幾個冒充共產黨員的女特務,跟我們母女倆住在一起。他們總找機會跟麗麗說話,想從孩子身上套取點什麼,可麗麗從不理他們。監獄裡生活苦,餓極了,麗麗就喝著連我都難以嚥下去的野菜粥,她不哭不鬧,很懂事。”

聶榮臻嘆了一口氣,說道:“你這次把她帶來就好了,在保安就有不少孩子。”

“逃離敵人虎口以後,曾有人勸我,把孩子送孤兒院,免得她跟我擔驚受怕。我不幹,一來麗麗很懂事,二來我要對得起你呀!臨離開上海,我向組織上提過帶麗麗來的要求,但組織上沒有同意。”

聽了妻子的一席話,聶榮臻不禁擔心起女兒的命運來。

張瑞華只在預旺堡住了三四天,聶榮臻便帶著歉意對妻子說:“中央指示,我要帶領先遣支隊繼續西進,去迎接第二、第四方面軍來陝北會師。你就先回保安去吧。”

就這樣,剛剛相聚到一起的夫妻又分離了。

聶榮臻一家三口的最終團圓,則是1946年的事了。

張瑞華離開上海,一走就是10多年,年幼的聶力被寄養在嘉定縣一位貧苦農民的家裡。這家孩子多,生活很苦,聶力從小就挖野菜,幹農活,還要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經常忍飢挨餓,艱辛度日。稍大一點,她就進了縣城嘉豐紗廠當童工,備受工頭壓迫。

1938年,黨組織曾派人到嘉定找到了聶力,要把她帶到延安去。但聶力怕上當受騙被拐賣,便說:“爸爸媽媽找我,叫他們自己來接。別人不行。別人接我,我不跟他去。”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利用國共和談之機,託人找到了聶力。這時,聶力已經15歲了,見來人不像是騙子,就跟著輾轉到了北平,見到了當時在北平軍調處工作的葉劍英。葉劍英馬上把這個消息通知了聶榮臻。聶榮臻聞訊,欣喜萬分。碰巧這時,張瑞華也從延安趕到了張家口。夫妻倆激動地等待著全家團圓。

在北平的聶力也沉浸在莫大的幸福之中。但長期的離別,使她已經記不得父親是個什麼樣子了;即使是母親,印象也十分模糊。葉劍英瞭解到這個情況後,便拿出一張聶榮臻的照片來,對聶力說:“這就是你爸爸,你拿著這個,到張家口去,看誰像照片上的人,你就叫他爸爸。”

1946年4月,聶力被送到了張家口。在聶榮臻、張瑞華面前,小姑娘拿出照片,對了又對。

聶榮臻終於見到朝思暮想的女兒了,看著她比對照片的認真樣,便和她開玩笑說:“怎麼樣,像不像啊?”

旁邊有人說道:“快,前面就是你爸爸媽媽,快叫啊!”

聶力喊了聲“爸爸!媽媽!”便一頭撲在聶榮臻的懷裡,哇哇大哭了起來。

張瑞華早已潸然淚下了。聶榮臻則強忍著激動,撫摸著聶力的頭,要她別哭,自己卻是熱淚滾滾。

“團圓了,團圓了,我們一家團圓了!”聶榮臻摟住妻子和女兒,激動地說著……

文/吳兆章(解放軍)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